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1~9)


   日期:2025/5/23 1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2002.2.14


 
         归敬颂: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空气流动成为风”是佛法的道理

提要:
 ·不学法怎么叫学佛呢,学法才不浪费生命时光
 ·“空气流动成为风”是佛法的道理
 ·一切污染的东西不可能与空合在一起
 ·众生的烦恼不会影响众生的佛性,所以众生能成佛
 ·成佛是恢复佛性的本来面目

不学法怎么叫学佛呢,学法才不浪费生命时光

你们外地来的同学中有老同学,有新同学,给你们讲的法太深了,新同学听不懂,讲得太浅了,老同学这么远来,听不到想听的法,也有点失望。今天要讲的法应该说是很深的,为了大家都能够听得懂,我只有深浅同时来讲,所以叫深入浅出。

同学们来是想学法吧。有人说是来看傅老师,看傅老师只会来一次,第二次不来了,“上一次看过了,老头子有什么好看的!”大家都是学佛的,学佛不学法怎么叫学佛呢?只有学法才不浪费生命的时光。

再说一句启发的话,我今年73岁了,你们也73岁了,没多少年了,尤其是你们全心全意来这儿学佛、修行的,也应该是跟我同一个年龄,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再活五年,你们也只有五年的法听,我活十年,只有十年法听,我活两年,你们只有两年的法听。当然,你到别的地方去听法,那是另外一码事。所以不要再浪费自己生命的时光了,时间一去不复返。

“空气流动成为风”是佛法的道理

今天要讲的法法义很深,也极殊胜。首先要知道佛法阐明的既是人生的真理,也是宇宙的真理,因为我们都是在整个法界里边,所以离不开法界的种种相。小时候念书,有这么一句很简单的话:空气流动形成风。一听谁都知道,这句话其实是佛法,它分三方面来讲,空是空,气是气,风是风。

一切污染的东西不可能与空合在一起

气不是空,空也不是气。空永远不变,整个宇宙是个空,是寂静不动的,非常清净。今天科学上说空气污染了,实际染污的是气,不是空。空是染污不了的,一切染污的东西也不可能跟空合在一起。

比如阳光从窗外照进屋来,就可以看到空中很多灰尘在飘动,但是灰尘只能飘在空里,而不能跟空合起来。

众生的烦恼不会影响众生的佛性,
所以众生能成佛

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空,永远清净,永远不动。众生的烦恼就是灰尘,灰尘不可能跟佛性合起来,就好比空中的灰尘不可能跟空合起来。灰尘可以停留在空里,但是不管它动也好,不动也好,对空不会有所影响。同样道理,众生的烦恼不会影响众生的佛性,所以众生都能成佛。

成佛是恢复佛性的本来面目

再打个比方,一架录音机,有没有?有,一拆散就没有了,没有一架录音机是拆散不了的,因为它是零件配起来的。同样的道理,一件脏衣服,一洗就干净。脏衣服能洗干净,因为衣服本身是干净的,不过脏的东西粘在上面罢了。由于这样的道理,所以众生能成佛,成佛就是恢复佛性的本来面目。
 
空是空,气是气,
气一动就成风,这就是缘起

提要:
 ·空是空,气是气,佛性是佛性,烦恼是烦恼,两者不一样
 ·“烦恼即菩提”不是嘴上讲的,而是要你去亲证的境界
 ·佛性不可能变,烦恼会变
 ·莲花出自污泥,但莲花与污泥二者不能混淆
 ·宇宙一切都在运动,但宇宙本身寂静不动
 ·宇宙的规律跟神无关,四大所成的物质,全在变动中
 ·空中的气一动就成风,这就是缘起

空是空,气是气,
佛性是佛性,烦恼是烦恼,两者不一样

气跟空不一样,气有没有?有,空有没有?如果有就不叫空,空是什么也没有,连空这个名字也没有,因为大家要说话,要沟通思想,就给每个东西取了一个名称,这是人取出来的。气要变,空不会变,一万年之前的天空是这个样子,再过一万年的天空仍然这个样子,永远不变。气会变云,云会下雨,雨下到海洋里河流里,它又会变汽升上去。所以空是空,气是气,这个要弄清楚。再联系起来说,佛性是佛性,烦恼是烦恼,两者不一样,这个要明确。

