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0~29)


   日期:2025/5/24 14: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8


 
心由境起,烦恼的种子随境而起作用

提要:
 ·暧在心里,人就热情,冷酷的心尽干坏事
 ·把温暖送给别人,促进人类的互助同情,人就会健康长寿
 ·不了生死,对自己太冷酷,把热乎乎的心对着众生,就叫大乘
 ·火表智慧,能烧烦恼薪,能成熟善法
 ·心由境起,烦恼的种子随境而起作用
 ·初地修欢喜,慈心与乐,二地修离垢,持戒才能止恶行

暧在心里,人就热情,冷酷的心尽干坏事

另一个作用是暖。太阳也有暖,火光也有暖。暖在心里,人就热情,不会冷冰冰的。年轻时看过一部电影,叫《冷酷的心》,有个人向魔鬼要求:“我要发财,你有什么办法?”魔鬼说:“我有办法,只要换一颗心好了。”结果魔鬼给他换了一颗冷酷的心,他从此对人冷酷,尽干坏事,乃至于贩卖人口。后来他才明白,发了财更苦,结果又跑到魔鬼面前求:“把我原来的心换过来,我不要冷酷的心。”

把温暖送给别人,
促进人类的互助同情,人就会健康长寿

我们多观光明,心里暖洋洋,冷酷的心也变成一个温暖的心。人靠自己的温暖生存,把自己的温暖输送给别人,能促进人类的互助、同情,促进人世间的幸福。这种温暖能使我们身体暖洋洋,血脉畅通,人长寿。有许多人身体一暖,病就好了。老年人身体不容易发暖,病也多,所谓血脉不通、关节冷、脚冷,晚上泡脚,泡来泡去泡不暖。十多年前,我在交通大学教禅定,大学里的老师,有的已经老了,他说:“我学了禅定,今年冻疮也没生,原来睡觉要用热水袋,现在也不用了。”

不了生死,对自己也太冷酷,
把热乎乎的心对着众生,就叫大乘

上次给你们讲过,在修行上首先要发暖,暖顶忍世第一,世第一的阶段时间很短,一下子就超过,超过就证果了。大乘修法跟小乘修法都离不开这个道理。小乘心度自己,不肯广度众生,度也度,没几个,所以叫小乘。乘就是车子,小乘好比是自行车,自行车后架上坐一个老婆,前档上坐一个儿子,再多也坐不下了。大乘好比是大汽车,门一开,几十人都上去了,可司机只有一个人。就说小乘心吧,小乘心的人可没有对自己冷酷啊,不过他心量不大,心量不大成不了佛的,但也可以了脱生死。他看到做人太苦了,死了也许还要做畜生,每一道都流转。他想:我再生死流转,对我自己太冷酷了,所以要解脱自己。也是靠对自己的一颗热乎乎的心,你把这颗热乎乎的心对着大众、对着众生,那就叫大乘。

火表智慧,能烧烦恼薪,能成熟善法

大乘初地修法,“如地金月火”,火就是智慧,能烧掉我们的烦恼,成熟一切善法。烦恼在哪里?有人说烦恼在心里。心在哪里?佛说“众生无心”,众生没有心的,“由境生心”,由于外面的环境才产生自己的心理活动,这不是唯物辩证法吗?为什么研究唯物辩证法的人,却说佛教迷信?这都是佛弟子不懂佛法搞出来的,讲出话来全是封建迷信,所以说败坏佛教、摧灭佛教的就是佛门里的人。

心由境起,烦恼的种子随境而起作用

境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怎么可以离开生活环境修行?离开生活,烦恼都起不来,修啥个行?一般的人,假如烦恼比较轻一点,一个人在房间里,我看烦恼也不会大吧,最多打打妄想。但是末法时期的众生烦恼可厉害了,一个人在房里想想,也会气得拿起杯子就往地上摔。没人惹他,他也要起烦恼,为什么?虽然面前没有境,可是心里有种子,这个种子怎么会种下去?还是由于境——过去生活中种下了种子。所以我经常说这句话:修行要在生活里修,生活就是我们修行的场所,而且能修得更圆满。

初地修欢喜,慈心与乐,二地修离垢,持戒才能止恶行

到了二地离垢地,要修得清清净净,离开所有的肮脏,主要是修持戒,戒能止住我们恶行。初地是欢喜地,如果你要使自己欢喜,首先要使别人欢喜,别人不欢喜,脸色就不好看,你看到了也欢喜不了。怎么使别人欢喜呢?很简单,教你们一个办法,就是布施。你向他拿,他不高兴,你给他,他就高兴,他高兴了,你也高兴,你也不吃亏的了。初地主要修布施,所以叫欢喜地。说“我没钱布施。”你说话前先笑一笑,布施他一个微笑,他心里就欢喜了。佛说: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这叫未言先笑,还结了一个好缘,这是举举例子。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8


 
佛法智慧不能离开缘起性空的道理

提要:
 ·有智慧的忍,才能发智慧的光
 ·不该忍的也去忍,这种人越忍越愚
 ·有智慧的忍,心转变了,境也转变了
 ·无漏智慧要出生在佛法的智慧上
 ·佛法智慧不能离开缘起性空的道理

