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傅味琴居士:《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10~19) |
||
|
||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0)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1 为断生死流转,居士也要心出家 提要: 行为不好,说心好,好比小学生自称上大学 也不能光讲修心,你杀鸡杀鸭偷东西的时候,你心里还有慈悲吗?你心里有大慈大悲,你也不会去偷了。一个人行为不好,自己说心地好,好比一个人小学没有毕业,说自己大学毕业了,骗谁呀?一个人戒也不持,禅定也不修,佛法也不懂,他说“我是大乘”,你骗谁呀?小的都做不起,还做大的呢。 自称大乘实非大乘,好比说梦话 我二十二岁就进佛门,天天听到有人说“我们是大乘佛法,东南亚国家是小乘国家”,看看事实却比小乘都不如。现在东南亚国家的比丘还是托钵,过了午就不吃东西,你自称大乘,一天三顿,还要加圆桌面,晚上寮房里煮方便面,是肚子大,可不是心大了。口说大乘,有几个人懂大乘法门的佛法?说大话没有用的,假花无果实,还是脚踏实地的修行好,走一步一个脚印。我小时候做梦挺有趣,我在厨房外抓住窗的铁杆子,一个跟斗人会飞上去,也想高啊,至于飞到哪儿,就不知道了,一吓就醒过来了。有许多人自称大乘实非大乘,都在说梦话。 小心要发大心,发大心要脚踏实地修行 还有的人更好笑,说律仪戒是声闻乘持的,大乘不需要律仪戒。你没有律仪戒,你的菩萨戒能成立吗?看一看现实,如今中国的大乘,远远比不上东南亚国家的小乘修得认真、严肃、用功。我年轻时常听法师讲我们要发发菩提心,把大乘佛法传到东南亚国家去。现在交通方便,中国人也常常到东南亚国家去,是不是把大乘传过去了?本来东南亚国家从来不赶经忏、做佛事、超度死人,现在由于中国传过去所谓的“大乘佛法”,专门敲敲打打拿红包,这一套倒传过去了!可见今天的中国大乘究竟是什么大乘?!大家赶快要发菩提心,在出离乘基础上弘扬菩萨乘,让发小乘心的人发起菩提心,让发菩提心的人脚踏实地修行,好好地以佛法去度众生,而不是去赶经忏度鬼,不能把佛门变成鬼门。 度鬼不度人,说到底度的是钞票 有人说鬼也是众生,也得度啊,第一,如果你真能度得了鬼,你将来做了鬼也不需要人家来度你,只怕你连自己都度不了。第二,你既然热衷于度鬼,那为什么不度人呢?鬼重要还是人重要?说到底是因为敲敲打打做佛事有钞票好拿,你度的是钞票!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断流转生死的烦恼 有人就说,在这儿听到的法,别的地方却听不到。别的地方不讲嘛。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叫你修行。八万四千法门合起来,修行路子只有一条,就是断烦恼。烦恼中最可怕的就是流转生死的烦恼,也就是男女的YIN爱。 居士要心出家,出家人心不出家也培养不出来 我说过我只教育出家人,说“我们这里很多人明明都是居士嘛”,可是我讲的法都是出家人的法呀,即使我讲居士的法,里边也都是出离烦恼出离生死的法呀。你们居士愿意听,我就高兴了,至少你愿意修身不出家心出家。宗教局的领导也是希望我们文殊院出家人多一点,还说“凡是来的出家人,老师你要好好培养他,但一定要对你老师尊重,对你老师不尊重的,为了名为了利,为了搞钞票,你都不要收”,因为培养不出来。这话跟我想的一模一样。可是我有我的苦衷,出家人不来,我有什么办法?如果你们真能听我话,修到身不出家心出家,我也可以把你们看成出家人,因为出家有四种,身不出家心出家也叫出家。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1)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1 毒蛇头上有宝贝,也不能把它抱在怀里 提要: “有眼无珠,有口无心”这实在是修行人的话 昨天提到过两句话,“有眼无珠,有口无心”,其实这两句就是修行。从前儒教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实是假话,看见了哪有说看不见的?有视必有见,要么这个读书人读昏了,所以视而不见。从前有个读书人,整天在书房里知乎者也。佣人给他送一盆团子,一盆糖,意思叫他吃团子的时候沾点糖。结果他读书读得昏了,真的视而不见了,其实他根本没看,抓着团子吃得嘴巴墨黑的,还笑笑:“很甜”,(众笑)原来他团子放在墨里了,这是书呆子。