“烦恼即菩提”不是嘴上讲的,
而是要你去亲证的境界

有人爱说“烦恼即菩提”,问他为什么烦恼即菩提,他回答不出来。你回答不出来,懂也不懂讲什么?烦恼即菩提不是嘴上讲的,而是要你去亲证的境界,它本身是讲不出来的。你讲了,听的人又悟不到,他也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听了以后就乱说一通,把佛法全搞坏了。今天且不谈这些,今天咱们是学佛,在学习上就要有步骤,就要弄懂。

佛性不可能变,烦恼会变

我们回过来说,烦恼绝不可能把佛性染污,它仅仅是飘在佛性上的一些灰尘,所以能够洗干净。佛性不可能变化,烦恼会变化:有人看见他喜欢的东西,心里马上就变化了,看见好吃的,贪吃,好衣服,贪漂亮。这种贪心就是烦恼,它会千变万化,来一个境就变一变,还会变成别的,如果吃到后来,有一口咬上去没煮熟,他非但没有了贪心,不喜欢吃了,而且变了不高兴,甚至会冒火,憎恶人家。所以烦恼会变化的。

莲花出自污泥,但莲花与污泥二者不能混淆

佛性跟烦恼是不一样的,莲花是从污泥中长出来的,可是莲花仍然是莲花,污泥仍然是污泥,不要混淆。哪怕儿子是妈妈生出来的,可是妈妈仍然是妈妈,儿子仍然是儿子。佛法要根据事实讲,你在理上能够高一层的融通,那是你自己悟到的,自己没悟到,你就不要乱讲,否则人家问你几个为什么,你又回答不出来。

宇宙一切都在运动,但宇宙本身寂静不动

再回到题目上,空是空,气是气,空不变不动,气随时随刻在变化。气是不是人制造出来的?宇宙本来的规律就是这样。我们说宇宙的一切都是寂静的,是从寂静上来讲,也就是从空来讲。科学家说宇宙的一切都在运动,也没错,是从宇宙存在的元素来讲。

宇宙的规律跟神无关,
四大所成的物质,全在变动中

宇宙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神创造的,跟神没有关系,佛说“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一个规律。拿气来说,它具足四大:空气潮湿变成雨,水大;立春后气温回升,夏天时酷暑炎热,所以气本身就有一个暖性,火大;当水汽结成冰雹的时候,它有硬性,地大;气流通就会成风,风一直在动,这是风大。四大所成的物质,全是在变动中。

空中的气一动就成风,这就是缘起

再讲风。我们吹到一阵风,有时这阵风迎面吹过来,有时从背后吹过来,吹过来还会吹过去,有时候没风,有时候又有风了。人们还发明了电风扇,你一开风扇,扇页“呼呼”转动,气流动得快了,就成了风。因为有电风扇,有空中的气,因缘条件具足了,电风扇一动,气也动了,气一动就成风了,这就是缘起。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2002.2.14


 
要入定就要修息,观息就是修风

提要:
 ·没有空就没有缘起,缘起的东西会变,体性也是空,所以叫性空
 ·学佛要学佛的智慧,却给不懂的人搞成了迷信
 ·智慧不高,哪来圆满,大觉悟才能成佛
 ·理论要实践,要亲自证到这种境界,那才是你的东西
 ·要在空的基础上缘起,没有缘起,众生什么也不懂
 ·没有缘起,什么也空不了,修行首先要修由空缘起的风
 ·一切四大所成,地水火风从风轮开始
 ·要入定就要修息,观息就是修风

没有空就没有缘起,
缘起的东西会变,体性也是空,所以叫性空

没有空就没有缘起。气是在空里,如果不在空里,它怎么流动啊?凡是缘生的东西都离不开空,好比凡是儿子都离不开妈妈生出来,也可以反过来说,有空才能缘起,缘起出生的东西本身就不固定,会变的,从空中产生,所以缘起的东西体性也是空,因为它会变的,会变就叫性空。

学佛要学佛的智慧,却给不懂的人搞成了迷信

你们想学佛,就要学佛的智慧。有人说傅老师是在讲科学,在讲辩证法。佛学本来就是科学,本来就是辩证法,是给不懂的人搞成迷信了。

智慧不高,哪来圆满,大觉悟才能成佛

修行怎么修啊?修行首先要修好一个空,能够在空中得到觉悟,这是修行人的觉悟。世间上人的觉悟呢?“人总要做好人啊,不要做坏事”,也叫觉悟,佛弟子的觉悟是在这个基础上更高一层,否则你智慧不高,哪来圆满?首先有个小觉悟,然后要有个大觉悟。小觉悟不过是个好人,大觉悟才能成佛。

