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日期:2025/5/20 2: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0)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5
 
 
了解业障,转变烦恼,就是修行

提要:
 ·修往生要修到一心不乱
 ·唸佛打瞌睡,梦里仍在打妄想
 ·说保你往生的人,自己也在打妄想
 ·临终被业障所绑,无可奈何
 ·能了解业障,能转变烦恼,这本身就是修行
 ·众生作茧自缚,破茧还靠内在的蛾

修往生要修到一心不乱

怎么修?念佛是个修持的法门,你不懂佛法很吃亏啊!不懂佛法很难断烦恼,更何况妄念。要有智慧觉悟,才能够把烦恼融化掉。就拿持名唸佛来说,“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你要修到这个标准啊。好比一个学生,能小学毕业肯定升到初中,那么考试考12分也能毕业升初中吗?如果佛法不懂,只要临终喊一声“阿弥陀佛”就能往生了,岂不佛经都给你扫光,由你自说自话了?

唸佛打瞌睡,梦里仍在打妄想

唸佛要唸到一心不乱,至少一天,最好七天,一个妄念都不能出生,有一个妄念,你就乱了。唸佛法门有人看不起,我可不敢,要求很高啊。那么咱们在唸佛的时候,究竟有没有达到一心啊?即使你打瞌睡,梦里还在打妄想。

说保你往生的人,自己也在打妄想

有些唸佛老太太,念珠不停地拔,妄想不停地打,还忍不住嘴里说出来,念珠还在拔:“黄居士啊,好久没看见你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听说你在生病了,阿弥陀佛,我这个媳妇真不是人,阿弥陀佛了。”这样唸佛有什么用啊?有人说保你往生西方,连保你的人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你不能听他的,你要听佛的。

临终被业障所绑,无可奈何

不懂佛法,不断烦恼,不消除自己的业障,说实话,临终的时候,业障现前你就没办法。临终时出现的业障有各种各样,有一种业障,使你唸佛都唸不好,因为隔壁邻居放音乐,你听到了,心就在音乐上了。有这么一家,老太太信佛,平日儿子还能依顺一下,老太太快要死了,居士们上门来助唸,儿子门一开,见全是唸佛老太太,就把门一关,因为儿子不信。有临终的时候疼啊,疼得哇哇叫,说你唸佛吧,“阿弥陀佛我疼啊,疼啊。”不唸佛念疼(众笑),这什么道理啊?被业障所绑了。

能了解业障,能转变烦恼,这本身就是修行

活着的时候了脱生死才叫修行,先把业障搞搞清楚,业障怎么来的,怎样才能把它转变,怎样把它消除,这本身就叫修行。常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业障是你自己搞出来的,因为你起烦恼,走错了路,要解除业障还得靠你自己。但是众生愚痴,没有智慧,所以佛弟子能听佛的话就有希望。

众生作茧自缚,破茧还靠内在的蛾

咱们有时烦恼轻,有时烦恼重,有时发欢喜心,有时起瞋恨心,这些怎么来的,怎么表现,怎么转变,都搞搞清楚。能海上师说过:“要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你要把业障的缚解开,首先要了解你过去是怎么样把自己绑起来的。作茧自缚,解缚还靠你自己。蚕蛹变了飞蛾,是靠自己把茧咬破了飞出来的。

打一个比方,母鸡孵鸡蛋,慈悲心很大,真要把小鸡孵出来也很辛苦啊,它用翅膀把鸡蛋包起来,用体温来保持鸡蛋的暖,哪怕它起来去吃一点米,吃完了很快回来又把蛋包起来,这种爱心很重啊!那么小鸡是怎么出来的?小鸡自己用尖尖的嘴把鸡蛋壳啄破就出来了。小鸡啄不破,老母鸡想帮它,老母鸡可要有水平啊,要看准哪儿是空地方,啄一下就啄破了。假如老母鸡没水平,看不准,把小鸡的眼睛啄瞎了,岂不糟糕?所以善知识很重要,有真正的善知识帮助你不会有错,但要知道这仅仅是帮帮忙,解脱还要靠你自己。如果你依靠恶知识,那就更糟了,愚师邪师会把你眼睛啄瞎成了法盲。

