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是实有!


   日期:2011/4/17 10: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要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诚语指示。令专一故。简非乾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这个地方解释“有世界”、“有佛”,这两个“有”字非常重要,“有”是真实的有,决定不是假设的。蕅益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说明,它有四个意思,这四个意思就是“四悉檀”。“四”是四种,“悉”是普遍的意思,“檀”就是布施,布施一切众生,佛是以法施与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四种利益。

  ‘的标实境,令欣求故’。“的”是的的确确、实实在在,标明这个境界,西方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也是真有。因为它真实有,我们才会发愿祈求,才希望真正能够见到阿弥陀佛,自己也能往生到净土,这就是“世界悉檀”。得欢喜的利益,这个欢喜是真实的,世间所有一切欢喜都是假的,转眼成空,不是真实的,唯独这个真实。

  ‘诚语指示,令专一故。’我们要相信本师释迦牟尼佛真诚的言语,指示我们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相信释迦牟尼佛,相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愿愿真实,愿愿帮助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圆成佛道。相信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对于阿弥陀佛的赞叹,句句真实,使我们生起真实的信心,专心一意来修学这个法门,这一生当中决定圆满的成就。这就是“为人悉檀”,得生善的利益。

  ‘简非乾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这一段说明,佛给我们讲的,西方世界阿弥陀佛不是寓言,不是“乾城”,这是讲乾闼婆,乾闼婆的城是幻化的,不真实。“阳焰”,这也是假的,阳焰就是《庄子》所讲的野马。大陆北方平原的地气,远看就像水一样,走近就没有了,叫渴鹿阳焰,渴鹿不了解这个现象,看到前面有水,牠渴了就想到前面去喝水,怎么跑也没有,跑到前面,它还在前面,永远没有,那是假的,地上一种气。阳焰,比喻不是真实。

  “非权现曲示”,这句话是对李长者说的,李长者是唐朝时候的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华严经》自古至今只有两个批注,那就是李长者的《华严经合论》,清凉大师的《疏钞》,这是《华严经》最著名最完整的两个注子。李长者在《华严经》批注,说西方极乐世界是权现的;换句话说,他说这不是真实的,是阿弥陀佛方便接引众生,在那个地方的一个设施,是委曲的一种示现。蕅益大师这个地方就是辩驳他,李长者是了不起的人,《华严经合论》里面讲的东西值得我们佩服,但是这句话说错了,这句话是误解了西方极乐世界。菩萨误解西方的很多,不足以为奇,大菩萨常常都误解,李长者这句话说错了,有什么值得奇怪?西方世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非缘影虚妄”,缘影,《楞严经》里面讲得很多,也不是真实的,是我们众生把六尘缘影的这个现象,错认为是自己的心,举这个例子。它不是六尘缘影,不是虚妄的。“保真”是小乘。小乘人证得的是偏真涅盘,也叫涅盘,但是它不是圆满的。世尊在大乘经上讲,小乘涅盘好像走路,是个中途站,不是目的地,不能保证你到究竟的目标,这是破小乘人错误的见解。“破魔邪权小”,这是总结。上面所说的,是破除这些对于净宗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属于“对治悉檀”。

  ‘圆彰性具,令深证故。’这是“第一义悉檀”,叫我们得证果的利益。“圆”是圆满,“彰”是明显,一丝毫隐瞒都没有。“性具”,说明西方世界依正庄严都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心外之法。这与一切大乘圆顿经教里面所说的完全相同,由此可知,它确实有理论的依据,它不是随便说出来的,它确实能令我们深信不疑,因为它是自性本具的,正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正因为它是自性本具,我们一定可以证得,使我们修学、往生、证果更加深了信心,深信不疑,从这个地方真正奠定了。我们把这个道理、这个事实搞清楚,当然就不疑惑;凡是疑惑,是没有把这桩事实搞清楚,这就产生疑问。疑是菩萨大障碍,何况我们凡夫!对菩萨修行证果都造成障碍。我们凡夫如果有疑,障在我们面前,这一生往生就没有指望。蕅益大师作《要解》,莲池大师作《疏钞》,他们的用心都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以真实甚深的信心,发愿持名,这才是不思议的功德,这才是得生唯一的条件,所谓是具足三资粮。这是说明,两个“有”字有这么深的含义、这么广的利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