理论要实践,
要亲自证到这种境界,那才是你的东西

我讲课讲了很多很多空的道理。可是就算我给你们讲了空,你也只是道理上明白,可你并没有修,也没有实践。实践了还要亲证,要亲自证到这种境界,那才是你自己的东西。

要在空的基础上缘起,
没有缘起,众生什么也不懂

修行要在空的基础上修缘起。没有缘起,众生什么也不懂。一个人说话,发音器官的配合能发出音来,本身就是缘起。比如我们眼睛看到茶杯,心里明白,这叫茶杯,嘴巴一动,说出一个“茶杯”,全是缘起。说话用的词句,本身就是缘起。没有茶杯的名字以前,就没有这个名称,这个名称也是人取出来的。这一切都叫缘起。

没有缘起,什么也空不了,
修行首先要修由空缘起的风

修行的方法很多很多,假如每一个方法称一个法门,就有很多很多的法门,称为“八万四千法门”。今天给你们讲的是最里边最精要的话,你们老同学应该有心得体会,新同学应该有所启发,修行第一步就要修风。因为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并没有到彼岸,起心动念全在打妄想,起烦恼,我们一切都在缘起之中,如果你脱离了这一点去修别的,我看没有什么东西好修。一天到晚空啊空,你修得起来吗?你可以懂,但是你空不了。所以今天给你们指一条路,首先要修由空缘起的风。

一切四大所成,地水火风从风轮开始

一切四大,地水火风,从风轮开始,我们脚下的陆地是地大,陆地下面是水大,水底下是火大,火底下是什么?风,所以最底层是风大,这是讲我们这个世界的组成。有风才能鼓动火,有火才能使水变暖,土地发暖才能使万物生长。一到春天,太阳一晒,土地暖洋洋的,万物生长,冬天就生长不出来了。

要入定就要修息,观息就是修风

修禅定目的是为了入定,要入定首先要修风大,就是数息观。阿难问世尊,“比丘不得定该怎么办?”世尊回答:“修安般。”就是修息。咱们有一个身体,也是因缘所生。身体里边具足四大:骨头硬梆梆,地大,地是硬性;血液、水份,水大,水是湿性;体温,火大,火是暖性;呼吸,风大,风是动性。首先要修好风大,修好数息观,才能够走上得定的路。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2002.2.14
 
修空修风是修行的第一步

提要:
 ·一切缘起从风开始,从变化到分散,也是风的力量
 ·因为人在动,所以会长大、会健康、会老死
 ·人死了还在动,因为动,又来下一回的生老病死,轮回就是动的关系
 ·有动才有发展,有动才有消亡,有动才有流转,有动才有生死
 ·修空,修风,是修行的第一步

一切缘起从风开始,
从变化到分散,也是风的力量

我们人的身体是物质所成,具足四大,桌子、板凳、房子,乃至于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东西,也是物质所成,也具足四大。应该懂得怎么去随境入观,讲得扼要一点,就是《金刚经》里的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该这样去观。既然空气流动形成风,风不会固定的,那么一切的物质具足四大,哪怕一块木头,一张纸,里边也有风大,所以一切物质也不是固定的。拿块木头来说,硬梆梆,地大;木头潮湿的,水大;能燃烧,火大;木头是纤维组成,里面有空隙,空气能够通过去通过来,风大。木头到后来,慢慢就腐朽了,为什么?空气在流动,硬是把纤维分开,松解掉了。所以一切缘起从风开始,一切缘起的东西发生变化,乃至于分散,也是风的力量。

因为人在动,所以会长大、会健康、会老死

风是什么性?风是动性。人所以叫高等动物,因为人在动,所以他能够盖房子,创造很多物质文明。拿人的身体来说,人动一动,就会长大,运动会使身体健康,人继续不断地动,就要老死,都是动的作用,都是风的作用。

人死了还在动,因为动,
又来下一回的生老病死,轮回就是动的关系

生老病死就是动,不动就没有老,也没有死。人有来来去去,也是动,小孩变了青年,因为动的关系,青年变老年,动的关系,老年到死亡,也是动的关系。人不可能不动,连死人也在动,尸体腐烂本身就是动。生老病死,死了又来下一次生老病死,一直在运转,我们就称为轮回,轮回就是动的关系。