有智慧的忍,才能发智慧的光

三地发光地,主要修忍辱波罗蜜,一切都要忍,但要智慧的忍,可不能愚痴的忍。佛教不是宗教,宗教说:你这边脸给人家吐了口水,那边脸也伸过去给人家吐。这真叫阿Q精神。我为什么反对《了凡四训》?从原则上讲,佛门讲堂是专门讲佛法,袁了凡讲的是封建儒教,你怎么可以到佛门讲堂来讲《了凡四训》?佛弟子又不是皈依袁了凡。还有一个原因,我记得《了凡四训》有提倡“百忍堂”,要圆满一百个忍,连自己的媳妇给人家拖走了,他也忍。你嘛百忍成就,媳妇嘛倒霉。佛教讲的忍是智慧的忍,要忍出智慧来,别人由于你的忍也能觉悟起来,这是积极的忍,不是消极的忍。

不该忍的也去忍,这种人越忍越愚

佛教要跟烦恼斗,哪可以百忍的?释迦佛称我们是娑婆众生,娑婆的意思就是堪忍,不应该忍的他也去忍,这种忍越忍越愚痴。我们反对愚痴的忍,主张智慧的忍,为了别人的利益,哪怕自己吃点亏,牺牲一点,也要忍,一忍就有福气,一忍就能改变环境。

有智慧的忍,心转变了,境也转变了

我年轻时住在上海老式房子里,阳台在屋顶上,有个铁梯子。有一次,我家面盆暂时在铁梯子上放一放,邻居要走上去,不小心把这个面盆一碰,掉在底层地上。我妻子就忍不住了,“叫他赔!”我说:“你呀,不怕人家笑话,难道咱们一只面盆还买不起?咱们这么穷啊?”那个时候结婚才不久,所以我的老婆还是挺尊重我的,既然我说了,她就算了。结果面盆捡起来,敲瘪了,没有破,还能用。从此环境变了,我一出门,那家邻居就跟我打招呼,这就忍出智慧来了。这种道理,不学佛法的人怎么会懂?

忍了以后不会冒火,体内的能量就不会往外放,聚在身体里面,慢慢就发光了。当然这个光,人的眼睛不一定看得见,人的眼睛只能看见太阳光。菩萨能发光,主要靠修忍,当然还要修别的。

无漏智慧要出生在佛法的智慧上

四地是焰慧地,这个火焰就大了,火表示智慧,这可是佛法的智慧,不是世俗人的智慧。世俗上吃小亏占大便宜,人们也称是智慧,挖空心思赚钞票,人们也说是智慧,连赌博赢了,人们也说他有智慧。有一次我坐火车,一个人大讲特讲打牌要讲究牌风,我听不下去,就开口了:“打牌还要牌风吗?你的意思就是输要输得起,赢要赢得起。你想想,输的人为什么输不起啊?他连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都卖光了,本来想翻本的,结果又输了,他着急得要跳黄浦江自杀,你还要人家输得起?”他吓坏了,就不敢说什么。

挖空心思占便宜的小智慧、小聪明,那可不是佛的智慧,人间的一切学问,包括儒教的、包括现代的,都叫有漏法,都有漏洞的,都比不上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无漏法,所以这个火要出生在佛法的智慧上。

佛法智慧不能离开缘起性空的道理

我们已经讲了,宇宙的永恒就是一个空,一切都要变,唯空不变。宇宙间的种种的物质、气体全在运动,空气流动成为风。有了动性,就有缘生。因为一动,各种条件就会发生变化,随着条件的变化,就会产生种种新的事物。所以风鼓动火,我们应该用佛法的智慧来鼓动我们的智慧火,这个智慧不能离开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8


 
愚人的好心,助长了别人的坏习气,
因果也要算在你头上

提要:
 ·不学佛法,众生的佛性发辉不了原有的光明
 ·人天道修福,出离道断烦恼,菩萨道自苦他安乐
 ·愚人的好心,助长了别人的坏习气,因果也要算在你头上
 ·乱供养也会有罪过,并非“出钱就有功德”

不学佛法,众生的佛性发辉不了原有的光明

有因必有果,因不等于果,可是它会发展成果。科学发明就是讲因果,例如氢气氧气算因,合在一起就变成水,变成果了。关键在中间,要使它们合起来,合起来就发生变化了。使它合起来,就要讲条件。缘就是条件,没有缘,因仍然是因,果仍然是果。种子放在仓库里,永远是种子,要泥土、阳光、水分的缘它才会开花。凡夫虽然有佛性,如果不学佛法,这个佛性永远发挥不了原有的光明,还是做老众生。有了佛性再做老众生,惭愧不惭愧啊?就等于说有了一个无价之宝,仍然要饭,笑话不笑话?众生虽然有佛性,要学佛法的智慧,才能够发生变化,才能成佛。小孩子不进学校,再聪明也没有文化,将来也不能当老师。人世间这种普通道理,怎么佛弟子会不懂?还不想听佛法,那不是在如来脸上抹黑吗?

