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佛学问答(四)


   日期:2011/10/2 2: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66.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还要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那是不是世出世间的事都不用去想、去策划,如果不策划周到,又如何能做得完整?

《金刚经》上讲的这个境界太高,那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决定做不到。如果你真正明了“三心不可得”,你的问题就没有了,你不会来问我;你还会来问我,可见得你不懂其意义,你也无法做到。

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意思很深。离开妄想、分别、执著是让你心地得到清净。那么你工作时,要不要去计划?要。当工作时,很认真的思考,做完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我们从这里下手。工作做完还放不下,日夜都去想着,你就很苦了,你得不到休息,你无法开智慧,因为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你的智慧。我们现在不能不用它,用一会儿就放下,不让它相续,这就对了。真正契入境界,像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要不要事先去准备?要不要去想想我要讲什么?不要。我们在经上看到都是随问随答,没有准备!我们没有契入境界,需要充份准备,做事情需要计划。佛菩萨办事不要计划,也没有策略,他做的比谁都圆满。我们有计划有策略,往往还犯很多过失,还做不圆满。人家是住真实智慧,道理在此地。

67. 到天道的人是否也坐莲花台?

没有。坐莲花台的只有佛道,尤其是净土宗。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莲花世界,莲花化生,其它世界不一定是莲花化生。莲花化生才见到莲花,不是莲花化生,没有这个境界。

68. 升天道的人是否有莲台来接引?

没有。升天多半是由天人、天童、天女来迎接,也非常庄严。

69. 某人是搞冷冻批发商业,但不直接杀生,前几年是小生意,现在发展的规模,员工已有七、八十人。员工都很认真的工作,事业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假如现在不做了,会有大部份的员工失业,所以不能立即不做。目前生意由别人代管,他现在开了一个花艺社,自己生活很简朴,做的善事也很多,别人都叫他居士,请问他能否皈依三宝?

可以!皈是回头,回头就行了。一定要晓得,任何一个人一生的福报是前世修的,诸位细读《了凡四训》就明白,确实古今中外,没有人例外。“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给你定的?自己造的,自己定的,不是别人的事。经上讲,人在这个世间有两种业报:第一是引业,引导你到十法界哪里去投身。这个引业就是五戒、十善,过去生中修五戒、十善修得不错,这个业力引导你到人道来受生。至于到哪一家,谁作你的父母,也是有缘分的。这个缘很复杂,但总不外乎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是报恩的,那你的小孩就是孝子贤孙,天性就好;报怨的,将来会搞得你家破人亡,他是来报仇的;讨债的,你欢欢喜喜供养他,把他养大了,他就死了,你花的这些钱都是欠他的,他讨完就走了;还债的,他就来供养父母,照顾你晚年的生活所需,但他没有恭敬心、孝顺心。没有这四种关系,不会到你家来。明了之后,把这些业缘转变成法缘,这就觉悟了。不管你是怎么来的,我们都劝你念佛,都劝你学佛,劝你接受佛菩萨的教诲,这就把过去生中的业缘转变成法缘,冤亲债务一笔勾销,这是真正的智慧。

第二是满业,就是我们得人身之后,这一生的受用,你这一生中所得的财富,在社会上的地位、功名(今天讲的学位),都是过去生中修善、做恶的果报。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法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果报;无畏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报。如果你这三种布施都做,你的果报非常圆满,你有财富、又有聪明智慧、又健康长寿。可是我们看到很多人有财富,并没有聪明智慧,甚至小学都没有念过,但他的缘分很好,很多大学生、博士替他做事,他当老板,底下员工都替他卖力,那些员工是来报恩的,前世欠他的。所以,人一定要修善积德,满业就好了。

过去生中所修的有欠缺,这一生当然各方面比较艰难。可是你懂得佛法之后,现在努力认真修,还来得及。真的认真努力去干,三年之后果报就现前,命运一定就改变。命运决定有,也可以改造。如果我们心善、念头善、行为善,果报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殊胜;如果我们念头不善、行为不善,虽有福报,福报也就消失了,享福的时间也缩短,福享尽了,恶业就现前。我们看到现前社会有很多大富人家,经营没有多少年就倒闭了,这就是过去生中虽有福报,这一生没有行善,所以福报很容易享尽,这些道理我们都必须要懂得。

70. 念佛起非常恶的恶念,如五逆十恶,要如何去对治?最近,心行好象非常邪恶,是不是着魔?

