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法修学中需要澄清的若干问题


   日期:2009/1/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修学中需要澄清的若干问题

近来,外省以及我区有不少的佛教徒到广西马山的灵阳寺参学,在学
习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不少的佛教知识,明白了不少的佛教的道理,这是很
值得我们欢喜赞叹的事情。
但我们也发现,一些学佛人在学习有关法师(仁焕法师)的开示中,法师
对于一些法理的阐述使一些正信的居士感到不能接受,认为不符合佛教正理,甚至怀疑其就是许多大德都破斥的本愿法门。为使佛教界能够树立正信实修的学修风气,特将我们发现的一些佛法修学中的错误观点做一番剖析并加以澄清。佛法讲破见是大事,破戒还是个小事。这两者比较,见地上如果错了,这个事情大,因为你犯一条戒,仅仅是那个具体问题;破了见,见解上错了,这是方向上有错误,是对众生慧命的一种戕害,所以后果也就特别严重。以下是我们收集到的法师宣说的有关的一些理论,按我们的分别见来作了一些解答,请法师予以回应。
1、功德与业力抵销。
错误的观点,功德与业力是无法抵销的。
净土法门法师说:功过确实不能抵销,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瓜的因不好,代表‘恶’,豆代表‘善’。我的瓜种下去了,现在知道错了,我现在豆种得很多,瓜会不会变成豆?不会!瓜还是结瓜,豆还是结豆。这就说明功过不能抵销。决不是我豆种多了,瓜就不结瓜,它还是一样结瓜。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善恶业因绝对不能抵销,但是因要变成果,当中要有缘,所以佛讲‘因缘生’。恶因很多,修行者由于惧怕结恶的果报,我就把恶的缘断掉。拿瓜种来作譬喻,把瓜种放在茶杯里面盖起来,它没有土壤、空气、水分,经过一百年,它也不会结瓜,这是屏蔽了其结瓜的缘了。如果你把瓜种洒在肥沃的土地,它有水分、肥料、日光的缘,它一定会成熟结瓜。所以,我们要想行善成就,一定要修善缘;要想断恶,将恶缘断除,恶的种子就不会结果。

2、你虐待人,天地就虐待你。
这种观点不正确。各人所作的因果各人受,你虐待人待因缘成熟时仍会受到别人的虐待。天地都是众生共同的业力所产生的,各人的果报,都是自己前世和今世所造业招来的,和天地无关。
3、南无的意思是交命,念四字和六字的功德不一样,念四字跟阿弥陀佛没有关。
这种观点不正确。南无的意思是顶礼、归命、敬礼、归依、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至心皈依、信顺的意思。印光大师说:既有真信切愿,必须志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便利等,总不离此六字洪名(或四字持亦可)。
只要你发心归依、归命阿弥陀佛,从究竟角度来说念四字和六字都是一样的;如果你一边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一边想着“我行十善业会很吃亏,我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一定能去极乐世界”,那真的就是和阿弥陀佛无关了。

4 没有感恩父母,念一万部地藏经也等于零。
这种观点不正确。虽然我们没有感恩父母,但念经是善行,通过念《地藏经》而能够得到地藏王菩萨的慈悲摄受,自然能够慢慢转变过来,既然能够坚持念一万遍那自然善根不断增长,怎么会等于零呢?
《地藏经》云:“读诵《地藏经》即可获得以下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5、代病人求佛慈悲接引往生是百分之百往生。
这种观点不正确。以前有人问李炳南居士:“病人不愿听佛号,可以强迫吗?”居士答:“ 不行。佛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他不愿听,你要强念,仅仅是增加他的烦恼,心好事错了。”这里强调一点是,不可能是“你做他受”,这是因果,你代病人求佛接引,也要病人自己发心往生,而且心里也要念佛,才会与佛感应,蒙佛接引;我们给亡人做佛事,也是让亡人的神识发心念佛、发心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佛菩萨才能度有缘人。你不可能让佛硬生生地将病人神识搬到极乐世界去,佛也不会这样做。