有动才有发展,有动才有消亡,
有动才有流转,有动才有生死

世间上的人,只认同庸俗的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人活着都在动,死了一动也不动,人死了样样都没有了。我们不赞成这种观点,我们赞成物质不灭定律,因为精神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物质既然不灭,精神会灭吗?人死了身体不动了,但皮肉在进行着变化,在腐烂,也是在动,所以这种动相使我们进入了六道轮回,天道也在动,阿修罗道也动,人道也动,畜生也在动,地狱、饿鬼都是在动。有动才有发展,有动才有消亡,有动才有流转,有动才有生死。

修空,修风,是修行的第一步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首先跟你们讲了两个字,一个是空,一个是风,这是修行的第一步。我只是给你们启发一下,你们还要自己好好地去思考。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2002.2.15
 
功德都在法里,所以要求法

提要:
 ·功德都在法里,所以要求法
 ·学佛难学像,学法就容易学
 ·学法要欢喜,哭丧着脸难修菩萨道
 ·空不了,永远生死流转

功德都在法里,所以要求法

昨天我们已经讲了一堂课。这个因缘是因为这一次来的新同学,发心非常好,这样殊胜的发心,引得大家大发喜欢心。大家欢喜,当然我也欢喜,所以特地讲了这个法。

昨天讲到,如果说你们来是为了看看傅老师,看过了下一次就不来看了,老头子有什么好看的?实质上你们千里迢迢是来求法的,不管是老师也好,善知识也好,大法师也好,乃至于如来,他们的功德都在法里,所以大家来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是想学佛。

学佛难学像,学法就容易学

学佛很难学得像,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们修禅定修了几个月、几年也不过耳朵长了一点,厚了一点,或者皮肤本来是黑的,现在变了白的,皮肤本来是粗的,现在变了细的,也不过这样,哪能马上就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讲了49年的法,假如要我一个字一个字解说,149年也讲不完,佛无时无刻不在定中,咱们在定中吗?

说到定,你们就没有我心定。记住一句话,好马不吃回头草,这样心就定下来了。小时我家穷,我去当学徒,临出门时,妈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别做回汤豆腐干啊”,这句话我记得很牢。我学法修行从不回头再去抓世俗的东西,所以我现在心很定。

如来走路也在定中,吃饭也在定中,睡觉也在定中,说话也在定中,咱们想一步登天学得会吗?我都学不好,你们更不行了。我在生活里就没有我讲法时心定,你们讲法心定不定?昨天上台搞佛教文化演出,你们有没有把台词忘掉?两条腿有没有发抖?所以学佛是学佛法,佛法就容易学了。佛在哪里啊?佛在法里,学法就是学佛。我们恭敬佛是恭敬佛有种种的功德,种种的成就,这些功德和成就都在法里,离开了法就没有佛。不恭敬法的人就是不恭敬佛,因为他不懂法,把佛菩萨当作土地公公,拜啊拜啊,结果尽做错事情,搞封建迷信,在释迦佛脸上抹黑。

学法要欢喜,哭丧着脸难修菩萨道

你们千里迢迢是来求法的,为了免得你们失望,我特地给你们讲这个法,希望大家欢欢喜喜听法,我呢欢欢喜喜讲法,而且一欢喜,你们做学生的就占便宜。昨天咱们欢欢喜喜到清净寺,我一欢喜也陪着你们。你们还不知道呢,我不接待客人的,因为我还在养病,欢喜嘛也就开了。你们欢喜了,还容易开悟,哭丧着脸想修菩萨道、想开悟,那真是笑话。而且一欢喜,我从未讲过的法也开始给你们讲了,怕你们听不懂,还深入浅出地讲,所以大家都要欢喜。

空不了,永远生死流转

昨天给你们讲到要修空、要修风,这是最开始,也是最根本的修法。你空不了,永远生死流转。如果抓一个有,一有样样有,好的也有,坏的也有。人是万物之灵,一抓有,你样样都会抓。抓名,高了还要高;抓利,一百万也不算富,还有人是亿万富翁呢。坏的也会有:有堕落、有生死、有流转、有烦恼,什么都来了。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觉悟,只抓好的不抓坏的。古人说过,饱暖思YIN欲。你吃饱穿暖该满足了吧,谁肯啊?古人这句话刻画得很深,很多人都是这样。其实,古人是在骂人,饱暖思YIN欲是哪种东西?畜牲,畜牲就只懂两件事情:水草,还有YIN欲。天下的再笨的傻瓜照样想要娶老婆。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2002.2.15
 