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有什么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提意见。我这样讲能听得懂吗?(下答:老师讲得好,真正的正法。)咱们现在就回向吧。(回向)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1)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6
 
 
女身自身的烦恼,也在压迫自身

提要:
 ·讲的人不懂,听的人也不懂,不是浪费时间吗
 ·观世音菩萨是男身,为救妇女苦难化女身
 ·女身自身的烦恼,也在压迫自身
 ·进了佛门,却尽按照自己女性习气去打妄想
 ·女性也应该要检查女性自己的缺点

讲的人不懂,听的人也不懂,不是浪费时间吗

昨天讲了以后,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最好是在我昨天讲的法的范围内提问,因为时间有限。比如说你要问我,坐禅怎么坐,唸佛怎么唸?那就要另外讲了。用功要用在路上,才能起作用。假如不起作用,不是法不好,是人不好。你法都没有搞清楚,你怎么能知道法好不好呢?总之,法要求懂,不懂就白学了。听说从前有人讲法时问大家,“你们听懂了没有啊?”有人点点头说:“懂了。”这位讲法的人就说,“我都不懂,你怎么会懂?”这种现象很可怕也很可怜,讲的人不懂,听的人也不懂,那不是浪费时间?学生听不懂,你怎能称为一个好老师?我指出某些不恰当的现象,是为了让错误的现象得到纠正,这样佛教才会好起来,所以大家如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先给大家解答。没什么问的,我就继续讲下去。

观世音菩萨是男身,为救妇女苦难化女身

“有无数法门,足令一切女子脱离业缚,而还清净自在本来面目”,在《佛说转女身经》里,佛对女身特别慈悲,特别关心。从古以来女人受的苦特别多,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特意化现成女身,救苦救难,所以他和妇女特别有缘。观世音菩萨本是男身,为什么要化现女身呢?从中国历史上来看,由于封建社会的人,男菩萨靠近妇女不方便,妇女靠近男菩萨也不方便,最好出一个女菩萨,所以观世音菩萨就化现成一个女菩萨。众生有苦,佛菩萨都是怜悯,慈悲,救苦救难的。

女身自身的烦恼,也在压迫自身

一直到现在,说起来应该男女平等,实际上要男女平等谈何容易。女身所以受苦受难,不仅仅是受到外界的歧视,受到男人的压迫,而且女身自己也在看不起自己,女身自身的烦恼也在压迫自己,所以女的容易心里不舒畅,容易压抑厉害。

进了佛门,却尽按照自己女性习气去打妄想

如果这个女的心理比较开朗,那还好一点,心理不开朗,像林黛玉那样多愁善感,那给自己的压抑就很厉害了。女身对自己的自找苦恼,都来自道理懂得少,容易打妄想,或者进了佛门,佛法听得少,尽按照自己女性习气去思想。像林黛玉这样的个性,既然对人生悲观,如果能学佛,能觉悟,那就好了,偏偏往这种毫无意义的伤感的情绪方面去想,结果就出现了“黛玉葬花”,这个花又不是你的女儿,要你这么关心它干什么?干了一件葬花的蠢事,还要说,“今天我葬你啊,来日谁葬我?”像林黛玉这样苦恼的性格,难道是男人压迫她的吗?贾宝玉可从来没有叫她去葬花。

而这种自我压迫的特性,多少年来已经形成了习气,这样,女身的苦难就多了。

说来好笑,你们现在看不到我身上有什么女相,其实由于父亲想生一个女儿,我妈偏生了四个儿子,就把我从小打扮成小姑娘,所以我长大后,很像个怕羞的“绣房姑娘”。我今天就没有这种性格了,这说明女性的个性是可以改过来的呀。

