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空禅师关于随喜、福报、次第的开示


   日期:2008/7/2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智空禅师关于随喜、福报、次第的开示(推荐)
  
  在给大家讲个故事,就是杨洪居士的故事。
  
  一、布施
  
  杨洪居士是一个企业家,是做服装生意和房地产生意的,发财了。他在发财前就已经修学佛法,并且修行得很好,现在先跟你们讲一个他很容易赚到钱的有趣的故事。
  杨洪居士创立了一个很有名气的牛子服的牌子,从此以后就赚了很多钱,后来他就想卖掉这个牌子,价钱是一个亿的美金,有一天有人决定要买下这个牌子,他也决定要把它卖掉,就在这个时候,他在禅修中观音菩萨就告诉他:“你不用这么急就把这个牌子卖掉啊。”于是,他就决定暂时不卖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要买这个牌子了,他就把价格提高了,出价到了2个亿,最后以1亿8仟万美金成交了。多了8仟万美金!这8仟万美金可以用来做多少好事、善举!?你们说行菩萨道的人赚钱容易不容易?
  大家别忘了,他每年都要拿很多钱回到大陆去救济那里的众生哦,在美国也每年都有十多万美金用来布施,拿回大陆布施的钱大约是在美国的20倍左右,那折成人民币就有一千多万了,这么多钱用来做什么?在全中国行布施呀,替众生打井、买粮食、建学校、盖房子、供养穷困学生,那里有穷人、那里有可怜的人,他就去帮助。他要用8仟万的美金去做布施,如果他每年用200-300佰万去做布施,那8仟万能做多少年呀?二三十年哦!
  所以说:要真心为了众生做事,就有诸佛菩萨加被!你还担心布施的那点钱?在美国,哪个道场需要印经的?只要真需要他的,他都会主动送来钱,你不收也不行呀,他要支持你修行、支持你宏法嘛!你看他对佛法多么的真诚、热心!所以我跟你们讲了这个小故事。
  再听下面的开示:
  杨洪这个人呢,刚开始是在香港修学佛法,后来拜根造上师为师修行,根造上师是个华人,四、五十年代到西藏求法,求到了大圆满法,后来回到上海开了个精舍给弟子讲大圆满法,接着去到香港,认识了杨洪居士,到了美国又遇上了杨洪居士,杨洪居士就跟着上师修行,其实他一直修的是大悲咒,修得很感应。而且还教别人修大悲咒,帮助别人看了很多的病,治愈了很多身体上的病,很多都是癌症,所以他修学大悲咒非常得力。
  
  二、因缘
  
  杨洪居士跟我的因缘是这样的:
  他很久以前经常在公开场合讲大悲咒,很多人都认识他,有一次我到另一个地方去开光,开光结束时,他就在那个地方给众生开示,其他的法师呢,没有听他讲,走了。我呢,人家都说他修大悲咒修得很好,就想听听他讲。因为那时我也编了一本书,是为了修六字大明咒而写的书,这本书有修大悲咒的仪轨,也许是我想参考他的仪轨。当时一听,觉得他说得蛮好,怎么好?主要是由于我这人喜欢直接的东西,直切心要。喜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法而异,直接地讲述佛法的究竟,不喜欢长篇大论。我也喜欢真诚、真实!也有很多人讲大经,一上座,听那些语言,并不真诚和真实,什么叫不真实?按着佛经的东西讲,“依文解义,三世佛怨”吗!不感动人,当然他们各有各的功德!那杨洪讲法呢,最好的一个特点就是真心,你不要管他讲的内容深不深,他讲的都是真实的东西,而且是真心实意的讲,这个才感动我!讲到众生的苦、众生的可怜时,他就难过!真实的难过!讲到众生布施的功德,转变自己的业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内容时,他就开心!真实的开心!真的是非常好,让人听得非常感动,直心是道场嘛!现在不讲修行,天下有几个人能活的真实一点?有人在网上说:杨洪懂得什么教理?我说:你懂吗?你比得上杨洪吗?所以,他的真实、他的真诚才是最感人的,你看他,真诚地去帮助大陆的那些孩子们,有好多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读书费用,都由他全包了,在很多的地方建学校,讲佛法,都是真心实意的去做啊!真心实意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大陆充许他回来讲佛法,所以他就讲了很多的法,他做的都是真实的事情,是诸佛菩萨感应了他。这也是我最赞叹他的地方!

