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四)菩萨行外布施及内布施时如何分辨应施与不应施?


   日期:2025/6/30 18: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菩萨行外布施及内布施时如何分辨应施与不应施?

一个菩萨行者,虽然在无量劫中,经过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令人崇敬、感动的行舍过程,但是绝对不是一味没有分别能力的随意施舍,而是在具有高度智慧判断下,分辨出何种情况下应该布施,何种情况下惠施后反而害了众生,连不到行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非常需要知道的判别问题;尤其是现代的凡夫学佛者,更应清楚的明白何种情形‘应施与不应施’的道理。现在就提出二十三个重点来做分辨:

1.菩萨行外布施时何种情况不应布施?

当菩萨行外布施时,必会做如下观察,也就是说任何人在学菩萨行外布施时,皆应做以下观察:

1.如果观察出有人为了伤害自己或者杀害别人而来向你索取药品、火具、刀物、酒类时,不应布施。相对的,倘若为了利益自己或饶益他人而来求索药、火、刀、酒等物,即应惠施。

2.菩萨行者绝对不会用没有经过他人同意的物品而行布施。

3.菩萨行者绝对不会为众生说媒,介绍妻妾与人而行布施。

4.菩萨行者对绝不会用有虫的饮食等物而行布施。

5.当菩萨观察出:布施种种玩乐等兵,会令受施者产生骄傲、放逸等恶行,以致命终之后,堕落恶道,即不可布施。相对的,若观察出虽然布施各类玩乐等具,不但不致令受施者增长不善心,反而令其生起利己利人心、敬重佛法心,有因此而导入正道的倾向,即可随彼所求,欢喜布施。

6.菩萨行者绝对不会用捕鱼、狩猎、罗网……等伤害众生的器具而行布施。

7.菩萨行者绝对不会用生存在水、陆、空等畜生的性命而行祭祀等杀生害命之施。

8.菩萨行者绝对不会用财物去帮助怨亲之人呵骂、缚戮、杀害、刑囚众生。

9.菩萨行者遇到病患之人前来求索对其有害的非量饮食,绝不布施。

10.菩萨行者遇到性好馋嗜之人,已经饱食,犹经常前来求索珍妙的饮食,绝不布施。

11.菩萨行者遇到众生被愁忧之事所逼,向其求索杀生殴击之物,以及毒食之类,乃至表白杀生之意,欲坠岩、投渊、赴火,绝不施其所欲,并当极力抢求。

12.菩萨行者遇到有人前来求索对其哺乳养育之恩深重的父母、师长之辈,绝不布施。

13.菩萨行者如果身为国王,绝不以其权力强逼国境内的妇女转施他人,仅能在国人同意下,量力而为的用村邑、聚落、川土施与求乞者。

14.菩萨行者在没有经过自己的妻子、奴婢、仆役、亲戚、眷属同意下,绝不强迫妻子、仆人、亲眷施与他人;虽然事先用正义之言晓喻,令妻仆等欢喜,乐意献身求索者,但绝不布施结怨家、恶友、鬼类及凶暴之人,亦不将身体柔弱、多病的妻仆等布施给乞求者当做佣人之用。

15.菩萨行者绝不会将王位布施给乐行种种暴恶之行的残酷之士。如果曾经遇有暴恶之徒先居王位,菩萨有力,倘应废黜,何况施国与他?

16.菩萨行者绝不会将众生心念引向‘外道’,教导众生外道法;所学正法,也绝不会施舍给欲利用佛法,破坏佛教的外道行者。

17.菩萨行者绝不会将经典施舍给欲利用佛经炫卖、图利的贪财之士。

18.菩萨行者绝不会将经书布施给欲秘藏经典,不将经书广利众生之人。

19.菩萨行者绝不会将经书施舍给不求理解经义之人。

20.菩萨行者绝不会为了利用、爱染某一个人或某些人来扩大自己的权势范围,专门为此等人来建立自己的声誉:而舍弃真正利己、利人的广大利生圣业。

21.菩萨行者绝不会侵占、夺取父母、妻子、仆人、亲眷等所拥有的财物,用来布施,也不会逼迫、触恼父母、妻子、仆从、亲眷等捐出财物,布施乞者。

22.菩萨行者绝不用不正当手段积集、赚取的暴利财物,用来布施,也不会逼迫、损恼他人而行惠施。

23.菩萨行者若是依佛正法出家,绝不违背所有菩萨戒法而行布施。

总而言之,凡是遇到一切会令受施者产生逼迫、损害、忧恼等不良后果的现象,菩萨行者皆不布施。(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菩萨地持经卷四)

2.菩萨行外布时何种情况应当布施?

