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解脱知见


   日期:2008/10/16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活中需时时培养自己正确的知见,正知正见一旦养成,还要学习随时随地可以放下,如此能“解脱知见”就很容易解脱烦恼了。
曾经有人请示上人:“我已经是默默付出,出钱出力也不求名不为利,但还是有烦恼,这是为何?”上人回答:“既然还有烦恼,则必定是还有所求,要求别人接受我们的意见也是有所求”。想来也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因意见不被重视,方法不被采纳而心生不悦,也因过度执着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而造成主观与偏见。言行一旦落入主观与偏见,则易形成我执我见,这也是烦恼甚或冲突的缘起之一。

有正确的信仰才会有正确的知见,但有正确的知见并不代表可以轻易放下知见。有些人虽然自己的知见很好,但因种种原因不被别人接受而无法放下知见,这就是苦恼的根源。正确的知见是一种观念,放下知见则是一种实践。有正确的想法也有正确的说法,再付诸正确的做法,才叫做身、口、意皆如法。末法时期各宗派法门百家齐鸣,有正确的知见已属不易,要放下知见更是不简单。有时候,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见最好而固持己见,才会造成意见相左,严重时甚至形成意见冲突,这是一种我执与我相。修行要“破我执、灭我相”,难就难在这里。

以前在经营事业时,只要有先见之明,决策会议时我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要求员工依此观点去落力执行,而员工们也能自此学习到如何“洞察先机”。这种观点其实就是过去付出代价得来的经验之谈,不坚持的后果是付出惨痛的亏损。有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甚至还得用坚硬的方式去坚持自己的知见。

在修行团体里则恰好相反,志工们的年龄、学历、财富及观念均不相等,只因有同等的爱心而有缘相聚,在“惜缘”与“尊重”的心念下,彼此只有感恩的义务,没有抱怨的权利。因此,有时明知经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并不十分理想,或自己曲高和寡的提议不被接受,仍需忍辱负重并以大局为重,不得一意孤行。因为,坚持的后果会造成各持己见或口服心不服,因理事不圆融而令事情不圆满,有时候意见也没什么好坏,只是每个人的观念与角度不同而已。而真正不理想的决策在付诸实行也令大家深受挫折之后,那更会是“观机逗教”最好的时机,也是“藉事练心”最好的教材。有时,机会教育的效果会更胜于过多的言教,要修行就要持此心念。

觉得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很好,也未必要去坚持,因为未经多数共识的决策,会种下日后执行时缺少助缘的隐忧。知见或观点很好,还要人缘也很好,这样我们提出来的意见人家才会欢喜信受、全力配合。如无法提出让人心悦诚服的见解,而只是一味地以维护自己自尊心的心态去坚持,那是强人所难,这是一种无知,也是一种我执,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种习气。没有建立在宏观与客观基础上的知见或决定,很容易流于私情的牵绊及个人的偏见。如此,缺少远见与深思的知见,人家看不到愿景,当然不会乐于接受。

修行团体中的许多会议,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画面。一群大学毕业的志工需与小学程度的组长开会协商事情,一位身为企业负责人的志工能放下身段与从没上过班的阿嫂型志工沟通讨论意见。而更有趣的是,教育程度不高的资深志工,却把大学程度的志工带得服服贴贴,身为企业主管的志工跟着阿嫂型志工做活动,却也跟得亦步亦趋,毫无怨言。探究其因,就是“以德服人”“以心带人”,这与教育程度及权势职位无关,而与个人的德行有关。

证严上人曾慈示:“带领大众不是只会传授自己的心得跟经验,而是要以德服人”。有时候,一件事情做得很成功、很出色,并不代表领导者“会带人”,而是人家“会跟随”。法演大师曾说:“势不可使尽,势使尽祸就来”。仗着自己的学历、经验、财富或地位去抑使权势,只懂得指使别人,不懂得谦卑学习,去接纳包容别人的意见,一旦权势使尽,则物极必反,为自己带来祸害。

有时候,我们也不必急着自己一直发表意见,或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偶而静下心来,扮演听众的角色,以同理心去听听别人的意见,让别人也有提供见解及发表看法的机会。这样人家会有被尊重的喜悦,而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倾听”的生活艺术。

好的知见虽可以让他人参考,但不要强求别人接受。别人不愿接受时,我们更要自省是否我们的知见有待改善。如经客观分析、善巧论述,别人还是不接受,那可能是时机不对、因缘不具足,并不代表我们的知见不好。好的知见一旦不被接受,也不必感到无奈,那只是无缘。

心地清净则所学皆成智慧,心不清净则所学皆成知见。生活中需时时培养自己正确的知见,正知正见一旦养成,还要学习随时随地可以放下,如此能“解脱知见”就很容易解脱烦恼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解脱       知见)(五明学佛网:解脱       知见)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开悟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