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极乐愿文》讲记(十)


   日期:2011/7/3 20: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极乐愿文》讲记(十)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接着学修往生的第三个因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在《极乐愿文》里没有单独列出来,没有单独的仪轨与解释,但是七支供的回向支里有发菩提心,后面的发愿回向里也有发菩提心。

    很多地方开极乐法会的时候,都要念诵《极乐愿文》,同时可以单独加一个发菩提心的仪轨,以此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这是我们一种传统的修持方法。

    平时念诵《极乐愿文》时也可以单独增加发心仪轨。可以用我们早、晚课里比较长的发心仪轨,那是从寂天菩萨的《入行论》里摘录下来的;还可以用我们闻法前念的三句“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还可以用皈依发心的四句短仪轨,“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用哪个仪轨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时间。

    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在这里主要讲的是发世俗菩提心,就是发愿、行菩提心。如果有胜义菩提心是最好的。有了胜义菩提心,再发愿、行菩提心也不矛盾。

    我们讲法前念诵的,“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是愿菩提心;“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是行菩提心,也就是修持六波罗蜜多等菩萨的学处。我们通过这两句话的内容来说明和了解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一切众生;二、修持成佛。成佛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发自内心地发誓、发愿,在内心深处有这样的愿望,叫愿菩提心。

    行菩提心也是为众生:第一、为众生修持成佛;第二、为成佛闻思修行。闻思修行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度化众生。

    根据龙钦巴大士的见解,一个是为果而发的愿,一个是为因而发的愿。果是菩提果、佛果。菩提果的因就是六度万行。我们通过闻思修行,通过修六度万行,最终才能达到彼岸,修持成佛。成佛后才能直接利益众生,度化众生。这是大乘菩萨的思想,也是大乘行者学佛修行的目的。

    如果学佛最终是为了自己解脱、成佛,那就不是大乘修行人;只有为众生才是大乘修行人。有的人学佛是为了往生,认为自己是大乘修行者,不一定。如果是因为轮回太苦,人间太苦,只为自己能得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待遇与享受,而自私地学法修行,没有发菩提心,没有度化一切众生的愿望,也不是大乘修行者。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修行如同水中捞月,不能往生。

    很多人想成佛,是因为现在要吃没吃,要穿没穿,要住没住,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会。如果成佛了,福报圆满了,就什么都有了;智慧圆满了,就什么都会了。然后还可以耍耍神通,玩玩神变,到别的世界玩一玩。这是为了世间的利益,还是属于世间的,这种人也不是大乘修行者。

    发愿为众生成佛才是菩提心,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者。没有菩提心,哪有菩提果?菩提心是菩提果的因。发世俗菩提心是获得菩提果的远取因,胜义菩提心是菩提果的近取因。一个是间接成佛的手段,一个是直接成佛的手段。所以发菩提心很重要。

    我们平时念诵极乐愿文的时候,加不加发心仪轨都可以。开极乐法会的时候可以加。

    修净土法一定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如果仔细讲,内容非常多,今天简单地给大家讲了一下。 

    下面讲往生的第四因——发愿、回向。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思维来发愿。有时思维面见佛菩萨而发愿,有时思维轮回的苦难而发愿,有时思维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而发愿。要通过各种方式发出无伪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

    与我结缘众,愿临命终时,
    化身无量光,比丘僧眷绕,
    亲临吾等前,见彼心欢悦,
    无有死亡苦。            

    “与我结缘众”,“结缘众”指与我结过缘的众生,包括现在、过去、未来世中所有与我结过缘的众生,无论是结过善缘的,还是结过恶缘的。发愿的时候也不能忘记父母众生,应该带着他们一起发愿。这里也有菩提心的内容。

    在《入行论》以及很多经论里都有这样的依据。跟菩萨结恶缘,也有意义,最终也能得度,也能解脱;佛菩萨有这样的愿力。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和佛菩萨结恶缘行不行呢?那不行。和佛菩萨结了恶缘,先要感受极大的恶果,待恶果穷尽了,善果成熟了,才能得到救度。所以我们要和佛菩萨结善缘。

