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三十忠告论》讲记(十二)


   日期:2011/7/7 14: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十忠告论》讲记(十二)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龙钦巴大士的《三十忠告论》。前面那些偈颂很重要,但是最后的这两个偈颂更殊胜。

  空性之中行持诸因果,证悟无作护持三律仪,

  无缘大悲精进为利众,二资双运即是吾忠告。

  “空性之中行持诸因果”。这里讲的空性是诸法性空。但在这种空性之中,也要行持诸因果。现在很多人没有真正明白空性。如果你只修空性,不取舍因果,也不是正道,也是修偏了。所以我们要有空性的见解,也要仔细地取舍因果。诸法是空的,空是没有的意思。但是这个“没有”不是我们凡夫所想象的“没有”,这个“没有”和“有”是一体的。这个道理就是在心经里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诸法是空的,但是缘起的作用不空,所以我们取舍因果要更加严格、仔细。

  “二资双运”,不能认为是空,就不取舍因果,不去修行,这两个要修双运。其实你明白空性这个道理以后,会更精进,更深信因果。因果法则本身也是空性,因为是空性才有因果,因为是因缘果报,所以都是空性。它们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因果是不空的,缘起是不空的,但这个“不空”,不是真有,也不是实有。这是最高的一种见解,也是诸法的事实真相。其实这个很难把握。若是你把握住了,就成就了;若是把握不住,就会生烦恼,就要六道轮回。我们讲放下和放弃,这两个也是双运的。放下不放弃,这就是双运。你放下了,才不会放弃;若是你放不下,或者没有放下,就一定会放弃。你认为“我没放弃”,其实就是放弃。没有放下就是放弃,放下就是不放弃。这也是双运的,也是一体的。

  我们现在用简单的话来说叫缘起性空:性空不离缘起,缘起不离性空,性空和缘起是双运的、一体的。刚才讲的放下和不放弃也是双运的、一体的。我们若是仔细地了解,就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你要放下,但不要放弃。这个不放弃是永恒的。我们现在的不放弃是暂时的,暂时不放弃不等于不放弃,死了还得放弃。所以暂时的东西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现在你认为你没有放弃责任、没有放弃义务,但是我说你已经放弃了。因为你这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

  佛为什么说众生愚痴、颠倒呢?就是因为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不懂,这么容易的事情我们都做不到。其实我们真的放下了,已经得到的不用放弃,尚未得到的就能得到。

  其实放下是一种心态,一种觉悟,一种智慧。你真正开悟了,有了这个智慧了,就放下了,就什么都不用放弃了。因为这个时候法界就是你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你这个家就变大了,变得尽虚空遍法界了;你的家人也变多了,变得尽虚空遍法界了。哪里都是你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这样你就不需要放弃了。若是你执着于一个小范围的家,执着周围的几个众生为家人,可以暂时不放弃,但是到临终的时候,你不得不放弃,不得不离开。因为它不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不是永恒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所以现在我们要打开胸怀,放开心量。我们有家没有错,有家人没有错,有爱没有错,有这种心也没有错。但都是狭隘的,狭小的,不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到处都是我的家,到处都是我的家人,我喜欢所有的众生。”当你有这种心量的时候,见了谁都会高兴,见了谁都会舒服。不管别人对你怎么样,你都会很平静。

  因为你认为周围的几个众生才是自己的家人,所以你的儿女对你怎样都行,你对他们怎样都行。你为他们付出时,没有任何要求,也不求任何回报。不管他理解你,还是不理解你,你心里依然高兴。你将几十平方、几百平方米的屋子作为家,所以和自己认为的这些家人住在一起还行,跟别人住就不行了;在自己认为的这个家里住还行,挺舒服,在别的地方住就不行了。这叫分别、执着。佛要求我们不分别、不执着,要求我们断分别、断执着,因为这些是错误的。