相对的,当菩萨观察出布施各种衣服、庄饰、交通工具、珍妙饮食、歌舞、戏乐及一切乐器、涂饰、香鬘、珍贵玩物以及园林、住宅等种种游乐、栖身之物乃至各类经书,会令受施者因此而对三宝生出清净信心,易于化导,凡来求者,皆可施与。

3.菩萨行内布施时何种情况不应布施?

菩萨行内布施时,同样和行外布施一样,会以智慧分辨,何种情况布施后,可令众生得到安乐、利益,何种情况惠施后,不但不能饶益众生,反而增加其贪婪、堕落之心!现在略举数种情形来加以分辨:

1.当菩萨发愿用生命布施众生时,一定会遇到有人来而其索求身体,甚至乞求结为夫妻。如果乞者用逼迫、威胁、诱惑、欺诳的手段,强求施者共为伴侣,其目的只是为了拥有施者身体,受其控制,听从他指挥,便不应布施。因为一个有智慧的菩萨行者,宁愿发心在百世、千世、万世舍弃身命利益众生,但绝不会因见乞者有利用价值,而为了取悦乞者,摇尾乞怜的听命乞者,更不会因布畏乞者权势,或见仁者以非理强索而臣服于他,任乞者摆布、玩弄。施者若是遇到这种情形,不得已以生命相许,这是你的业障现前,绝不是在对众生行‘内布施’。

2.一个经过外布施深入历炼的菩萨,定然已经达到‘施意欣乐、清净’的程度。如果正在做无量利益众生外布施的事情,遇到有人前来求索自己身体,不应布施。这绝不是菩萨施意不净,心生退却。而是应当明白菩萨行内布施的意义是什么?菩萨行者为了彻底去除无量劫以来积习的贪、嗔、痴三毒,令身口意三业达到圆满清净,而行内布施。倘若初学菩萨观察出自己现在布施的心意,渗杂有贪执布施果报的爱染心存在,心念尚未清净,而愿更上一层—用今世的身命施舍众生,换取斩断一分身见、人我相的贪执之心,点燃内在智慧的生命之光,便应在今生勤修禅定,以无比坚定的定慧力,用为断贪福心,成就意业清净,增长悲愿的向道心,施舍生命,饶益众生,否则不可无故学习‘内布施’,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增长众生的贪求心,制造乞者堕落恶道的引因,可不慎哉!

3.菩萨行者如果分辨出是魔天眷属现前,欲来恼乱施者修道心念,而向菩萨求索身命,绝对不会分碎身体,节节施舍魔天。因为布施身命与心怀不轨的魔眷,是令其造下极大的罪过,必堕恶道,所以不施。

4.菩萨行者倘若遇到痴狂心乱之人,如精神失常、被鬼附身之人前来求索身命,不应布施。因为这种人自律神经已经失调,丧失分辨正、邪的能力,胡言乱语、不能自主,所以不施。

相对的,除了以上四种情形及类似情形外,遇著有人来向菩萨乞索身命,对一个深入内布施的菩萨而言,皆会用无比坚定的定慧力及悲愿力,欢喜布施身命与众生,而无丝毫嗔恨、悔施之念。(瑜伽师地论)

4.菩萨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分辨应施与不应施?

菩萨行者在分辨外布施与内布施应施与不应施的道理后,又应更深一层运用智慧辨别在应施与不应施之外的其他特殊情形下,如何处理某些特别问题,善巧方便的运用布施法门来利益众生。兹举出重要的几种特殊情形,来认识及学习菩萨行者如何善用智慧在特殊情况下分辨应施与不应施的道理:

1.菩萨行者在发大心广开布施大门时,一定会先为特殊情形自许说:如果同时遇到两种人来向我乞索,一秤足自己有能力生活之人,一种是贫贱没有依怙之人。如果我的财物充足,自当两者俱施,令他们满愿而归:倘若我的财物有限:便应将自己所发的先济贫人后济富者的誓愿方便告知自食其力的乞讨者。绝不可因任何一次的布施因缘而令乞索者讥嫌,再与众生结恶缘,障碍修道的前进。

2.菩萨行者在拥有广大的财物时,如果熟识某家主人非常悭贪,终日战战竞竞,吝执财宝,从不供养三宝及修道之人,来世果报可想而知。菩萨为了度化此人,便来到此人住处,与其寒喧慰问,并方便引导主人说:为了求学佛道,我已立下了大誓愿,决定从现在开始修学布施法门,广度众生。如果你在路上遇到穷困之人正在乞讨,或知道,或听闻某乡镇、某地方需要布施、救济,甚至遇著贫者到你家乞讨,可转告乞者,某地方某人正在发大施舍心,普渡众生,可转至我家接受布施。经上说,只要你看见某人行布施,心生随喜赞叹,功德无量。

此人受菩萨方便开导,若是欣然接受,随喜赞叹,虽然未能亲手布施,但已经种下布施种子,是十分难得可贵的,现代凡夫欲学菩萨布施,在事行上的运用善巧方便,发愿去度化悭贪之人令他敞开布施双手,种下佛道种子,是非常重要的实际利他之行。尤其在方便劝导悭贪者种下布施种子,善巧智慧的运用得当与否,是值得省思的!