人天道修福,出离道断烦恼,
菩萨道自苦他安乐

地水火风四大组成一切。我们修火就是修火轮。佛教讲轮,有地轮、水轮、火轮、风轮。我们初修火的人,修的火轮是三角形。三角表示什么?表示三士道。不管你修人天道、出离道、还是修菩萨道,三士道的智慧全要在佛法里,否则不叫修行。人天道就是修人天福报,出离道修断烦恼、了脱生死,菩萨道修自苦他安乐,希望众生快乐,宁愿自己受苦。

愚人的好心,助长了别人的坏习气,
因果也要算在你头上

世间上的好人好事,咱们都应该做,这是一个人应有的素质,如果讲修行呢,那是远远不够的。修行的智慧比世间上的智慧更高一层。做人要谋取幸福,也要有人天道的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好心办坏事,结果反而害了人。比如你给人家钱,他去喝酒、吃肉、抽烟、打牌,你的好心使得他品德越来越坏。他喝酒喝惯了,不喝难受,抽烟抽惯了,不抽难受,继续向你要。你给他,他喝得更凶,输得更大,反正有靠山;你不给他,他恨你,实在没办法就去偷。这样的好心助长了别人坏的思想、坏的心态、坏的习气,这就是好心办坏事,将来这个因果还要算在你头上。

乱供养也会有罪过,并非“出钱就有功德”

钱这个东西,用在好的地方产生好作用,用在坏的地方产生坏作用。老太太说,“出钱就有功德”,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时代可不是古时候,古时候说这句话也不一定绝对正确。前几年成都一个寺院里要推选监院,监院就是寺院里的第二把手。这个人比较好,大家都选他上,他不肯上,硬是选他,他只好干。他一上去就说话:“供养是好的,你们各位居士,可别供养错了。供养到那些品德不好的小和尚手里,他们有了钱尽到外面干坏事,这个钱是你的啊,你要背因果的啊。”这个年轻和尚很有魄力,敢说敢为。

我当年在深圳过春节,年初一我学生的朋友来向我拜年:“老师啊,我今天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他从前是在尼姑庵里养大的,所以满脑子佛门的老思想,“我一向喜欢供养,可是我今天想不通,老师啊,我这种供养到底有功德吗?看到现在佛门里这种作法,实在使我有点怀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就打个比方给他听,钞票是一张纸,要这张钞票发生作用了,功德才产生。好比种子放在冰箱里,怎么会开花结果?假如有人拿了你供养的钞票去买肥料浇农田,出生了稻谷,使老百姓都能吃到饭,那你的功德就产生了,因为买肥料的钱是你的。假如把肥料浇在鸦片烟的土地里,出生鸦片,给人吸毒,这有功德还有罪过啊?我就打了这个比方启发他,他说,“我懂了。”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8


 
缘生就是无生,本来无生,
因缘而生,缘散而灭,仍是无生

提要:
 ·心里的善良种子不会毁灭,但是好人会变坏人
 ·我执的人没智慧,这种好心也会使人受不了
 ·求福的人,也得根据佛法的智慧去行善
 ·阿罗汉生死已了,重担已下,缺点就是心量小
 ·佛自称“大阿罗汉”,心量放大就要修菩萨道
 ·把烦恼当柴烧,这才是智慧的火焰
 ·菩萨度众生的智慧也是缘生的
 ·缘生就是无生,本来无生,因缘而生,缘散而灭,仍是无生

心里的善良种子不会毁灭,
但是好人会变坏人

人心里的善良种子不会毁灭,但是人会变,好人会变坏人,坏人会变好人,变来变去。整个佛法就讲变。种子虽然不会毁灭,可是人仍然会下三恶道的。是不是好心使他下三恶道?不是的,是他的愚昧无知做了害人的事情使他下三恶道。

我执的人没智慧,这种好心也会使人受不了

还有一种好心办坏事,你这个好心,人家是说不出的苦,受不了啊,也是因为好心没有智慧。凡夫都有我执,我喜欢吃的东西就是好东西,我是四川人,喜欢麻辣豆腐,也给人家吃,辣得人家受不了;宁波人喜欢吃臭的,臭冬瓜、臭乳腐,臭豆腐,你好心给人家,人家马上捂鼻子,“我要昏倒了。”

求福的人,也得根据佛法的智慧去行善

所以最重要的是智慧。求人天福报,也要根据佛的智慧去培福、去行善。可是不彻底究竟,生天还在六道轮回里,福气享完了,仍然要下堕。天道也有生死,天人死的时候,非常恐怖害怕。天人死后,很少掉到人间,一般都掉在地狱里,没福气了,大量地享福享光了。如果掉在人间,这种人是大福气,有大福气的人往往是天上掉下来的,他做梦经常会飞起来,因为他还有天人的种子。

阿罗汉生死已了,重担已下,缺点就是心量小

六道轮转不彻底的,所以第二步就要离开六道轮回,不要在六道里流转了,要到彼岸。此岸是无穷无尽的苦,彼岸是无穷无尽的乐。什么叫彼岸?没有烦恼就是彼岸。没有烦恼就证阿罗汉果,不生不灭,不动不摇,寂静寂静,这就是中士道。这要修四谛十二因缘,出离生死轮回,佛度众生就是度出生死轮回。阿罗汉了不起,生死已了,重担已下,缺点就是心量小。

佛自称“大阿罗汉”,心量放大就要修菩萨道

如果心量不小呢?佛自称“大阿罗汉。”大就是心量大。所以咱们要修大,修大就是修菩萨道,心量越放越大。举个例子,儒教讲孝道,佛教的孝扩大到一切众生皆父母,儒教能跟佛教比吗?社会上很孝父母的人,咱们看看也很感动。可是从某些方面来看,就觉得他有点不恰当。他只对自己父母好,不对别人家父母好。

