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世间之道会让你今生趋吉避凶,但不能了生死!


   日期:2011/10/23 11: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间之道,会让你今生趋吉避凶,但是不能了生死!

                                            净界法师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道

   (一)、世间之道最有代表的就是孔孟之道;我们今天研读上下篇的《论语》,到底《论语》讲的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就是讲仁,仁爱的仁,仁爱就是孔夫子之道。

    孔夫子认为仁者爱人,他认为人生本来就不平等,他说:人生,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定位,你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再看一个道场,有方丈和尚、有当家师、有知客师、有清众…生命本来就不平等。

    但是不平等没关系,我们可以透过爱的力量,来建立一个和谐的社幷会。

    那怎么做到呢?

    孔夫子强调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今天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你不愿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就不要加给别人。

    以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来建立仁爱之道、建立一个和谐的社幷会,这就是《论语》的思想。

    其实孟子的跟孔子的道是不一样的,孔子讲仁,孟子讲义,他讲正义感。

    孟子认为生命的目的要赏善罚恶,他说单单慈悲心是不够的,他认为做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你要明辨是非,然后赏善罚恶。

    他做错了,你要严正的指正他,告诉他做错了;他做对了,你应该要赞叹他。所以孟子强调浩然正气,他是一种比较对治性的。

    所以古人说:读孔子如沐春风,我感受到孔夫子散发出慈的悲心;读孟子如闻战鼓,像打战打一样,非常强调对治,所以孔夫子之道跟孟子之道其实是不一样的。

    那为什么讲孔孟之道呢?因为他们二个有互补的性质,慈悲心要有正义感来帮助,正义感要有慈悲心,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孟之道。

    (二)、这世间之道,另外一个叫老庄之道;老庄之道的思想就是强调无为,他认为人生不要有太多的作为,什么培养慈悲心、培养正义感,那都是自作聪明。人只要自自然然的、自由自在的活着就好,他认为天定胜人,上天的力量是不可以违背的,我们只要顺其自然的活着就好。

    有一次楚国的国君,要请庄子去做他们的宰相,就派了二个使者来找庄子,这时庄子正在湖边钓鱼,那二位使者就到湖边对他说:诶,庄公啊!我们国王要请您老人家做我们的宰相,来辅导我们的国君。庄子说:我听说你们楚国的国君,之前捉到一条一千年以上的神龟,捉到以后,你们的国君宝贝得不得了,把这个神龟关在神庙当中,穿上美好丝绸的衣服,每天供应它美好的饮食。

    庄子就问这二位使者说:我问你们二位,身为一只乌龟,你说是做为一个神龟,被关在那的地方好呢?还是做一个普通的乌龟,夹着尾巴在泥土里面打滚好呢?那二位使者说:那当然是自由自在的在泥巴里面打滚的好!。庄子说:我就是准备做在泥巴打滚的那只乌龟,那请你们回去吧!

    所以庄子的思想认为:人生不要有所作为,顺其自然。大家会说:这样很消极啊,这个怎么算是道呢?那么他的目标在哪里呢?

    孔孟、老庄的处世哲学: 这二种道都有它的作用。

    所以古人说:得意有儒家,失意有老庄。你得意的时候,要有所作为:你遇到顺境的时候、得到重用的时候,你要培养慈悲心来爱护老百姓、培养正义感赏善罚恶,建立一个正常的社幷会,所以得意的人,应该以慈悲之道、正义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所作为。

    你失意的时候怎么办呢?失意有老庄来安身立命,随遇而安。所以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当中,为什么中国人自杀率特别低?因为他有老庄的文化,退一步海阔天空。

    得意有儒家,失意有老庄。这个就是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我们依着这二种道在维持着人生,但是这二种道,都是世间之道,会让你今生过得很快乐,会让你今生趋吉避凶,但是不能了生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