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先“静”后“思”再“语”


   日期:2008/10/1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一年,我回花莲静思精舍向上人请示会务,由于马来西亚要举办志工生活营,需要台湾本会支持讲师,因此言谈间我向上人提及此事。上人慈示:“台湾慈济委员人人十分忙碌,为长久计,海外慈济据点除了取之当地、用之当地之外,尚需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语毕,我见上人的口气似有些许意见,为不让上人为难,我马上接上一句说道:“上人,我是想既然回来了,就随缘争取……。”话未说完,上人立即当面给于训示:“不对,你如果随缘争取,我就随缘给你(讲师)”并说:“你应该要全力争取!才对”,这句话当头棒喝,至今犹言在耳,时时警惕自己“说话要用心”。
人生中,很多事因为没有“三思而后行”,决策草率加上智慧不足,以致一步错而千步差,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很多话因为没有“用心讲”,造成失言甚或妄语,以致说者无心而听者有意,轻轻一句话重重压在别人的心头上,造成误会难解。或口无遮拦、说长论短,不但“口吐毒蛇”,甚至“口喷铁丁”,到处伤人,让人受创而永生难忘,可能也自此而结下恶缘。

  虽然听者需自我免疫,别人无心之话不要认真地放在心理,即使是面对是非批评或称讥毁誉,也需启动自己的“心田过滤器”,将不利于心灵成长之杂质过滤掉,使之去芜存菁,让心上无痕。但说者是“始作俑者”,尤须自我约束,守好口业。静思语有言:“不懂得机智的问答,也不懂得适时的保持沉默,是很大的不幸”,意即警惕我们 -- 说话要因时、因地、因人而懂得拿捏分寸,话到嘴边留三分,饭可以吃饱,但话不能说得太满,甚至不该说话时更应“沉默是金”。这不只是用心,也是生活的智慧。

  一句话可以让人笑,可以让人跳,更可以让人气死掉。因此,用心对别人说一句好话,就如同在祝福人家,自己也因此而发了好愿,这是用智慧来说好话,不但鼓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一句话没有用心讲好,或心直口快,则明明是好话一句,但因脾气不好而造成口气不好,以致好好一句话却重重地把它讲坏掉。此犹如静思语所言:“心好,但脾气嘴巴不好,也不能算好人”。凡夫因为愚痴而智慧难启,不但没有“分别智”,也欠缺“平等慧”,以致盲从附和,人云亦云,道听涂说加上危言耸听,造成“祸从口出”。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其道理即在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