我们修行人可不能修成这个样子,所以儒教学不得。 有眼总得看,心不要投进去 说什么“听而不闻”,违反客观,违背事实,要么你听觉神经麻痹了?还是我根据修行的道理讲的话比较好一点:有眼无珠,有口无心,意思就是说你有眼睛看总得看吧,心不要投进去。你们男女同学在一起,不见得一看见女同学,眼睛就闭起来,当你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你已经看见了。当你说“不能听”的时候,你已经听到了。 不得已住居士家,进门就往小佛堂钻,世俗家太可怕 好多年前,刚有电视机,有个比丘尼的小庙,一个师父带几个徒弟,几个徒弟一定要买架电视机,师父阻拦不住,或许也搞不清楚看电视到底看啥个玩意儿,就买了一架,结果一开,刚刚看到外国人男女拥抱,师父吓坏了,连忙抓起自己的袈裟,一遮:“不准看”,(众笑)不准看也已经看到了。所以出家人不要看电视,谁看了,眼睛就不清净,连我是个居士都不看电视。看电视无聊透顶,你没有事情干,就去睡觉养养精神。有时候,我不得已住在居士家里,一进门我就往小佛堂里钻,世俗的家实在太可怕。 真正的快乐是在大自然中产生的, 上海有我的家,现在上海见不到蔚蓝色的天,一进上海,呼吸就不舒服。而且眼睛看出去,高架桥像蜘蛛网那样,人跟汽车都像蚂蚁那样在洞洞里钻来钻去,看看就厌了。在我们这广大的天地里,这么好的空间,这么好的空气,这么平平的大道,你只要走上三个月,你就知道真正的快乐在这儿。人就是在大自然中产生的,人进入城市是歪曲。 行菩萨道要有善巧方便, 不过有时候为了行菩萨道,还得善巧方便一点,比如居士有个家,家里来电话:“你长时期不回家了,你家还要不要啊?”你千万要说:“要的要的要的。”行菩萨道嘛,你不能直说:“我不要了。”那要把他们气坏了,等到电话一放,“要什么呀?”(众笑)这叫菩萨的善巧方便,这就叫有眼无珠,有口无心。 世间如影如幻, 人世间一切都是假相,所以我们看人世间,也要如影如幻,不能投入进去,要做到有眼无珠,有口无心。看可以看,心不要投进去;你们男同学女同学之间话可以说,说过就忘记了,一见面,可以微笑,而且我们这儿特别讲究心里要欢喜,脸要微笑,因为初地菩萨就是欢喜地,天天要法喜充满,高高兴兴,可要做到有眼无珠,心不要投进去。一条毒蛇即使头上有宝贝非常美丽,也没有人有这么大胆把它抱在怀里,美女就是毒蛇啦。(众笑)女人动起瞋恨心来,心毒如蛇。男人都是骗子,男人不骗娶不到老婆的,所有老婆都是骗来的。男人骗的手段大,还能娶两个老婆,三个老婆,现在还有娶十个老婆的,那是大骗子。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2)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1 佛语诸比丘,观YIN欲鄙秽 提要: 男想女,女想男,做众生就是这么做的 常有这种事,男的听到女的一句话,女的听到男的一句话,仅仅一句话,心里就想个半天,这话啥个意思?你想它干什么呀?人就是这么上当的,做众生就是这么做的。 女孩子的病差不多都是想出来的, 女孩子特别容易上男人的当。说句笑话,有人跟我说,“你这些女学生已经二三十岁了,你还保护得这么紧干什么?”我不放心啊,怕她们受人骗。女孩子的意志力很薄弱,偏偏感情特别重,胡思乱想特别多。从前有一个男人,脸很丑,根本不讨人欢喜,可是这个男人有一天跟一个女孩子仅仅说了一句关心她的话,这个女孩子把这个话,当然也包括这个人,想啊想:这个话到底啥意思,他在关心我嘛。女孩子的病差不多都是想出来的。男孩子也少想想,多想没你的好处。娶两个老婆的人,这个老婆打你这边耳光,那个老婆打你那边耳光,两面都吃耳光,这还不是你想出来的?有眼睛尽管看,不要投入进去,有眼无珠就算了,有嘴巴尽管说,心不要投入进去,有口无心。 戒律是保护自己的盔甲, 只有做到有眼无珠,有口无心,才能做到戒律的清净,戒律就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别人烦恼的箭射过来,你有盔甲他就射不穿。一个人不懂得保护自己,你连一个人的本能都丧失掉了。每个人都有自卫的本能,就是自己保卫自己的本能。现在我们已经丧失了很多,那么赶快恢复啊,恢复的办法就要听佛法,在佛法中觉悟起来啊。 佛语诸比丘,观YIN欲鄙秽 第一句,“佛语诸比丘”,佛对大众比丘讲,也包括比丘尼,佛经里有很多地方提到比丘,也包括比丘尼,提到善男子,也包括善女人。 “观YIN欲鄙秽”,鄙是卑鄙,秽是肮脏。只有观才能出智慧,只有开了智慧你才能了生死,所以观是非常重要的。