  那一天,我们开光结束后,他送我们回来,在路上,我说到要印一本书,一本关于“一个人病了,病是怎么来的?如何忏悔自己的业障,生生世世的因果是怎么回事”的书,这本书是我从大陆带来的,想在美国印了发给我的徒弟们,没想到他听到了以后,就马上说:“这个功德我来做”。后来我与他一起慢慢探讨讲法的问题,我就启发他!他是个真的修行人嘛,我希望他在究竟知见上能真正的成熟起来,这并不是说他当时不成熟,只是那时的那个水平还是需要增进,诸佛菩萨都是上上增进的,就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往上走,所修学的内容都不同的,概念和力量都不一样的,所以我希望他成熟。由此故,我跟他聊天时就给他写了这样一个问题:“做恶,不好!做善呢,也不究竟!也是不彻底的!古大德经常说这样一句话:非恶非善是如何?你如何回答?” 哦!这个问题问住他了,但我问他这个话,主要是启发他往心性这个方向上走,从离开善恶、因果、人天乘这个角度,进入出离心、趋入菩提心、深入空性这上面来,你不要小看他哦,他每天都禅修,每天一个小时,每年都闭关一个月,他一个生意人都能做到这么精进,说实在的,你们在家人有多少人能象他一样呀!出家也没有多少哦,他十多年的修行也是非常不错的了。所以他看了这个问题后就对我说:“别人问了很多的问题,我都能回答,唯独师父您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第一次碰到这么棘手的问题。”所以他急了,就赶快打坐去了,禅修中悟出个偈子:“世间凡事一魔罗,心境清净哪来多,但愿日日行好事,管他是佛还是魔。”他就写信过来给我,算是回答了我的问题。
  后来,我们又作了一些讨论,他就发现:他以前跟过一些国际知名的高僧大德,结果我现在问他这个问题蛮有启发性的,他就想跟我探讨,要到禅堂拜访我。那时我刚好要回国了,还以为他是随便说说而已。有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饭时,他又向我提出要去禅堂拜访我,我就同意了。结果,我们就开始互相了解、互相交流一些实修的东西,从此建立了友谊,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我与杨洪的因缘。
  这一段缘起,主要也是我们生生世世有缘,这一生碰上了,大家都互相开心,也互相关心。他这个人很善良,他有时讲法,讲到众生那种没钱的苦呀!没吃的,住的地方很破烂!这个时候他就会很难过,看他的那个表情:很痛苦!很痛苦!!!——这就是菩萨心肠呀,大家注意哦,为什么一个人能得诸佛菩萨的加被?是他的慈悲心类似菩萨呀。真诚,是他的一大特点。慈悲!善良!也是他的一大特点。
  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我们的慈悲心到底有没有升起来?
  
三、随喜

另一个问题就是随喜的概念。什么叫随喜的概念?就是别人做了好事,我们要随喜。我经常对弟子们说:你们要随喜杨洪的功德。因为我发现一些人看了别人做了好事,都无所谓。这也是我今天一直想要讲的问题。诸佛菩萨在随喜这个问题上,说与发愿、回向一样的重要,比如三圣道:发愿、实修、回向!没有回向不圆满!所以,无论如何你们一定要随喜那些行善,做好多功德的人,很多利益众生的善知识。你们都要随喜、赞叹他们,那怕他们有一念的善念,你们也要随喜,这也是一个很巧妙的一个修行的方法。不要由于自己的傲慢、嫉妒、愚痴、嗔怒炽盛就让自己的善念升不起来,白白浪费了你积累功德的机会。经论上讲得很明白:你随喜他人的功德力与他人所做正功德同!!什么意思?就是说:有人布施了一元钱的功德,你就说:“随喜、随喜,我赞叹你,真实的随喜,我要是有你这样的缘,我也要这样去做。”你这样去真实做随喜了,你也拥有了做一块钱的功德。这就象是灯灯相传一样。告诉你们:真实的随喜可以快速积累你的资粮,积累自己的福报!!

