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其它法师:功夫直透生活禅(明一法师)


   日期:2025/10/14 11: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功夫直透生活禅 

明一法师

     佛经上说,一切功德无不从禅定出。可见禅修对于佛教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以禅在佛教的修行上,不管你是修哪个法门,禅修都是不可缺少的。对于禅修来说,自己也有很多的亲身体会,各种各样的境界,各种各样的奇特,各种各样的对治可以说是无所不现,无所不用。
  体会最大的莫过于,禅修中各种各样的境界,各种各样的奇特,各种各样的对治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兑现。也就是说,禅修中的境界会在生活中出现;禅修中的奇特会在生活中出现;禅修中用于对治这些情况的方式也同样可以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这些情况。

  坐过禅的人都知道,坐下来安静以后,眼前就像看电影一样,各种各样的境界纷纷扬扬,有的是你喜欢,有的是你讨厌的,有的是你不关心的。我们的贪心就会追逐喜欢的境界,我们嗔心就会厌烦你所讨厌的境界,我们的痴心就会遗漏不关心的境界。这和生活中的情况完全一样。

  禅修中出现这些境界的时候,我们的指导老师就会教我们用专注于功夫(或者数息、或者念佛、或者观想、或者持咒、或者起疑情等等)的方式忽略这些境界。对于喜欢的境界不贪,用心于功夫;对于讨厌的境界不嗔,用心于功夫;对于不关心的境界不痴,用心于功夫。这样你的功夫就会慢慢上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把这些对治方式用于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所谓专心致志。对于喜欢的事情不贪,或者少贪,专心致志去做;对于讨厌的事情不嗔,或者少嗔,专心致志去做;对于不关心的事情不痴,或者少痴,专心致志去做。这样你做任何事情的效率就会慢慢提高。

  禅修中常常会出现大起大落或者大喜大恨等等奇特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境界来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用“一概不理”的方式来处理。所谓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来对付。再好的境界出现我不理,一心用功一会儿它就过去了;再坏的境界出现我不理,一心用功一会儿它就过去了;再细小无关的境界出现我不理,一心用功一会儿它也就过去了。

  这个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同样适合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景。比如得到了大奖你不要太高兴,应该知道继续专注用功,明天还有希望得到更大的奖励;得到了很大的打击你不要悲哀,应该知道继续专注用功,明天的太阳一样会出来;任何的琐碎事情应该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要遗漏,应该知道继续专注用功、心不附物,来日还有很多事情等待你去处理。

  这也是师父提出生活禅的基础吧,因为禅堂里面的一切活动与生活中的一切活动没有两样。只是现实生活要来得嘈杂些,所以在禅堂比较容易用功,而在现实生活中用功更难些。所以能在现实生活用得上功夫的人,那才是真正有功夫的人。这在祖师的语录里面也是常常提到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法师)  

 其它法师:众生、菩萨、佛(素全法师) 

 其它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其它法师:日日日出(圣印法师) 

 其它法师:我愿健康幸福(果真法师) 

 其它法师:夜夜夜思(圣印法师) 

 其它法师:天天天蓝(圣印法师) 

 其它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南亭法师) 

 其它法师:佛说盂兰盆经解(纯果法师)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其它法师:一华一叶一世界(如本法师)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