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以一念止万念 我总是劝导修念佛法门的居士们,一定要达到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里明文规定要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以一念止万念,不这样你没有把握的。达不到一心不乱,你不及格,要留级,留在生死轮转里。一心不乱是修止,止住妄念,至少一天,最好七天,一个妄念都不起来,所以净土法门境界很高的。法无高下,你贬低净土法门,那是有罪过的。净土法门也是法。 修定起妄念,止住妄念还有希望, 假如有人问,傅老师,你入定了没有?说我入定了。啥个定?妄想定。(众笑)起了妄想还有希望,自己觉悟觉悟,赶快止止妄念,脑子什么念头都没有,入了无想定可没有希望了。修止达到一心不乱就能入定,可是你应该明白,止是止妄念,不能止正念,不能止住你的觉性。我年轻时,在佛教青年会还经常听到法师讲要修观。只修止不修观,你出不了智慧,出不了智慧就断不了生死。外道也能入定,可外道跳不出三界,因为他修止不修观,智慧开不出来。净土法门的三本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都要修,一心不乱是修止,修十六观经是修观,修止观才是佛教的修行。 不论在静中、动中都要修观 讲到观,观有静中修,动中修,我们每天早晨禅定中修的观,那是静中修,生活中是动中修。生活中也要修观,“观YIN欲鄙秽”就是叫你修观。出家修行,哪能不修观呢?就算你修念佛法门,你不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至少也要把阿弥陀佛观起来呀。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3)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1 YIN爱越轻,越往上升;YIN爱越重,越往下沉 提要: 情爱实是对人的不尊重, 男女的情爱,世间上人认为非常崇高,佛门里认为非常卑鄙。男女情爱的真实面目就是不尊重人。如果男女的情爱是崇高的,你在马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姑娘,你上去拥抱她,“我爱你”,她“啪”一个耳光打过来,这才是情爱的真实面貌。为什么一对情人拥抱就没事?即使被抓到公安局去,也没有事,因为你们性质变了,旁人也只得根据你的变而变。再举个例子,你口袋里的钱被小偷偷走了,旁人要抓他,你说:你们把他放了吧,他是我好朋友。抓他的人也只好算了,可是偷钱本身是坏事,因为你愿意,只好不抓他。因为夫妻之间的情爱双方愿意,只好不抓你们,可是男女情爱的性质仍然是卑鄙的。男女情爱只有一个作用,维持人类的种族,可又有谁知道你生的孩子,将来对社会对人类到底是有贡献,还是有危害? YIN爱越轻,越往上升;YIN爱越重,越往下沉 我讲的话都是真实的本来面目,而不是表面的。如果你男女的YIN爱越轻,你就越往上升,越重越是往下堕。事实就是这样,天人的夫妻生活跟人间不同的,有这么一层的天人,他们夫妻关系是握手的,更高级一点的,他们连握手都不需要,眼睛互相看一看,就是他们的夫妻生活。到了人间呢?看一看不顶事,握握手也不顶事,拥抱还不顶事,还要到床上去,一定要人身体中最肮脏的部分相碰一下,他才过得过去。如果再不修行,下堕到畜生道,畜生道更加厉害,一只公鸡看见母鸡就跟在屁股后面追,一边追一边嘴里说,“咕咕咕”,意思就是“我爱你”。(众笑)公鸡的老婆数不清了,它看一个追一个,所以YIN爱越是重,越是往下掉,成为一个卑劣的习气。 看选美看出美来还能了生死吗? 有一年我在深圳学生家过春节,她的女儿要我到客厅去坐一会儿,她正在看电视,她问我,“老师,你知道她们在干什么?”我说“我不知道”。“她们在选美”,我就想不通,选美露出肚子来干什么?这个肚子都是人皮包的粪桶有什么美的呢?她还问我:“老师,你看,这几个人哪一个最美啊?”我说“我看不出美来。”“总有个比较美吧。”“我实在看不出美,这个女的鼻子有点歪的,这个女的头发变成油条了。”“她们总有一点美的地方。”我就说,“如果我看出美来,我还能了生死吗?”所以劝导你们看可以看,要有眼无珠啊。有眼无珠就是看不清楚,模模糊糊,美女看成妖怪。 岁月天天催人老,受什么迷惑呀 其实我说女的也包括男的啦,世上哪有什么英俊少年啊?这些人全会老死。从前有人看到我五八年在北京故宫门口照的照片,那真是英俊少年呀,他还想要呢。我就挺不高兴,我说“你要它干什么啊?这个人早就死了。”我说的可是真话,你现在世界上还找得到这个人吗?虽然还活着,但是年轻时的样子早死掉了,到了老年了,还有青少年的痕迹吗?