5、感恩念佛是最高的念佛层次。
这种观点不正确。按《佛说观无量寿经》上说,念佛分为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四种方法,而以实相念佛为念佛的最高层次。
6、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是我们度众生,是阿弥陀佛度众生,我们是请阿弥陀佛来帮忙。我们念六字大明咒,是要我们去帮忙的。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倒是由阿弥陀佛成全,成功是他,不成功也是他,不关我们的事。
这种观点不正确。我们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圆满修行还是要度众生的;怎么能说我们念佛,是阿弥陀佛度众生呢,而且佛法要求我们随缘度众生,怎么能把责任全推给佛呢,不合理。
按他这种说法,念“南无阿弥陀佛”了,“度众生”就是阿弥陀佛的事情了,我们可以把度众生的责任摆脱得一干二净了、众生能否得度与我们无关了,而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是“要我们去帮忙的”,是要我们负度众生的责任的,众生不能得度的话,我们是要负责任的。这种说法不是教我们一门深入,也不是教我们难修而修,而是让我们投机取巧去成就,暗示佛说的其他法门不殊胜不方便。
度众生的“成功”与“不成功”,不是“他”阿弥陀佛的问题,而是众生是否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相应的问题,你和阿弥陀佛愿力相应了,阿弥陀佛就一定能度你。你没有和阿弥陀佛愿力相应,阿弥陀佛就无法度你,只有愿力与佛不相应的众生,而没有度不了的众生。

7、修菩萨道的法要承诺代众生受苦。我不敢代,如果愿代众生受苦,你就修,如果你不代众生受苦,就不修。我不敢承诺,这一条我做不来,你修你要度众生,既然你度众生,你就要代众生受苦。
这种观点不正确。《无量寿经》中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辈往生皆须发菩提心。《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 修诸善法 是名魔业”,因此不愿度众生是不能到极乐世界去的,纵然去了也是到边地疑城而已。
行菩萨道,表面看是代众生受苦,实质是在积累往生净土的资粮,消除自己的业障,使自己的愿力和阿弥陀佛(及莲池海会诸佛菩萨)的愿力更加相应,去西方极乐世界才更有把握。
8、小孩在15岁以前得的病,是父母的过而造成的。15岁以后得病是自己的业障病。
这种观点不正确。各人的业力应该是自己承受;佛经上也没有说小孩生病分15岁以前和15岁以后的。
小孩从投胎到出世,本来就是前世业与今世果相续和因果关系。如果一个小孩没有前世业障,他就应该证得佛果或者辟支佛、声闻果位了。(这句删除?即使来世间也只不过是慈悲为怀而来救度我们业重的众生)。

9、我们活在世间也是往生,有些人有了绝症、他关门念佛(想念死),结果病却好了。
这种观点不正确。我们从佛经上得出往生的定义是:往生是指往生极乐世界,是脱离六道轮回。

10、我生是阿弥陀佛的人,死也是阿弥陀佛的人,这是最究竟的法。如果自己的烦恼,就站着对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你有烦恼吗?现在我有烦恼,即是你也有烦恼,所以请你把我的烦恼给拔去。
这种观点不正确。佛怎么会有烦恼呢,自己有烦恼不能赖佛,要通过积极的行持佛法来断除它,况且在未成佛前众生都会有烦恼。

11、真正把命交给佛,让佛来安排。
这种观点不正确。把命交给佛了,就不用修行了吗?真正的态度是落实于修行中,既求佛加持,自己也努力修行。佛已经安排你闻思修,安排你努力践行“戒定慧”了,难道你还赖着不行动而等佛拉你去极乐世界?

12、怎样知道家里的宗亲离苦得乐没有,家里人一团和气,身体健康,就说明宗亲离苦了,反之,则没离苦。如果家里的人病,就说明家里的宗亲不安,要继续做本愿供,让阿弥陀佛超度冤亲。
这种观点不正确。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怎么能绝对地认为家庭不和就是历代宗亲造成的呢?还有各种各样的因缘。按这种观点,如果宗亲去了极乐世间,那么家里人就一定“一团和气、身体健康”了,也一定是一辈子“没病”了,这可能吗?这观点显然不合理的。

13、学佛人第一条件就要认命。家里人的好坏跟自己的命有直接关系。自己的命好,家里人就好,自己的命坏,家里人的命就坏。要能反省自己,认可自己命坏,家里才有这么多的事情,这样忏悔,家里才能扭转过来。
这种观点不正确。众生各有各的业力,自己命不好,家里人的命不一定不好,因为你命不好是你前世造了恶因,你家里的人命好是他前世种了善因。如果是大家都命不好,也只是共业,并不因你的影响而成立。