另方面说,无始以来我也不知道投过多少女身,还好,今生投了个男身,即使小时候有点女性的习气,至少身体是个男身,假如我今生投女身呢,那女性的习气肯定会表现得更加严重了。

女性也应该要检查女性自己的缺点

以前上海电视上,两个大学的学生展开辩论,题目是:为什么到现在男女还不平等。他们举了一个例子,工厂招工,有的工厂只招男的,不要女的,这就是男女不平等。后来主持人说,咱们来听听妇联主任怎么说的。妇联主任说:“我们女性也应该要检查我们女性自己的缺点”,因为女性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难免给工作带来了不利,所以导致招工的时候,有的单位只要男的不要女的。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2)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6
 
 
女性的骄傲,形成了女性的复杂心理

提要:
 ·佛指出女性的特点,是为了治病
 ·女转男身,不靠神通,靠自己从女性习气中解放出来
 ·女身不转为男身,生理上的苦就解脱不了
 ·心里有女性种子,今世又生活在女性习气里,下世有缘仍投女身
 ·投胎根据业力,业力在心里
 ·女性的骄傲,形成了女性的复杂心态

佛指出女性的特点,是为了治病

佛法都是为了治众生的病,治病目的是为了使你变成健康的人。治病就必须要找出病因来,病在哪里都不知道,那怎么治啊?而且佛法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治病的,佛是大教育家,教育就要让你明白,所以佛讲女性的种种特点,应该说佛没有贬低女性的意思,是为了治病,就得把这些病因指出来。那么怎么治呢?得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你听了佛的话,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变自己,唯有这条路。

女转男身,不靠神通,靠自己从女性习气中解放出来

即使你有神通,让你这个女身变为男身,可是要不了三天,你仍然恢复女身,因为那只是神通变化。还要看你的神通有多大,有的还变不了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把身子变成一座庙,可是尾巴偏偏在后面,他只好把尾巴变成一根旗杆。人家一看就奇怪,一般庙旗杆都在前面,他怎么在后面?就知道这里边有问题。所以只有自己修行,自己解放,老师只是教育你,作业还要你自己做。

女身不转为男身,生理上的苦就解脱不了

而且女性怎么样要求平等,我看也不可能完全达到。咱们且不说心理上的问题,就说生理上的苦,女性有的苦怎么也移不到男的身上来。妇女最大的痛苦就是生孩子,所以很多妇女宁愿不结婚。有的本来不想结婚,后来又结婚了,因为她受到了迷惑。生孩子的事,你怎么要求男女平等呢?老婆不可能要求男的,“生孩子的苦要我一个人受啊?第一胎我生,第二个你生。”男的生得出来吗?如果你不转为男身,这个苦你能解脱得了吗?

说“那我就不结婚”,现在西方国家很多妇女都抱独身主义,或者说我进佛门出家,我不结婚也就没有生孩子的苦,那你能保证下一世再下一世,世世不投女身吗?

心里有女性种子,今世又生活在女性习气里,下世有缘仍投女身

一个人死了为什么会投女身?因为心里有女性的种子,即使今世是个男身,心里女性的种子也没有拔掉,下一世碰到因缘,女性的种子发出来了,你就会喜欢投女身。那么你今世是个女性呢?本身心里就有女性的种子,今世又完全生活在女性的习气里,死了以后,你能保证下一世不投女身?

投胎根据业力,业力在心里

投胎是根据业力,业力在哪里?业力在心里。说“今世是个女身,死后以女身去投胎,所以生下仍然是女身;今世男身,死后以男身去投胎,生下来仍是男身”,这可不能根据身体说话,因为男人身体也好,女人身体也好,死了就不起作用了,要不了多少天就烧成灰了。

死后投胎是靠心里的种子,假如你这一世厌恶女身,羡慕男身,投胎的时候,这个种子发出来了,女身的心态就隐下去了,就容易投个男身。假如女性的心态没有隐下去,那就很容易投女身。

