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不理》文摘29


   日期:2011/10/25 9: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理》文摘29

随顺世缘靠智慧 

我们要想能够做到真正地随顺世缘,就要修行自己。要想最快最好地修行自己,参禅做功夫是最佳的途径。正是因为这个途径简捷,所以要求也特别高,需要有大气概的大丈夫汉才能做得来。这就要靠我们强烈的了生脱死之心,才能激励出这样的气概。

所以要想随顺世缘,要想好好地修行,必须先具有一个很强烈的了生脱死之心。这样的道理在祖师们的警策里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虚堂和尚的这一段话真是把我们的问题全说到了。新学老参不同之病,用功入手,精进勇猛无微不至,要好好牢记在心。我就不说什么了,大家看原文吧。

一句子,古佛说不到——玉转珠回。一句子,老胡不将来——填沟塞壑。说不到,不将来,笑指文殊在五台。便与么去,已落诸人窠臼里。所以古德教人参禅,先要参取涅槃堂里禅。其间传佛心宗,续佛慧命,且置之一边。何故?盖涅槃乃死生切要之地。眼光欲落未落,火风欲散未散,如刀割肉,似箭攒心。那时要得用万一,不觉不知,被他移入驴胎马腹里,卒难得出。出家儿尤宜着鞭,袈裟下失人身,万劫不复。每日不要只管理会他人闲事,尔自己分上,无量劫来,如洪波大浪,未尝休息。一日十二个时辰,阿那个一时无走作来?一粥一饭,无走作么。开单展钵,无走作么。进退揖让,无走作么。语言谈论,无走作么。蓦然打个困来,便乃落在阴界中,头出头没。尔醒时,一段孤明历历底,阿谁作主?既无人作主,火风未散,阳魄未飞,早成隔生人也。大难大难,棒打石人头,剥剥论实事,节物速化,法道浸微。有志于此段切者,寻师择友,如救头然,终不为身衣口食,观山玩水,悠悠送日。尔若真个信得及,莫教一日被尔捱得透,百千法门无量妙义毕矣。便能成就一切法,破坏一切法,出三界二十五有,通一切有无障碍。春花秋叶,云腾鸟飞,皆吾藏中。无一事不契真如,无一法不顺正理,自是明暗相凌,不能得到无依独脱之地。乃有新学久参,致使丛林正气日消,佛祖慧命悬绝。且如新学比丘,才入门来,先以生死大事未明为辞,放下笠子,坐得一年半载,既不善用工,则无所入,便起错用心,辊入无明窠子里,以文言义句,为日益之学。岁月既往,豪迈之气日高,味道之心日远。殊不知,得失在心,煎熬万状,要如临济三年不出僧堂,无复得也。看他一旦奋发,惊群动众,临机通变,如俊鹰快鹞,搏风搏日,拟寻其影迹,了不可得。要到者个田地,急须扬却从前学解明昧两岐,捱教通身如热铁团子,与死为邻,拈一个古人话头,抛在面前,如生冤家,昼夜如坐芒刺,自有穿透底时节。切不得泥着坐相,坐时须要方便,里面既无主宰,徒尔劳神。古德道,心空境寂,只为久滞不通。参禅须参活句,不参死句,死句下荐得,自救不了。此是新学比丘之程限也。中间久参宿将发足超方,亦有打头不遇恶辣手段底宗匠,坐在见地,虽甘心枯志忘形,钻之仰之,淘之汰之,但装重己见而已。不能脱去鹘臭布衫,一旦时缘成稔,出来为人取与之间,应机不妙。盖从殊胜境界中得,被人盖覆将来,便乃辨他不出。所以性敏者多不得道,自高者多耻下问,此酌然之理。

我记得刚出家的时候,就看到宏智祖师的《省病僧》:“访旧论怀实可伤,经年独卧涅槃堂。门无过客窗无纸,炉有寒灰席有霜。病后始知身自苦,健时多为别人忙。老僧自有安闲法,八苦交煎总不妨。”所以对先参涅槃堂里禅,特别在意。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很多了生脱死心切的居士,他们大多一直想出家,但是因为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而不能实现,所以就在家中非常精进地用功,其精进程度使得周边的人常常不安。很多人就对他们进行劝说,希望他们能把握好学佛与事业的关系。

我也常常通过交流之后知道,他们的精进程度很令人吃惊。他们总是规定自己每天要诵多少多少部经,不管事情多么忙,回家多晚,也一定要完成自己定下的功课,理由就是一部经不能分段诵,要一口气诵完。长久这样,他们的身体情况十分令人担忧。

精进用功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不管这个色壳子或者说无尽地向这个色壳子索取,也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常常说要以假修真,这个色壳子虽然是假的,但是,我们还要靠这个假的色壳子来修道,从而开发自己的智慧乃至开悟度众生。所以,我们还是要适当地维护这个色壳子,让它为我们的修道做好自己的工作。

所以,我就告诫他们不要不安,一口气诵不完一部经是很正常的,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而不安,即使是我们出家人,也不总能一口气诵完一部经。但是,精进的心是要保持的。应该知道,我们因为自己的身体能力有限而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们自己的业障,障碍了我们修道,从而要发起自己的惭愧心。把握好惭愧与不安的度,这样最多地保持自己的精进之心。这就是我们应该经常保持的状态。

应该知道,佛陀教导我们修道的三十七道品中,就有五个是要我们精进修道的,可见精进在修道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要把握好自己的身体能力与精进的度量,既不能因为精进而用坏了我们的色壳子,更不能因为过度保护色壳子而放弃精进。这就是我们处理好惭愧不安与精进的标准。

所以,要步入正确的修行之路,我们除了需要有强烈的了生脱死之心以外,还要靠我们的智慧。用更高的智慧才能确保更精进勇猛去修道,去证果,去觉悟人生,去奉献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最后才能步入正确的修行之路,才能真正地做到随顺世缘无挂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