是否着魔,自己很清楚,用不着问别人。如果有这些事情,念佛时要忏悔,把这些恶念忏除,在念佛堂里多拜佛,多看佛,观像念佛。看佛的相好,把自己的念头放下,这非常重要,这就是修忏悔法门。最好多拜佛,心里所有一切念头统统放下,意志集中念阿弥陀佛、观察阿弥陀佛、礼拜阿弥陀佛,这个很有效果。

71. 我念佛大约两年时间,在近半年前,每当静坐和休息时,耳边都会听到佛号,不知道是好是坏?

你不去理会它,这是好境界;如果你常常去作意,去想这个事情,那就不好。《楞严经》上教导我们一个道理,境界现前不着相,不去理会,都是好境界;只要一着相都不是好境界。一着相,你已经起心动念了。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你心一静下来听到佛号,就跟着一起念佛,这个好。不用去想它是魔境、还是佛境,想佛境也是魔境,想魔境当然更是魔境,都不要想就好。

72. 每天都有供水和一杯饭,大约一小时,但是每回供佛之后,中间一杯总是减少。

你供的饭、供的水,东西会少一点,这很好,表示有人受用。你也不要去管它,多也好、少也好,没有关系。我们供养是自己一个恭敬心,你在里面起分别、执著,恭敬心就失掉了。所以,都不要去理会,都是好境界。

73. 念佛时,念珠必须怎么拿?

你喜欢怎么拿就怎么拿,只要自己拿得很舒服,拿得很习惯就好,没有一定的法。

74. 有人说,捻珠时,不可以捻过念珠头。

这是因为有些念珠头里有佛像,你摸佛像就不恭敬,所以才调过头来。一般念珠没有佛像,就没有任何忌讳。

75. 我有一个同事的母亲,患了老人痴呆症,一直骂人,家里人都不敢接近她,想送去老人院,又感觉得太残忍,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个事情要看当时实际状况,送去老人院,也要看看老人院适不适合。如果在家里面,这些事情可以请教医生来帮助、辅导,妥善的照顾。

病苦真正的根源不外乎三大类,第一是生理病,饮食不调,古人常讲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此我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不能不留意。现在的饮食要说卫生,已经相当困难。台湾同修告诉我,现在都用化学饲料喂猪,还有用基因饲料,六个月的猪就长得又肥又大,可以杀了。鸡的饲料也是特殊化学制造的,六个星期鸡就能杀了。这些肉里都带着病毒,所以人吃了之后,生许多奇怪的病。现在连蔬菜都加上农药,但种菜的人自己不吃,卖给别人吃,他自己吃的菜是没有农药的。所以,我们看到菜色很新鲜、很漂亮,都不是正常的。米也有毒素,听说掺着化学粉,让米看起来很好看。从前李老师说,现代人很可怜,三餐食毒。三餐都在服毒,要想身体不生病不容易。饮用水也有化学成分,可能再过几年,连空气都有毒,这日子不好过。

这些病是属于生理的,医生可以用药物治疗。而你的病好了,这不是医生真的把你治好,是你的信心把你自己治好的。医生为病人看病,要看这个病人对医生有没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心就好治。因此,百分之九十是我们的信心把病治好的,医生只是个缘而已。

第二是冤业病,冤家债主附身,这不是生理病,看医生没有用。现在中、外都有很多,搞的人神魂颠倒,神经不正常,很痛苦,医生讲这是精神分裂,这些多半都走向精神病院。在佛门里的《慈悲三昧水忏》,唐朝悟达国师遇到过去生中的冤家债主找上身,就是很好的例子。凡是这一类的病,可以在佛门里做超度,超度是调节、和解,如果他接受就会离开,你的病就好了。

第三是业障病,这是最麻烦的,就是现在的老人痴呆症,这是过去或今生造作一些不善业的果报。我见过许多非常虔诚的佛门弟子,不论在家、出家,年老的时候业障现前,人事不醒,这就麻烦了。诸位要记住,念佛往生第一个条件:临命终时,神智清楚,最后一念选择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个人决定得生;如果临命终时,连人都不认识,给他助念都没有效果。因此,人生在世不能做不善业,不善的事做多了,临终业障现前,必堕恶道,非常可怕。只为眼前着想的人,眼光太短浅,聪明人要想到来生、后世。我们在这个世间很短暂,你们把这个世间当做家,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我把这个世间当做旅馆,我一点牵挂都没有,我什么都不要。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修善业,绝不做不善业。