    我们现在遇到这么好的机会,得到了一个能够彻底解脱的方法,我们要跟菩萨学,也这样发愿:无论是跟我们结过恶缘,还是结过善缘的众生,最终都能解脱。

    发愿要带着结善缘的众生还好一些,但要带着结恶缘的众生,一般人特别不愿意,很难啊!为什么呢?因为心里还有怨恨,还有分别。“某某前几天还欺骗了我,伤害了我;某某昨天还侮骂过我,殴打过我。”一想起这些,就一肚子委屈,心里在怨着、恨着。但在此处我们不能有这样的分别心,要有平等之心,要把所有的众生都带上。对菩萨来说,这并不难,还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帮助,是一种助缘,还非常感激。

    有的人怀疑:“仅仅带着结过缘的众生,是不是不太圆满啊?”不是的。“结过缘的众生”只是“所有众生”的一种说法,这个面很广。因为所有的众生都跟我们结过缘,有的结过恶缘,有的结过善缘。

    我们跟佛都结过缘,没有跟佛没结过缘的众生。有人说:“不是说佛度有缘众生,不度无缘众生吗?”不是这样理解的。“佛度有缘”是说佛只能度化机缘成熟的人。机缘不成熟的人,佛也度化不了,是这个意思。

    众生跟佛、菩萨、上师都结过缘,都有佛性,都有如来藏,都有解脱的种子,所以将来都能解脱、成佛。那是不是众生都解脱、成佛了,轮回就空了呢?轮回是不会空的,因为众生是无量的。每个众生都能成佛,但是没有都成佛的时候,所以轮回也没有空的时候。

    “愿临命终时,化身无量光。”愿出现隐没次第,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幻化出另一尊阿弥陀佛,来接引自己,这是化身无量光佛。

    “比丘僧眷绕”,不只是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阿弥陀佛还带着很多眷属。“僧”在大乘佛法里是指大乘比丘,也就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他们围绕着阿弥陀佛。

    “亲临吾等前,见彼心欢悦,无有死亡苦。”亲自降临到自己以及与自己结过缘的众生面前。人快要死亡时要感受两种苦——病苦和死苦,通过病苦进入死苦。病情恶化,极其难忍时,又面临着隐没次第,死亡的境相出现,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虽然对家庭、儿女、财产以及亲朋好友等所有的一切非常牵挂难舍,但是依然要失去,况且还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方,心里极度恐惧。此时,期盼已久的阿弥陀佛降临了。 

    一生中念了那么多遍阿弥陀佛,观想了那么多遍阿弥陀佛,都没有见到阿弥陀佛,现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们忽然出现,心中的欢欣与喜悦无法形容。而且阿弥陀佛及其眷属们降临的景象也妙不可言,有无比的加持力,以致于病苦、死苦等所有的痛苦都一扫而空,如同阳光普照整个大地,黑暗被一扫而尽一样。我们就要这样时时处处发愿,到临终的时候才能如实地“无有死亡苦”。

    愿八大菩萨,神力临空中,
    指示极乐道,接引往生也。

    “愿八大菩萨,神力临空中。”愿临终出现死亡境相,面临极其难忍的痛苦而又无计可施时,八大菩萨通过神通力降临在自己面前的空中,金光闪闪,光芒耀眼。

    “指示极乐道,接引往生也。”八大菩萨为我们指引通往极乐世界的方向,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善男子、善女人,这是通往极乐世界的光明大道,你们通过这条路,一直往前走,不久就会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你们的莲花已经在西方极乐世界绽放着,等待着你们;阿弥陀佛和无量无边的眷属在迎接你们。”

    在最危难的时刻,八大菩萨前来接引我们,为我们当“交通警察”,这是多大的福报啊!

