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两世作贼 终证圣果


   日期:2011/6/5 19: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两世作贼 终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位发心经常作供施的婆罗门。一次他在作供施时心想:凡来接受我的供养和布施的人,不要有任何争论和斗争等不祥的事。其中迎接的婆罗门有市中心的和市郊区的,他们不合,市内的对市郊的说:“你们以农务为主,来此接受布施是不应理的,这些布施归我们享用。”双方互不相让,愈争愈凶。正在此时,一个以偷盗为生的婆罗门趁机偷走了金银财宝等等物品,别的婆罗门发现了,不顾争论,上前抓住他狠狠地用鞭子抽打,又拳打脚踢,打得小偷实在招架不住,便往祗陀园逃命。当他逃到祗陀园时,目睹世尊及僧众是那么寂静,无有任何喧闹,(师言:听经闻法都要保持安静,不能说话,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律仪,有出家人不共于世间的规矩,按规矩闻法,即便是一堂课,恭恭敬敬地听闻,也是功德无量,百千万劫都是难以遭遇的。平时的生活也应处处注意观察自己的的语言,说话不要把死人吵醒了,经常要想到自己是个出家人,为人师表,言谈举止是否是利益众生的,《格言宝藏论》中也有‘溪水经常哗哗响,大海从来不喧嚣’的教言,这正说明了智者与愚者的差别,所以,你们要常常学习智者的言行,调伏自己的诸根。)看到这清净的僧团,他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想:自己作婆罗门已作够了。就到世尊足下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摄受他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慈悲开许,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词为他传了戒,并传授了一些教言,他自己也精进修持,灭尽了三界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之后,他就观察所应调化的众生,观知该调化原来打自己的那些婆罗门。刹那间,他到了以前婆罗门供施的地方,从空中飞下来,以前的那些婆罗门见到空中飞来的比丘,特别欢喜,也生起很大的信心,把他抱入法座,于足下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他也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中很多婆罗门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了预流果位,大多数也皈依了三宝。

诸比丘请问:“世尊,这位尊者以何因缘先作了小偷惧于挨打,后逃到佛前出家,并且灭尽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请世尊为吾等演说。“世尊告曰:“诸比丘,这是他前世的因缘,早在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婆罗门因偷别人的供施,被人责打,逃到迦叶佛那里出家,一生中守持净戒,临终时他发愿:虽然在迦叶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没有证得什么境界,但以此功德,愿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作令佛不欢喜的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婆罗门即现在的婆罗门,以业缘及愿力成熟故,今世他仍是惧于挨打而逃去出家,并证得罗汉果位。”世尊如是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作贼       证果)(五明学佛网:作贼       证果)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明心见性与证果三者的区别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一章 出家证果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3 证果时间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章 证果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章 证果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十章 证果次第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二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一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九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