有很多同修问我,学佛从哪里学起,古人讲的好,“从不妄语始”。《无量寿经》上,世尊教导我们,修行三大纲领,第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身语意三业,佛将语业摆第一,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可以做昧着良心的事情。否则你老的时候,业障现前,那时后悔莫及。

业障病有没有救?还是有救,要真正忏悔。但是业障已经现前了,他哪里懂得忏悔,如果有真正孝顺的儿女,像《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的婆罗门女和光目女,就有救了。儿女自己发愿断恶修善,发心修行,勇猛精进,自己证果将功德回向给父母,这个行。如果修行没有到证果的地位,还是救不了家亲眷属。

所以,病有三种根源,要晓得用什么方法对治。但是要自己身体健康长寿,最重要的还是清净心、慈悲心,常养清净、慈悲,就得健康长寿的果报。

76. 中国佛弟子听老法师讲经说法非常欢喜,不知何时法缘成熟,能请老法师到福建弘法?

我在国外住了半个世纪,非常想家,尤其年岁大了,中国古人常讲“落叶归根”,我这个思想很浓,很想回到祖国去。过去祖国对我有很多误会,缘不成熟;现在这个误会消除了,国家宗教局长、国务委员司马义先生都曾到我们的道场来参观。但现在还是没有办法回去,原因是同修们太热诚,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几千、几万人包围,秩序很难管理,这样我就无法回去。最近,九华山仁德老和尚邀请我到九华山去讲经,这要国务院宗教局批准,拿到批文,我才能回去。所以,你们请我回国,也要向国务院宗教局申请,他们批准了,我立刻就回去。

77. 在家居士能否穿咖啡色的海青?

我想应该没有问题,因为经上没有说不能穿。经上教导我们穿袈裟,何谓袈裟?袈裟是杂色、染色,就是各种颜色染成一起,不是单一色的,现在人讲的多元文化。中国跟古印度都肯定红、黄、蓝、白、黑这五种是正色,佛弟子应避免穿正色衣,要穿染色衣,咖啡色是染色衣,无论在家、出家都合适。我们吃的饭也称作袈裟饭,钵里将饭、菜都装在一起,这就是袈裟;一个菜一个菜各别摆放,就不是袈裟。所以,袈裟的意思是许多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平等的意思,也是心地清净。

78. 若卡带和CD损坏,应如何处理?

这个卡带和CD里面,都是录的讲经说法,或是读诵经典的,它坏了,我们不能任意丢弃,任意丢弃是不恭敬,我们要把它包装整齐、干净。如果你住在城市里,随着垃圾处理就可以了;如果住在郊外,环境很宽阔,这些东西可以找一个高一点的地方,人比较少去的地方埋在地底下。如果住在水边的,也可以将之处理好放在河底下,这都是表恭敬。如果觉得不方便,以恭敬心将之当垃圾处理就可以了,不要有任何顾忌。

79. 世间法是过眼云烟,只求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没有更高的要求,这种作法对吗?

非常正确。真正觉悟的人,知道人在这一生当中,只要衣食足就够了,何必做的那么辛苦?我们在南洋看到马来族的人,做一天工休息两天,做一天够三天吃,他就不再去做了,很会享福。再看看一些人拼命积蓄、赚钱,赚到死,钱是赚了不少,但没有享一天福,你说冤不冤枉?那些钱不知道以后给谁用,远远不如马来族人聪明。所以,我过去也曾建议同修,好好认真努力工作一年,可以休息两年,这两年好好学佛。这个方法好,真正聪明人肯干,把什么都放下,认真努力修个两年,决定有成就。

80. 深圳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有许多密宗的活佛、法王来此地化缘,许多净宗同修去灌顶,这样做对吗?

