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是甚么原因使菩萨不怕艰苦而始终要救护众生


   日期:2011/10/17 20: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卷二十三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一(摘选)

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普能饶益一切衆生,皆使清净,至于究竟。永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等,无量苦恼。

菩萨中的大菩萨,修种种善根功德的时候,心中作这样的想法:愿将我所修的一切善根功德,普徧能够利益一切衆生,使一切衆生都能得到清净,得到眞正的清净,一点染汚都没有,到于究竟佛果的境界。永远离开地狱的苦痛、饿鬼道的苦恼、畜生道的苦迫。以及受阎罗王所管辖的痛苦。种种无以言形,不能度量的苦恼,统统都能远离。

菩萨摩诃萨种善根时,以己善根如是廻向,我当为一切衆生作舍,令免一切诸苦事故。为一切衆生作护,悉令解脱智烦恼故。为一切衆生作归,戒令得离诸怖畏故。为一切衆生作趣,令得至于一切智故。为一切衆生作安,令得究竟安隐处故。为一切衆生作明。令得智光灭痴暗故。为一切衆生作炬,破彼一切无明闇故。为一切衆生作灯,令住究竟清净故。为一切衆生作导师,引其令入眞实法故。为一切衆生作大导师,与其无碍大智慧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廻向,平等饶益一切衆生,究竟皆令得一切智。

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们修行菩萨道,行十廻向行门的时候,种诸善根,诚意谨愼,抱定「诸恶莫作,衆善奉行」。从不以善小而小不为,或恶小而为之。菩萨就是这样种诸善根,在衆生的身心上种诸善根。如果没有衆生,菩萨也没有地方种善根,所以要为衆生廻向。菩萨在衆生身上种善根,就是修菩提道,修菩提道才能广种善根。假设不要修菩提道,也不能种善根。菩萨广种善根,还要能离种善根的相,所以要廻向「实际」,实际就是空无所有。换言之,就是种善根不执着善根。离一切执着,离一切束缚,才能得到解脱。菩萨种善根时,他就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变成衆生所住的房舍,因为房舍是避风雨,能令衆生在内安住。令其免受许多的苦恼,如像飢饿寒冻、风吹雨打的身心之苦。苦有苦苦、坏苦、行苦、又有八苦及无量诸苦。菩萨又这样的廻向:我应当常常保护一切衆生,使他们不受任何侵害。应当救护一切的衆生,令他们离苦得乐。应当护持一切衆生,令他们都得到解脱。解脱断除一切烦恼,而令他们都得到眞正的清净。菩萨又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令一切衆生都身有所归,心有所依,作他们的归依之处,远离一切恐怖畏惧的威胁,而有所依靠。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正确趣向的指标,作一条趣向正法的大道路,令一切衆生都从这样大道,顺利的到达智慧之地。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平安处所,令一切衆生得到眞正的安稳之感,平安快乐。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光明,令一切衆生得到智慧光明,把一切愚痴黑暗,都灭除殆尽。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为一切衆生的火炬,把他们的无明闇昧都破除。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大明灯,令一切衆生都住到眞正清净的佛国土。菩萨又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导师,引导他们行走正道,而能到达眞实无相的正法道路上。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大导师,教化所以十方一切的衆生,给他们圆满无碍的大智慧,能破除他们所有的愚痴闇昧。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一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廻向。,对于十方衆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平等饶益一切衆生,普徧都能受益,究竟都能成佛。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非亲友守护廻向,与其亲友,等无差别。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衆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衆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普为衆生作善知识,演说正法,令其修习。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对于与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和他不是朋友的人,而是一般普通不认识的人。若遇上灾难困苦,菩萨对他们保护看守,善根廻向,就和自己的亲属朋友,同样看待,不存丝毫分别心。因为菩萨修行的是平等行,起无缘大慈,生同体大悲,平等待遇一切衆生。所以菩萨的心眼中,没有亲、疏、远、近、爱、恶的区别,一律平等守护廻向。这是甚么缘故呢?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已深入于一切「法的平等性」,了知「是法平等,无又高下」。所以他没有亲疏远近爱恶的观念,而能自然自在的平等对待一切衆生。菩萨不特能以平等的大慈悲心对待衆生,就连一念非亲非友的念头都不会生起,绝不会想这个衆生与我没有关系,那个衆生不是我的亲戚,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的种种差别思想。菩萨看一切衆生,都视为我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假设有这样的衆生,他在大菩萨的地方,生起一中怨恨大菩萨的心,或者想杀害菩萨的心,但菩萨还是以慈悲心眼来看待衆生,怜愍衆生,决不会因为生起了怨恨杀害的心,就要来报复衆生,惩罚衆生。极令偶尔稍有吓唬的表示,也只是警惕衆生的意思。菩萨的心肠,总是可怜衆生的愚痴,造业受报还如在梦中,何忍责怪,只有原谅。 所以说「诸佛中的菩萨不见衆生过」。菩萨以慈悲心原谅衆生,以容忍心宽待衆生,普徧作一切衆生的善知识,无论衆生又甚么难于解决的问题,菩萨都为他们解决。还常常为衆生演说正法,教化他们,令一切衆生信受正法,发菩提心,修学一切佛法。