把烦恼当柴烧,这才是智慧的火焰

从前上海的公共汽车挤。老太太要想抢一个位置,很困难。儿子孝啊,挤上去,看见一个空位子,就用手挡住,别的老太太头发都白了,看见这个位置,刚想坐,“这是我妈坐的,妈,你快来。”差一点把这个老太太推倒。世间上人的好心一般都是臂膀往里弯,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原因往往不外乎这个,“你不知好歹啊。我给你抢位置,你反而给别人坐,还说给别人坐一样的。人家都臂膀往里弯,你臂膀往外弯。”这可不是菩萨精神啊,要修菩萨道才能成佛,成佛也是在生活里成的。人如果能够非常清净,功德香气会遍布。人如果非常肮脏,满身的烦恼,做的事情,人家讨厌,那就变了臭气遍布。所以要在这三士道里燃烧起火焰,燃烧的原材料就是把烦恼当柴烧。

菩萨度众生的智慧也是缘生的

因为没智慧,所以才安立智慧,智慧都是缘生的。我们的根本智是圆满的,可是我们度众生在人间出生的种种智慧,全是缘生的。如来说法,里面的种种名词、种种含义,还不是根据人间的一切来说的?要不然的话,人能听得懂吗?例如讲人话,人就听得懂,狗就听不懂。从前外道气功骗人,说有宇宙语,反正谁也听不懂,只要乱七八糟,乱说一通好了。人间的一切全是缘生,如来根据人间的一切说了种种智慧的法,来去掉众生的烦恼,也是缘生。本来没有,后来有了,这就是缘生。本来没有粉笔,把白粉聚集起来,加加工,变了粉笔了。本来没有儿子,父精母血合起来,变了儿子。一支粉笔黑板上写,到后来写光了,粉笔又没了,又变成粉末了。所以相聚不可能永远,必定要分散。有聚必有散,有高必有下,有生必有死。

缘生就是无生,本来无生,因缘而生,缘散而灭,仍是无生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最后给你们讲几句重要的话:缘生就是无生,本来无生,因缘而生,因缘分散了,仍然没有,仍然是无生。整个宇宙所有的变动,没有产生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佛经上讲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科学也讲物质不灭定理。既然物质不灭,哪有产生?如果有产生,必然有灭。我们天天看天空,从来也没有多了一个天空,也没有少了一个天空。三士修法也是从无生产生。因为产生了就有生,有生就有灭,世间上的一切都是生了灭,灭了生,实质是一个无生。无生的道理非常的广大深奥,佛法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阿”字,“阿”字就表示无生的意义。明天再给你们继续讲“阿”字的无生意义。今天讲到这儿。(回向)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9


 
事物必有“能生”的因和
缘,才有“所生”的果

提要:
 ·事物必有“能生”的缘,才有“所生”的果
 ·烦恼缘切不断,这就是生死切不断的缘故
 ·空是能生,事物的产生和变化是所生,也只有空才能由缘而生
 ·“有”不能生“有”,只有“空”才能生“有”
 ·物质不灭,由性空起缘生,法尔如是

事物必有“能生”的缘,才有“所生”的果

今天我们从“能生所生”讲起。能是能够,生是出生,或者叫形成。生成的东西,叫所生。每一样事物,既然能够产生,决定有它的能生。比如我们是妈妈生的,妈妈就是能生,我们就是妈妈所生。有人说:我也是父亲生的。父亲也有能生的成分,妈妈多了一个能够怀孕生孩子的生理特征。但光是女的生不出孩子,光是男的也生不出孩子,要男的女的合起来才生得出孩子。这个合起来的就叫缘,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条件。

烦恼缘切不断,这就是生死切不断的缘故

缘很复杂的,从爸爸妈妈认得开始,已经是缘了,谈朋友、结婚都是缘,甚至可以推溯到过去世,很细的。缘就在日常生活中,咱们的行动全靠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靠心里的种子。心里的种子多得不得了,整个的心,就像海洋一样,佛学讲能藏,就是第八意识。世间上研究心理学,只研究到第六意识,佛学高到第八意识。这有点类似弗洛伊德讲的下意识的海洋。在下意识里,我们的种子非常多,碰到外面的环境,内心的种子就发生作用了。例如:男的看到漂亮的姑娘,心里起个爱心,这就是缘,总有一辈子要做夫妻,所以老人说夫妻是五百年前的缘。听的人可能会越听越害怕,缘这么多,我下一辈子再下一辈子,到底什么时候才了完这些缘?要了缘,要切断缘,要改变缘,只有一个办法——修行,否则你是切不断的。这就是生死切不断的缘故。

空是能生,事物的产生和变化是所生,
也只有空才能由缘而生

再打一个比方,咱们没走进来以前,这里是空房间,一到时间咱们都来了,就形成了一个听法的法会。所以空房间就是能生,它能够形成一个法会。大家都来了,因为你们都跟佛有缘,有缘才进佛堂,想修行才来听法,这都是形成法会的条件,也就是缘。一开始讲经说法,这个法会就形成了。假设这儿一排一排都是书桌、板凳,这些学生都来上课了,这儿就形成了课堂。或者外面搬进来很多货物,这儿又成了仓库,这些都是所生。

通过这些例子,咱们也可以知道,只有空才能缘生,不空就缘生不了。比如讲堂里坐满了人,房间不空,货物搬不进来,仓库就缘生不起来。就算老师来讲课,学生来听课,桌子椅子也搬不进来啊。必须要等到听经的人都走光了,房间里空了,才能搬得进来。所以能生所生,都是从空中缘生的。