女性的骄傲,形成了女性的复杂心态

女身虽然有许多苦,有的女人还以女身为骄傲,这骄傲从哪里来?因为男人看见她就很殷勤,给她温暖,奉侍她,她就非常得意,骄傲也得有资本啊,女人受男人喜欢,她以做女人为骄傲;女人长得漂亮,她以漂亮为骄傲。虽然因为是女身而受了很多的苦,但是由于女性的傲慢结果就形成了女性的复杂心态。有的人又是苦,又是傲慢,还想当女皇,女皇有权力,谁都欺负不了我,即使在社会上做不了女皇,也想在家庭里当女皇。你做了女皇可仍是女身啊,今世当女皇,下辈子仍然能当女皇吗?如果你造了种种恶业,等到恶业的因果成熟了,你所有的福气也全被你享受完了,那就是地狱中的女鬼。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3)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6
 
 
发菩提心就能女转男身

提要:
 ·修行人的柔和,可不是婆婆妈妈娘娘腔
 ·女性个性刚强,性格扭捏,只能教育她逐步转过来
 ·不要懒睡,爱哭,一生气背着包就走
 ·女身能有大丈夫气概,容易女转男身
 ·发菩提心就能女转男身
 ·不懂佛法是最大的危害
 ·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佛法不懂竟当师,收了徒弟搞赚钱

修行人的柔和,可不是婆婆妈妈娘娘腔

我年轻时候有一次在公园里看到,有个男人表现出女性的形态,上海人称娘娘腔,真是令人厌恶。我培养人才是要培养佛门龙象,所以在我身边的男青年一律不准出现女相。就连讲话像婆婆妈妈的,我也要训话。男人可以有柔和的一面,但要修行人的柔和,而不是世俗心的柔和,同时更应该具有雄壮的性格,我常说我是军人风格,雷厉风行,没有什么可扭扭捏捏的。

女性个性刚强,性格扭捏,只能教育她 逐步转过来

在我身边的女孩子呢?对她们的教育培养比男孩子还麻烦,可真麻烦。有的脾气可厉害了,我就说,“个性刚强不等于叫你发脾气啊,女孩子不要像男孩子那么粗暴,女孩子性格温柔一点好。”

有时看见女孩子,一副女相,扭扭捏捏的,我就不喜欢看这一套,但也不会说:“你给我走开一点。”我这个老师,一颗菩提心学菩萨行,只能逐步地把你转过来。

不要懒睡,爱哭,一生气背着包就走

女孩子还有些特点在男孩子身上很少见,一不高兴,躺在床上睡懒觉,要么哭,要么背着包要走,搞得你没办法。

女身能有大丈夫气概,容易女转男身

像这样的一种习气,如果不改变,修行都很难成就,何况成佛呢?所以佛希望女身能有大丈夫的气概,那就容易女转男身,这是希望女身快快成佛,是慈悲心,是对女身的特别关怀,因为成佛必须男身。

发菩提心就能女转男身

“有无数法门”,在这一部《佛说转女身经》里,就有十个法门,分析起来就不止十个法门了,是归纳成十个法门。第一,只有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力量最大,是一个总的法门,叫你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能女身转男身。第二,有两个法门,你修好这两个法门,也能转男身,第三,有三个法门,你修好这三个法门,也能转男身。第四,四个法门,一直到第十,十个法门。拿第十的这十个法门来说,也能使你女转男身,这还是总括地说。

不懂佛法是最大的危害

所以有很多法门,都能使我们女身转男身。可是你不学佛法,你怎么懂啊?不懂怎么去修啊?不修怎么转啊?所以对我们佛弟子来说最大的危害就是不懂佛法。

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佛经里有两种人,一种叫善知识,他懂佛法的。一种叫恶知识,他佛法不学,世间上的名利五欲又放不下,在佛门里尽干紊乱佛法的事,结果成了邪师邪说。所以释迦佛叫我们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佛法不懂竟当师,收了徒弟搞赚钱

