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文摘55


   日期:2011/8/4 1: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与祖师同行》文摘55

——路上行人半是僧

雪峰义存禅师的公案多得不得了,因为他修行刻苦,曾经有六上投子(六次向投子义青禅师请教),九上洞山(九次向洞山良价禅师请教)之事,这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师从德山禅师,最后却在鳌山他的师兄岩头这里悟道。他的特点是在哪里都干最艰难的工作(佛教叫做苦行(念heng)——饭头)。

他的悟道公案“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和《六祖坛经》中说的:“欲拟化他人,自需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这是自己常常提及的。因为,他们的思想有共同之处,都是“一一从自胸流出,将来盖天盖地去。”非常吻合佛陀的“法无定法”思想,自己有深刻的体会。

有关雪峰义存禅师的公案实在太多,而且个个都非常精彩。因为他是饭头,光在吃饭的事情上,就记载了很多的公案。比如“勺子话”、“米中有虫”、“德山托钵话”等等都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公案。其他的比如与三圣禅师的“老僧住持事繁”、与他徒弟的“南山瘪鼻蛇”等等公案,也是启迪学人开启智慧的钥匙。

雪峰禅师作为自己非常喜欢的祖师之一,也很有意思。因为自己就生长在他的道边上,可惜直到前几天才有缘去过一次。真正地在僧堂相见了;在枯木堂前相见了;在乌石岭前相见了(这几句话也是一则公案)。不过,是行摄(色)匆匆(是以前一家户外活动及摄影的俱乐部名),时间太紧了。

雪峰义存禅师在鳌山悟道后(这则公案也难看,他是德山禅师的徒弟,却最后由其师兄岩头禅师点拨彻悟),最后落脚福建闽侯的雪峰山。而雪峰山的原名叫象骨山,因为义存禅师因雪留宿在山上,后来他的好友闽王王审知问他象骨山如何,其答“六月还有存雪“而得名。

并且因雪峰山的地形实在太好,而在雪峰山建寺。至今寺门口还有四株古树,相传是由义存禅师和闽王王审知亲手所种。当年就在这片土地上,住了一千五百多人(这也有一则公案。三圣问雪峰:“透网金鳞未审以何为食?”峰云:“待汝出网来,向汝道。”圣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话头也不识。”峰云:“老僧住持事繁。”)

到过雪峰山后才知道,这一千五百人完全可以靠土地菩萨来供养。因为雪峰寺周边的土地资源丰富,即使是在深山老林里面(交通到现在还很困难),现在还有很大的一片村庄。它与云居山不同,云居山是山顶上的一个小盆地,周边九个小山头。雪峰山是在山顶上有一片的小山头,其范围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自己很感兴趣的“南山瘪鼻蛇”公案,在这里就很容易明白。因为庙前有一座小案山,比边山的小山要瘪小些。还有就是长庆禅师开悟后认证的公案:“万象之中独露身,为人自肯乃方亲。昔年谬向途中觅,今日看来火里冰。”长庆禅师、雪峰禅师和他的徒弟玄沙禅师在这里演出了一场旁敲侧击的好戏。

有关雪峰山的公案太多太多,说不完道不尽,还是回头说正题。从福州家中坐车(开得慢)走了大约两个半小时,才到了雪峰寺。闽侯是自己上高中的地方,应该很熟的了,但是,从来没有去过雪峰山,所以还是一路地问过去,而且所问到的地名都很熟,只是没有去过。

到了庙里,正值雪峰禅师诞辰1100周年纪念法会刚过,纪念法会的条幅还没有撤掉。庙的布局与鼓山涌泉寺差不多,所记载的乌石岭、枯木堂等都去不了,只能在庙前望山兴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养育着一千多位出家人,在王审知当闽王的年代,福州周边很多地方是“钟声佛号闻十里,路上行人半是僧”,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的繁盛景象。

在这里的感觉真好,门票也不算太贵,自然环境很好很安静。常住很勤劳,设了一个如意斋堂,供游客吃饭,出家人自然是免费的了。正好赶上“禅七”,可以听见从禅堂里面传出来的喊“起”字声,真想住下不走了。遇上一个做“荼毗”佛事的,居然在大殿前放起鞭炮,可见禅堂里面的出家人是比较辛苦的。

所以,还是云居山真如寺*的出家人幸福,自己五年前就说那是虚云老和尚给出家人安下的最好的养生场所。当然,如果是在一千多年前的雪峰禅师生活年代,是会不一样的,这片土地上必然全是出家人,自然只会有禅堂里面的喊“起”字声,而不会有鞭炮之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