  几十平方大的空间,怎么是你的家呢?它若是你的家,这个家若是真有、实有的话,那么它应该永远不变。你搬家的时候,这个新的空间就不能是你的家,你的家还在原来的地方,不能变。但是你搬家以后,这个概念、执着又变了:认为现在这个新的地方又成为自己的家了,原来那个地方又不是了。家人也是一样,今天跟这个人结婚了,认为“这是我的家人。”很执着。但是过几天离婚了,跟另外一个人结婚了,这个时候,原先那个人就不是自己的家人了。

  其实我们所认为的家与家人,都是自己认为的,都是自己加上去的概念。现在我们肯定有一些暂时的因缘,通过这些因缘,认为这几个人是自己的家人。你的这个想法,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周围的几个人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我到你们家做客,我不知道他是你的家人,我也没有把他当成你的家人,所以对我来说,他不是你的家人。但是他已经把自己当成是你的家人了,然后对他来说,你就是他的家人。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一个分别念,没有别的。

  你一生当中肯定搬过好多次家,那现在到底哪个是你的家?“肯定是我现在住的地方呗。”这些小家都是家,这是你自己认为的。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家?我们的家在哪里?可以说我们的家到处都有,法界就是我们的家。这是佛讲的平等,这样就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了,这叫解脱。若是不分别,不执着,你就不会在这里舒服,到别的地方不舒服了;跟这个人在一起行,跟别人在一起人不行了。这样,这些贪心、嗔恨心、嫉妒心、傲慢心等烦恼就都没有了。

  没有烦恼就不会造业,不造业就不用轮回,不轮回就没有痛苦。我们因烦恼而痛苦地转,这叫轮回;以慈悲而开心、快乐地转,这叫利益众生,叫转世再来。佛菩萨因愿力辗转在六道中,不属于轮回,因为他没有苦。不苦就不是轮回,有苦就是轮回。好多佛菩萨都在地狱道、饿鬼道、傍生道,在人间或在天上。但他们不是轮回。“法界是我的家,所有众生都是我的家人。”你真的认识到了这些,你就开悟了。你才算真正懂得佛理,证悟真理了。

  我们现在连轮回都没有弄清楚,还说自己在学佛。如果没有深信轮回,怎么学佛?若是你真正懂得了轮回,深信了轮回,我们现在讲“一切众生都是你的家人”的这个道理,你一下子就能明白,就能接受了。无始劫以来,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无数次地互为父母,互为儿女。可能你会说:“自己的父母、儿女难道不是自己的家人吗?”那么你今生的父母和过去生的父母,你今生的儿女和过去生的儿女,有什么区别呢?若是你觉得有区别,那你就要承认,你去年生的儿女和今年生的儿女应该有区别。其实只是时间的差别,一个是在过去世中,一个是在现在世中,没有别的差别。

  佛讲的都是道理,都是事实真相,佛法才是最究竟的科学。我们现在所讲的科学不叫科学,因为不可靠!今天这样判断,明天又那样判断;今天这样讲,明天又那样讲,没有讲清楚最究竟的真理。佛讲的都是最根本、最究竟的真理,佛的观念永远不会有被破除的时候。现在的科学是佛法的一种证明,都离不开佛讲的这些道理。

  佛讲人有前世、来世,通过教证、理证都能说明。但人就是愚痴,事实摆在眼前还不相信,这叫业障。佛讲在六道轮回里只有苦没有乐,都是平等的、全面的。从不净的角度来讲,是平等的;从无常的角度来讲,是平等的;从痛苦的角度来讲,也是平等的。如果我们不开悟、证悟,六道轮回都是不净的,都是痛苦的,都是无常的。

  世上所有的一切,地位、财富、名气……都是暂时的、痛苦的、无常的。现在有,将来不一定有;今天有,明天不一定有。富人会变成穷人,穷人也会变成富人。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都有这些因,当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都会轮流扮演这些角色。所以佛讲,不要执着这些。

  我们有时候会做穷人,有时候会做富人,有时候也会做一些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有时候也会做街上的乞丐等等。所以很多大德高僧讲过,自己从来没有羡慕过世间任何一种福报。因为他明白,没有什么可羡慕的,我们曾经投生为各个道的众生,做过蚂蚁、苍蝇、蚊子,包括最不净的那些东西。现在在轮回的时候我们看不到,等到了彼岸的时候,就能看到了,都是在轮流做!