    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发这些愿,在相续中尽量多串习,留下影像。串习次数越多,影像越深,临终的时候越容易忆念,越容易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若是我们平时不发愿、不发心,在相续中不积累、不串习这样的善根,到时候很难忆念,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很难出现。

    而且仅仅串习一、两遍是不够的,无始劫以来,我们那些恶念串习特别多,而且非常强烈。在关键时,相续中何种串习强烈,何种串习就会先出现。那时我们能想到阿弥陀佛、八大菩萨吗?想的都是世间这些琐事,什么财产、亲人……很多难以割舍的贪念都出现了。所以我们现在发心、发愿非常重要。

    恶趣苦难忍,人天乐无常,
    愿生畏彼心。
              

    “恶趣苦难忍”,是又一种发愿的方式,思维轮回之苦。如果没有出离心,很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恶趣”指地狱、饿鬼、傍生道,其中地狱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孤独地狱、近边地狱、无间地狱……我们在《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里讲加行时,详细讲过恶趣众生的痛苦。

    “人天乐无常”,与地狱、饿鬼、傍生道的众生相比,人界、天界有一点安乐。但与声闻、缘觉相比,没有丝毫的安乐;与佛、菩萨的境界更是无法相比。

    在六道轮回中,人天是福报,算是有稍许的安乐,我们也特别执着这些安乐。但这些安乐本身是一种苦,也是无常的。等你真正到了彼岸,就会恍然大悟的。地狱的痛苦不用说让我们亲身感受,只是看看描述地狱的图像,就吓得惊恐万状,不敢再看了。

    “愿生畏彼心”,祈愿对轮回生起畏惧之心。毒蛇窝里遍满了毒蛇,罗刹州的罗刹吃人肉、喝人血。我们一旦进入这样的地方,一定会立即惊慌逃走,不会有片刻的停留。如果我们真正能把轮回看成是毒蛇窝、罗刹州,知道轮回是苦海、是火坑,相续中自然就会产生畏惧心。

    其实轮回比毒蛇窝、罗刹州、火坑更可怕。我们落入这些地方,只会失去一条命,只是感受十几分钟的痛苦而已。因为毒蛇很快就会把人咬死,罗刹一下子就会把人吞掉,大火一会儿就能把人烧死,不用很长的时间。 

    但在六道轮回中,我们不仅要失去无数次生命,而且感受的痛苦也是无法言喻的。我们在地狱里喝过的炽热铁汁,如果能聚在一起的话,比四大海还要多,我们在生生世世中转生为穷人,因为没有吃、穿、住而流下的泪水,如果能够聚集在一起的话,比四大海还要多。我们在无穷无尽的轮回中失去过无数次的生命,若是再不精进,将来还要无数次地失去生命。如果你们听到这些还生不起希求解脱之心,那真是太愚痴了!

    有种动物,猎人在它旁边准备射杀它时,也不知道跑;被猎人的弓箭射中后才跑,但为时已晚。我们现在就像这种动物一样,特别麻木、糊涂,也不知道抓紧时间闻思修行,等灾难降临、业力现前的时候,才知道害怕,才想逃脱。可是已经晚了,已经完了!

    佛在经中讲过,业力现前时像决堤的洪水一样不可阻挡。此时采取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因而要提前预防。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凡夫总是在业果现前时害怕,菩萨却在种因的时候取舍善恶。避免种恶因,结恶缘,将来才不要感受痛苦。菩萨不怕业果显现,因为他懂得因果,深信因果,知道业力现前之时,只能转为道用。

    凡夫应该好好地思维轮回,然后对轮回生起厌患心、畏惧心。只有对轮回、对世间没有丝毫的留恋,才能顺利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否则非常难。

    无始至今生,漫长漂轮回,
    愿生厌离心。
              

    轮回本身无始无终。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我们在漫长的过程中漂泊轮回,所受的苦痛不计其数,难以忍受。世间八法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障碍,要发愿遣除这些障碍,愿生起厌离心、畏惧心,这个很重要。此处乔美仁波切为什么这样强调?就是因为如果没有出离心,临终时无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设使人转人,受生老病死,
    浊世违缘多,人天之安乐,
    犹如杂毒食,愿毫无贪求。

    有的人不会留恋恶趣,但是会留恋人间的这些福报。很多人非常渴望自己一直转生为人,再也不堕落恶趣,这样就可以一直享受人间的福报。但此处告诉我们,转生为人也没有什么意义,也要感受很多痛苦。

    “设使人转人,受生老病死。”假如从今以后,我们不堕落恶趣,不断转生为人,还要感受生老病死苦。

    人间有三大根本苦:变苦、行苦、苦苦;还有八大支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

    生苦。出生的时候非常痛苦,佛在经中讲得很详细。我们都感受过生苦,但是都忘了,再也回忆不起来那种苦了。每个人都是在哭泣中来到这个世间的。平时我们心里难过的时候也会哭,但可能是默默地流泪,只有在感受无法忍受的痛苦时,才会放生大哭。小孩子出生时大声地哭叫,就是因为非常痛苦!