空不了,哪会有安详
人对缘,应知怎么取舍

提要:
 ·有福就有祸,有乐就有苦,空不了哪会有安详
 ·缘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人对缘,应该知道怎么取舍
 ·从空缘生,缘生本性就是空
 ·我们称佛道外面的道为“外道”以便区别
 ·外道也有佛性,只是知见错误
 ·听到一个“缘起偈”使舍利弗皈依了佛陀

有福就有祸,有乐就有苦,空不了哪会有安详

所以你不修空,你一辈子是离不开痛苦的。有幸福就有灾祸,有快乐就有痛苦。这两个东西离开不会太远,总是排得紧紧的。所以快乐还没有享够,痛苦就来了,真好比是双胞胎姐妹了。去年这个时候,来小住的同学很多,我们开了一个座谈会,我说了一句话:“我们无所求,心里很安详。”无所求就是心空了,空了才安详。不空的人哪有安详?即使你成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可你累得寿命减短了,合算吗?而且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病都来了,以老年人身上居多,就不说别的,老年痴呆症也够你苦的了,这是从生活上讲。

缘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昨天从宇宙的真理来讲,空是永恒的,空是寂静的,空是不动的。又讲到空气,气不是空,气是会动的,会变化的。空气流动就成风,风是缘生的,缘就是条件,空气一动就成了风,这个动相就是缘,有缘才有风。人世间的形形色色,不论是人也好,物也好,全在给它一个缘,有了缘,就起风了。热天起冷风,凉快,舒适。冬天起冷风呢?那就苦了。缘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缘变化因果就要变化。

人对缘,应该知道怎么取舍

世间上我看没有一个人会做人,不过有点差别罢了。真正会做人,他就没有痛苦,他知道对缘应该怎么取舍,可是今天有几个人能离开痛苦?宗喀巴大师的三士道,首先要学好下士道,士就是人,下不是下等,而是第一步、基础的意思。首先要学会做人,是要按照下士道修法做人。从前的法师也讲,“学佛首先要学好做人。”后来我补充了一句,怎么学好做人?就要学佛法。千万不能说,先不要学佛法,先去学儒教的东西,用儒教的学问来学做好人,然后再来学佛法。佛难道连怎么做好人的道理也不懂啊?佛法里没有儒教,可是那些儒教思想的人,硬想把儒教思想塞进佛门来,把佛法搞得乱七八糟。封建社会的人,满脑子儒教思想,可是封建社会是吃人的社会,是人压迫人的社会,能学吗?

从空缘生,缘生本性就是空

学佛就是学法。在人生道路上也好,在修行道路上也好,首先要学会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空,佛性如如不动,缘生怎么来的?从空而缘生,缘生本性就空,所以叫性空缘起。

我们称佛道外面的道为“外道”,以便区别

当初舍利弗、目犍连是印度两个极其有名望的外道。我们称别的宗教为外道是根据事实说话,不是带着傲慢心去鄙视人家。因为佛道旁边这条路也是一条路,为了区别说话,那么称为外道。有很多外道对我恨死了,说我骂他们是外道。你明明是外道嘛,生什么气啊?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美国人,我们说这是外国人。照你的观点,美国人也要生气了。要生气的话,外公外婆都要生气了。可见得外道很愚蠢啊,烦恼很重啊。

外道也有佛性,只是知见错误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外道也有佛性,佛法修平等心,咱们绝不会把他们佛性贬低。可是要说清楚,他们这种错误的知见、愚蠢、烦恼、嫉妒、捣乱、破坏,他们一有这些东西,随便他们功夫多好,神通多大,在我们的眼光里是看不起他们这种心态和行为的,并不是看不起他们这个人。

听到一个“缘起偈”使舍利弗皈依了佛陀

舍利弗很聪明,8岁的时候跟印度的大论师辩论,很多大论师都辩论不过他,后来舍利弗在路上碰到一个佛弟子,叫马胜,威仪非常好,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舍利弗就问马胜尊者:你的老师是谁,他讲了什么话。马胜尊者就讲了一个“缘起偈”。第一句,“诸法从缘生”,舍利弗想我一直在思考宇宙人生的真理,研究这么久了还没有研究出来,佛一句话就说明白了,所以他就皈依佛了。像这样的外道就有希望,他能实事求是,打破面子观念,谁智慧最圆满,我就拜谁为师。舍利弗又对自己的徒弟们说:你们愿意回去就回去,愿意跟我走就跟我走。结果徒弟一个也不肯离开,也全皈依佛了。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2002.2.15


