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XC法师:皈依开示——龙泉寺2009春节“国泰民安•华严祈福”法会报道


   日期:2025/9/30 23: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师父皈依开示

——龙泉寺2009春节“国泰民安•华严祈福”法会报道(四) 

    2009年1月28日(年初三),龙泉寺举行了09年第一场的皈依仪式,师父作了开示:

各位同修:

    在09年刚过3天,就来参加皈依法会,很随喜大家,这也是龙泉寺09年第一场皈依法会。皈依非常重要,每次对于新皈依的在家同修们,都要认真思考皈依的意义、皈依的目的。因为长期以来,很多人到庙里皈依,仅仅是拿一个皈依证,这样一个简单目的而已,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没有皈依证,那时候连纸张都没有,也没有什么证件。

    有些人觉得寺庙里面要发展,需要吸引很多人来,总的来讲,这些都存在着种种不很正确的想法。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需要佛法、需要三宝,我们自己需要皈依,才会来皈依的,而不是说别人要求我们来皈依。比如说,出家的法师要求我们来皈依,和我们自己发心来皈依,这是不同的。如果别人要求我们皈依,我们自己不想皈依,那也得不到什么皈依,也不算真正的皈依。

    有些人认为皈依就是把仪轨念几遍,半小时就结束了,这就算皈依了。其实这只是一个仪式,这个仪式是有其内涵和意义的,仪式做完了就表示说我们学佛的开始,表示我们修行的开始,是我们究竟成佛的基础。所以皈依是信佛、学佛、成佛的开始,这是第一步。并不是说,参加了皈依的仪式,那我们就变成佛教徒了,这个观念是有很大的问题,是不符合佛教皈依的意义的。

    皈依是我们整个生命要寻求皈投、依靠的。法,是释迦牟尼佛宣说的;僧,是僧团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法来实践的。那这些人住在一起,就成了庙、一个道场、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是根据佛法来做事、根据佛法来生活,来实践的。那我们皈依之后,就意味着我们自己的思想、语言、我们的行动要同这个团体的所做所为符合、相应。那这才是学对了。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那我们到庙里来皈依,也只是得了一个名义而已,美其名而已,实际上没有实际的内涵和意义。

    有人皈依好几次了,这个庙也皈依,那个庙也皈依,这位法师也皈依,那位上师也皈依,那这仅仅是凑热闹而已。而实际上,内心没有选择真正的皈依处,没有皈依的对象,没有皈依的僧团。就如我们在社会上面要办一个活动一样,需要有一个团体举办,要有一个组织来策划、来执行,如果我们的行为跟这个团体的行为不符合,这个事情就做不好。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掉队了就会很害怕。一个家庭里的人,其他人找不到也会很担心;我们在学校里上学,如果学籍被开除掉,我们也是会非常的难过。那我们皈依也是一样的,皈依就是意味着我们自己整个生命的选择,是需要佛法的精神食粮,需要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所以,这不仅仅是仪式,仪式很容易做,半个小时就做完了,但是我们要学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不是1天、2天,1年、2年就能够学得好。1年、10年、20年、一辈子也很难讲说会学得怎么样。好多居士学一学,就不知道怎么往下学了,学不下去了。学一学就会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缺乏方向,是因为内心对佛法、对三宝没有产生真正的皈依。皈依不仅仅是皈依某一个人,皈依团体,皈依僧团,皈依这个团体的出家的法师,皈依依法实践的这些人和这些人的思想。我们自己愿不愿意照着这个做法去做,照着这个思想去落实,我们才会来皈依。

 

虔诚的信众

    大家找到龙泉寺来,就意味着同龙泉寺有缘,有缘来皈依后就要认真学。我们一年到头都会有一些课程,周末也好、逢年过节也好,以及我们山上的义工都有一些课程可以学习。我们会有引导大家学佛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往哪里走,怎样往下学,我们要去了解、要去学习、要去掌握,这个才是真正的学佛法。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那仅仅到佛门里面来结缘罢了。到庙里能找到很多熟悉的人,很多善良的人,大家来凑热闹,这不是在学佛法,是在凑热闹,热闹一过、不热闹了,就不学了,这是肯定的事情。

    所以我们对于皈依的目的,以及自己发心皈依、皈依对象的选择是非常的重要。一旦我们自己认准佛法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就不能动摇、不能改变、不能怀疑、不能懈怠。懈怠和懒惰,没有对佛法的希求心,慢慢就没有什么皈依可言,内心就没有真正的依靠,内心就没有力量。

    按社会的话说:在家靠父母,学校靠老师,出外靠朋友。学佛法要靠善知识、要靠僧团。我们学佛法,常常讲是跟法师学、跟过来的人学、跟善知识学。学佛法不是跟书本学,书本只是做参考。书本里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到现在都是讲这些道理。过去为什么那么多人有成就,现在我们为什么学的不会有成就,就说明跟人有关系。

