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要八戒更须悟空


   日期:2011/11/9 11: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王波

人生短暂,何必呢?倒不如求个安然淡定。

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人活在世界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于是人便不知不觉地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浮着。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的需求分成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或者说是欲望,如果我们仔细想来的话,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无法回避,而由此衍生的金钱欲、名利欲、权力欲、占有欲... ...更是在我们的人生中剪不断,理还乱。

最近读到一组对联,觉得对人生颇有指导和规戒的意义。其联曰: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该联虽有出律处,但构思却颇巧妙,分别嵌入了《三国演义》与《西游记》中人物的姓名,又巧用了双关。尤其下联,更引人深思。《西游记》中当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时,他自己说:“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于是唐僧为其取了别名,唤作八戒。猪八戒所说的“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规定八种食物不准食用。五荤,指佛教忌食的五种辛辣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道教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

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YIN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视听歌舞,不食非时食就是正午过后不食。

这“八戒”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一一做到,确实很难。可是,在我看来,其指导和规戒意义在于它提示了我们人生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毕竟“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杀生偷盗、YIN欲妄语、饮酒过度、醉心于灯红酒绿之中,无论何时都该是人生的禁忌。

关于“悟空”的意思,按照佛教的观点,众生之所以陷溺于生死轮回的苦海而不能自拔,就是在于先天元始而有的“无明”遮障了佛智,使人执著于尘世诸色,贪恋荣华富贵,至死不悟。要排除“无明”,必须必须溃破红尘,证悟“空”谛,意识到我、法皆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学也是“空”学,“空”字乃佛门教义的根基。如果不参悟空谛,纵然读遍佛经,也不能成佛。正是有鉴于此,菩提祖师为孙猴子起了个“悟空”的法名。孙悟空到最后倒也真的就“悟空”而成为“斗战胜佛”。

人活在世上,其实也该“悟空”,虽如此说来,并非让人领悟佛学真谛而成佛。我觉得,人生须悟空的规戒一样在于应该把一切都看的平淡些,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以免成为欲望的阶下囚。也许会有疑问者说,若真有如此人生如何能成功呢?我们不妨仔细想想,平安快乐的人生何尝不是成功的人生?

《水浒传》里“征方腊损兵折将”的惨烈过后,剩下的人物那一句轻描淡写的“无疾而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让我们为这些人的命运长出了一口气,甚至偷偷地为他们庆幸。

人生短暂,何必呢?倒不如求个安然淡定。

天亮睁开眼,还活着,真好。天黑闭上眼,睡着了,值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律       领悟)(五明学佛网:戒律       领悟)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六章 禅悟 领悟人生的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杨曾文教授: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温金玉教授:见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能海法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戒律的传播与本土化 

 温金玉教授: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是正法久住 

 明一法师:禅修好处戒律说 

 如瑞法师:修行需要自己去思维领悟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能弘法师:戒律与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