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娶老婆都是娶的老太婆,嫁老公都是嫁的老头子。受什么迷惑呀? 动了爱心不怕脏, 秽就是肮脏,如果动了爱心了,你就不怕肮脏,越是低级的动物,一动爱心,就越不怕肮脏。人也是如此,我们来摆摆事实,没有一个人会爱自己的大便,大便既臭又脏,非但有细菌,肠子里的肮脏全从大便里出来。可是一只狗,它闻到大便就动爱心,就喜欢吃,这就说明如果众生一起爱心,他就不怕肮脏。不怕脏的人肯定流转生死,因为他不可能到清净的彼岸,他觉得彼岸只是清净而没有他喜欢的脏,所以他宁肯留在肮脏的此岸,你留在此岸还不是流转生死? “反吐不食不尝味”,出家人不再留恋世俗 提要: “反吐不食不尝味”,出家人不再留恋世俗 有许多人连肮脏都舍不得放下,比如说,吃丸子,一吃进去,嘴里烫得要命,马上就吐出来了,不要说别人口里吐出来的东西,自己吃不进去,连自己吐出来的东西你也不想吃,因为怕脏。佛说:被你吐出来的东西不要再去尝味道了,意思就是:出家了就不要再留恋世俗了,因为俗家的一切是你吐出来的,或者说你已经出家了,不要把世俗上的东西再抓到你身边来,因为那些都是你抛弃的。比如,你出家的时候,你吐出来的是西装、皮鞋、金丝边的眼镜、音乐磁带、一切世俗的用品,连个镜子都是世俗人用的,出家人没头发了还用镜子干嘛?这些全丢光了,如果你再抓回来,就等于吐出来的肮脏东西又吃进去。 还有的人吃东西,明明吐出来了,但是还贪着这东西好吃,加上小气,到后来又吃下去了。(众笑)如果你变了疯子,就会抓自己的大便,还笑嘻嘻地吃了进去。吐出来的肮脏再吃回去,岂不着魔了。 不听佛话还俗多,修行习惯了也就适应了 现在不管是出家在家,很多人都不听佛的话,现在出家人的多,还俗的也多,甚至还出现方丈穿西装,叫西装方丈。在家居士也不听佛的话,发菩提心来到这儿一心想修行,觉悟很高,就因为咱们这儿纪律比较严,管理得比较好,他不能自由散漫,就以不适应的理由要回家,不是把吐出来的东西又抓回去?说句老话:好马不吃回头草。你这是有志气吗?再过一段时间你就是适应了嘛。我也是众生,我也有这种习气的,初来文殊院时,我总觉得很不习惯,住久了,我觉得挺舒服,习惯了嘛。 佛说的是真实话,观YIN欲是鄙秽,这才是修行 说到一个人的修养、品德、心灵上的问题,你究竟高尚多少,卑鄙多少,清净多少,肮脏多少,自己心里有数。尤其在男女夫妻关系中,好好去想一想。佛讲的是真实话,要观YIN欲是鄙秽,这才是修行。今天讲到这儿。(回向)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4)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3 佛对出家弟子要求高, 提要: 一、婬戒摄修 佛对出家弟子要求高,在家居士应向出家人学习 今天继续讲《四根本修心要门》,其中YIN戒摄修排在第一,可见这个修心要门主要是针对出家人说的,所以第一句就是“佛告诸比丘”,当然也包括比丘尼。比丘戒是不公开的,但是修心要门可以给居士们学,要求比较高,能海上师把它排在《律海十门》里,目的是希望居士向出家人的要求提高。不要求居士完全做到,因为居士有妻儿,完全做到很困难,但是希望你朝这个方向努力。佛弟子修行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断烦恼、了生死。释迦佛明确规定,出家目的就是了生死、证阿罗汉果。你在证果的道路上修行,这称贤僧,证了果称为圣僧。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称宝,只有贤圣僧才能称僧宝。假和尚尽干坏事,他们能称宝吗? 讲法就是要大家明白什么是真修行, 要说明的是我批判的都是假和尚,如果确确实实是真的比丘,即使他犯戒了,忏悔还净,仍然是一个好比丘。当然假和尚如果听我的讲法,肯定是听不进去的。他们口口声声:“我是僧宝”,在他们这种影响下,许多人就糊涂了,竟然说我这个老师老是骂和尚。如果假和尚也算和尚,那么演和尚的演员也算和尚。讲法的目的就是使大家看问题不要看错,看人不要看错。今天讲这个法就是要大家明白什么是真修行、假修行,什么是真和尚、假和尚。佛教最讲究原则,我也常讲不能拿原则来做交易。我们要向真正的僧宝,真正的出家人学习,而不能跟假和尚去学习。假和尚不懂佛法,不守戒律,在佛门里喝酒吃肉、搞钱、外面养女人,能向他们学习吗?如果你真假都分不清,要求原则也搞不清,那你学点啥? 不要跟邪师走邪道,在佛门 即使假和尚说:“我有师父”,或许他师父也是假和尚,只要剃了头,就以为自己出家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师父走了邪道,你这个出家有用吗?