可是现在末法时期还有一种人,佛法不知也当师,却还被人称为善知识,其实应该称为无知识。如今,佛法不懂,徒弟一大堆,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无知识就是愚人,是愚痴无知的人,可是他们竟然收起徒弟来了,而他们给徒弟的影响,都是大搞歪风邪气,抽烟、喝酒、赶经忏,搞名搞利,为了赚钱,寺庙卖门票,里边有小卖部,素食馆,茶馆,各种各样的做法都在违反释迦佛的教导。在佛门里能干这些赚钱的事情吗?在《佛遗教经》里佛就说过,比丘不得贸易。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4)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6
 
 
 要重视法,不要学片面,
不要成空架子

提要:
 ·宗派搞演变,一代不如一代
 ·修净土要照佛的话修
 ·修禅宗不要起傲慢
 ·修密宗不要搞神秘
 ·学法相不要只学不修
 ·佛教无宗派,宗派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的
 ·要重视法,不要学片面,不要成空架子

宗派搞演变,一代不如一代

还有一种情况,佛教传到中国来,形成了宗派,有的宗派的历代祖师又把原来初祖的主张有所改变,二祖改一改,三祖再改一改,时代越长改变越多。每个宗派,每个法门,法都好,人做不到,人就把法改了,是人不好。到现在一般都不重视法,现实就是这样,极少有地方讲经,也很少有人会去听经,佛学院辛辛苦苦办下来,没多久,人全跑光。没有法,你能改变自己吗?你能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吗?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修净土要照佛的话修

例如净土宗的初祖主张要修戒定慧,要修六度梵行,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要法门无量誓愿学,后人就不主张这样了,这都是佛讲的话,你能改变吗?你把佛的话改变了,是不是佛错了?

修禅宗不要起傲慢

禅宗呢?除非你找到真正有承传的禅师。现在有些禅师自己都搞不清楚禅是什么,自搞一套,全凭嘴唇皮斗机锋,这也不是禅宗不好,是人不好。修禅宗的人如果不懂佛法,就容易起傲慢,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什么心?明你的烦恼心,自己有多少烦恼你还不知道,你还明什么心!见什么性?是见佛性,既见自己佛性,又见众生佛性,如果你真的懂禅能做到这些,你傲慢从哪里产生?!你见到自己的烦恼,你会惭愧,你见到众生的佛性,你会恭敬。

修密宗不要搞神秘

现在有很多修密宗的,大搞神秘主义,脱离了佛教的科学、佛教的辩证、佛教的现实主义。之所以会一代不如一代,问题就出在自作主张,随心所欲地乱说。我从前曾在一个女众佛学苑里讲法,学生们喜欢学禅定,我特地在晚上教她们修禅定,大家都很高兴,因为一修禅定身轻心安,容易少打妄想,都能得好处。修完禅定,常有几个年轻的学僧喜欢跟我谈谈话,有一次其中一个说,“老师你等一等,我去拿一样东西给你看。”我说:“啥东西啊?”“这是活佛加持的,临终套在头颈上就能往生。”我说:“你别去拿。如果真能如此,你现在还唸佛干什么?”

学法相不要只学不修

现在学法相的只讲理论,大都不修禅定。无有修证,两条腿成了一条腿,你理论讲得再好,仍是数食不饱。我一再说明,我培养人才,不是培养佛学专家,我是培养学修并重的修行人。

佛教无宗派,中国佛教的宗派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的

释迦佛在人间的时候,是没有宗派的,也根本没有成立过什么宗派,只有显密二教,显教与密教;教证二法,教,理论,证,实践。佛教传入中国才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宗派,宗派是怎么形成的?例如有人对《华严经》特别爱好,就专门读《华严经》,研究《华严经》,讲《华严经》,人家也就专门跟他学《华严经》,于是就被称为华严宗。

要重视法,不要学片面,不要成空架子

其实按照宗派最初的主张,佛法基本上是圆满的。净土法门也是一个圆满的法门,可是很多年来,受了片面思想的影响,不学圆满的法,只学一点一滴,不听佛话,专听人话,越来越不像净土初祖说的那样了。