 
切断了世俗缘,大家手拉手走在菩提大道上

提要:
 ·“诸法从缘生”,世界是缘起,一切事物也是缘起
 ·水面丢小石,石多波亦多,结果圈圈套圈圈
 ·注意周围的人给了你什么缘,别“一失足成千古恨”
 ·切断了世俗缘,大家手拉手走在菩提大道上
 ·谁也绑不住你,绑住你的是你自己的情

“诸法从缘生”,世界是缘起,一切事物也是缘起

“诸法从缘生”,舍利弗智慧大,所以能对这句话有所觉悟,今天的佛弟子有几个能有这样的觉悟。比如现在老年人唸佛,唸了十年了也不知道极乐世界怎么来,阿弥陀佛怎么来的,他什么也不懂。没有一个唸阿弥陀佛的人会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是‘诸法从缘生’。”

一切事物都是从缘而起的。比如今天咱们在这个讲堂里,这么多同学坐好了,我这个老师也来了,嘴巴一开也出声音了,而且语言里还包含着智慧,这个法会也是从缘而起啊。缺一个条件就缘不起来了,如果我今天生病了,讲法就讲不成了,或者你们同学因为昨天演出晚了,睡到现在还醒不过来,那我一个人怎么讲啊?还有很多缘呢,你们外地同学来到这儿,很早就发心了,你们怎么会知道这儿天天有讲法啊?“我听一个好朋友说的”,也是缘啊。假如没有火车你能来吗?火车也是缘啊。这么分析起来,缘是多得不得了啊。

水面丢小石,石多波亦多,结果圈圈套圈圈

从前上海文学院请我去开讲座,我在黑板上写了28个题目,叫大学生点,我来讲,不是点唱,这是点讲。结果那些大学生多数都想听“什么叫缘份”,年轻人对缘份特别感兴趣。我就讲了一个比喻:有个人在河岸上,丢下去一块石子,水面上就起了圆水波,这个圆圈又引出第二个、第三个圆圈,一个比一个大,越来越多,如果在太平洋此岸丢一块石子,哪怕你眼睛看不见,它的波会波到太平洋彼岸。假如那边一个人,又丢了一块小石子,又是一圈圈的水波,或者10个人都丢小石子,结果圆圈套圆圈。

注意周围的人给了你什么缘,别“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个小话筒掉在地上)这叫什么?(众答:小蜜蜂话筒。)小蜜蜂话筒掉下去,这也是缘生啊。一个人堕落了,就凭他自己不小心的缘,一失足成千古恨,没有这个缘,会掉下去吗?所以注意你周围的人,究竟给了你什么缘,小心一点,别掉下去了。

切断了世俗缘,大家手拉手走在菩提大道上

咱们再说回来,咱们这一生,可不止碰到10个人、20个人,碰到一个人就是一个缘,这个缘复杂得不得了,圈圈套圈圈,谁也闹不清了。何必在复杂里边翻跟头,去受苦受难啊?如果简单一点,只有一个人,只丢一块石子,这个波一直会波到彼岸,没有复杂,没有干扰,没有纠缠不清,那多好啊。这是个比方啊,咱们今天的法会,你们想学法想修行的人,切断了世俗的缘,来到这里,3年多了,都不肯回去,骂不走,打不走。当然我不会打你们,一打你们,即使不走,也要把我抓到派出所去,说我这个老师打人。(众笑)这儿就好比一个池塘,只有一个人,只丢一块石子,所有缘生的波,决定会到彼岸,不受干扰。现在有句话,叫同一条道路,同一个思想,有共同语言,路上没有砂子,大家手拉手迈上菩提大道,这个缘不要,你才傻瓜了。

谁也绑不住你,绑住你的是你自己的情

留在世间上的因缘,一会哭来一会笑,难怪解放前有个张恨水,写了本小说,叫《啼笑因缘》。啼就是哭,哭了又笑,笑了又哭,这就是世间上的缘。尤其是你们女孩子好哭,所以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看到你们哭得太苦了,就化成女身来度你们。哭跟笑都来自情,你成佛、成菩萨也靠一个情,下地狱、做畜生也靠一个情,没有谁把你绑住,只有一个“情”把你绑住。众生本来就是自在的,就看你怎么对待“情”。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2002.2.15