譬如大海,一切衆毒不能变坏,菩萨亦尔。一切愚蒙无有智慧,不知 恩德,瞋狠顽毒,憍慢自大。其心盲瞽,不识善法。如是等类诸恶衆生,种种逼恼,无能动乱。

菩萨对于衆生,其心量之慈悲宽厚,犹如大海。大海的浩瀚深邃,包藏万物,亘古不变,任你用甚么方法来破坏他,也不能把它损坏分毫。如果想把它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一点。如果放下一切的毒素,也不可能把它毒坏。菩萨的心量就和大海一样,不论衆生用甚么态度对他,都不会改变他的慈悲心肠。衆生多数无知无识,愚痴迷蒙,没有眞正的智慧,极令有点小聪明,反而障碍了眞正的智慧。善知识苦心教诲,也不知道「知恩报德」,反而发瞋,脾气躁烈,用心狠毒,食古不化,冥顽不灵,不听教化。毒,是心中怨恨到于极点。像这种瞋恨顽毒的衆生,他必定态度憍横,对人傲慢无礼,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这种人的心,就像盲瞽。盲是瞎子,有眼看不见东西:瞽是不辨是非。心智被无明遮盖住了。所以不认识善法,也不认识善知识,就是当面见到眞的杀知识,他也不认识。所以说这种衆生愚蒙无智,菩萨唯有怜愍他们。像这等类,诸恶具足的衆生,他们纵然用出种种的恶劣方法来逼迫菩萨,恼害菩萨,也不能激动菩萨的定力,扰乱菩萨的慈悲心,令菩萨的心摇动、慌乱而改变初衷心。

譬如日天子出现世间,不以生盲不见故,隐而不现。又复不以干闼婆城,阿脩罗手、阎浮提树,崇巖邃谷,尘雾烟云,如是等物之所覆障故,隐而不现。亦复不以时节变改故,隐而不现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前面用大海作譬喩,是譬喩菩萨的心量犹如大海般的宏大深厚。 衆生再怎样对菩萨无礼,菩萨也不会动心或者见责的。因为他是以大慈大悲心为首。现在金刚幢菩萨又再擧一个譬喩:好像日天子——即太阳,太阳为什么叫日天子呢?因为太阳悬在虚空,传说为帝释天所献奉,因名日天子。太阳出现日间,普徧照耀。譬如有一个一出生眼睛就不能看见东西的人——生盲,他先天就是瞎子。他看不见太阳,也不知道太阳的形状。假如有人告诉生盲说太阳是四方的,生盲也不知道四方的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生盲太阳是三角形的,长方形的,圆的,生盲一概不知道,也不能断定说的此人说的是对或是不对。但是太阳并没有因为生盲看不见,不知道,就隐藏起来而不出现于世间。他仍然是日日时时,高悬在天空,放出光明温暖的光芒,普照世间。他也不因为干闼婆的城——干闼婆是把部天神之一,为帝释的乐神。乐人幻化的城邑宫殿,因蜃气映日光而现于大海或沙漠上空之相,名之为化城。阿修罗的手——阿修罗的手可蔽日。阎浮提的各种大树也可遮着太阳。还有崇高的山峰岩石,耸入云霄,也可遮着太阳。还有深邃的幽谷,那处不见着阳光。或者有许多尘土、大雾 、浓烟、乌云种种类似的东西,都可以覆盖着太阳,障碍着阳光。但太阳不会因为这许多缘故,就隐藏而不出现。也不会因为时候、节令的改变——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种种的关系,太阳就隐匿而不出现了。太阳他不受一切的障碍,永远照着世间。菩萨中的大菩萨,也和太阳一样, 他绝不因为有某种障碍就不修行了,不行菩萨道了,不救度衆生、教化衆生了的。不管衆生用甚么手段破坏他,阻障他、扰乱他,再怎样困难,他也不以为然,仍然勇猛坚苦卓绝的依旧行他的菩萨道。