禅宗不立语言文字,摄持上根上智的人,你不是上根上智,不立语言文字你咋懂啊?应该先学好戒定慧,学好次第禅,一步步学上去,基础打好了再去参一心禅。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笑,从迦叶尊者一直传到达摩祖师全是一心禅。如果佛法基础都没有,说是在参禅,但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给你一个话头,“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叫你去参,你想:“未生前是鬼啊。”“唸佛是谁?”“是我啊!”因为你佛法不懂嘛,也就不会从佛法道理上去悟。我今天说这些话不是看不起人,而是希望大家尊重法,能把法学个明白,能解如来真实义。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5)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6
 
 
 互相赞叹,佛弟子就大团结

提要:
 ·五欲泛滥,越修越贪,还不是下地狱
 ·法法圆满,何必互相诽谤
 ·修行的目的,是要我们证到自性三宝
 ·功夫没方便,不入定怎能开悟,不能一心不乱,怎能往生净土
 ·释迦佛当年,每个法门都是显密圆满
 ·快在于精进,互相赞叹,佛弟子就大团结

五欲泛滥,越修越贪,还不是下地狱

好多人显敎基础都没有,就去修密教。好比无论什么病人都给他以毒攻毒,岂不危险?密宗是在离开五欲,离开烦恼的基础上,然后为了把根子挖掉,再投入到烦恼的环境里去,把烦恼的种子吊起来,用文殊般若剑断尽。你年纪轻轻,血气方刚,五欲泛滥,结果越修越贪,那还不是下地狱?

法法圆满,何必互相诽谤

很多人连自己宗派都没搞懂,还去诽谤别的宗派。很多年前昭觉寺佛学院刚成立时,我被请到佛学院去讲法,一讲就把我留住了。记得头一次请我去讲法的时候,有个语文老师,他总是在写,等我讲完了,他举手提问,站起来拿着纸读,一共提了三个问题,其中一个:“密宗、禅宗、净土宗如何能三宗并修。”我回答他:“你只要修一宗,何必修三宗,你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里边有密也有禅,你就安心净土。你修禅宗,禅宗里自性净土就是净土,禅宗不跟你说清楚,要你自己去悟,就是密。你修密,密宗有往生净土的修法,密宗特别注重禅定。”

所以懂得佛法,法法都是一样,你眼光看得远,就能看全面,你眼光看得近,只看到这一点点,你就是近视眼。

修行的目的,是要我们证到自性三宝

禅宗六祖曾经说过,东方人唸佛求生西方,西方众生唸佛求生何方,这句话引起有些修净土宗的人大为反感。六祖仅仅是提醒一下修净土法门的人,别忘了你自己的佛性,阿弥陀佛讲法,也是叫你明心见性,要认识自己的佛性才能成佛,外缘三宝仅仅是一个启发,目的是要我们亲证自性三宝。

 功夫没方便,不入定怎能开悟,
不能一心不乱,怎能往生净土

有人说唸佛老太没水平,这也不对。净土宗本来就是方便法门,因为方便所以能摄引很多人。可是方法有方便,功夫可没有方便,无论你修什么法门,功夫都是一样的。禅宗讲开悟,你不入定怎么开悟?唸佛要唸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入定的境界。不二法门嘛,佛法都要赞叹。不要以为阿弥陀佛说法比释迦佛高,你真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听,仍然跟释迦佛说的一模一样,圆满了还有什么高低呢?