讲佛法的目的就是让听佛法的人在佛门里不要走错路,不要背因果,不要造恶业。 不根据佛法标准去做人,算什么佛弟子 佛门里的人,我看可以归纳成两种情况,三种分类,哪两种情况?一种,有些人比较正派,可是他自以为,只要心地好就是修行人,所以他不听佛法。你不根据佛法标准去做人,这算什么佛弟子?至于既不听佛法又愚痴颠倒,尽起烦恼造恶业的人那就更不谈了。 求法不懂法,会唸不会修,却生起一个傲慢 还有一种人,专门喜欢求高的法,再远的地方他也去。常向别人吹嘘自己拜过什么大法师、活佛、上师。法学得很高,自以为了不起,可是对戒定慧并不重视,看看他的为人呢,却低级得很!因为他并不懂法,只会求法,只会唸,却做不起来,不过是生起一个傲慢。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5)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3 身心俱出家才是真出家, 提要: 有些人扰乱佛法,玷污佛门,还有那么多人 这种人现在很多,仅仅在家里看看书,就起傲慢,素质却连社会上人都比不上。有个在家人很会写书,钱也多。他到处给钱,出书,所以博得很多人对他崇敬,称他学问广博,既懂儒教道教,又懂佛教。可是他上了法座,口里还叼了一只烟,连烟都放不下!可名气特别大,因为会写书。这种都是末法时期的现象,如果再不转变的话,修行人就没了。有的人更是扰乱佛法、玷污佛门,这个罪业多重啊。可是这些人自得其乐,只要有名可图,有钱可拿就行了。还有那么多人去恭敬供养他,他更醒不过来了,那不是害他一辈子啊?佛门里能这样搞吗? 那些混进佛门里的假的邪的, 昨天我还听说,巫婆神汉现在发展很快,尤其是农村里,一个仅仅二十来岁的小青年,人家称他“三天公”,很多人都朝他磕头供养。真有三天公吗?小时候听过一个相声,巫婆正在鬼上身,他们称菩萨上身。打了一个哈欠,口里叽里咕噜唱了起来。有个旁观者说:“谁一百元钱掉下来了?”巫婆马上说,“是我的。”(众笑)看见钱,菩萨也不要了。今天有许多巫的、外道的、邪的都混进佛门来了。就算他不是一个巫婆,还得看看清是正的还是邪的,是真的还是假的?说我没有办法看清楚,那就要听法呀。 身心俱出家才是真出家,欲爱会使人迷茫颠倒 再说说三种分类,第一种最好,出家以后遵照佛的教导,依戒依法修行,清清净净,正知正见,身出家心也出家。做居士的能够朝向身不出家心出家去努力,不被家庭的烦恼,尤其不被夫妻的爱欲卷进去,因为夫妻的欲爱就是生死的根源,会使人迷茫、颠倒、是非不分的,这是第一等人。 一脚在佛门里,一脚在爱欲里, 第二等呢,有点拖泥带水,一面在觉悟,一面在迷茫,迷茫时还没有完全丢掉觉悟,觉悟中还带有颠倒,真叫一时觉来一时迷,这种人还没有脱胎换骨呢。有的人是非常苦恼,因为他很想觉悟,但是还有种种放不下;有的却很得意很自在,一只脚在佛门一只脚在爱欲里,或者一只脚在佛门一只脚去练气功,脚踏两条船,他们在佛门烧香求保佑,希望发财,贪图享受快乐。如果认为这样很自在,不感到苦,也不感到惭愧,生不起出离心、菩提心,你就不可能提高,只会沉溺在苦海里。 不提高必然下堕, 别以为不提高也没关系,我至少不会下堕。真是自说自话!不提高必然下堕,有句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问题是你下堕了自己还不知道,因为你把烦恼看成亲家,甘心情愿做烦恼的奴隶。比较有修养的人在家的痛苦还比较少。其实你只要在家里做出气筒,那就没有矛盾了,在家不要讲道理,也不要惹是非,也不要有意见。只要家里人一开口,你总是:喔,喔,知道了。你这么听话,当然谁都喜欢你喽。 叫你不要去学佛法,你唯命是听, 从前有个电视小品,女儿有两个男朋友,女儿喜欢这个,可是她的妈妈偏偏认为另一个好。好在哪里?这个毛脚的准女婿样样听话,丈母娘跟他说:“阿毛你来了,这些衣服你去洗一下。”“喔”,就去洗衣服。“用竹竿晒出去。”“喔”,就晒出去。这样人当然能过太平日子喽。假如跟他说:“你陪我打牌。”“喔。”“我输了钱你付。”“喔。”(众笑)“你不要去听佛法啊。”“喔。”那不叫奴隶也叫窝囊!还有志气吗?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6)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3 在家再温暖,你能证果成佛吗 提要: 在家再温暖,你能证果成佛吗 从前的老家人对主人是忠心耿耿,主人对他也蛮好,他生活得很安定。老东家死了,少东家太不像话,老家人呆不下去了,就对少东家说,“我走了,你好自为之。”痛苦地离开了。就算老家人在这个家庭里温暖了一阵子,你到底还是一个老家人,即使家再温暖,你到底也不过做孩子的爸爸,老婆的老公,你能证阿罗汉果,你能成佛吗? 