“有”不能生“有”,只有“空”才能生“有”

“有”生不出“有”来,“空”才能生出“有”。比如外面有棵树,这棵树到底哪里来的?是空里生出来的。如果是从“有”里生出来,那么树能生树。事实上树生不出树来,树是从种子里长出来的。如果种子不是在空里,树也长不出来。比如用水泥把种子封起来,它就没办法长出来,一定要在泥土里。泥土里有空隙,因为空,慢慢才长出小树,由小树长成大树。

物质不灭,由性空起缘生,法尔如是

空中怎么会长出东西来?因为宇宙中有很多元素,这个元素不是谁创造的,本来就有。科学家现在也在研究元素,越研究越多,越研究越细了。如果要研究宇宙的元素到底从哪里来,好比研究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鸡生蛋,应该先有鸡了,可是鸡又是从蛋里孵出来的,那么应该先有蛋了。现在科学已经研究到蛋白质等等,花了二千多年。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一句话就解决了——法尔如是:宇宙本来就是这样,本来就存在很多元素。元素就是物质,只是这个物质太小了,看不见摸不着,聚起来就看见了,整个的大地还不是一粒一粒的泥沙聚成的?泥沙再分析,一直分析到你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还是存在的。元素始终存在,所以叫物质不灭定理,跟佛讲的“法尔如是”一模一样。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9


 
宇宙的元素,现成的事物都在运动中,
因动而聚,因动而散

提要:
 ·宇宙元素,现成的事物都在运动中,因动而聚,因动而散
 ·借钱与人和为人作媒都不能保证别人的幸福,因为事物变化无常
 ·佛法是缘起论,因缘具足,决定出生,缘变了,事物也必然变化

宇宙元素,现成的事物都在运动中,
因动而聚,因动而散

这些元素在某种条件下就起了变化,这些条件就叫缘。天上的浮云哪里来的?是地面的水蒸汽上去的。水哪里来?天下雨。雨哪里来?天上的云变化来的。为什么一会形成,一会分散?条件聚集起来就形成了,条件分散了,就分散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整个宇宙的元素,包括现成的万物,全在运动中,这就是我们前两天讲的动相。太阳也在动,月亮也在动,地球也在动,人腿也在动,手也在动,眼睛也在动,嘴巴也在动。如果需要动的时候,你不动,这个缘不具足,事物就缘不起来。比如需要你讲话的时候,你不讲,那么由于讲话而产生的事物就不出生了。你们能听懂吗?

借钱与人和为人作媒都不能保证别人的幸福,
因为事物变化无常

听不懂,我再启发你们一下。我有两件事情不管,一件是给人家做媒人,现在叫介绍对象。因为我没有这个智慧,来判断他们今后幸福不幸福。如果不幸福,岂不是我搭了一条痛苦的桥?所以给人家介绍女朋友、男朋友都是瞎起劲。还有一件事情,不管你生我气不生我气,向我借钱,一律不借。因为借了你钱,我不能保证你幸福,没有这么大本事呀。假如以后你没赚到钱,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时我要你还钱,你吓得逃走,手机也关机,电话也打不通,到哪儿去也找不到,看见我就跑。而且把我恨死了,“我还你钱,我怎么生活?”所以我的办法就是不借钱,你有困难,我送你点钱,不要你还。借钱,朋友都成了冤家,现在社会上连亲戚借钱都不还的,亲戚也变冤家了。

说个做媒的故事。我的弟弟太老实了,我妈叫我给介绍一个女朋友,因为是我母亲的委托,也就破例一下。给他介绍了一个北京姑娘,两个人通了信总要见见面,我弟弟坐了火车到北京,两个人在天坛公园绕了一圈。我弟弟回来一句话也不谈,我也不管他。结果北京的姑娘给我来信了,她说:“实在不行啊”,从进天坛公园开始,一圈出来,我弟弟没说过一句话。应该说话的时候你不说话,谈不成啊,这就是缘不足。

佛法是缘起论,因缘具足,决定出生,
缘变了,事物也必然变化

做生意的人全靠一张嘴巴,就是哑巴推销商品,也得打打手势啊。所以缺少一个缘,事物就不出生。因缘具足,事物决定出生,你挡也挡不了。现在计划生育,已经有了孩子,再生一个要违反政策的,你即使天天跟老婆打招呼,“帮帮忙,肚子里的孩子别生下来。”能不生下来嘛?十月怀胎,到时候总得生下来。因缘不具足呢?怎么也生不下来。婆婆急着抱孙子,跟媳妇说,“我家娶你进门,就是为了想抱孙子,你肚子里孩子已经五个月了,还不生下来啊?我急死了,你明天就给我生下来。”生得下来吗?凡事都有规律。事物的产生都靠条件聚集。

条件变化了呢,事物就变化了。红颜色、兰颜色,调在一起就变成了紫颜色。佛学就是讲的这个。我二十二岁听经,二十四岁上五台山,跟在能海上师身边。别人提醒我,“你有这么好的条件,多向师父提提问题。”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能提得出什么问题?我只好挖空心思问,“师父,有人说佛教是唯心论,有人说佛教是唯物论,师父你看呢?”上师对我笑笑:“佛法不是唯心论,也不是唯物论,是缘起论,由缘而起。”用今天的话说,也不是绝对的唯心论,也不是机械的唯物论,是辩证法。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9