  现在,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特别崇拜明星,一见到那些明星,就哭啊、喊啊……太愚痴了!这有什么啊?自己以前也当过明星,不只一次地当过明星,将来也会当明星。

  现在的众生特别颠倒,特别喜欢有权有势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和他们结识,拉关系。他人有权有势跟你有什么关系?他们现在威风,是在消耗福报,等福报耗尽了,就会堕落的。佛明确地说过:人要下地狱之前,会做有钱有权的人,会做明星、国王……因为福报快速地耗尽以后,好下地狱。就像是死刑前的囚犯,可以吃一顿美餐。然后几个月、几年以后就会下地狱,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现在暂时在享受,同时也在造业。

  其实富人比穷人可怜,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比街上的乞丐可怜!因为穷人、乞丐,普通的老百姓没有能力做那些恶事。有权有势的人造业快,而且恶业深重,然后就堕落了。所以再有钱,再美丽,再有地位也没什么可羡慕的。所有的这一切,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快要凋谢了!

  所以不要执着这些。有钱没钱一样,有权没权一样,有身材没身材一样,有文化没文化一样。世间的这些名闻利养,在生活、工作中,在对境面前,都是草做的矛,在关键的时候不顶用。不能降伏相续中生起的烦恼,不能熄灭内心燃烧的痛苦的火焰。

  佛法才是甘露,里面有一种摸不到、看不见东西,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叫加持力。佛的学问,佛法的文化,和其它世间的学问、文化不一样。你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事情,遇到困惑的时候它能解决;你在相续中生起烦恼的时候,它能降伏;你在内心产生痛苦的时候,它能浇熄。这就是它的非凡之处。所以我赞同、欣赏佛法。其它的任何学问与文化,我都不在乎,因为那些都不能与佛法相提并论。你学问不是挺高吗?在生活中,在对境中遇到困惑的时候,是不是都解决了,没有烦恼了,没有痛苦了?

  对世间的利益、福报没有一丝一毫的羡慕之心,这叫出离心。这是一种明理,也是一种智慧与觉悟。如果明白了,到彼岸了才会知道,都是无常的、痛苦的。或者是痛苦的果,或者是痛苦的因。都离不开痛苦,都没有恒常不变的。

  出离心不是勉强可以生起的,明理了以后,出离心自然就有了。那些大德高僧说,自己从来不羡慕属于世间的任何一种东西。为什么不羡慕?因为没有什么可羡慕的,这些都是不究竟,不圆满的,都是不真实,没有意义的。有些人总问:“我怎么生不起来出离心呢?”一点都不明理,能生起出离心吗?我说过,你能把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些道理都弄明白、搞清楚了,自然会生起出离心。“生起”是相续中自然就有的。你特意发不叫生起出离心。

  有的人这样发心:“我不能挂碍,不能贪着。”这不是生起出离心,这是控制自心。你要明白轮回、深信轮回;要明白因果、深信因果,才会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对这些道理,我不厌其烦地重复了很多次,但是很多人还是听不进去,到现在还不懂、不明白,还是茫然,这叫业障。