    小孩子刚出生时,感觉就像从很高的悬崖上掉下来一样;当擦试身体时,感觉就像被活剥了皮一样;当父母亲高兴地把他抱起来,感觉就像羊羔被草原上的大鸟,从地上抓起来叼在空中一样,或者像鱼突然被钓上来一样。生的痛苦也很多,无法用语言描述,此处不再仔细讲。

    老苦。六根都衰败了,什么也不能做;眼睛花了,什么也看不见;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身体僵硬了,行走也不方便。吃不香、穿不暖、睡不好,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那种滋味也很苦。

    病苦。我们暂且不说疾病缠身,仅仅是平时有些小病,有一点点感冒时,连翻身、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躺在床上痛苦难忍。我以前没有生过大病,但有时感冒了,头痛了,也非常不舒服,也很痛苦,心里总希望早点好起来,早日恢复。真有一些大病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

    还有其他的八支分苦,我们都要感受。所以说人间只有苦,没有乐。

    “浊世违缘多”,浊世是指五浊恶世。现在是末法时期,是五浊恶世,无论是生活还是修行,都是违缘、障碍重重。人们每天都在盲目地四处奔波、漂流,还经常遇到不愉快、不顺心的事情,生活上坎坷不断,工作上挫折不断。众生业障深重,福报浅薄,必须要感受这些痛苦,因为造业太多、太重了。

    虽然现在有很好的外在条件,科技发达了,物质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内心却越来越不自在,痛苦也越来越难忍受。但这都是自作自受,越造业,内心的烦恼、痛苦就会越大。

    那些所谓大富大贵、有钱有权的人,在表面上看起来很风光,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受烦恼与痛苦的折磨。很多人跟我讲,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不想再醒来。但是他们掌握的财富与权势太多、太大了,想放放不下,想坚持还很难,精神压力大,就在这种煎熬中度日。很多人都非常羡慕与崇拜明星。其实名气越大,越有压力,越不自在、不自由。他们是最烦恼、最痛苦的人,甚至会陷入绝望当中。现在很多明星都信佛了,他们知道只有在佛门中才能得到解脱。

    人世间哪有什么快乐可言?那些普通的人也是这样,家里不安宁,彼此争吵;在单位与领导、同事相处不融洽。家事不顺心,工作压力大。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以前不工作的时候,还挺健康;工作没多久,因为各种压力,就瘦得不成样子了。

    人世间除了修行人能快乐,其他人不可能快乐;有世间的福报不一定有快乐,有修行才有快乐。无论是在山洞还是在皇宫,心自在了,才能自在;心快乐了,才能快乐;心自由了,才能自由。不转变自己的心,不把握自己的心,到哪里都会有烦恼,有痛苦。所以不要再糊涂了!

    “人天之安乐,犹如杂毒食。”我们不能追求、享受人天的安乐,那些就像掺杂毒药的食物一样,虽然色香味俱全,却会断送我们的解脱慧命。但是我们也不是不能享受这些人天的福报,我们可以转念,把有漏的人天的福报转变成出世间无漏、恒常的快乐了。

    其实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只是一种转念。若是没有转念,我们现在享受、感觉到的都是人间的一些安乐与境相。只要一转念,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感受的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快乐,都是无漏的、恒常的、不变的。所以不是必须要离开人间,脱离这个世界,去另外一个地方享受。

    “愿毫无贪求”,发愿没有丝毫的贪念或欲求。没有贪欲是出世间的境界,若有贪欲就是世间的、人天的境界。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必须要死亡,我们可以活着往生,亲见阿弥陀佛。

    每个人的心底都是一片净土,把这片净土修出来,让它显现出来,这就是活着往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阿弥陀佛,把他修出来,让他显现出来,就是活着面见阿弥陀佛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极乐愿文》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极乐愿文》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