 
能生所生,缘起显现缘散而灭,故名无生

提要:
 ·能生所生,缘起显现
 ·缘起显现,缘散而灭,故名无生
 ·要珍惜相聚的时光,要珍惜修行的缘
 ·我们的相聚,会增长我们的智慧,断除我们的烦恼
 ·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有生必有灭,即所谓一切法无生
 ·迷惑美色会被“画皮”吃掉,迷惑假相的人,以为真有这回事

能生所生,缘起显现

所以说“能生所生,缘起显现”,要加一个缘才能生起,才能显出来。科学上的东西有的咱们也看不见,咱们就讲生活中能够看得见的,全是由缘而起。没有水泥、砖头、木头,没有设计图样的工程师,没有包工头、工人,房子能盖得起来吗?一个条件都不能缺少。许多房子盖了一半停下来,过了三年还不动,说没钱了,因为缺少了一个钱的条件。

缘起显现,缘散而灭,故名无生

“缘起显现,故名无生”,一切法都无生,因为这个生是由缘聚合而产生的。可是能聚合的东西,也会分散啊,分散了,仍然没有。粉末聚合成粉笔,粉笔写到后来,又变成粉末了,粉笔就没有了。我年轻时候,天天在妈身边,如今妈没了。我年轻时候满头的黑发,现在也没有啦。哪怕你是因为生病而秃顶,吃吃药,又生出来了,到老还是没有了。天上的浮云,慢慢聚起来,风一吹又分散了,什么时候再重聚,谁也不知道。也许它飘到远方,也许变成气体,也许变了雨水。所以我常说要珍惜相聚的时光,分散了什么时候再重聚,谁也不知道。我那些出国的学生,有几个回国来看我?即使来看我,看过了又走了。

要珍惜相聚的时光,要珍惜修行的缘

听说有一个学生发心想回去赚钱赚了钱,三分之一供养老师弘法。我不求你的钱,我要你的人,我去度钱干什么?难道我要成一个大款佛、钞票佛?我只抓人,不抓钱。那么没钱怎么办?你放心好了,我这儿有护法,用不着操心。毗沙门指甲里的一点肮脏掉下来,你一辈子也用不完。有人想求我给他传个能发财的法,说:“我发了财供养你。”我说:“要你发了财来供养我,还不如我自己修。”(众笑)咱们在六道里不知经历了多少世,今天都做人了,很不简单啊!偏偏不珍惜这么好的缘,一定要分开,口里说得好听“惭愧惭愧”,我回答他一句话:“惭愧能解决问题吗?”要珍惜相聚的时光,要珍惜咱们修行的缘。

我们的相聚,会增长我们的智慧,
断除我们的烦恼

人生几何。我坐火车,经常会跟旁边的乘客谈谈佛法。我不会主动跟他谈的,我拿出苹果给你一个,给他一个,他们就问开了:“老先生你是教书的吧?你在哪个学校教书?”“我在佛学院。”“佛学很好啊,什么叫四大皆空啊?”这样就谈起来了。到站要下车了,他们跟我握手说:“再会再会。”从此没有再会过,应该是“永别永别”。人生短暂,要珍惜相聚的时光。我们的相聚,会增长我们的智慧,断除我们的烦恼,了脱我们的生死。

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有生必有灭,即所谓一切法无生

我的妈死了,我们兄妹把她的骨灰送到宁波宝幢公墓。在汽车上,我妹妹说了一句,“妈年轻时候从宝幢出来,现在我们又送她回宝幢,这就是我妈的一生。”等于绕个圈子。人都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就等于无生。一切有为法都要变化,有聚必有散,有高必有下,有生必有死,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这就叫一切法无生。

迷惑美色会被“画皮”吃掉,
迷惑假相的人,以为真有这回事

迷惑人的地方在哪里?当你见到他美好一面的时候,你以为真是那么回事情,其实都是假相,因为它在变化。《聊斋》里边有个鬼,想吃人,就在人皮上涂了颜色,一披,就变了一个非常美的小姑娘,人们一看见就迷惑了,以为真是美,就起了爱心,结果被她吃掉,这叫画皮。

不怕你们笑话,我年轻时候谁也不喜欢我,女朋友的缘也没有。可是青春时期,难免有个爱慕心。一次我到亲戚家去,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坐在我身边陪着我,我真舒服啊,(众笑)看看也舒服,听听也舒服。年轻人害羞,又不好意思问。过两天我又去了,反正是亲戚嘛,可是坐了半天怎么没见到她。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上次坐在我旁边这个姑娘怎么没看见?”别人说:“就是她嘛。”啊?怎么脸是黑的!因为她上次在脸上涂了颜色,假的啦。一化妆就受迷惑,以为事物真有那么回事情。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9


 
佛性不变,法界如如不动,这才是宇宙的真实相

提要:
 ·迷惑假相的人是凡夫,了悟真相的人是圣者
 ·从全过程看,增减来去都是假相
 ·佛性不变,整个法界如如不动,这才是真实相
 ·因为众生有贪欲,赚了钱就快乐,可不要把生命时光全抛光了
 ·福气不要提取太多,否则苦难来时会挡不住

