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
||
|
||
列位朋友:从下面佛陀渡化的二位婆罗门来看,都是通过平时朴素的生活事件引发出对佛陀的奇特看法,而形成世尊借机说法渡化众生解脱的事实。源于生活;源于大众,以事实存在为根据,体现了不搞主观凭空揑造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第99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有从迦帝聚落、堕鸠罗聚落二村中间,一树下坐,入昼正受。时有豆磨种姓婆罗门随彼道行,寻佛后来。见佛脚迹千辐轮相,印文显现,齐辐圆辋,众好满足。见已,作是念:我未曾见人间有如是足迹,今当随迹以求其人。即寻脚迹至于佛所,来见世尊坐一树下,入昼正受。严容绝世;诸根澄静;其心寂定;第一调伏;正观成就;光相巍巍;犹若金山。见已,白言:为是天耶? 佛告婆罗门:我非天也。为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佛告婆罗门:我非龙乃至人、非人也。婆罗门白佛:若言非天、非龙,乃至非人、非非人,为是何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天龙乾闼婆,紧那罗夜叉, 无善阿修罗,诸摩睺罗伽, 人与非人等,悉由烦恼生, 如是烦恼漏,一切我已舍, 已破已磨灭,如芬陀利生, 虽生于水中,而未曾着水, 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着, 历劫常选择,纯苦无暂乐, 一切有为行,悉皆生灭故, 离垢不倾动,已拔诸剑刺, 究竟生死除,故名为佛陀。 佛说此经已,豆摩种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路而去。 第99经译文:其义浅出故不翻。 第100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舍。时婆罗门手执木杓,盛诸饮食,供养火具,住于门边,遥见佛来。见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领群特,慎勿近我门! 佛告婆罗门:汝知领群特、领群特法耶?婆罗门言:我不知领群特,亦不知领群特法,沙门瞿昙知领群特及领群特法不?佛言:我善知是领群特及领群特法。 是时,婆罗门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请佛令坐,白言瞿昙:为我说领群特及领群特法。佛即就座为说偈言: 瞋恚心怀恨,隐覆诸过恶, 犯戒起恶见,虚伪不真实, 如是等士夫,当知领群特。 憋暴贪吝惜,恶欲悭谄伪, 无惭无愧心,当知领群特。 一生二生者,一切皆杀害, 无有慈愍心,是为领群特。 若杀缚椎打,聚落及城邑, 无道以切责,当知领群特。 住止及行路,为众之导首, 苦切诸群下,恐怛相迫胁, 取利以供己,当知领群特。 聚落及空地,有主无主物, 掠护为己有,当知领群特。 自弃薄其妻,又不入YIN舍, 侵陵他所爱,当知领群特。 内外诸亲属,同心善知识, 侵掠彼所受,当知领群特。 妄语欺诳人,诈取无证财, 他索而不还,当知领群特。 为己亦为他,举责及财与, 或复顺他语,妄语为他证, 如是妄语者,当知领群特。 作恶不善业,无有人知者, 隐讳覆藏恶,当知领群特。 若人问其义,而答以非义, 颠倒欺诳人,当知领群特。 实空无所有,而轻毁智者, 愚痴为利故,当知领群特。 高慢自称举,毁坏于他人, 是极卑鄙慢,当知领群特。 自造诸过恶,移过诬他人, 妄语谤清白,当知领群特。 前受他利养,他人来诣己, 无有敬报心,当知领群特。 沙门婆罗门,如法来乞求, 呵责而不与,当知领群特。 若父母年老,少壮气已谢, 不勤加奉养,当知领群特。 父母诸尊长,兄弟亲眷属, 实非阿罗汉,自显罗汉德, 世间之大贼,当知领群特。 初上种姓生,习婆罗门典, 而于其中间,习行诸恶业, 不以胜生故,障呵责恶道, 现法受呵责,后世堕恶道, 生旃陀罗家,世称须陀夷, 名闻遍天下,旃陀罗所无, 婆罗门刹利,大姓所供养, 乘于净天道,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处障,令不生梵天, 现法善名誉,后世生善趣, 二生汝当知,如我所显示, 不以所生故,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名为婆罗门, 业为领群特,业为婆罗门。 婆罗门白佛言: 如是大精进,如是大牟尼, 不以所生故,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名为婆罗门, 业故领群特,业故婆罗门。 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转得信心,以满钵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说偈得故,偈如上说。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见食瑞应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为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独静思惟,如前说,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得阿罗汉,心善解脱,自觉喜乐,即说偈言: 非道求清净,供养祠祀火, 不识清净道,犹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乐,出家受具足, 逮得于三明,佛所教已作。 先婆罗门难,今为婆罗门, 沐浴离尘垢,度诸天彼岸。 第100经译文: 注释:领群特:特,系指公牛,指牛群中领头的公牛。以经文之意可视为无正当职业之懒汉、无赖、流氓、欺骗之类的贬义词。 正如我所听闻的一样,一个时期佛住在王舍城,迦蓝陀竹园里。当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依次行乞来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住舍。此时婆罗门手拿木杓盛诸饮食,做祠祀火具,站在门旁,远处见佛陀向他走来。近已白佛:站住!站住!“领群特”,不要靠近我家的门。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你知道什么是领群特、领群特法吗?婆罗门说,我不知道领群特,更不知道领群特法。你知道吗?佛说我很了解。此时婆罗门即放下手中火具,急忙铺床座,请佛陀坐下来,并说瞿昙为我说一说什么是领群特及领群特法?佛说偈言易懂如经,翻译从略。 婆罗门以偈白佛言:如佛所说的大精进所成就的大牟尼果,实在是不在于自己的出生是什么,关键是出生后都干什么行业,都做了些什么事情而决定自己的慧命前程。名叫领群特也不是一生来就是。名为婆罗门虽为贵姓家族,也可以造就领群特业,为领群特;也可以造就婆罗门的梵行净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婆罗门。 于是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申请出家如愿,独静思维如前说,得阿罗汉,心善解脱。自觉喜乐而说偈曰:在错误的道上求清净,错用祀火供养等,犹如盲人不识清净道。今日出家受具足,逮得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安乐,都是佛陀教化的结果。先前的婆罗门是在苦难中;如今之婆罗门,沐浴正法,远离尘垢,已经度得诸天的彼岸了。 小結:此经诠释了什么是“领群特、领群特法”,历数了世间“领群特、领群特法”的种种恶不善法,巧妙开示了正法律仪的修习内容。佛法不离世间法,切記! 久見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暧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 谢谢大家! 杂阿含经卷四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