有大福德,其心深广。正念观察,无有退屈。为欲究竟功德智慧。于上胜法,心生志欲。法光普照,见一切义。于诸法门,智慧自在。常为利益一切衆生而修善法。曾不误起舍衆生心。不以衆生其性弊恶,邪见瞋浊,难可调伏,便即弃舍,不修廻向。

菩萨之所以有前面所说的种种表现,是因为他有大福大德。他因为有福德,所以从不惧艰苦,这是在行菩萨道中积聚的功德所成就的。 他的心量如大海般的深广。他慈悲济世的光明,如太阳般普照万物。他待人接物,平等如己,观察事理时正念不乖。立定救世教化衆生为宗旨。不因衆生刚强难教而生退心。不屈伏于恶势力和强权之下。不向困苦艰难低头。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之下,他不会受人的威胁利诱而改变作风或向后转。为什么菩萨能这样卓绝呢?因为他有大愿,这个愿出自他的深心。愿力领导他勇敢向前,希望成就的心,令他精进不懈,也是为了要得到究竟的功德,眞实的智慧。换言之,就是想获得功德具足,智慧圆满。如像前面所说的种种特殊法门。他都立志一心修学,并愿意行持不怠。因为他愿志求胜法,永不退屈,所以他就得到法光普照,于义理正见光明,于一切法——八万四千法门,以他的智慧,都能了达,而自在任运修行这些法门。菩萨为什么有常修诸法呢?他是为了一切衆生,希望常能利益一切衆生而修诸善法。菩萨从不曾为自利而忘记衆生,就是在无意之中也不会误起舍弃衆生的心,他无时不是念兹在兹的教化衆生,度衆生得到解脱。菩萨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一定要在衆生的身上修,才能积聚所有的功德。如果没有衆生,菩萨就没有对象修功立德,没有成就菩萨道的机会了。菩萨教化衆生,也不会因为衆生的生性弊恶——弊就是很坏,恶是不善——而舍弃不教化衆生,他仍然想尽方法,循循善诱,把他的坏天性改恶向善。这种生性弊恶的衆生,满脑海中充满邪知邪见,脾气大,瞋心重。不见眞理,不悟正道。一切事理,本来是中道才对。怎样叫中道?就是不太过,也不是不及,不左不右,这才是中道了义。如果偏于一边,就形成了邪。瞋是瞋恚,脾气大、躁烈,自我为中心,浊是愚痴,不容易调伏。因为这种衆生是生性弊恶,所以怎样教化,他都不听信教诲。菩萨虽然遇着这种刚强愚昧,难调难伏的衆生,但他并不灰心,不会不度他或把他舍弃,或不给他廻向的,菩萨绝不这样做。就是再难度、再难教化、再刚强、再坏的衆生,菩萨也要用最大的忍耐心来度他、教他,使他改恶向善。将自己所修积的善根功德,时时为这一类的衆生廻向。

但以菩萨大愿甲冑而自庄严。救护衆生,恒无退转。不以衆生不知报恩,退菩萨行,舍菩提道。不以凡愚共同一处,舍离一切如实善根。不以衆生数起过恶, 难可忍受,而于彼所,生疲厌心。