迷惑假相的人是凡夫,了悟真相的人是圣者

有一年,有个信佛的姑娘,请我去医院给她妈按摩。我朝她妈看看,又朝女儿看看,年轻时候的妈就是现在的女儿,现在的女儿将来跟她妈一样。娶老婆都是娶的老太婆,嫁男人都是嫁的老头子。“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别被假相迷惑住了,迷惑假相的人就是凡夫,了悟真相的人就是圣人。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它要变。

从全过程看,增减来去都是假相

咱们再以增减来举举例子。桌子这儿放三只苹果,那儿放两只苹果,把三只苹果中间一只拿到两只苹果那里去,那儿增加一只,这儿减少一只。其实这是假相,实在地说,一只也没有增加,一只也没有减少。从整体来看,仍然五只,这就叫不增不减。《心经》的意义很深啊,我这样打打比方,你们就懂了。我们修行要悟到佛之知见,也就是悟到从整个的全过程来看,增减来去都是假相。

佛性不变,整个法界如如不动,这才是真实相

只有什么不变?拿到人生来说,随便你是男人女人老人小人,长了短了,都要变。少年变青年,青年变老年,病人变好人,好人变病人,变来变去。可是佛性就不会变,佛性没有男女老少,也不会多也不会少。两只苹果多了一只,变成三只,好像又产生了一只,实际上没有产生,那边少了一只,实际上没有少。从整体来说,也就是说从整个的法界来说,如如不动,不增不减。科学上也说物质不灭定理,既然物质不灭,物质就不会减少,不会少,哪会多呢?

因为众生有贪欲,赚了钱就快乐,
可不要把生命时光全抛光了

你们做生意我可不反对,你赚了钱能够安定生活,这是好事。仅仅是希望你不要忘了修行,别把生命时光全抛光了。八十年代我坐火车,听到火车上人讲,“现在开放了,你赚我的钱,我赚你的钱,挺有趣。”比如说卖水果的赚别人的钱,再把赚的钱去买盒饭,卖盒饭的又赚他的钱。因为众生有贪欲,赚了钱就快乐,所以大家就赚来赚去。

福气不要提取太多,否则苦难来时会挡不住

有一次坐火车,有两个年轻人问我:“我们有个问题始终不理解。我们跟别人做同样的生意,没有多大区别,为什么有的人赚到钱,咱们却赚不到?”比如卖水果,同样的水果,这个人赚钱,那个人没赚什么钱,什么道理?有人说,因为他地盘好。为什么他得到好的地盘,你没有得到呢?说碰机会看运气——都没有讲清楚,佛学就讲清楚了,是根据每个人的福报,有福报的人,赚起钱来很容易,没福报的人,起早摸黑,能够吃饱已经算好的了。

那么福报哪里来?是我们过去世培来的,福报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能够领取。好比银行,这叫无形银行。

世间的银行,你没有存款,能拿钞票吗?你有十万元存款,你拿出五万来,人家看你新西装、新皮鞋,房子装修得好,就说你很有钱。如果你再拿出来五万,银行里没有存款了,你再去拿,拿不到了。在福气的无形银行里也是一样的,你不过把无形银行里的福气提出来,换成今天的钞票罢了,这个钞票还是你自己的福气变的。所以福气银行里的钱少拿拿,别拿得太多了,灾难来的时候,你没福气,挡不住的。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9


 
宇宙无时间,亦无方位,不动就有永恒,
一动就有成住坏空

提要:
 ·宇宙无时间相,无始亦无终;宇宙无方位,亦无东南西北;
  不动就有永恒,一动就有成、住、坏、空
 ·能证悟一切法性空的智慧,叫根本智
 ·不变叫真,会变叫假,人在假相里迷惑,不想骗人也骗人
 ·人天道、出离道、菩萨道的智慧,都从“阿”字出生,“阿”字表无生
 ·原始音永远不坏,发音也靠缘生

宇宙无时间相,无始亦无终;宇宙无方位,
亦无东南西北;不动就有永恒,一动就有成、住、坏、空

时间过得很快,时间也是缘生的。这一秒钟过去了,第二秒又来了。人间的时间是人制造出来的,人间所有的缘都是人为的。人间的时间有六点钟、七点钟、八点钟,宇宙可没有六点钟、七点钟、八点钟。人间有时间相,宇宙没时间相。宇宙整个是空空如也,光明遍布,哪有什么白天黑夜?因为太阳在运转,人们为了生活方便,就创立了时间,分了白天黑夜。

宇宙的本相就叫实相。宇宙无方位,没有东南西北。宇宙没有时间,无始亦无终;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所有变化,都是宇宙空间里的元素在变化,因为它们在动。整个的宇宙是不动的,不动就有永恒,一动就要变化,有了变化就有成住坏空——形成、存在、变坏、消失,有了变化就有了生老病死。

能证悟一切法性空的智慧,叫根本智

刚才所讲的法义,就是一切法性空,这是根本。既然是根本,证悟到这种智慧就叫根本智。我们今天听法得到的智慧,叫后得智。宇宙的真实相叫实相,就是一切法无生。所以有生,因为缘起而生,生的东西又要分散,缘散而灭,变来变去,这就叫假相。

不变叫真,会变叫假,
人在假相里迷惑,不想骗人也骗人

不变的东西叫真,会变的东西就叫假,佛学上假是这么解说的。人世间也是如此。我年轻时,常有小伙子来看我,哭丧着脸跟我诉苦,“她从前说,她的心全在我身上,说什么永远不变,现在都变掉了,她从前说的话是假的。”所以会变就是假。