释迦佛当年,每个法门都是显密圆满

从前在四川成都,有个居士赞叹说:“老师,修密宗快,很好啊。”其实我是学能海上师法流的,能海上师曾一再说明,咱们不是密宗,我们显密并修,根本来说是恢复释迦佛当年的戒定慧三学,教证二法,显密圆满,无所谓宗派。但是在汉地老有人要问你什么宗,你没有宗派,他就觉得奇怪。因此,能海上师就说:“如果一定要说什么宗,也只能说是大般若宗。”所以海内海外都称能海上师为大般若宗初祖。其实释迦佛当年,每个法门都是显密圆满,你不能看到唸咒、摇铃就说是密宗。修净土宗的人也唸大悲咒,法师放焰口,举杵摇铃,那么净土宗也是密宗了。

快在于精进,互相赞叹,佛弟子就大团结

这个居士说:“修密宗快呀。”我那时就说:“假如修密宗修了40年,整天打妄想,睡觉醒得晚,还能快吗?你修净土宗,应该安心净土,一往生就是不退菩萨。”他赞叹密宗,我赞叹净土宗,互相赞叹佛弟子就大团结。

佛弟子要修善法,互相恭敬赞叹,这是善法。排挤打击诽谤,这是恶法。如果佛弟子闹宗派斗争,佛法就会消灭在这些闹分裂的佛弟子手里。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6)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6
 
 
 闲话特别多,是女众的习气

提要:
 ·佛法必须依释迦佛教导来弘扬
 ·闲话特别多,是女众的习气
 ·有修养的人几句话能说倒一大堆无理话
 ·老年人到佛门来,多听经,少罗嗦
 ·女人爱哭,边哭边说,说的全是废话
 ·大学生太无礼,竟然封老师为禅师

佛法必须依释迦佛教导来弘扬

净土三经,要好好学,《佛说阿弥陀经》告诉你执持名号要达到一心不乱。《佛说无量寿经》告诉你,犯五无间罪和谤法的人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告诉你,一心不乱是修止,要圆满还得修观。这三本经,都要懂,都要修。佛法必须依释迦佛教导来弘扬,弘扬净土法门就要根据《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来弘扬。可不能根据某人怎么说来弘扬,佛法不能讲错啊。

闲话特别多,是女众的习气

分别心太大就是自己的烦恼习气。分别心一大,佛法还没有学通,嘴巴又喜欢讲,就会祸从口出。身口意造业,造业最厉害的就是一张嘴巴。年青时听法师讲经,说有个庙里的五百罗汉,嘴都给老和尚锁起来了,意思就是叫人“少说话”。你佛法懂多少,却偏喜欢评头评脚的。女众嘴巴又特别会讲,闲话特别多,这就是女众的习气。

男众讲起话来粗暴干脆,没几句话,女众就两样了。女的吵起架来,那两张嘴皮可是厉害了,嗒嗒嗒,像开机关枪,最多表现了一个吵架的本事。听说从前县官老爷审案,看到这个女的嘴巴厉害,讲的又全是歪理,县老爷把惊堂木一拍,“打嘴,打你这个利嘴。”

有修养的人几句话能说倒一大堆无理话

再举个例子,邻居吵架吵到派出所,派出所说:“什么事情?谁先说?”女的抢说话,话又罗嗦。有修养的人话很少,没几句话就把她所说的全部驳倒。她一听气啊,又来罗嗦了,派出所同志说:“这些话你刚才已经说过了嘛,人家已经回答你了。”自我夸张,自我得意,所表现的就是烦恼,有什么用啊?

老年人到佛门来,多听经,少罗嗦

想脱离女身,首先要离开傲慢。你们年轻的还好,老年就麻烦了,在家里老奶奶做惯了,高高在上,什么事她都要罗嗦几句,老年出家了,到佛门里来尽罗嗦,这种习气要改呀。最好少说话,多听经,你学会释迦佛的智慧,一句智慧语言能顶千句万句的罗嗦废话。

女人爱哭,边哭边说,说的全是废话

妇女还特别喜欢哭,还边哭边说,说的又全是废话。我妈死了,因为骨灰临时放在火葬场,我就每天到火葬场去,给她唸佛。有个妇女,在她女儿的骨灰前面哭,一边哭,一边跟女儿讲话,也不知道她女儿听到了没有,可是我倒听到了(众笑),她讲什么呀?(师学哭腔)“哎呀,乖乖呀,我的乖乖呀。”当然是你的女儿,废话,“哎呀乖乖呀,我的乖乖是我养的呀。”当然是你养的了(众笑)。