菩萨是因为甚么力量,使他不畏艰辛,不生退心呢?是以他往昔所发的大誓愿,以及此生又发「衆生无边誓愿度」这种大愿,作他的甲冑。古时军人上阵作战,所穿的一种特制的武衣,护身用的名为甲。军人戴的帽子为护头用的名为冑。意思是说菩萨以大愿作甲冑,护着他的身心,所以使他不畏不退。以行菩萨道修积的善根功德,而作庄严菩提果的庄严具。菩萨的大愿,就是救护一切衆生。他不畏艰巨,永不退转,以救护衆生为本怀。他也不会因为衆生不知道「知恩报德」。就生退心,退失菩提心,不行菩萨道了。衆生愚蒙无智,言行乖戾,不识好歹,不知感恩,反而毁谤三寳,菩萨也不会因此抛弃衆生,因而舍菩提道。菩萨也不会因为与凡夫愚妇共处一方,自己就不修行了,就舍离一切如理如实的善根。也不会因为衆生常常出生一些过错恶劣的思想,就感到难于忍受,就对衆生发生厌恶的心理。不会因其难度,难于调伏,就生出疲厌心。菩萨对于衆生这些坏毛病,他是视之平常,不以为怪。 仍然本着他的慈悲心,愿力, 于一切衆生,谆谆教诲,不计时劫,必定达到刚强者调伏,过恶者纯善为止。

何以故?譬如日天子,不但为一事故,出现世间。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不但为一衆生故,修诸善根,廻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普为救护一切衆生故,而修善根,廻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甚么原因使菩萨不怕艰苦而始终要救护衆生?不灰心不退心,不生厌弃心,而不舍弃衆生呢?不要说是大菩萨有如此坚毅的志愿,就是一位善知识他教化衆生:有的衆生非常善良听话,教他礼佛就礼佛,看经就看经,常随善知识在佛法里熏习,很快就受到大利益。有的衆生开始很虔诚很受教,但过了一个时期,就改变了,就远离善知识和佛法。这好像一颗种芽,它停止了茁长,甚至从此枯萎了。还有一类衆生,生性弊恶,不听教导。虽然有如是等性别的衆生,善知识是否舍弃不易教的,而只教听话的呢?不是的!善知识也是如同大菩萨的心一样,决不会舍弃坏劣而只摄受善良。他仍然是平等平等, 一视同仁,普徧教化救度。菩萨不舍衆生,就好比日光一样。日光它不是因为一件事,或者为某一种类的事,才出现于世间。他是为所有一切万事万物而出现到这世间来。菩萨中的大菩萨也像日光一样,并不是单单为一个衆生的缘故,而修种种善根,来廻向无上正等正觉。 他是为了能普徧救护一切衆生的缘故,而修善根。为了普徧令十方世界的衆生,都如同自己那样修积一切善根,廻向于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如是不但为净一佛刹故,不但为信一佛故,不但为见一佛故,不但为了一法故,起大智愿,廻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普净一切佛刹故,普信一切诸佛故,普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故,普解一切佛法故,发起大愿,修诸善根,廻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像前面经文所说的义理,菩萨修善根,发廻向心的动机,他不单单是为只清净一个佛刹,不单单只为了信仰一位佛,不单单只为想见一位佛,不单单只为了明白一种佛法,他才生起大智慧的愿力,来廻向无上正等正觉的。而他是要普徧清净所有一切诸佛的刹土,普徧信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普徧承事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普徧了解一切佛法,他才发大誓愿,修积种种的善根,廻向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由此可见菩萨是没有丝毫自私心的。他并非为自己一个人成佛而修善根,发廻向心,他是为了一切衆生发大誓愿,为使令所有衆生,皆同成佛道,而修诸善根,发廻向心,廻向无上正等正觉佛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菩萨)(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菩萨)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恭礼弥勒不败尊 慈心常与众生乐(2007年弥 

 会性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4年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文殊菩萨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2005年文殊菩 

 傅味琴居士: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2006年弥勒菩萨圣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