杨洪在西藏的各个寺院,给他们建桥、盖房子、买衣服、买粮食,把经书送到西藏,因为西藏那里没有经书。别人问他为什么卖掉这么知名的服装品牌?他说:“没钱了” !“为什么没钱了?”“因为布施了。”救度众生要紧呀。这些伟大的善行,你是否赞叹呢?他是一个真正的行菩萨道的人。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在美国,哪里能找出第二个象他这样的人来?我这人天生有一个特点:我不管你在家出家,不管你是修行还是做功德,你做这事了,我赞叹,你没有做这事,你不要夸,如果你没有名气,但却真诚地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我真的赞叹你,佩服你哦。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我很赞叹杨洪居士。希望你们以后多一点搜集杨洪的资料。多做利益众生的事、帮助众生的事,对于我们一点害处也没有,是不是?哈哈!(笑)你赞叹,随喜别人,没有花你一分的钱哦,对不对,你赞叹别人、随喜别人的功德,你也得到与他一样的功德。如果让你们拿个三五万、三五百万、三五千万出来布施那些可怜人,那就更别谈了,行吗?不行呀,没钱嘛!但赞叹别人简单吧!你做不做?

有些人不随喜赞叹,甚至对杨洪进行一些评议,这种人呀,实际上是出于一种嫉妒,实际上这个嫉妒于已、于人都没有意义,是人类最丑恶的心理,你自己没本事,而别人做了,你还要难过,你说丑恶不丑恶?这种心理简直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另一种情绪就是傲慢,这也是不赞叹的一个理由,有人会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很好!”你好?你好得过杨洪吗?就算你了不起,你比杨洪好,你就眼里无人吗?就算你世界第一,那你更要赞叹杨洪,才能世界第一嘛!!所以我对那些傲慢的人说:你做不到,你做到了再去说别人!!你还是把你的真诚心拿出来。也要拿出你利于众生的慈悲心,你现在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去帮助那么多的可怜的人,OK,你先来赞叹别、随喜别人,你赞叹别人、随喜别人,你做到了才行。那赞叹了别人的因果是什么呢?是开发了自己内心的慈悲,甚至是一种开发空性的能力;开发了你自己内心的觉性与佛性的联系,慢慢的你的修行就好了。可是很多人不愿意打开那份关怀众生的爱心。或者说不愿扩展那份爱心!

还有人看到杨洪的善行,他不随喜,为什么不随喜?他麻木了,看到杀人放火,他也麻木;看到众生受苦,他也不难过;看到别人做善事,他也不欢喜,也都麻木了。为什么麻木了?麻木是他外在的一个表现,真正的来说,是业力深重,不敏感了,被业障覆盖了。障碍了他的慈悲心和觉性的发展,这种人类似于那些累世累劫刚从畜生道爬出来的人,你跟他说,他听不进去,智慧升不起来,这是一种麻木。

还有一种人,是最危险的一种人,他随喜吗?他有小小随喜,但他随喜谁呢?他不是随喜杨洪,他只随喜他自己的上师,他随喜他自己认为的高人,当然,他认为他的上师是最高,他认为那些公认的、伟大的人是最高的,对!其实,这一点真的是有些错误,如果你是个真的修行人,你就应该随喜一切普天下的善知识,随喜一切善知识的善行、功德,而不要那么的只执著于你的上师!这种人我执最重,这个很麻烦,他自己认为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也是修行,他随喜那些公认的人物,却认为杨洪所做的善事不值得随喜。

究竟的来说,真正的修行是:你学到了那些伟大人物的伟大内心特征的话,你就知道了,那怕是一个很微小的众生善念也应该平等对待、平等随喜!为什么呢?这个理由是究竟法平等,你学不会这个,却在那里东分别西分别,这种人很危险,因为他的危险就在于别人看不出来,自己又不易明白!所以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里:随喜一切凡圣的功德。你学到了吗?真正的修行人要平等。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你要锻炼自己的平等心,看一切事物要平等。