14、我认为,诸位同修应该有信心舍命全交,把合家人的冥阳两界也舍命全交到极乐世界,那我们冥阳两界都是极乐世界的人了!
这种观点不正确。这种说法与被批判的日本本愿法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是值得我们大家注意和警醒的。日本的本愿法门也是这样宣传:只要信了本愿法门,当下就取得了“往生的身份’,一切全交佛安排,躺在弥陀本愿大船上,自自然然,舒舒服服,一觉醒来就到了极乐世界去了。他们打包票“若有本宗门徒,肯定往生,就会成佛。” 本愿法门将弥陀本愿力绝对化,神力化,认为本愿力不是外缘,可以作内因的说法,违反了佛教最根本的因果论,不修因就想得果,无有是处。
当代净土宗大德净土法门法师在1999年4月净土法门法师在批判本愿法门时也说:“有人提倡本愿念佛,经都不要读了,就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临命终时一句十句就能往生。经上讲的没有错,如果你断章取义,不能怪佛啊,怪你自己愚痴、蒙昧,存的什么心?侥幸、投机取巧的心。这种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到极乐世界,怎么能跟那些诸上善人相处?你们想一想,这个心能不能相应?你要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把极乐世界的社会搞得大乱。每一个人往生都是真诚心,你是侥幸、投机取巧的心,哪有这个道理?佛怎么会来接引呢?所以,断章取义很容易误事啊!” 他还痛斥道:“提倡本愿念佛,那害死人呀!”“现在有一些人提倡本愿念佛,发愿求生就决定得生,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愿里头有行,这个愿才叫真愿”。“哪有说发愿可以不要修行,就能往生的?佛没有这个说法。”
佛经上说,佛不度有缘人,佛的救度是有因缘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生彼国”,那就是信愿行缺一不可。念佛人的信愿行是往生的内因,弥陀本愿力是不可思议的外缘,是强缘。
蕅益大师说:“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所以,如果没有至诚恳切信愿持名的功夫,只是口头上说信了,而一味地求阿弥陀佛,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把阿弥陀佛当成神来信了,这叫迷信,不是真信。正如李炳南老居士说,“信,不是嘴里说信就叫信,信了就要做到,没有做到就没有信。”

15、这几天我们来,是让我们的老祖宗往生到良好的风水——极乐世界,让他们永远离苦得乐,永远享受极乐世界!
这种观点不正确。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享福的,而是为了开悟以后还去度众生的。极乐世界怎么能和风水扯为一谈呢,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所造,不是靠风水先生发现的

16、首先相信佛的愿力,第二相信自己接受佛的愿力就会成功。
这种观点不正确。这段话的问题在于对净土法门进行了歪曲,信佛的愿力,不只是接受佛的愿力而已,而是要发愿到极乐世界依止阿弥陀佛,这就是因缘法,如果只是接受佛的愿力而已,你没有发出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信息,佛不会自动来接引你的。

16、“家中有小孩有病,是父母造的恶业转移给小孩来承受。”……“小孩的病就是父母有过或老祖宗有过造成的”。
这完全错误了。这两句话完全是因果错乱了,佛经上说,众生自己造业,果报还是自己来承受的。有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自作自受的因果规律丝毫不爽,怎么会我做他受,他做我受呢?

17、你们需要阿弥陀佛帮忙的,应该纯粹念“南无阿弥陀佛”;需要观世音菩萨帮忙的,应该纯粹念“观世音菩萨”;需要地藏王菩萨帮忙的,应该纯粹念“地藏王菩萨”。如果从念阿弥陀佛到观世音菩萨又到地藏王菩萨,那就变成一下子跑到极乐世界去,一下子又跑到六道去,一下子又跑到地狱去,这样不是累死人吗?
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既然行持的是佛法,怎么会从极乐世界跑到地狱去了呢,这完全是不懂佛法,不明因果所致。果真如此,古今的高僧大德既念阿弥陀佛,也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难道他们地域、六道到处跑吗?