这是各人的因缘不同,无可厚非。但灌顶真正的意义要懂,不是形式上的。形式上用一点水洒在头上就开悟了,那我们何必学经教学得这么辛苦,释迦牟尼佛又何必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每天拿着水洒就好了,要明白道理。你去接受灌顶,他将水洒在你头上,你是不是真开悟?果然开悟,有效!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上师,他在《无量寿经》批注里讲得很清楚,“灌”是慈悲加持,“顶”是佛法里最殊胜的第一法门;灌顶就是将佛法里的精华传授给你,不是拿水灌头。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每天将《无量寿经》、或《阿弥陀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就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灌一次顶,念两遍就灌两次顶。那不是密宗的仁波切活佛给你灌顶,而是阿弥陀佛给你灌顶,十方诸佛如来给你灌顶。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法的道理,知道怎样修是对的。你明白就好,遇到你的这些亲朋好友,也应该将这些道理说清楚,至于他去不去,各有因缘,不必障碍,这样就好。

81. 听说持戒、受戒的功德利益非常殊胜,但又害怕破戒会罪加一等,到底该不该受五戒或菩萨戒?下定决心受戒前,应有何认识与心理准备?

这是现前佛门之中,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不但受戒出了问题,连传授三皈都出了问题,这种情形不能不知道。在弘一法师的《讲演集》中,他当年在厦门南普陀寺,讲了不少关于戒律方面之事。他说现代受戒只是形式,包括五戒都属于形式,能否真正得戒大有问题。受戒的标准,世尊在戒经里讲,比丘戒、比丘尼戒最低限度,要有五个真正比丘传戒,才能得戒。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真正的比丘。换言之,依照蕅益大师的说法,南宋以后的这些出家人,都是名字比丘,受的是形式上的戒,实质上不能得戒。所以,蕅益大师才提倡《占察善恶业报经》忏悔轮法里得瑞相,用这种方法得戒。他说末法时期,只有这种方法能得戒。所以我们要了解,这是佛法承传到末法,实际的状况。

但是,祖师大德没有不提倡持戒念佛的。我早年学佛,章嘉大师教我学戒,他说戒不着重在形式,着重在真正觉悟,真正的受持,学一条做一条,你就真正得到一条,这个说法合情合理。譬如不杀生,我明白了,真正能做到,这一条戒就得到了。不一定要有法师传授才能得戒,这个话说得很中肯,也是真话。

我们在受戒之前,要亲近善知识,对戒律的常识一定要清楚。戒体、戒相、戒行、戒法,每一条戒都具足这四个意思。我们怎样去受持?每条戒都有“开、遮、持、犯”,传戒的师父应当在传戒时讲清楚。可是现在一般道场传戒,因为时间短促,没有时间细说,实际上也很草率。当年我们出家受戒,亦复如是。说实在话,也没有人能细说,因为对这门学问真正下功夫深入研究的人,已经不多了。纵然是下功夫研究,自己要没有切身做到,也讲不清楚。

如果没有机缘亲近善知识,就好好的念《无量寿经》,将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熟读理解,依教奉行。你虽然没有受戒的仪式,但戒行已经具足了。世间人不承认没有关系,诸佛如来承认你具足清净戒行。戒行具足,念佛求生净土,才有把握。

82. 已经受了五戒,但是为了工作上的利益,往往会犯妄语戒,欺骗老板与同事,内心感到不安,如何是好?

戒学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纲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是戒;“自净其意”是定慧。你能将这两句话做到,持戒就圆满。恶的范围很大,不仅五戒里的杀生、偷盗、邪YIN、妄语、饮酒是恶,在大乘教法里,起心动念为自己也是恶。你为了自己工作上的利益破戒、犯戒,可见起心动念是为自己的利益。严格的讲,这种思想、观念、行为,是把戒的根都破坏了。大乘法中佛教我们,念念为众生,念念为社会,而众生的范围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佛为什么这样教人?因为自私自利的意念,是六道轮回的根源。破我执,六道轮回就没有了;破法执,十法界也没有了。

轮回的现象本来没有,是我执、法执变现出来的。如果这两种执著都有,就陷在六道里,苦海无边,永远不能出离。要想脱离六道轮回,把“我”舍弃,“我的利益”舍弃,没有我的利益,只有众生的利益,只有社会大众的利益,有这个思想,戒就有根。如果你处处自私自利,还有我执,纵使能持五戒十善,只是人天法,再向上没分。念佛往生虽然不需要断烦恼,但是要有能力伏烦恼。烦恼是什么?自私自利是根本烦恼,你要有能力伏住这个念头,使之不起现行,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一心向往极乐世界,才能带业往生。如果控制不住自私自利的念头,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因此,要常为众生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着想,不要想自己的利益。一味只想自己的利益,你就脱不了轮回的果报。