大家都知道有个叫蒋贡康楚仁波切,他的第一世是利美运动的创造者,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转世了好多次,上一世在印度出车祸往生,这一世也大概有十来岁了。蒋贡康楚仁波切他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上师,我看到特别的一点:就是他平等慈悲。在西藏,出家人有自己的功德主,就是护持自己法的护法居士,蒋贡康楚仁波切会把那些护自己法的居士介绍给其他的上师,平等的让他们护持其他人!!这一点很少法师能做到!所以,真正的追随白教上师修行的那些人呀,你们能学到这一点吗?这一点才是最珍贵的,他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上师,就是由于他内在的如大地般平等的特质!大家学了半天,学到了什么呢?大宝法王也是平等的呀,他们关怀的是整个佛教,而不是我噶举巴怎么样!他们关怀的是整个的众生,而没有说我身边的徒弟怎么样?没有呀,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心量扩大一点,为什么不学学你上师那些平等心、慈悲心?而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随喜赞叹你自己的上师?这种分别会给佛教内部带来不和、不平衡,这种不平等会造成我执的增加、加深!所以,我说不随喜别人的,是这一种人比较危险。

还有一种人,就是修行很高了,超越了善恶,一切已经回到明净的空性中了,那是大修行人。内心祥和,平等!不住善恶,无有喜忧!所以,嘴上虽说有随喜!内心无有随喜念!这是最究竟的随喜!这种人极少!

四、功德与智慧
  
  有人说:求恶求善无所谓啦。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谈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求智慧不求福报。现在好多人爱谈这个问题,他认为福报算什么呢?我求智慧呀,有人天福报还要有智慧才行,对!可是你知不知道?你想得到并且转变自己业力而有人天福报的那个智慧是从那里来的呀?究竟的来说,一点路也不能省,你的福报没有积累够而想开智慧的话,门儿都没有,你看杨洪,为什么善知识就愿意点化他?善知识希望他成熟呀,因为他是个好基础呀,就象一块肥沃的土地,他那块地种什么都能很快长高,所以我们得赶快去找一棵将来可做顶梁大柱的松柏种籽来种下,他有极强的功德力基础,修了很多善的基础,加行资粮道很充足、很充沛,所以一定要让他快速的成熟起来,如果你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一点善功德也没有,善知识就会告诉你:“先好好布施吧,好好做功德吧,你的功德力不够是不行的” 。
  
  在西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喇嘛,他对他的上师说:“我怎么修行”?上师说:“你要好好做善事哦,多做功德,智慧才能增长,功德和智慧的增长是平等的” 。 “哦,原来这样!功德增长智慧才能增长” !喇嘛想。所以他就给大众印经,每天早上就推着印经板去印经,印了多少年了?他不停的为别人做,目的是为了开智慧,他也没有了解经文法义,也没有听闻佛法。印了很久,几十年了,觉得很累,他很难过,就烦了。他就拿着那个印经板发了个愿:“文殊菩萨,诸佛菩萨请做个证明吧,我的上师跟我说:好好求福,求福就能增智慧,我一直在为别人做事。可我的智慧还没有开哦!如果我上师说的这个话是错的,那我把这个印经板丢到空中就让它掉下来好了,如果我的上师说的这句话是对的,那丢到空中的这个板不要掉下来” 。他想:这个木板丢到空中肯定要掉下来的,那就证明我的师父说错了——他想证明他的师父说错了,他不想做功德了,不想求福报了,他想开智慧去。理所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板要丢到空中肯定要掉下来的。他一狠心,一咬牙就把板往空中“啪”的一声,扔了出去,不管了,他就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木板掉下来的声音,可是,一直没有掉下来的声音,奇怪了,木板没有掉下来,怎么回事?睁眼一看:文殊菩萨在空中接住了经板!!!文殊菩萨说:“我可爱而又可怜的弟子呀,你的上师其实一点错也没有呀,你的福报增长够就是智慧增长够,你现在的智慧没有开就是因为你的福报还不够,你应该继续修呀!继续求福报,继续为大众服务哦” !哇!他此时能亲见文殊菩萨,很难得!文殊菩萨是智慧第一!表智慧的!就是由于他的信心发生动摇的时候,就是由于自己做功德、做善事的问题产生怀疑的时候,而且自己的福报增长到一定水平后!感应到了文殊菩萨现身!菩萨无处不在呀!从这里可以看出,你福报求不到,想开智慧?不行!!你的福报有了,就把福报转换为智慧了。
  