人都在玩弄假相,人都在假相里迷惑。你在人世间,自己不想骗人也在骗人。越到后来,众生越是迷茫,所以现在离婚排队。请问:离婚的人当初有没有说过“海枯石烂,我对你永远不变”?还是佛说了最最真实的话,一切都要变的,一切都是假。你说句好话,他的脸圆得像个苹果,你说句批评话,他就变成长脸,一下子就变了。谁的心不变?死人!死人的心不动的,所以不动就不变。

人天道、出离道、菩萨道的智慧,
都从“阿”字出生,“阿”字表无生

这种无生的道理,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阿”字。我们观想三角火轮里边,用烦恼的柴烧起智慧的火,就是人天道智慧、出离道智慧、菩萨道智慧,这种种智慧都是从“阿”字出生的,这些智慧到最后还是要你从凡夫众生进入佛的知见,出生“阿”字的无生觉悟。

原始音永远不坏,发音也靠缘生

底下一段话,“阿字,是一切音声的原始。”“阿”字是一个原始音,永远不坏的。哑巴不会说话,但是会发“阿,阿,阿”;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他就会发“阿”。从这个原始音,能够变化出一切的音声。“阿”字的声音也是因缘所生,没有发音器官动作的缘,“阿”字也发不出来。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  2002.2.19


 
假相都在动中产生,养成流浪习气就不想回家,常修空观能恢复本有光明,这才是悟到本来面目

提要:
 ·天地万物,本来寂静,因烦恼而不净,众生能成佛是恢复他本有的清净
 ·众生都以自己的习性,而起分别
 ·假相都在动中产生,养成流浪习气就不想回家,常修空观能恢复本有光
  明,这才是悟到本来面目

天地万物,本来寂静,因烦恼而不净,
众生能成佛是恢复他本有的清净

声音是如此,一切都是如此,一切都是缘生,天地万物,本来寂静。前面讲过,天寂静寂静,天是空,地上的一切,山河大地本来寂静。可是今天寂静了没有啊?没有。一会儿平地上盖起了高楼,一会儿火烧了房子。人世间不断地生老病死,相聚的时光是好因缘,一个条件变化了,吵架打架,这种种都是由各种条件形成的。科学家利用各种条件发明了话筒,木工利用他的工具制造了桌子,一切都是由缘而生。可是万物从根本的觉悟上说是清净的。人都是好人,没有一个是坏人,坏不是他这个人坏,是他的脾气坏。小孩会骂人吗?为什么长大了会骂人?跟大人学的,学得多了就养成了骂人的脾气。坏是坏在他的烦恼。由于享受挺舒服,他贪舒服,享受惯了,享受不到,他就难受了,就去偸、做强盗。归纳起来坏人坏就坏在他有贪瞋痴,有贪瞋痴的心,他就有杀盗YIN的行动,包括骗人、占人家便宜、说假话。社会上有句话“不说假话,不能办大事”,这可不对啊。人并不坏,如果人坏,众生怎么能成佛?都是可以通过改造、通过教育转变的。

众生都以自己的习性,而起分别

你看大便多脏啊,如果大便真的脏,狗怎么喜欢吃啊?说“狗喜欢吃,人不喜欢吃。”这是习性不同,比方宁波人喜欢吃臭的,四川人喜欢吃辣的,究竟哪个好哪个坏啊?宁波人对臭豆腐不说臭,他说香。卖臭豆腐的还拿给你闻闻,“你闻闻看,臭不臭?”越臭买的人越多,仅仅是习性不同啊。大白菜其实是大便变的。雪白的白菜,不浇大粪能长得出来吗?你们喜欢吃鱼吃肉的,这些全离不开大便,不过变了个形相,何必这么执着?

早年,有个学生叫我去山东他家里做客,那个地方挺穷的。我要大便了,他领我到一个大坑坑边上去大便,多危险啊。我也没办法,小心地大便完了,看看我的大便怎么没了?原来给坑坑里的猪吃光了。猪吃了我的大便长了肉,你又去吃由大便长成的猪肉。还有一年在福州,我要大便,居士就陪我到河边一个竹篷里,底下是竹子搭成的竹排,竹子间有缝缝,我朝下看得很清楚,我的大便一到了水里,鱼都游过来吃了。鱼吃我的大便,你再吃由大便长成的鱼肉。听了我的课,你们会说,“真脏啊”,而那些贪吃鱼肉的人却说,“真香啊。”

假相都在动中产生,养成流浪习气就不想回家,
常修空观能恢复本有光明,这才是悟到本来面目

这就是佛学,宇宙一切都是寂静的,人间的变化都是人为的造作,都是动中发生的假相。一切法从根本上说,是无生(一切法无自性),这就是“阿”字的意义。能海上师说:“禅宗就是悟这个意义。”我们本来面目就是圆满的佛性,今天流转生死做众生真是冤枉,因为我们调皮,好好的如来家不呆,偏要跑出来到处流浪。流浪到现在,养成了叫花子习气,再也不想回家了。修行就是去掉我们流浪生死的习气,回到如来的老家,这也就是空的道理。所以能海上师说:“能够常常修空观,就能恢复你本有的光明。”这种智慧的光明,本来就有的,因为众生佛性个个圆满,也就是说恢复你本来面目。今天讲到这儿。(回向)
 

[转载自-佛教菩提心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30~39)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10~19)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1~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40~45)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30~3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20~2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0~1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