在家听惯了温暖的话,出家了还在想世俗的事 今天说得高了一点,你们来这儿学法,很多人还是离不开贪图温暖,那我只好强调同学之间要有感情,说话要面带微笑。要不然的话,你们就大起烦恼。总希望你们慢慢转变,一步一步提高觉悟。修行人贪温暖还修得好吗?修行人就该天天挨骂,过去的师父还要打呢! 你们在家里听惯了温暖的话,妈一开口就是:“宝贝,囡囡”,(众笑)女孩子叫起妈来“妈——”,声音拉得长,听在耳朵里也高兴。即使你有时候在想:我要修行,我要学法,我要了生死。你离不开世俗的温暖,能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吗?有些出家人身出家了,还在想世俗的事,还在动世俗的脑筋,无非是为名为利。五十年代,上海有个出家人看见我平时不说话,就常跟我发发牢骚,“我从前在国棉十五厂工作,因为要出家就把工作辞了。如果我不辞职,我现在能拿到一百多元劳保工资啊。”似乎很后悔。 有些贪恋世俗的出家人,找个富庙作依靠, 现在有些出家人贪恋世俗更厉害,总嫌衣单费太少,想找个富庙作依靠,去赶经忏赚钞票。给他四百元衣单费他都要走,理由就是钱不够用。奇怪,你四百元钱用到哪里去了?昨天还听到,有个地方看见有个出家人来了,可高兴啦,因为寺院总是以出家人为主,好不容易来一个,没几天又向住持要钱:“再给我一点单费呢。”“十天前刚给过你,怎么又要了?”“我用光了。”一会又找他报销:这只手机这个月花了六百元。手机费也要报销!你六百元电话费到底在讲什么?肯定是拿起电话,笑咪咪地讲个不完,最后“祝你晚安,拜拜。”(众笑)即使他还有一颗想要修行的心,这种脚踏两条船的人也根本没有了生死的思想。 求往生还不到临终,为什么不护持正法, 有的出家人比这种好得多,可是他头脑里没有断烦恼、了生死、证果的念头。释迦佛规定出家就是为了证果了脱生死,可是他们想的是求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是好,因为极乐世界是净土,可是释迦佛要出家人住持正法,这个教导你总要做到。当年韦提希夫人是被儿子关起来,快要死了,她不愿意留在娑婆世界,因为她厌恶娑婆世界的众生,所以释迦佛满她的愿。你今天这么年轻,又出家了,释迦佛教导你要护持正法、广度众生,你不听,就忙着求往生。你现在还不到临终啊,为什么不学学佛法、不教化众生、报报释迦佛的恩,报报众生的恩呢?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7)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3 修行莫想当明星, 提要: 只求保佑不学法,把佛教看成神庙, 还有第三类,作居士的到佛门来,你叫他听法,他说没空,既然这么忙,到庙里来干什么?求菩萨保佑我的女儿找个好对象,儿子能出国,小孙子不要生病,小孙女听话,家里发财。把佛教看成神庙,根本没有学法修行的思想,只能算第三类。 信佛的人不知法,自己怕杀生却叫他杀, 在家里呢,媳妇生孩子,家里请了个保姆,“黄妈,我是吃素不杀生的,因为要给媳妇补补身体,这只鸡你去杀。”自己怕下地狱叫黄妈杀,其实你叫黄妈杀,你也要下地狱。有的信佛的还在搓麻将呢,信了佛还有时间搓麻将?!而且我一提到搓麻将的坏处,他们就不高兴。还有的更奇怪,老公搓麻将输了钱,老婆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帮老公还赌债。老公有了钱更起劲了,天天去搓麻将,从不迟到,老婆说他是“上班”。以前她四大名山都朝完,就是学法没时间,现在搓麻将的老公累得病了,她要陪老公了。 愚人求保佑,赢钱三七开, 还有的更糟糕,求佛菩萨保佑他搓麻将赢钱,赢了钱,自己拿七分,功德箱丢三分,和佛菩萨三七开,还像佛弟子吗?有的说是信佛的,杀盗YIN妄酒个个恶业都干,再到庙里丢点钱,想消消业障。佛菩萨的像真叫是泥塑木雕,要不然佛菩萨把钱朝你脸上丢过去。真正善知识都是这样,不清净的钱不要。 假和尚白天陪红包,晚上陪女人, 第三类里的出家人呢?喝酒吃肉,名利挂帅,白天进庙陪红包包,晚上回家陪老婆或者陪女人,成了假和尚,那就更糟糕。有的夫妻双双出家,本来是好事情,一个成比丘,一个成比丘尼,可是百般照顾啊,跟在家时也差不多。而且只要原来的老婆说一句话,这个比丘马上就听,还是老婆当家,比丘在下面! 我在佛门五十年,我今天讲的佛门里的歪风邪气、种种现象,只是芝麻绿豆那么一点点。所以佛弟子必须要听佛法,会讲佛法的人必须要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才能使佛门清净。 佛门讲发财,难道生了孩子还要分红蛋 今天讲YIN戒,当然要朝YIN戒的要求去讲。