  所以,我很久以前就问过杨洪一个问题:非善非恶时如何?这个问题考住他了,他就回去禅修,回答了我的问题,但不究竟!最近又听了一次他介绍大悲咒的讲法,哇!他的智慧增长了,他的智慧给逼出来了,开始思考空性的东西了,空性的积累快呀,他的上半辈子都用来修福报,后半辈子呢,很多的善知识都来帮他开智慧,智慧很容易的就增长了,你看是不是福报的积累导致的?没有前半辈子的福报的积累,你后半辈子还想开智慧?岁数大了,行吗?老实告诉你:不行。所以,我对你们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知见高,你就要随喜别人,而且深信福报的积累就是智慧的前提,没有福报,你想开智慧?不可能。再说一次,不可能!!!为了增长你自己的智慧,为了增长你的福报,你一定要广泛随喜,你就从这里面积累到自己所需要的福报和智慧了。
  
  这个很奇怪哦,就象进入花房、染香久了,身上就变得香多了,你每天与修行的善人在一起,你随喜赞叹他,你的业障慢慢就清净了,你的福报就慢慢增长了,就这么简单。有人说: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说原来如此!!对呀,佛法修行也不难,就这么简单,所以刘备对他的儿子讲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你不要看那个善小而不去做哦,而看那个小小的恶呀,就去做了,一切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积累的!我们修行要注意这些东西。你看到大街上那些可怜的人们,你没有办法帮助他们,你就起这么一个念头:“唉!众生真的是好可怜呀,我要是有能力一定要帮你们”。你的心里也很难过。你认为你真的没有帮上他们吗?其实,这个缘你就先结下了;同时,你的一念善就积下了无量无边的福报呀。所以说,你们一定要明白:有心随喜也是修行!用心随喜就是修行!你一念随喜就是你的慈悲心的体现;这一念随喜善,你就积累了同别人积累的功德同样的功德;你有了这个功德力的积累,慢慢的就会变成般若智慧的了解;般若智慧的开展和积累的结果是空性正见的建立;空性正见的建立到最后慢慢就变成了觉受;空性正见的觉受慢慢就转换为空性正见的实证,那个叫开悟,开悟就见佛性,见佛性就证道了!再广行一切福慧业,最后成就佛果!!你看,这就是一念随喜善,最后变成了佛果!
五、修行次第
  
  好多人说:“我没有钱,没有办法帮助人” !我告诉你,你没钱没有关系,你每天随喜善知识,随喜那些大善人,随喜那些每天广度众生、开发空性智慧的佛教事业的人,赞叹他们,这样你不就积累了功德了吗?退一步讲,你不要以为帮助别人、修功德、,修福报、布施就不是究竟的佛法。布施是六度之一,它是开始必须要有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你布施做不圆满,那后面每一项都做不圆满,前面的布施做得不圆满,后面的圆满一点也升不起来。布施是第一项,智慧是最后一项,它中间还有四项,这是次第,六度是有次第的,比如,初地菩萨修的是布施,二地菩萨修的是持戒,三地菩萨修的是忍辱,四地菩萨修的是精进,五地菩萨修的是禅定,六地菩萨修的是般若,他是一地一地的往上走,一地一地修的重点是不一样的。那如果你说,我不要,我从一地就直接修五地功德法门。可能吗?不可能,退一步来说,你知道六度之间,为什么一定要先修布施呢?打个比方,就如一个人要走远路,那出发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带足自己的干粮,如水、吃的东西要带足,如果你没带足,没走到半路,没东西吃了,就饿死在路上了。这那有福报呢?所以,我昨天在禅堂里对弟子讲:你没有福报?你每天能有时间来禅堂恭敬师父、打坐?这就是有福报嘛。
  