《大乘无量寿经》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讲“五戒十善”。所以,我特别选这段经文做为晚课,用意是让自己每天反省有没有做到,这是持戒最低的标准,也是断恶修善最低的水平。如果没有做到,纵然发愿也不能往生。念佛同修有志在这一生亲近阿弥陀佛,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

83. 工作事务繁多,大多时间奉献给公司,而集中修学的时间少了,如何在这样的缘当中修行,才有把握往生?

必须要多听经,多暸解佛经所说的道理,然后将这些理论应用在生活上、工作上,就没有障碍了。生活是修行,工作也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菩萨修行的纲领,总不外四摄、六度,这十个纲目展开,无量无边的行法统统包含在其中。四摄与六度都讲到布施,布施不是到处去捐钱,用现代的话来说,布施就是尽心尽力,舍己为人,为社会、为人民、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菩萨道。布施中夹杂自私自利,就是修行中夹杂着不善,修的就不是纯善。舍己为人是善行、菩萨行,夹杂着自私自利、名闻利养,就将修行功夫破坏了,这很难有成就。

因此,念佛念了很多年,连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原因都是念佛夹杂着妄想,功夫不纯。而往生的人有很好的瑞相,临命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见到佛光,听到天乐,见到阿弥陀佛、诸大菩萨来接引,都是一切放下,功夫纯而不杂,才能成就。

世出世间法只有这一法是真的,其它全是假的。真的事情,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干;假的事情随缘,不要当真。有时我们不能不去做,去做是随缘消旧业,但不要将之放在心上,训练“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样就得大自在,往生决定有把握。

新加坡有一位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名叫许哲,她念佛的时间虽然才一年多,但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有把握往生。她每天帮助许多穷苦的人,工作量很大,一天到晚忙的不亦乐乎。由此可知,有没有把握往生,决定在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慈悲,这与佛心、佛愿相应。

84. 深圳经常有法师来结缘,并且讲法,多数净宗同修也去听,这样是否不专一?

佛法的修学,最重要的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最好是跟一个老师学。何时才能离开老师?古人的标准是要开悟,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就毕业了,古时候叫出师,可以离开老师了。假如你还没有明心见性,不能离开老师;离开老师,你一定会走错路。修学净土宗,条件没有那么高,只要达到功夫成片,自己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什么人讲经你都可以听,什么地方你都可以去,因为没有妨碍。如果自己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把握,还是专修比较好,也就是说,不要离开老师。谁是我们的老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就是《无量寿经》,因此天天要读诵,天天要思惟,要懂得经上所讲的道理与方法,依教奉行。佛教我们做的,一定认真努力去做;教我们不可以做的,决定不能做,只要两、三年的时间,你就有把握往生。

净土法门成就快,我们看《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念佛三年五载往生的人很多。曾经有同修问我,是不是他们修了净土宗,寿命只有三年、五年,刚好往生?我说不见得,哪有那么巧的事!何以他念佛三年五载就往生了?他具足了往生的条件,什么妄想都没有,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毫无留恋,所以寿命不要了,要提早走。因为两个世界相比,一个是极乐,一个是极苦,既然极乐世界去得了,何必还在极苦世界受苦?但有个例外,能去还不去,就是这个世间还有很多有缘的人需要帮助,所以迟一点走。如果在这个世间没有缘,就先走了。明白这个道理,修行不能不专一,不专一很难有成就。

85. 修学已有多年,读经、念佛还是散乱、昏沉,还有嫉妒现前,感觉功夫不得力,应如何对治?

