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空思不如多学


   日期:2012/12/17 21: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南怀瑾:空思不如多学

 

一个有天才、有思想的人,首先要注意多读书、多求学。自己以为自己是天才,聪明了不起,如果多读书以后,自己就会变得非常谦虚了。常常我们自以为是一个大发现,多读了书以后,才知道古人早就讲过了,知道了,原来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们所知道的还更多得多。

经典回放

选自《论语·为政第二》《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形成偏见。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晚不睡觉,去想事情,没有一点好处,不如去学习一些东西。

大师释疑

【注释】

罔:本意为“白白地”,意思是白学了。

殆:本意为危害,这里是指会形成偏见,对自己有害。

尝:曾经。

寝:睡觉。

学儒一得:获得智慧的五大实用经验

世上有两种糊涂虫,一种学而不思,一种思而不学。这两种人,正如南怀瑾大师所描述:“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 了。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她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南大师认为“学而不思”的人可以做学者,教书,这还是抬举了她们。真正能把书教好就不简单,就不算“罔” 了,还称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际上,“学而不思”的人,是什么事都做不好的。因为做任何事,都必然跟她人发生关系。好比写文章,看起来自己一个人可以做,如果不了解别人的趣向,写的文章就没人愿意看,等于废纸一堆。教书也一样,不知道学生的兴趣点,讲课只能帮助学生打瞌睡,一点用也没有。

“思而不学”的人危害更大,因为她们满脑子偏见,每天觉得这件事不公平,那件事不公平,每天看不惯这个人,看不惯那个人。带着这种观念,肯定会说很多错话,做很多错事,其结果不过是害人害己罢了。

所以,与其思而不学,不如学而不思,大不了当个“书呆子”,干不出有价值的事,起码不会散布“反动言论”。

另外,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到迷惑的时候,通过学习来解惑,显然是简便而积极的方法。比方说,看见某件事不公平,它为什么不公平?应该如何改进?其实别人早有研究,看看相关书籍就知道了,或者向专业人士请教一下,心里一个结也解开了。用不着自己胡思乱想,越想越浆糊;看见某个人很讨厌,如何跟这种人打交道?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别人也早有结论,看看书就知道了,或者向有经验的人士讨教一下,办法就有了,用不着自己胡乱猜疑,越猜越生闷气。

要想获得真智慧,最好的办法是既学又思。不过,学与思也同样要讲方法,用对了方法,自然功效百倍。在这方面,古人早就总结出了五大实用经验:

第一,博学之。多看一些书,不管是文科的、理科的都看一些。有些人看书,光看文艺作品,光看武打小说,或者光看专业书籍。并不是这些书不好,关键是偏于一端,眼界、思路会受到局限,不利于拓展智慧。这就像吃饭偏食一样,难免营养不良。把各种知识都装一些在大脑里,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问题,都不致于全然迷惑,这既有利于增进思维,亦有利于激发灵感。

第二,审问之。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寻找答案,既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能增进智能。比如“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它到底对不对?思而不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思而不学有哪些危害?等等。有了问题,就有了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第三,明辩之。对同一件事,因为每个人所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面对众多观点,就需要仔细份辨究竟哪种观点更正确,或者更适于自己所需。比如,有专家说,吃苹果应该吃皮,因为苹果皮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甚至比果肉价值更大。又有专家说,吃苹果不应该吃皮,因为果农杀虫时,农药会残留在果皮中,有害健康。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份辨一下到底健康重要还是营养重要,不能盲目相信某个专家的意见。

第四,慎思之。我们不能老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还要思考出新。比如,苹果皮会残留农药,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这个事实,用什么办法提醒她们呢?我们的思考不一定每一次都有结果,但它确实是创新必不可少的一步。

第五,笃行之。我们想到某个好的观点,或者某个好的办法,自己肯定越想越觉得对。但她到底对不对?最好拿到实践中檢验一下。当然,所谓实践,不等于什么事都要去做一下。有时因条件不允许,有时不宜去做。比如,我认为绝大多数强盗是因为恐惧才伤害人,而不是天性邪恶。这个观点到底对不对呢?我当然不能拿着刀子去客串一回强盗。但我可以通过到监狱去采访,或请教有关专家来获得答案。这也是实践,是“笃行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空思       多学)(五明学佛网:空思       多学)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今天社会许许多多学佛同学共同遭遇的问题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很多学佛人,路走错了、走岔了, 

 希望有缘人多学习《心相篇》 

 净土法门法师:很多学佛人,把读诵佛经的目的搞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这难信之法,很多学佛人也不相信!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为什么好多学佛的人,修一辈子他也不会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很多学佛人的大毛病 

 净土法门法师:许多学佛人,这个善没看见,忙着去搞小善,大 

 净土法门法师:很多学佛人把三皈依的意思搞错了,这样你就是 

 净土法门法师:很多学佛人有这个疑问,中国翻译的佛经可不可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佛办过很多学校,极乐世界是最近新办的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让很多学习净宗半途而废煺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