  所以说明理很重要,首先要明理。为什么我总是讲经说法?为什么这么重视让大家听闻佛法?因为明理是根本。如果不明理,不懂佛理,到山上做这些事情,一点用处都没有!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不能两手空空地回去。现在对我们来说,闻法是最重要的。这几天,我也有好多事情要做,但是为什么每天还特意安排时间给大家开示呢?因为闻法重要啊!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你们现在还是没有认识到闻法的重要性,仅仅为了一点小事,就不来闻法,不来听课了。若是这样,你到山上来就失去意义了!我希望你尽快下山回去!你们多不容易啊!一路跋山涉水,不顾一切地来到这里,却这样浪费宝贵的机会。干活谁都会,在哪都能干,这里有什么可来的?“我是来供灯的。”供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明白一些佛理。

  真正要点灯,就要点亮自性之灯、智慧之灯。若是你不听开示,怎么能点亮智慧之灯呢?我们供酥油灯,可以说是一个象征,象征我们本具的智慧;也是一种代表,代表我们自性的智慧;也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回归当初。要是起不到这样的作用,你到这里来供灯,也没有多大意义。其实供灯是一种殊胜的开启智慧的方法。若是你没有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打开自己的心胸,点燃自己内心的智慧之灯,供灯就失去意义了。现在对我们来说,闻法是最重要的,比什么都重要。其实不愿意闻法的人,不是学佛人,更不可能成就。

  放下和放弃是两回事,认真与执着是两回事。现在好多学者连认真和执着都分不清楚,还这样劝诫他人:“要执着。”错了!要认真,但不是要执着,执着了不会有认真,不执着才会有认真。真正的认真是一种智慧。

  有些人把随缘和随便也混为一谈了,一说随缘就随便了。随缘本身是一种不放弃。你能随缘才不会随便,若是随便了就是没有随缘。能随缘就是不随便,这是一体的,也是双运的。按经典说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性空就是缘起,缘起就是性空,这也是一体的。刚才我们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放下和不放弃是一体的,双运的;认真和不执着是一体的,双运的;随缘和不随便也是一体的,双运的。要这样理解。

  “证悟无作护持三律仪”。真正开悟、证悟后,是无作意。虽然你证悟了无作意,但这个无作意不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是没有取舍,而是更要护持三律仪。“三律”就是经、藏、论:“仪”就是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三戒。现在有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圆满了,什么都可以了,就不受戒了;认为自己已经成就了,达到那种无作意了,就不取舍了,吃喝嫖赌什么都做。现在这样的人不少。有些居士也认为:某人已经成就了,圆满了,怎么做都可以了。这是对佛法的曲解,佛哪有这样随便的?

  “无缘大悲精进为利众”,无缘就是空的意思,空性和大悲是双运的。其实大悲的自性也是空的。“精进为利众”,在相续中生起无缘大悲的时候,就会更加精进地利益众生。

  “二资双运即是吾忠告”。“二资”就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这里的空性是智慧资粮,行持诸因果是福德资粮;证悟无作意是智慧资粮,护持三戒是福德资粮;无缘大悲是智慧资粮,精进利益众生是福德资粮。“二资双运”相当于人的两只脚,人走路要靠两只脚,要解脱成佛,必须也要靠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二者不可缺一。

  《三十忠告论》一共有三十个偈颂,也是三十个忠告,这都是佛的教言,是上师的窍诀,也是龙钦巴大士对我们说的心里话。下面是结束语:

  依止胜师亦闻深教授,有阅甚深经续观内心,

  呜呼虽知无修自欺自,为我如我者说卅忠告。

  “依止胜师亦闻深教授,有阅甚深经续观内心”,就是依止了殊胜的上师,也接受过规范的教育,也阅读过甚深的经续,也观察过内心。“虽知无修自欺自”,虽然遇到上师了,闻到佛法了,也学过很多经、续,也禅修过很多次,也观过内心,但是没有认真地学修,最终自己欺骗了自己。这是龙钦巴大士在自谦,也可以说龙钦巴大士是说给他自己的,也是说给我们的。

  依止了殊胜的上师,闻到了甚深的法义,学修过很多经续等佛法,每天上早晚课,也在假装观察内心,实际上都是虚伪的。自己欺骗自己,没有认真用心,没有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修行。每天从早到晚观过心吗?心一直在散乱,一刹那也没有停止过。你们不顾一切来到雪域,来到朗措玛寺,不容易啊!如果不认真学,不认真修,到山上来有意义吗?