对治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经藏。实在说,现代人在某一方面福报比古人好,古时侯人要听法师讲经说法,必须要遇到真正讲经说法的人,还要到现场去听,如果自己根性不利,听了就忘,也很难得利益。现在科技发达,每一堂讲演都能保留录音、录像,可以反复听。所以,古时候中下根性之人,一生当中能开悟的很少,开悟的都是上根利智之人,而现在中下根性之人有福,可以将这些录音、录像带回去,反复学习。

我曾跟同学们说过,洛杉矶有一位赵立本居士,是一位大学教授,退休之后,听到佛法非常欢喜。他只选择两部经:《六祖坛经》和《金刚经》,他将这两套录音带听了二十几遍,来问我:“我专学这两部经,念佛求生净土,可不可以?”很好!古时候这种例子很多,近代江味农居士、周止庵居士就是用这种方法,“教宗般若,行在弥陀”,都有成就。我就勉励他,听二十几遍不够,至少要听一百遍到两百遍。我的建议他采纳了,他真干,听了一百遍之后,这两部经他讲得很好,现在美国各地有人请他讲这两部经,他变成了专家。功夫如何得力的?在一个“专”字,锲而不舍,所以不要搞多,一部经通,一切经都通。

我们还要不要讲其它经论?最好不讲,现身说法,劝导世间一切初学的同修们要“一门深入”,做一个榜样给他们看。《华严经》上,那么多的菩萨、天神、杂神众、人王、长者、居士,他们修学的都是一门,没有人修两个法门的,这都是现身说法。我这几十年当中,讲的经论很多,至少也有几十种,这是无可奈何,因为这些经论没有人讲。如果有人讲,我决定不讲,我会专讲《阿弥陀经》。我这个样子,诸位不要学,为什么?非常困难。如果你们的功底不深,对你们绝对有影响。要学,最低限度也要像古代智者大师,对往生极乐世界真有把握,牺牲自己的品位帮助别人,这个可以。诸位要晓得,专攻、专学习,品位增高。所以,智者大师往生时,学生问他:“你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他说:“如果我不领众,我的品位佷高,因为领众,所以是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生凡圣同居土,这是舍己为人,牺牲自己的品位。如果自己往生没有把握,绝不能干。帮助别人,到最后自己还要搞轮回,堕三途,那就错了。

86. 打佛七时,手如何结印?

在念佛堂里,一定是结弥陀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个大指拇指连接起来,这是弥陀印。手印就是手语,是表法的。

87. 佛七中发愿持百万洪名,若每天念十四万一千声佛号,是否如法?

都如法。一般讲,一天能念十万声佛号就非常好;如果不能,一天念一万声、三千声都可以。关键是每天不能间断,如果有一天间断,功夫就完全断掉了。初发心的人不要好强、争胜,别人一天念一万,我念两万,跟人家比赛,竞争的心是错误的。必须要用清净心、平常心,净念相继。

我曾经教工作繁忙的人修学“十念法”,一天念九次,一次大约一分钟。九次是早晨起床念一次佛,吃早餐前一次;上午开工前一次,上午完工后一次;吃午饭前一次,下午开工前一次,下午完工后一次;吃晚饭前一次,晚上睡觉前一次,一天九次。合掌一口气念十句“阿弥陀佛”,一句接着一句,十句相续就是净念相续。时间短,心决定是清净的,时间太长了,妄念就起来了。时间虽短,一次都不缺,很有效果。

88. 修净土的人可否大拜?

可以!以真诚、谦敬之心,拜阿弥陀佛,同时这也是一种身体运动。可是年岁大的人不适合,所以净土宗最殊胜的运动是绕佛、经行,像散步一样,这对中年以上非常适合,这是佛教导我们的。

89. 念佛人可以在臂上燃香吗?

可以!但要知道燃香的意思是供佛。经典上告诉我们,燃指、燃身的意义,在于“燃烧自己,照耀别人”,不是真的叫你烧自己的身体,身体烧掉了,还有什么用处?所以,燃香的真义是在佛前发愿,要舍己为人,这叫真供养。能够为别人牺牲自己生命在所不惜,这是真的燃香,否则你将全身燃完了,也毫无功德。所以,你在身上燃一颗就行了,常常看到就提醒自己,绝对不能有自私自利,一切要为众生、为正法,这就对了。

90. 在家居士早晚课是否要穿海青?

海青是中国古代的礼服,穿海青礼佛很好。如果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譬如法会,为了整齐,也要穿海青;不是大的典礼,可以不穿海青。

91. 主佛七的法师罚跪居士,是否如法?