佛讲的法以及制定的戒律,如今却不大起作用,你说可惜不可惜?一种原因,有些人把佛法、戒律讲得走了样,讲的法充满着世俗气,尽是影响佛弟子走世俗道路。比如见面打招呼常问:“你发财了?生意怎么样?”进了佛门还在关心人家发财!将来再发展下去,可能会拎了一大堆红蛋进佛门:我儿子生孩子了,分分红蛋。佛门里发展世俗气,罪过啊! 修行莫想当明星, 佛门里不准谈男女问题,寮房里不准贴明星照片,难道你希望在佛门里成明星?当然你们听法这么久了,都有觉悟,或许你们女孩子还保留点习气,箱子里还有洋娃娃,只要跟男女问题没有多大关系也就算了,因为时代变化,也只能放宽一点。你们的行李,我们是不检查的,你们自己自觉一点,男同学不放女朋友的照片,女同学不放男朋友照片。你真的发菩提心,干脆把男朋友女朋友叫进来学法,还度了一个众生。社会上有的人挺老实的,男朋友女朋友从不握手,所以你们即使男朋友来学了,也只能合掌。(众笑)说老师要求这么高啊,我已经讲过了,这次讲法要求是高的,居士就应该向出家人学习。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8)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3 YIN爱会产生内心的鄙劣 提要: 情爱万重山,岂不要把你压死 观YIN欲鄙秽,鄙就是低劣,秽就是肮脏。YIN欲这么鄙秽,为什么夫妻还生活得下去,气量这么大?因为不计较。为什么有人还是爱?还是离不开?因为喝了迷魂汤。迷魂汤只要喝上一口,你一辈子都醒不过来。老头子还在想老太婆,老太婆还在想老头子,其实老了个个像老猴子,还有什么可爱的呢?人家说父母之恩,恩重如山,在他看起来,“夫妻之爱,重万重山。”万重山不要把你压死! YIN爱会产生内心的鄙劣 YIN爱还会产生内心的鄙劣。没结婚的时候,仅仅是精神生活上的相爱,最多亲热亲热,那还好一点。吃东西总是让对方吃好的,“你喜欢吃什么我就买什么。”婚后的YIN爱生活却起了反作用。甜了之后必然是苦的,不信你晚上吃点糖,明天起床嘴巴就苦,这是规律。一结了婚就只照顾自己了:“我最喜欢吃红烧肉,这两块也给我吃吧。”没结婚的时候买东西,男的一个人扛,连女朋友背的小姐包,也怕她背不动,也要抢过来,“我来背,我来背。”你女朋友是豆腐做的?(众笑)这都是假惺惺,迷惑人。等到一结婚,买东西一大堆都是老婆扛。一出门,小孩总是老婆抱的。“男人抱小孩像什么样子?”到家了,坐在沙发上没事干了,把老婆拖来,“我多么爱你啊,……”这一套又来了。我说的可是真话,所以说YIN欲鄙秽。 婚后受欺负,难以平等, 天下夫妻,不是男的欺负女的,就是女的欺负男的,所谓男女平等,最多是在社会上拉拉平,谁也不敢到家庭里去观察。生孩子的苦总是女的事。有的家庭管制很厉害,老公出门了,“你到哪里去?”“我到姨妈家去。”“路上要多少时候?”“四十分钟吧。”“好吧,去吧。”总算气量大,一看时间,五十分了,一只电话打到姨妈家,“他这个人来了没有啊?”变成受监视的犯罪分子了。等他回了家,又说“因为我爱你,你到哪儿我心飞到哪儿,你看,我电话不是来了吗?” 痴汉等老婆,越等越心焦 还有的老婆娇气十足,男的问她,“你去哪里啊?”她理也不理就走了。晚上九点了还不回来,男的到门口去等她。在寒风里,两只眼睛往前看,好不容易来一个人,样子像,一看是邻居的老婆,只好再等吧。一直等到十点钟,方才慢吞吞回来。老公说,“我等了你很久,你这么晚回来总得打个电话来。”“我又不去干坏事!”等睡觉了,又是我爱你你爱我。这种爱真是越讲越气。(众笑) 忙事业的男人亦受嫌,从事佛陀事业遭反对 有时候男的辛辛苦苦在外面创业,难免对老婆少讲了几句爱,老婆就不高兴了,冷言风语就来了,“哎哟喂,(众笑)你比总统还要忙呀。”说“我有大事情要干”,“什么大事情呀?”“赚钞票。”“赚了钞票到我这儿来报账。”(众笑)如果你说,“我要从事佛陀教育众生的事业。”“既然这么发心,你就留在家里教育教育我,别出去了喔。”马克思的夫人燕妮一辈子支持马克思的事业。你们来学佛法,将来度众生净化人心,这个伟大的事业,你的老婆老公会支持你吗? 讲明白,希望你放下, 有人说,“别讲得这么白、这么细啊。”讲得不白不细,你能醒得过来吗?如今佛门世俗气、邪知邪见泛滥。即使有人讲法,他往往对此一带而过,从来不讲白讲细,等于炒冷饭,看事实也没什么效果的。有的人还说:“老师,你讲得这么白,做人就没意思了。”这就叫觉悟呀,你不觉悟能证阿罗汉果吗?难道还希望继续流转生死?不讲深讲透,你还是放不下,挖开来给你看看,就让你知道里面到底什么玩意儿。