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虽作恶业,速即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日期:2011/9/8 9: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虽作恶业,速即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净界法师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商纣王,他是一个亡国之君,他有一位忠臣叫箕子。

    有一天,这位箕子大臣,在侍奉商纣王吃饭时,发现商纣王特别喜欢一双象牙筷子,箕子在旁边看得一清二楚。

    一个有智慧的人,从每一个动作事相当中,懂得会事入理,看得到别人的内心状态。

    他就告诉商纣王说:大王!您这双筷子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说:这双筷子是诸侯国供养我的。箕子说:这双筷子是不吉祥的东西,你要赶快把它舍掉,否则会有亡国之祸。商纣王回答说:这不就是一双筷子!不愿听从箕子的劝谏。

    后来,不出所料果然走上亡国。

    当然有人就问箕子,当初怎么知道这双筷子会亡国呢?

    箕子说:我看到的是他用筷子的心情。

    当一个人的心,开始住在外境,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等流性,不会停止的。只有佛弟子才知道自我反省、自我观照,踩煞车;你看一般世间人,他造恶业的时候,像滚雪球,越造越重;佛弟子听闻道理之后,他会回光返照,自我反省。

    所以箕子知道,这个人不会自我反省,他今天用这个筷子,过了几年他会觉得:哎呀,我这个碗不对劲了,这个碗跟筷子不配,要找一个象牙做的碗。

    再过一段时间,他又觉得:哎呀,这个桌子跟碗也不配了,要做一个高级的桌子。

    再过几年,他觉得:房子跟桌子也不配,又要建造一个华丽的屋子…到最后就亡国了。

    所以,从一个小因缘,就可以看到整个生命的缘起,这跟神通没有关系,诸法因缘生,看他的因地发心就很清楚。

    当然,生命的等流性,对有些佛教徒是例外的,因为佛教徒有自觉力。

    所以佛教徒跟非佛教徒差别在哪里,诸位知道吗?

    你说你学佛之后也造恶业,他没学佛也造恶业,二者不同。

    没有学佛的人造恶业,没有回光返照的力量,他是一直造下去;学佛人,他造恶业之后,回去做功课,会产生自我反省、自我调整-- --自觉、自省、自调。

    菩萨戒的精神是什么,诸位知道吗?

    菩萨戒的根本思想不是说:我受了菩萨戒,我不造恶业。那你不造恶业,你就是佛陀了。

    菩萨戒的戒体,事实上就是增上惭愧-- --虽作恶业,速即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也就是说:菩萨的戒体有什么作用呢?就是当他造恶业之后,能够马上如法忏悔,他的自我反省力量特别强,观照力也强,就是这样所以未来得果报,业力不会那么重--虽堕恶趣,终不久留。

    再看看我们周边有些人,业障现前的时候,拜几部八十八佛,诶,就过去了;表示他因地造业的时候,有惭愧心。

    有些人业报现前,果报很坚固,表示他造业的时候,恶心很坚固,没有惭愧心。

    事实上,生命当中有很多负面的力量,我们必须要概括承受,因为我们过去在造业时,烙下了很多邪恶的思想;但是现在我们已然学佛,有很多清净的善根,比方说止观的观照力。

    那么我们怎样利用善根,来面对我们的妄想?这是个问题。也就是说怎样把妄想转成善根,怎样去改变我们的思想,以提升我们的生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