 
在性空的基础上,
要缘起慈悲心菩提心,处处为众生着想

提要:
 ·“脱牢犹如鸟出笼,解缚气壮千里驹”
 ·最好的缘是佛缘
 ·风动是因,幡动是果
 ·不论是风动幡动,有动全是有为法
 ·因为心动,才会感到幡动
 ·众生并不由于你境界高而没得苦了
 ·在性空的基础上,要缘起慈悲心菩提心,处处为众生着想

“脱牢犹如鸟出笼,解缚气壮千里驹”

我年轻时,有一次一个学生要走了,他报名去新疆。吃饭后,他们请我讲点法,我就讲了《金刚经》最后的四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又拿出本子来,叫我留言。我写了几句话“脱牢犹如鸟出笼”,一只鸟从笼子里飞出去,大自然就是它的家,这种欢乐自在的心情,世界上最好的诗人也无法描写。“解缚气壮千里驹”,千里马腿绑起来了,它还能走吗?把它腿上的绳索解开了,它气势雄壮,一日千里。所以这儿不是绑人的地方,这儿是解缚的地方。将来你们都要成为千里驹,个个都要讲经说法,学如来的好榜样,否则我白辛苦,这一切也靠缘起啊。

最好的缘是佛缘

你们今天到底跟我有缘没有缘?“有缘千里来相会”嘛,(众笑)好缘还是恶缘?看你们脸上都在笑,笑总是好缘了。好到什么程度啊?最好的缘是佛缘。这是给你们启发一下。

风动是因,幡动是果

再讲下去,风从哪里来?风从动来,比如这儿一个东西在动,肯定是空气在流动,如果是真空的话,这个东西不会动的。有人看见幡动了,就说,“幡动”,另一个人说,“不是幡动,是风动”。说风动的人比说幡动的人高一层,说幡动只是见到一个果,幡怎么会动啊?因为风吹了才动的。所以后一个说不是幡动,是风动,他看到的是因。这两个都没说错,不过说片面罢了。

不论是风动幡动,有动全是有为法

为什么说第二个人境界比第一个高?凡夫只看到果,菩萨能看到因。所以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一个凡夫要受苦了,他才知道苦,有智慧的人看到自己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他就知道我将来的结果不好,他看到因了,他就不做了。无论是风动,还是幡动,全是有为法。因为在动嘛。

因为心动,才会感到幡动

那个时候惠能就说,“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仁者心动。”这在禅宗史上是很有名的公案,也就是说因为你心动,你才会感觉到幡动,才会感觉到有风在吹。如果你心不动呢?你就不会产生这种感觉,所以他说到根子里去了。

众生并不由于你境界高而没得苦了

但是我信佛是现实主义。六祖惠能把法说得很高,咱们现实一点,不要太高了,因为基础不够。哪怕你心不动,别人眼里,幡仍然在动,看到动的人,他绝不会承认不动。佛法不要脱离现实,哪怕你境界高,体会不到人间的苦,但是受苦受难的众生,苦对他们是现实的,并不因为你说了这句话,众生就没得苦了。

在性空的基础上,要缘起慈悲心菩提心,处处为众生着想

第二个人也是现实主义,宇宙有风,幡动是因为风动的关系,他看到了,就叫大家研究、探索苦的根源。所以我们讲空,可不能抛掉缘生,否则你不出智慧的,你修的定就成了枯定了。外道修无想定的,能一个念头也不起而升无想天,可仍跳不出生死轮回。如果修空抛掉了缘生,你只能够进入阿罗汉的境界,成不了菩萨。要修菩萨道,必须缘生,大乘功德都要靠缘起啊。今天,你们欢欢喜喜来听法,给佛门增加新生力量,这是大乘的功德。能够这样讲经说法,以法度众生,也是大乘功德,这一切全靠缘起。不会讲空的人去讲空,使佛教脱离现实,犹如不会抓蛇的人,反被蛇咬。所以我们在空的基础上,要缘起慈悲心、菩提心,要缘起菩萨道,处处替众生着想。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2002.2.15


 
  大悲心是随着众生的动而动,
目的是使众生进入不动

提要:
 ·因为众生在动,在受苦,我们要修菩萨行,不得不投入进去
 ·大悲心是随着众生的动而动,目的是使众生进入不动
 ·六道皆苦,人为万物之灵眼光要远大
 ·“八风吹不动”的人,一种是大傻瓜,一种是大智慧
 ·知识分子少说大话,少写无聊的文章,好好看住自己的心
 ·智慧的火,能把你烦恼的薪烧光
 ·出生死轮回,就要靠像火那样的智慧