处罚,一个愿罚,一个愿挨,无可厚非。这是念佛堂里的规矩,主七和尚应当预先向念佛的同修说明。现在是民主自由开放,如果大家不同意罚跪,你就不能用这一条;如果大家同意就是愿意挨罚,那就没话可说!不要受罚之后,去按铃告状、打官司,那就是破坏佛法的形像。

92. 如何帮助毁谤三宝、不信因果报应的家亲眷属?

这要有智慧、耐心,自己做出修行的好榜样,让家里人很明显的感触到,你学佛前与学佛后,确实不一样,他们自然就会赞叹,就能够受感化。换言之,家亲眷属还毁谤三宝,不信因果,还侮辱你,说你的闲话,说明自己修行功夫不够,德行不能感化他们。

过去,印光大师居住的寮房有苍蝇、蚊虫、跳蚤,侍者想将这些小动物清出去,印祖阻止他说,它们是我的善知识,留它们在此地,证明我的德行不够,不能感化它们。印祖到七十岁之后,所居住的地方,再也没有这些小动物。无论在什么地方,别人住的时候,有苍蝇、蚊虫;印祖一住,全都搬家了。连蚊虫、蚂蚁、苍蝇、跳蚤都会受感动,何况家亲眷属?我们要学印光大师,真修实践。真诚心就能感动人,决定不能有责备的心、不满意的心。我们将一切人看作自己的父母,看作佛菩萨,以最恭敬、最清净、最尊敬的心,久久一定能感化。

93. 如何帮助有轻微精神病的眷属?

劝他念佛。凡是有精神病,都是业障。疾病有三种来源,第一是生理的疾病,这是饮食不留意造成的,可以看医生治疗好。第二是冤业病,就是魔鬼附身,精神不正常,常常听到别人讲话,听到别人扰乱、干扰他,这种病医药无法救。在佛门里,做佛事、诵经回向,从中调解,如果冤亲债主能接受走了,病就好了。《慈悲三昧水忏》中,悟达国师得了人面疮,是他前世的冤家来报仇的;迦诺迦尊者为他调解,冤亲债主接受了,他的病就好了。第三是业障病,这不是冤家找上身,也不是生理毛病,这种病唯一的方法是忏悔,知道自己的过失,痛改前非,断恶修善,病就能好。但是如何能令他知道自己的错,让他真正发心忏悔,这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他真正能接受,依教奉行,这个病可以恢复。

94. 若自己诚心精进念佛,是否当前对家亲眷属就有实际帮助,无须待往后?

是的!念佛真有成就,回向就有效果。《地藏经》上,婆罗门女念佛一天一夜,达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功夫、是成绩。她将一心不乱回向给母亲,母亲就从地狱生到忉利天。如果她念佛得不到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就没有用处。所以,念佛要有成绩,上等的成绩是理一心不乱,中等的成绩是事一心不乱,下等的成绩是功夫成片。

说实话,婆罗门女要不是因为母亲堕地狱,她也不会精进努力。她一天一夜勇猛精进,就是为了救母亲,所以才能得事一心。这是菩萨,不是凡人。她到地狱,无毒鬼王看到她,合掌称她菩萨。这是超凡入圣,一天一夜,从凡夫转变成菩萨。她为什么会转变?因为母亲堕落,她才会转变。所以,她的成就,母亲是增上缘,母亲就是因为这个功德生忉利天的。

因此,你诚心诚意念佛,像婆罗门女一样,念一天、七天,能得事一心不乱,以此功德回向给别人,他们就得真实利益。事一心不乱,一般讲是小乘阿罗汉的境界,大乘是十信位的菩萨;换言之,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不是凡夫。所以,自己修行,照本宣科,有口无心,念一辈子都没有用,一定要懂得超度的道理。这是现前实际的帮助,而往后的帮助,《地藏经》上也都有很好的例子。

95.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弟子应如何修行,才能令妻子、眷属皈依三宝,不再谤佛?以彼名义做功德,有效吗?