  有一个弟子对我讲了一件真事:他有一个朋友,他劝朋友也一起来打坐,可朋友说:“我真的休息不下来,我没办法,没时间,我一辈子很奇怪,为了这个家,我每天从早忙到晚,不停的工作,我就没有病,只要停下来休息一天二天,病就找上门来了” 。呵呵!就这么简单,他是还债来的,生生世世欠人家财而来的,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他就连个星期天也没有,这一辈子不停的干活,不停的还债,做驴做马,给谁做?给儿女。这就叫没有福报。
  
  你看扬洪,每天上午在家打坐修行,下午到公司打理事情,他有充足的时间修行哦,这是他的福报,他是真修行呀,二、三十年了,你以为是开玩笑?他当年从香港创业过来到现在发展到了多少个亿呀?九0年才开始很快的就发展起来,他在美国能创下这么大的事业,没有诸佛菩萨加被,他能行吗?所以,不把六度之基础度——布施修好,其它根本不行!
  
  他给我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香港有一个朋友做生意总赚不了钱,老赔本,另外一个就是放出去的钱要不回来,他就求扬洪,说:“听说你在美国发了财,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的财” 。杨洪说:“你真的想知道吗” ?朋友说:“是的,很想知道” 。杨洪说:“你真的想改变吗” ?朋友说:“真的想改变。”杨洪说:“好,你听我的话,你每年把30万拿到广东惠州,(杨洪当年是在广东惠州做下乡知识青年,他那时就经常帮助那里的众生),因为我每年都要投30万去帮助那里的人,你这样做了,我就可以把我那30万拿到其他地方去帮助其他的人,你连续三年这样做,一开始可能没有感应,但一定要坚持做三年,你能做到吗?”朋友说:“好,我就按你的方法做。”结果,第一年还是一样,第二年也没有变化,到了第三年,一切事业都转过来了,该要的钱要回来了,该赚的钱也赚到了,他高兴得不得了,他此时终于尝到了甜头,就开始不断的帮助众生。
  
  杨洪有一个慈善组织,叫慈辉,都是杨洪拿着自己赚来的钱去帮助中国大陆很多很多的人,杨洪的钱是谁的钱呀?是菩萨的钱呀,菩萨通过他来利益众生呀,对不对?那为什么菩萨利用杨洪来利益众生而不是利用你呢?你想一想:你有没有傲慢心?想想自己有没有慈悲心?好多人就会说这种风凉话:我要是他,我也能做。嗨!你要是他,菩萨早加被你了。没加被你!就是你根本不如他!是不是?所以今天在这里告诉你们,你们一定要随喜,一定要赞叹杨洪的善功德。
  
  刚才说的六度,老实告诉你:其实是你布施不够,福报不够,你持戒是持不住的。我昨天对我徒弟说:你布施不够,你怎么持不杀生戒?他说:师父,那我不吃肉,只吃素行不行?行呀,但行得通吗?你工作的环境根本就没有素食,没有办法,你不吃肉,行吗?生活所迫,你不得不吃肉。有些人为了拿到钱去杀人,抢银行。一些人杀猪、杀鸡等等,他说:都是生活所迫,不做这些不会做别的!就只好造杀生业了,你福报不够就只能是造杀生业了。如偷盗,要是你家财万贯,不用工作家里也都有钱用,那还用得着去偷吗?如果你非常有钱了,你还用得着去贪污吗?这不是福报不够吗?这就是你布施的功德不够。还有邪YIN,都是自己的福报不够,如果你的福报够了,你的太太、你的先生那么好,所有的一切都好,你还有必要出去追寻那么多的东西吗?这不就是你的福报不够吗?所以,你们一定要明白这些问题:布施不够,就持戒不好。