因为众生在动,在受苦,
我们要修菩萨行,不得不投入进去

再讲下去,有动就有生死流转,有动就有来去。你想成如来,《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你只有到不动,才是真正的成就。我们修种种菩萨行,是为了成就我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功德。因为众生都在动,众生都在受苦,我们不得不投入进去。

大悲心是随着众生的动而动,目的是使众生进入不动

比如你们在动,从上海动到福鼎,或者从南京从苏州动到这儿,我也在动,从那个楼动到这儿,因为你们动我也只好动了。假如你们发心来求法了,我坐在床上,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那我岂不变了泥菩萨了。所以大悲心是随着众生的动而动,目的是使众生进入不动,使众生停止流转生死。

六道皆苦,人为万物之灵眼光要远大

六道中,即使最享福的天人,也苦得不得了。天上也打仗的,势力大的天欺负势力小的天,赶得他到处跑,天人也会心砰砰跳的。过年了,我从楼上望下来,看到对面院子里,主人抓了一把米,鸡高兴地拼命啄。它不知道,今天晚上就要杀它了。一只鸡,它想不到死,人是万物之灵啊,你要想一想,你总是要死的啊,死了再投胎,小孩子一出生就哭。到老了,老人的脸很难看的,很少有老人的脸好看的,因为他一辈子受苦,一到老了,皮肤肌肉都固定了,变了一个苦脸。所以人眼光要远大,不要光看着鼻子底下几粒米。

“八风吹不动”的人,一种是大傻瓜,一种是大智慧

六祖惠能说了第三句,并非风动,也非幡动,是仁者心动,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修行人的心不要动,这就是定。咱们女众专修班前面有一块大石头,刻着苏东坡的话,其中有一句“八风吹不动”,八种风都吹不动他,这可是真功夫啊。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对于苦,他心里也不感觉到苦;乐,他心里也不感觉到乐;兴盛的时候,他也是平平淡淡;衰落的时候,他也从不悲观;人家赞叹他,他的眼睛没有往上升;人家看不起他,他的头也没有低下去;人家捧他,他的心也不高举;人家诬蔑他,他也不报复,心一动也没有动。这种情况,只有两种人会有,不包括死人,一种是大傻瓜,一种是大智慧。

知识分子少说大话,少写无聊的文章,好好看住自己的心

他怎么会写这几句呢,因为他在月下修禅定时,得了一个极其殊胜的境界,他就写成诗,叫书童送给佛印禅师并要回诗。佛印禅师年纪很轻,跟苏东坡是好朋友。佛印就写了四句话,书童回去交给苏东坡。苏东坡一看,第一句“放屁!”第二句“放屁!”,四句话连放四个屁。苏东坡带着书童,马上到庙里找佛印,“你讲理不讲理,我又不是胡说,我确实有这样很好的感受,你怎么说我放屁?”佛印朝他笑笑:“你说八风吹不动,怎么我连放四个屁把你吹过河来了?”“啊?!”所以知识分子还是少说几句大话,少写一点无聊的文章,好好地去看住自己一颗心。

智慧的火,能把你烦恼的薪烧光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我想讲的一部分,佛法犹如海洋,非常广博渊深的,我今天讲的法这就是释迦佛的智慧,这个智慧起什么作用?智慧好比是火,火能起什么作用啊?(下答:烧。)火能起烧的作用。这种智慧能把你烦恼的柴火烧光,这种智慧能让你一颗冷冰冰的心出生菩提的火焰,冷水变热水,能把你生米煮成熟饭,这全靠火,当然这种智慧也能滋养你法身慧命。

出生死轮回,就要靠火那样的智慧

记住第三步修法,就是修火。所以,我教你们修的禅定有火光观,观满山遍野的大火,就是引你们进入第三步的修法,修火。出生死轮回,就要靠像火那样的智慧,修菩萨道,初地菩萨的菩提心就有四个比喻,如地金月火,也有一个火。要烧毁一切的恶法,成熟一切善法,要照亮众生的生死长夜全靠火那样的智慧。明天继续给大家讲下去。(回向)

[转载自-佛教菩提心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10~1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40~45)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30~3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20~2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0~1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50~55) 

 傅味琴居士:《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