用她的名义来做功德,有效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修行,只要你真修,与佛陀的教诲相应,你就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我们度不了她,但是我们有真诚心,让佛菩萨、护法神来度她。如何能与佛菩萨、护法神沟通?真诚。决定是为利他,不是为自利,就能感动诸佛菩萨,感动鬼神。

96. 经上说:“若一日至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则得往生。”是否表示至少须有二十四小时,持续念佛不断的功夫,才算往生有希望?因为一睡觉作梦,功夫就夹杂间断了。

功夫确实不能间断,而且心愿要恳切,深信切愿。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求生净土,决定不能再掺杂第二个愿望,要放下世间所有一切缘,这样才能往生。

《净土圣贤录》记载的宋朝莹珂法师,可以给我们做一个榜样。莹珂法师是一个不守清规的出家人,道场中的同修也不太理他。他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必堕地狱,想到堕地狱,他就恐怖了,向同参道友请教,有没有办法救他?同参道友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有信心。他关起房门念佛,三天三夜不睡觉、不吃饭,一句佛号念到底,居然将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只要你能够忏悔回头,改过自新,十年之后,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听了阿弥陀佛的话,就跟阿弥陀佛祈求说:“我业障重,禁不起诱惑,十年中我又不知道要造多少罪业,这十年寿命我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去,可不可以?”佛就答应了,说三天之后来接他往生。三天之后,他真的念佛往生了。这是很好的例子,很好的榜样,那是真的求往生,有求必应。我们念佛,什么消息都没有,原因就是不肯往生。如果说念佛七天之后就要往生了,恐怕念佛堂一个人都没有!因此,我们的愿不恳切,似有似无,佛知道你不是真的,所以就不来了。

97. 法师提倡诵经,专诵一经就够了,是否表示其它经亦不必求理解?例如听讲其它经的录音带。

听讲经可以帮助你开智慧,你可以听,不必读诵,也不必求深解,懂多少算多少,全心全力念佛就好。但是诵经专诵一部容易得定,念太多确实有障碍。如果开悟之后就没有关系,没有开悟一定要以修定为主。开悟之后,“法门无量誓愿学”,一点障碍都没有;没有开悟的人,要从一部经上得定、开悟,这是祖祖相传的老方法,很有效果。专诵一经,随便你诵哪一部经都能得定,“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可是你涉猎太多,决定分心,对于修定就产生障碍。

98. 听说新加坡有一位六十二岁预知时至的老菩萨,为了迁就李木源居士而提早往生的日期。但何以他不在家往生,而要到医院?从医院运回家,岂不是移动了身体吗?

各人缘分不一样。他预知时至,知道何时往生,而他的家人不相信。他做不了主,是儿女要将他送到医院,不是他自己要去的。他到医院,没有让医生给他打针,而是大声念佛,连医生、护士、病人也都跟着他念佛。到了五点,他准时走了,跟他之前所讲的时间一样。所以,医院是他的道场,他将整个医院的人都度了。这种人一往生,抬动他的身体没有关系,因为他已经到极乐世界去了。为什么一般人死的时候,八个小时、或十二个小时不能移动?因为不晓得他是否真往生,如果不是真往生,他的神识要八个小时到十二个小时才会离开身体,所以碰他,他有痛苦,他会起瞋恨心,会堕落。若真往生,一断气立刻抬动并没有关系,因为他已经成佛去了。

99. 如果全世界各个首脑都能显出佛心,来做一切事业,世界还会有战争、社会还会有动乱、人民能不安居乐业吗?

这三个问题,就是现在讲的多元文化。澳洲政府和宗教、学术界领袖都有这个认识,认真努力在落实,而且这几年相当有进步。昆士兰多元文化局局长,也不断在推动多元文化的工作,都有进展。所以,我们要努力来宣扬,尤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能有多一点时间,在澳洲各个地区去介绍,这是好事情。

100. “一饮一啄,皆是前定”,此人今生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早就注定好的吗?

也可以这个说法。善导大师讲得好,人一生的成就,总在遇缘不同。这个人有善根福德,如果没有闻到佛法,就不能往生。有机会闻到佛法,有机会听到净土法门,能信、能愿、能修,这一生就决定得生。得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放下。果然能将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就是祖师讲的“万修万人去”。凡是念佛不能生净土的,都是自己放不下。人在世间,最麻烦的是与人的相处,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就是八苦里的“爱别离”、“怨憎会”。你要是真正能觉悟,样样都不放在心上,心地清净无有牵挂,念佛往生肯定成功;有丝毫牵挂,都是障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净土法门佛学问答)(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净土法门佛学问答)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