  我希望大家不要白来。我一直都是这个心态:我不希望人多,只要能认真学修,哪怕人少一点也行。这里是道场,不学不修的人到这里来没有意义,我不欢迎。我为什么这样讲?是希望大家到这里来都有些收获。你们来了不好好学,我有什么损失啊,也不是我要下地狱;你们好好学了,我有什么收获啊,也不是我要成就。

  很多人是颠倒的。我没有跟大家说一些花言巧语,有的人心里就不舒服了:“这个人怎么这样呢?我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拜访他,还说‘不欢迎’。”但是,如果你真有智慧,这是我对大家的一种关心,也是一种摄受。我希望你们不要两手空空地回去。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机缘不一样,哪怕是有一点点的收获,有一点点的变化也算没白来。若是你们什么收获都没有,就这样回去了,我心里难过。

  为什么要求大家都来闻法?若是真正能闻法、听开示,我相信佛的加持,历代祖师的加持,佛法的力量不可思议!虽然我是个凡夫没有什么能力,但是我靠诸佛菩萨、上师三宝、历代祖师的力量,能让大家得到所有的利益。大家要好好对照自己,烦恼习气不好改,学佛修行就是按照佛法,降伏烦恼,调伏习气。每个人都有烦恼习气,我们到这里来了只能看自己,不能看别人。我们都要拿佛法当镜子,多照自己的缺点和毛病,然后尽力改正。这叫有变化,有收获。

  现在到处都在开法会,搞这样的活动。我不希望我们的法会也变成没有意义的活动。真的,人力、财力、筹备工作,多不容易啊!这么多居士发心,准备了好多天!这些法宝和道场都不是自然形成的,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啊!但是都不珍惜,一点都不在乎。希望大家都向内好好地思维一下。

  我到汉地学汉语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之前从没有接触过汉语,一个汉字不认识,一句汉话也不会说,特别不容易。你们不珍惜、不感恩,连一点这样的心态都没有,还算得上是修行人吗?连做人的基本标准都没有达到。我们为什么能有这样一个学修的条件?这是大家的帮助。所以我们经常唱《感恩一切》。不懂感恩的人,连基本的道德都没有;不懂感恩的人不是人,和畜牲没有区别。

  由厌离心造此之功德,愿诸有情解脱得大乐,

  三世诸佛菩萨圣者后,吾等随行愿成彼长子。

  这是回向。“由厌离心”,厌离心就是出离心,就是为了能够生起出离心而造的《三十忠告论》。把这个造论的功德以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有情众生。“解脱得大乐”,希望他们能够解脱痛苦获得大乐。大乐是一种恒常的快乐。我们现在所感受的这些都不是大乐,也不是真正的快乐。解脱痛苦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三世诸佛”,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还有很多的菩萨与圣者。“吾等随行愿成彼长子。”这是龙钦巴大士在回向,愿我等一切众生都能追随三世诸佛菩萨与圣者,成为他们的长子、心子。若是你真有善根,真有智慧,这一句话就足够了。能继承佛、菩萨、上师的事业的心子叫长子,菩萨是佛的心子。菩萨和菩萨不一样,比如说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都是佛的长子,因为他们是佛的继承者。我们有这样的愿吗?慈诚罗珠是龙钦巴大士的别号,龙钦巴大士有很多法名,这是其中的一个。

  这个论典特别殊胜,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对照,好好学修。

  功德回向:将讲法的功德,闻法的功德回向给一切父母众生,愿一切父母众生早日离苦得乐,早日证得大圆满的境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三十忠告论》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三十忠告论》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