3.菩萨行者若是正在教导弟子学习戒律与修持梵行,发现共住弟子有人心性悭贪难改,有人虽然悭贪习气较少,但今生资财欠缺,所欲匮乏,这都是前世少修布施之行所致。菩萨为度弟子舍离悭贪习气及广修佛道福德资粮,以身作则,施舍身边财物,交与弟子,令其用此施物发心供养三宝,不仅菩萨福报增加,弟子受其精神感召,逐渐调伏悭贪习性,这是真正发菩提心、布施心、利生心的菩萨行者才能做得到。现代佛弟子欲学菩萨布施,如何引渡认识及身边贫穷又悭贪的亲友行布施,没有菩萨的善巧方便智慧,是不容易做得圆满的。

4.菩萨行者若是遇到有人蓄意前来求乞,观察此人,如其心性矫诈,来意不善,在这种情况下,菩萨不会在众人面前揭穿他的假面具,一定会方便开导他,当其惭愧心生起时,再以财物惠施他,令其欢喜而归。倘若此人不愿接受菩萨开导,仍然蓄意用所得财物,做不正当的勾当,芷口萨以他心通知此‘用心’,绝不布施。反过来说,菩萨若是没有他心通,或是当时鉴察力不足,不能分辨其来意‘企图’,而误施财物与他,后来才觉知他用所得财物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在这种情形下,菩萨亦绝不会当众举发此人贪财心的过失,也不会去诃责他。因为不论当众举发他或者前去责备他,不但不能使他改过,反而令他更加嗔恨,增长他的报复心与作对心,以及加重他堕落恶道的因缘。菩萨悲愍他的恶报,当下对他发慈悲心,不再与他结怨,只能怪自己‘智慧不足’,没有知人之明,是我让他有造恶机会,众生何辜!

凡夫欲学菩萨布施,具备此处所说知人之明的智慧心来行布施,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误施来意不善的乞者,未来必然与其‘共业’,自当谨慎小心!

5.菩萨行者若是正在发大施舍心普渡众生,而欠缺财物惠施,或者财物已经施尽的情况下,会用两种方式处理;一种是运用正当营利的专业,赚取钱财,宿福所感,仅要稍事营业,招财进宝,不虞匮乏,续施众生,又感财源不断。(这是指在家菩萨而言)

一种是将这颗利他心,转向为众生方便说法的方向上去。规劝贫苦者及悭贫之人,发出欢喜心乐行布施,又令富乐者及常施者更加增长其布施心。当菩萨知道某家主人财富丰盈,乐好施,便会引导仁者前往他家求索,令其未来施德无量。或者亲自到乐施之家,随喜赞叹主人。自己虽然不能亲自布施,但经常随缘随力的帮助、劝勉施者、乞求者,坚定他们的利生心、向善心、学佛心,就是实行‘方便法施’的一种。(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持经)

这是现代任何一个自认已获成佛心的佛弟子,可以经常随喜做到的。否则明白了菩萨修行次第的实际利生内容,而不愿躬身力行,怎能在今生印证佛法的受用呢。

5.结论

以上是略举菩萨在特殊情况下,如何运用智慧处理应急之道,广说无量。现代凡夫不仅前述所说的‘外布施’不容易做到,纵然有做,心念不净,所行有限,何况是‘内布施’?更何况是进一层在布施时,运用方便智慧正确的分辨应施与不应施的道理。因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本来是要利益众生,反而害了众生,这是最不容易处理的问题。而要做到像菩萨一样的广大外布施与内布施的行为,更是要在修学布施波罗蜜的因地历程中,融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其他五度相辅相成的修持过程,才能圆满实现,乃至最后达到不愿所说‘在诸佛前,供具如意’‘布施圆满相’的理想。

而当净土菩萨回入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时,必然会具备如上所说分辨外布施及内布施应施与不应施的深入修持内涵,进一步善用方便智慧圆满布施波罗蜜的施德。

以下将分辨如何从布施进入其他五度的修学情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大寂尼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大寂尼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