(众笑)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19) 一、婬戒摄修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1.3 佛赞叹出家功德,是指 提要: 众生贪爱,宁受无穷无尽的苦 即使听我讲了这个话,今天醒过来了,可能你明天还是老样子,或者今天百分之百,明天百分之五十,后天百分之五。不可否认,夫妻也好,家庭也好,不可能一点温暖都没有,否则早就离婚了。众生就为了贪图这点温暖,宁愿受无穷无尽的苦。这个苦确实无穷无尽,真好比给你套上一个温暖感情的锁链。 佛赞叹出家功德,是指真出家,不是假出家 佛既是智慧圆满,又是大慈大悲,佛是教导我们觉悟,而不会强制我们这么做。因为强制你做,你做不到也很痛苦。佛是赞叹出家,佛讲过出家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佛不规定每个佛弟子都要出家,你觉悟程度还不到,你可以做居士。出家要自己发心,不能推人去出家,也不能阻挡人出家。佛说出家功德不可思议,那是指真出家,不是假出家,更不是指假和尚。 如果你出了家,不懂得佛对出家弟子的要求,你很危险,死了难免要下三恶道。因为你不懂法、不懂戒,尽是造恶。有些人出家了,连两百五十条戒都没有搞清楚,受了戒就犯戒,太轻率随便了! 家庭关系要维持好,心里修行要把握好, 今天跟你们讲的,仅仅是这个颂子的第一句,也是出家人必须要做到的第一个法,居士也必须要朝这个方向努力。说“那么妻子要和我拥抱,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了,居士连结婚都可以,哪有不可以的?“那我怎么修起在家修行的要求?”假如你老婆洗了澡扑了粉,问你:“香不香啊?”你嘴上要说香,心里要明白:是粉香不是人香。你妻子跟你来亲热,你明白这是皮碰皮。但是这话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可要把妻子气坏了。这就叫密行,这是菩萨的善巧方便。家庭关系还是要维持好,你心里则要好好修行。可别把握不住,就动摇投降了。 出家人不要羡慕在家人, 修行最难修的就是在家修,在家修必须要学会对境修,对着贪瞋痴的境,而不起贪瞋痴的心。这个要求很高啊,一般人很难达到,所以第一步应该修远离,要远离五欲的境。出家人修离欲就是在给在家人做榜样,在家人要学习出家人的功德,反过来出家人可不能羡慕在家人的五欲生活,也不能受在家人男女之间随随便便的影响,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经得起考验。 小和尚能逃出姑娘的包围,这才是真正的出家 我们从前在福鼎办学,有些小和尚蛮纯洁的,有篇日记我还记得。那个寺院比较大,还有个很低的山坡,里边游客很多,两个女孩子拿了照相机,竟然跟小和尚打招呼,“师父,来跟我们合个影。”小和尚听过我的课,有觉悟,不理她,赶紧往回走。这个姑娘看见他走还在喊:“师父来照一个,没事没事。”她还跟过去。小和尚吓坏了,跑回寮房,门啪一关,(众笑)总算逃出来了。那样才是真正的出家。 出家人对居士要慈悲, 从前我看见一个出家人,他一看见女的稍微走近一点,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太太,他就脸一唬。“走开一点!”(众笑)那做得也太过分了,总要慈悲一点。 所以出家人要爱护自己,千万要远离世俗的爱好。佛对居士的要求宽,只能慢慢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出家人就不能受居士习气的影响。 四众弟子一起学修,要有正法, 那么出家人跟居士在一起学修是不是不恰当?这要辩证地看。假如没有正法的教育,没有善知识的管理,那是不恰当,因为你自己掌握不住,会受在家人的影响。我们这儿四众弟子一起学习,都是修行的同学,天天讲正法讲修行,要求逐步在提高,越来越清净,还有这么多老师在辅导,管理得又很好,那岂不更好?因为你在这个环境里培养出来,禁得起考验啊。因为女孩子不可能一辈子不见男孩子,男孩子也不可能一辈子不见女孩子。 师父说是老虎,小和尚经不起考验,说是挺可爱 从前有个小和尚是在庙里养大的,因为在深山里。有一次师父叫他下山去办一点事情,跟他说:“山下有老虎,你要特别小心。”徒弟说“老虎啥样子?”师父说:“穿得挺好看的,说话细声细气。你跟她亲近,她要吃掉你的。”结果小和尚路上碰到一个姑娘,穿得漂亮,说话细声细气,朝他微笑。他觉得挺可爱,慢慢就走过讲话了。回来对师父说:“师父,我遇到老虎了。”“你逃了没有啊?”“没有,因为老虎挺可爱的。”所以要修行修得快,修得好,就要禁得起考验。今天讲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