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19


   日期:2011/9/29 14: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第四卷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本品名闻经获益。广显闻者,获益难思。《无量寿起信论》云:‘闻经之益,如是不可思议,皆是无量寿本愿力故。亦以本师威神加被故。凡有众生遇斯经者,其所获益亦当如是。’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天人世间,有万二千那由他亿众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二十亿众生,得阿那含果。六千八百比丘,诸漏已尽,心得解脱。

  ‘尘垢’通指烦恼。如《维摩经》云:‘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正同此经。‘法眼净’者,《维摩经嘉祥疏》云:‘云法眼净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见四谛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无生法,故云法眼。’今此经指小乘法眼净。如憬兴曰:‘法眼净者,即预流果(初果)也。’又《净影疏》云:‘见四真谛,名净法眼。’‘阿那含’是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诸漏已尽,心得解脱’。如《维摩经》云:‘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肇公注曰:‘漏尽者,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是指烦恼断尽,心意解脱,证阿罗汉之果。可见经中法眼净及诸漏已尽,均指声闻乘。

  或问:闻此大乘无上经典,为何得小乘法益。《净影疏》云:‘小乘众生,闻说娑婆秽恶可厌,深心厌离,故得小果。’憬兴亦云‘众闻此方秽恶可厌,故得声闻之果。’

  四十亿菩萨,于无上菩提住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二十五亿众生,得不退忍。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来。

  上段正指闻法所得之大乘法益。‘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又表勤行修习,如念佛不退、勤行不退等。又不退转即梵语之阿鞞跋致。

  本经中云‘住不退转’,下复云‘得不退忍’,均据《唐译》。至于《魏译》则只云‘得不退转’。净影师疏曰:‘大乘众生,闻弥陀威德广度,坚心愿求,故得不退。闻此多益,誓欲济度,名誓自庄。’盖谓闻名求生志愿坚决,故得不退。誓欲利他,故名弘誓功德以自庄严也。今经据《唐译》为‘住不退转’,涵义稍深。但不妨仍引《净影疏》以指其中之初步者。

  ‘得不退忍’,‘忍’者,《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又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例如无生法忍,据《智度论》释为安住于无生之法理,而不动心者也。可见忍者,即安忍,谓于理决定,而无移动之念也。准此可知,‘不退忍’者,即安住于不退之理而无移动之念。是则念念皆无退转,应相当于三种不退之念不退也。盖不退有三:一位不退,所修得之位次不退也。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也。《观经妙宗钞》曰:‘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假(指永超出于凡夫之假有)。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不失中道正念。’今不退忍者,指安住于实相之理,念念不移,则应是念不退矣。住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则相当于行不退。闻经菩萨根机不一,闻法之益,自有差殊也。

  ‘今始初发’者,发菩提心也。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故一切经中于发菩提心之人数,均大书之也。如是菩萨既发大心,复行众善,愿生极乐,故均得往生见佛;复于诸方先后成佛,同名妙音如来。

  复有十方佛刹,若现在生,及未来生,见阿弥陀佛者,各有八万俱胝那由他人,得受记法忍,成无上菩提。彼诸有情,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俱得往生极乐世界。

  上明十方具缘众生普得授记益。佛对众生授当来成佛之记,名授记。此有四种:一、未发菩提心授记。二、已发菩提心授记。三、隐覆授记。他人得闻,当人不知。四、现前授记。得其一者,皆名得授记。‘得授记法忍’,‘得授记’,如前;‘法忍’者,即弥陀第四十八愿中之三忍。(《魏译》为‘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亦即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得佛授记,证入无生,成无上正觉。如是之人,故云‘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如《唐译》云:‘八万亿那由他众生,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彼无量寿焘佛昔行菩萨道时,成熟有情,悉皆当生极乐世界。’盖一切法从因缘生。如是众生过去生中,得与因地中之弥陀相值,深蒙教诲,成熟善根,是乃无上殊胜之善缘。又因宿世受教因缘,曾从闻起思,从思生愿。如是正思正愿,印入八识心田,决定不消。是为无上殊胜之善因。今弥陀觉满功圆,成究竟觉。于是因缘俱熟,蒙佛威力摄受,‘俱得往生极乐世界’。可见极乐世界菩萨、声闻、天人俱皆无量者,正表弥陀因地,于无量劫,于生死海中,教化摄受六道众生,实无量也。且我今日,于此妙法,能闻能信,是必弥陀于往劫中,追逐我于泥犁之中,教诲我于火宅之内。摄受不舍,劝导不休。不惜共轮转于六道,但欲我回心于一念。恩德无极,威德无穷。为我培植善根,今幸生育增长。注释至此,不禁泪零!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并现种种希有神变。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复有诸天于虚空中,作妙音乐,出随喜声。乃至色界诸天悉皆得闻,叹未曾有。无量妙花纷纷而降。尊者阿难、弥勒菩萨,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上表法会圆满,复现奇瑞。本经现瑞,既现序分,复现正宗与流通。深显此经实为初善、中善、后善,万德圆满。如序分《大教缘起品》,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放大光明,数千百变。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有。如是之瑞应称奇瑞,以昔所未有也。正宗分中《礼佛现光品》,既见弥陀,如黄金山,高出海面。复闻十方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弥陀掌中放光,一切佛国,悉皆明现。如是之瑞,正是奇瑞。末于流通分中,则大地震动,复现种种希有神变。光明普照,天乐盈空,天花纷降。经云‘希有神变。’故今所现亦是奇瑞。《无量寿经钞》曰:‘序分中有光颜奇瑞。今亦现此瑞相。当知佛意,表郑重也。’《嘉祥疏》谓流通现瑞者,‘明感瑞证益’。又《净影疏》云:‘如来化周,为增物教,故以神力动地放光,作乐雨花。’总之皆为众生证信。劝令众生于经所说难信之法,应生实信。

  ‘尊者阿难’以下,《净影疏》云:‘明说广益,教惬群机,大众同喜。’‘欢喜’者,《无量寿经钞》曰:‘法位云:“依《伽耶山顶论》明欢喜有三义:一说者清净。于诸法得自在故。二所说法得清净。以如实清净法体故。三所依说法得果清净。以能证得清净妙境界故。”。今谓大众,闻弥陀愿,荷释尊恩,自得大益,何不欢喜矣!’准《钞》意:(一)说此经者,是我本师。‘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是为说者清净。(二)所说之种种功德,只是一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是乃所说法得清净也。(三)得果清净,如灵峰大师云:‘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依教修持,横出三界,迳登不退,圆生四土,究竟成佛。是乃得果境界清净也。具三清净,闻者得无上益,是故皆大欢喜。信乐受持,故云‘信受奉行’。

  《无量寿起信论》曰:‘此经具无量寿全身;亦具一切诸佛全身。于此信入,即具一切佛智。故曰闻此经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至经藏灭尽,此经独留。所以佛慈加被,殊异余经。奉劝后贤,普同信受。’(以上流通分竟)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竟

 

  •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黄念祖居士)(五明学佛网: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黄念祖居士)  

     黄念祖居士:根本修持心要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黄念祖居士点滴开示 

     黄念祖居士:不经一番寒彻骨,真的信愿起不来 

     黄念祖居士: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黄念祖居士在“文革”期间的神奇故事 

     黄念祖居士: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黄念祖居士略传: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人 

     夏莲居居士、黄念祖居士往生纪实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第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