    那么不一定说我们道理认识到了,我们就能做得到。道理认识到跟做得到这里边有很大的差距,就是理论怎样变成实践。自己内心对佛法的想法,怎样通过我们语言的说法和自己行为的做法相应。想法、说法、做法相应,这是不容易的事情。长期以来我们内心对人的一种拒绝、排斥、怀疑、我慢,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很差,障碍都是很大,问题都很大,更何况去学佛法。在家的时候,我们人缘都不好,人的关系都很难处理好,那怎么来学佛法?佛法包括十法界,人界也是法界之一。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看得到、摸得着,会有喜怒哀乐,这个都很难处理好,更何况这个内心的世界,更何况我们要跟佛相应?佛要度众生,功德圆满,菩萨也有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自利利他。所以我们皈依之后,就是要真正去学习,这样的话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佛法的这种利益才能够真正得到。

 

平安面平安

    如果我们学佛法的动机有问题,目的有问题,方法有问题,步骤有问题,最后都会有问题。不是说我们动机没有问题,最后就不会有问题。动机没问题,发心学佛,目的没问题,我们要成佛。但是怎么成呢?怎么学呢?整个过程需要方法,需要善巧方便,若没有方法、没有步骤、没有次第,那我们人很快就老了,很快这个心就发不起来了,这些对我们来讲都是很大的考验。

    大家09年第一次来皈依,希望我们100个人,200个人,最后有那么10个8个,3个5个就很不错了。你过10年、20年,过50年之后再看,我们还有没有这种信心,有没有这种动力都很难讲。可能我们到庙里皈依一次,拿了皈依证,1年、2年、3年,我们慢慢就忘掉了,忘记掉了自己是佛教徒,忘记掉了我们皈依到底要做什么。我们非常容易用佛法来点缀自己的生活,庙里什么活动呀,佛教道理也懂一点,就是用佛法来装门面,点缀自己的生活,或者大家谈论的一个话头而已,3个5个大家交流,大家有个话题可以说。

    佛法学对路的,肯定要心跟法相应,心跟人相应,法跟法相应,人跟人相应,如果这个不相应,就没办法学。所以归根究底,我们内心要跟三宝相应,要跟佛法相应。而不是说佛法跟我们的心相应,不是说三宝跟我们的心相应,这个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内心都是烦恼,都是无明。只有我们内心跟佛法相应,对三宝有广大的希求心、虔诚心、不变的信心,我们的烦恼才有办法得到调服、得到化解。

 

殷重地发愿,新的一年,心的期许

    信心一起来,自然而然烦恼就起不来,信心的特质就是能让我们内心清净。如果我们内心对三宝有怀疑,那就是在起烦恼,这样,听经、听开示、拜佛都在起烦恼,那行为的意义就不大。所以为什么我们很强调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对出家法师的信心的缘由就在这里,而不是我们出家法师需要大家恭敬。

    这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人来培养信心。那如果说内心对泥菩萨是否恭敬,别人怎么知道?我们可能有人的时候,或者说我们觉得要去关心的时候,才会去关心。实际上我们在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里,佛菩萨在我们内心的分量是很轻、甚至是没有的。只有看到佛菩萨的时候,心里才会有一点信心和恭敬心,实际上大部分的人都没有。

    那么我们看到佛像,看到佛经,这个还是靠我们自己的理解。我们自己理解说,看到佛像我们要恭敬,看到佛经要根据里面的意思来行持、来修行。那我们看到出家的法师就不一样,出家法师是人,是佛法的体现。他告诉你的方法可能跟你自己理解的方法不一样。那你自己可能翻的哪一本经,翻的哪一页,自己理解的哪一句,也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因缘,也就是靠自己的力量理解的佛法。那法师告诉我们的方法,是这位法师多少年修行过来的经验,是他经验的传承。经验的传递与自己看经本所获得的,这两种力量是不同的。这时要看我们自己怎样去选择。那因为我们凡夫众生,我执、法执很重,每个人习惯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每个人相信自己所理解的佛法,不相信别人对我们佛法的讲说,所以是很大的一个障道因缘。

    佛门里面强调,亲近善知识才能听闻正法,才能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为什么把亲近善知识排在听闻正法的前面呢,道理也就在这里。我说的意思并不是否定大家主观的觉悟、主观的受用,而是说佛法跟世间法,本质上面不同。

    所以我们今年皈依之后,随着我们常住硬体建设各方面的改善,慢慢我们会有一些相应的课程作安排。也希望大家今后常常来听课、共修,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而不是大家来凑热闹。以此祝愿大家。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XC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XC法师)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