18、接受父母师长的教育,接受天地的考验,孝顺父母师长就是福德。
这完全是世间语言,根本是自己任意发挥,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的解释,福德是指行善而获得的福报和利益。

19、接引愿也分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法化,一个是成就。所谓法化全部是他力,成就是半他力半自力。什么叫做半他力半自力?因为有我们个人的愿力配合。比如我们有要求,这是我们的愿力,佛恒顺我们的愿力,这种叫做成就也叫做成全。等于依我们的愿力上,佛慈悲成全我们。那么法化呢,比如我们没有学过佛,也不知道西方的好处,也不知道念佛的好处。但是有人见到这个人或是一个动物死了、病了,也不需要他配合,就是代他请法然后念佛,他一样得生西方极乐世界。(掌声)你们相信有这样的道理吗?(众答:相信。)(掌声)
这种观点不正确。在这段话中,他主张即使死去的众生即使不发愿往生,我们代他发愿,佛也可以将他接他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合理吗?这是硬生生的搬将众生搬到极乐世界了,根本与佛经相违背了。按佛理来说,我来代他发愿,替他念佛,然后回向他,但按《地藏经》中,佛说:“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他可获得到了念佛的利益和功德但他自己如果不配合,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念佛,那就与佛的愿力不相应了,因此断然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的。这种想法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且是他作我受,因果颠倒的。

20、观世音菩萨的愿力是什么呢?是救苦救难!可以说,观世音菩萨的愿力是慈悲的,阿弥陀佛的愿力是极乐的。慈悲是人有灾难以后才去救度,极乐是让人没有灾难!
这种观点不正确。这段话完全将佛法割裂了。要知道,慈悲是这样解释的,慈是予乐,悲是拔苦,连着解释就是“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怎么能说观世音菩萨是人有了灾难后才去救度,而不能消灾免难呢?观世音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只要你真心祈求了,观世音菩萨一样可以让你没有灾难。 观世音的慈悲,是为了众生的极乐而慈悲众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也是为了众生从灾难中解脱出来而最终去到极乐世界。

21、你们念《地藏经》我认可你们有功德,但是如果你们不进地狱,那就不用念地藏王菩萨了。我要做极乐的人,我还需要你帮助我什么呢?
这个观点也是很可怕的,他认为读地藏经或念地藏王菩萨圣号就要下地狱,这实际上是谤法了。

22、其他的佛没有什么愿力接引我们到他的国土,惟有阿弥陀佛自己发愿力接引众生。
这种观点不正确。十方世界中并非只有阿弥陀佛一尊佛,极乐世界一个世界,而是有无量的佛,无量的佛国,我们从《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可了解到各个佛国的佛愿力不尽相同,接引的众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还要看众生发愿力,以这种种的因缘而得以往生各佛的国土,怎么能说其他佛没有什么愿力接引我们到他的国土呢?

23、助念往生这是方便的说法,原理上是往生人在助念我们。因为他有缘分直接和阿弥陀佛对话,我们暂时没有机会。因为我们因果未了,是我们的生命还有障碍。助念的人自然得到往生人代我们统领我们的父母师长、冤亲债主,随同他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也完全是佛经上没有说过的,是不合理的,是个人任意发挥的结果。
待往生的亡人,他的因果就已经“了”完了(le)吗?只不过是今世的肉身了(liao)了(le)而已。一个亡人未往生极乐世界或投胎六道之前,在中阴境界之中极容易随业力牵引,随时会转入六道,自己都还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他怎么能统领冤亲债主一起去极乐世界呢,又怎么能助念我们?

24、我等学佛,目的就是给生命定位。
这种观点不正确。这样说就是把佛法的内涵无限的缩小了,佛经上说,学佛就是为了自觉觉他,获得无上的佛果,度化无量的众生。

顺颂
昼夜六时恒吉祥
清然居士等顶礼
电子邮箱:sendtree@163.com
QQ:253060446 二OO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澄清       佛学)(五明学佛网:澄清       佛学)  

 傅味琴居士:弘法是为了报佛恩(大般若佛学苑-提问解答) 

 崇慈法师:崇慈法师佛学问答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略说大乘佛学 

 沈家桢居士:佛学鸟瞰 

 沈家桢居士:佛学一瞥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月是故乡明––上妙下莲老和尚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国父纪念馆佛学讲座开示(82 

 陈兵教授: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 

 其它:释道安佛学思想管窥(韩国良) 

 其它:佛学与医学(陈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