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
||
|
||
列位朋友: 光说不练假把式,能说会练真把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煺,这是说实践锻炼是学习的关键性、重要性。 在逆水中行舟划浆前进,足见前进、成功的取得过程多么艰辛!正法修行成道之艰辛过程,远超逆水行舟之艰辛,如是才能取得“正法印,知见清静”。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圣人的脚步,去修行成就“正法印”与“知见清静”吧! 第78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圣法印及见清净,谛听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叁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 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 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比丘白佛:佛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说法已,如说奉行。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 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复有正思惟叁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叁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叁昧,观察我所从何而生?复有正思惟叁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 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78经译文: 正如我所听闻的一样,一个时期佛陀住在给孤园里。某一天世尊对诸位比丘们说,应当给你们讲一讲圣法印和见清净的知识和道理。你们要认真听,仔细思维。 如果有哪位比丘他有这样的观念,即“我于空叁昧中(叁摩提,叁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念把心住于一处而不散乱的意思)没有所得,而起无相(无相不是起的,若起无相即是有相),无有所有,离慢知见”的人来说,不要做出这样不正确的说法。为什么呢?如果于空未有得的话,而说“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有这样知见的话,是完全不正确的(无有是处)。 佛说,如果有哪位比丘作这样的说法“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有这样的知见,这是善说。所以说,若已经得到空了,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知见心断灭,这样认为才是正确的。 什么是圣弟子的见清净呢?此间有比丘对佛说,佛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世尊为我们说,诸比丘听完法后,一定会如说奉行!尓时佛告比丘说:如果有比丘能于空闲处,树下坐。好好观察色的无常性质,乃至受、想、行、识无常性质。以及色、受、想、行、识的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五蕴无常,可以磨灭,不坚固,变易法的性质。达到心乐、清净、解脱,这才叫做“空”。 取得如是观察效果的人,还不能说离了我慢得知见清净。还要正思维叁昧观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断除,才叫做无相。 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说“离了我慢,得知见清净”。应继续做正思维叁昧观察,致使贪相断,瞋恚、痴相断除,这样才是无所有相。 即使取得如是观成绩的人,还是没有离开我慢,未得知见清净。还要继续加强正思维叁昧的观察:“我、我所,是从何而生”?还要用叁昧观察“我、我所,是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中而生的。还要继续做这样地观察“若因,若缘,而生的识,哪么生成彼识的因、缘是常,还是无常?”还要做这样的思维:那么那个因,那个缘也都是无常的。再说既然那个因;那个缘都是无常的,那么它所生的“识”还说什么“有常、无常”是有为行?一切从缘所起的法是患法,可以灭的法,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离欲、法断,如此这样的理解“法”,就叫做圣法印,这样的知见才叫做清净。这就是我说给你们讲的“圣法印,知见清净”,这样的法你们应当广泛宣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欢喜奉行。 小结:此段经文对“色、受、想、行、识”五蕴连说八观。第一观五蕴是无常、可磨灭、不坚固、变易之法,得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这是佛陀对“空”所下的定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越此非佛说! 接下来第二观,色、声、香、味、触、法断诸法想,得“无相”。第叁观贪相、瞋相、恚相、痴相,得无所有。第四观“我,我所,从何而生”。第五观“我,我所,从若见、闻、嗅、尝、触、识”生。第六观若因;若缘而生的“识”,彼说的因缘是常,还是无常?第七观能生“识”的因、缘,皆是无常。第八观既然能生识的因、缘是无常的,那么它所生的“识”还说什么常与无常呢?能生常与无常者,是有为的行为。凡是有缘的都是患法、灭法,我们离开贪欲、除断,而了知法者,才是圣法印;知见清净(即是以无为心而知者)。 注:正法印:“印” 者,最高、最后的确认决定,正法印既是正法给予的认定。 知见清静:既是人们常说的眼光与认识上取得的清静成果,也就是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覌。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浧槃。 一切佈已过,永超世恩爱。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