  如果持戒不好,那怎么修忍辱呢?持戒能让你内在的个性转变为善,心地善良,慢慢的容忍一切,不管是否禅修都会变得轻安,这就有了定力了,就有力量了,最后即使别人骂你,你也能以欢喜心接受了,这才是忍辱,这个时候才得到忍辱的力量。所以,你不能持戒,怎么能忍辱呢?这是个修行次第,你忍不住的,别人说你一句,你就哇哇大叫起来,这种人真的没有福报呀。所以,有的禅师见面时,互相考证,怎么考证呢?见面根本不谈空性,不谈禅七,有的禅师见面就非常恭敬地说你:大菩萨呀,你的空性见解高呀,佩服!佩服!他这么一夸你,就悄悄地观察你脸上的傲慢心,你那脸上的表情就洋洋得意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看你的定力够不够。看你的忍心,能不能忍下来?忍辱心也是与定力相类似的,是一种忍的力量,看你能否忍住?看你不能忍住,人家就不和你说话了。是在试你呢!看你是否是真本事?如果你真有本事,他夸你也无所谓,骂你也无所谓,这个喜忧、苦乐,与他无关。这种人是真有定力,所以没有定力能忍得住吗?
  
  没有忍辱,你怎么能精进起来嘛,忍都忍不住,安不住,你想在忍的基础上继续的持续,持续就是指忍的持续。你修一天可以,修二天可以,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说:不行了,这个菩萨道太久远了。忍不住是没有定力,没有这个忍耐性,你就不能精进。所以我告诉你们,修行不要计划一个月二个月、三年二年,你要横下心来,打它十年二十年的计划,这十年二十年,别的我什么都放下,要实修它十年二十年,一切都不动摇,你看看十年二十年以后是什么样?你看看你的身体变化不变化?你看你的气质变不变化?你的心是否变化,你看到最后诸佛菩萨加不加被你?你发心就要发长远心。
  
  你不能精进,你怎么能修禅定呢?就比如你打坐,你坐不了半个小时,你怎么能坐一个小时呢?不能坐一个小时,怎么能坐三个小时呢?你不能一天修,怎么能三天修呢?你不能用三年、十年几十年来禅修,那怎么行呢?几十年禅修能安住不动,这是什么功夫呀?我以前跟你们提过吆四祖道信大师,三祖把这个祖祖相传的心法传给他,他做了祖师以后,他60年没有躺下睡过觉呀!徒弟们,你们懂吗?你们用过几天功呀?才用了一二天就跟我讨价钱,刚刚打了几天坐,习气烦恼来了,我说你两句——帮帮你!!你就不行了。修行那是一天二天的事呀,你不精进、不忍辱,怎么能继续的禅修下去?
  
  不持续的禅修下去,想开智慧?想开般若慧?能吗?绝对不行!
  
  六度里的禅修之后才是般若慧的开展、空性知见的建立,这个时候在诸佛菩萨的加被下,善知识就来了,加被你,帮助你!为什么就遇到善知识了呢?福报够,禅修基础一够,善知识看你是好苗,就象老师看到好学生一样,加持加持你,很快就好了嘛,你就很快开悟了,一开悟就列为圣贤,就是菩萨,你以后就可以度众生了。
  
  这就是次第!
  
  今天没有给大家提问题的机会,就是给大家讲清楚了这几个问题:一个就是随喜的问题。另一个就是福报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六度的次第的问题。大家可以把我所讲的问题整理成文字后放到网页上面,这样能利益更多的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空       般若)(五明学佛网:智空       般若)  

 傅味琴居士:弘法是为了报佛恩(大般若佛学苑-提问解答)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修道须开般若慧 

 其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题释义(王孺童) 

 惟觉法师:六祖坛经般若品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 

 吕澄居士:能断金刚般若经讲要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魏道儒教授:《大般若经》 导读 

 洪修平教授:般若与禅观 

 洪修平教授:佛教般若思想的传入和魏晋玄学的产生 

 照光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解 2 

 照光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