大学生太无礼,竟然封老师为禅师

有一次上海文学院请我去开讲座,我在黑板上抄了几个讲题,问在座的喜欢听什么?现在年轻大学生特别喜欢听什么叫缘分。我正在讲缘分,讲到半路里,坐在窗口的一个男生举手提问了,为了尊重他,我只好停下来,先解答他的问题,过一会儿他又举手了,我又给他解答,这样可能有三次了。可是这个男生傲慢得很,非要把我问倒才痛快,又举手了,“老师,我这个问题,你能解答,我封你为禅师。”不得了,皇帝金口,封我做禅师了(众笑),一个学生封老师做禅师(众笑),实在太无礼太傲慢了,我就问他,“你今天是来听我做报告的吧?”“哎,是的。”“请你记住,听报告是用耳朵听,不是用嘴巴听的。”他再也不说话了,我一句话,使他口都开不了。一个无知的人,竟然想在一个学佛法的人面前如此班门弄斧。我修的是文殊法,修文殊法能得智慧辩才,你辩得过吗?几个院领导就朝他瞪眼睛,你这个学生也太不礼貌了。我这是启发大家,好好学佛法,佛法里充满着智慧;少说闲话,别浪费了自己生命时光,又弄得大家不欢喜,何苦呢?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7)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6
 
 
 “缚”是无形的绳索,业力在心里

提要:
 ·女性业缚多,实是无始以来的习气等流
 ·宠爱培养娇气,修行就不习惯了
 ·师要有善巧方便,过宽过严都不宜
 ·缚是无形的绳索,业力在心里
 ·师徒掉在世俗感情里,都被感情所牵
 ·要女转男身,得培养菩萨的感情
 ·成了佛才是还我清净自在本来面目
 ·不离俗就不可能脱离生死流转

女性业缚多,实是无始以来的习气等流

“足令一切女子脱离业缚”。女性的业缚很多啊,无始以来流转生死,到今天生为女身,女性习气就在你身上开花了。女性习气多,这也跟过去世的流转有关系,前世女性的习气会流到今世来,这叫等流果。

宠爱培养娇气,修行就不习惯了

出生以后,又加上外界的影响,即使出家了,师父宠爱你,这就是在培养你的娇气。现在小庙大都是家庭式的,收了徒弟当女儿,养大后靠她送终,死了小庙作为遗产交给她。所以师父对徒弟宠爱得百依百顺,一到真正讲修行的环境里就不习惯了,不适应了,这是讲环境的影响。

师要有善巧方便,过宽过严都不宜

你们将来也要当师父的,要当一个好师父就要多听法。当师父难啊,对徒弟太宽了,徒弟就会爬到你头上来,有的徒弟非但对师父不恭敬,还忘恩负义,竟然把师父赶出去。如果师父太凶太严了,徒弟受不了,一赌气就跑掉了。当师父的要有善巧方便,要善巧方便就得学佛法,不学佛法,师父也做不好,徒弟也做不好。

缚是无形的绳索,业力在心里

业缚,佛说一切唯心造,缚是无形的绳索,业力在心里,心里的业力把你自己绑起来了,就叫业缚。心里的业力是怎么形成的?形成以后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感情问题。

师徒掉在世俗感情里,都被感情所牵

每个人都有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是这个感情是世俗感情啊,人所以不能出生死轮回,就是因为被世俗感情所绑。师父对徒弟只能慈悲,绝不能像母亲爱女儿那样。师父对徒弟有世俗的感情,你就培养了徒弟的世俗感情,结果师徒都掉在世俗感情里,在世俗知见,世俗生活,世俗习气里,尽是造业。世俗的一切都是从感情上表现出来的,所以流转生死到底是被什么力量牵引的?说业力所牵,说明白了就是被人的感情所牵。

要女转男身,得培养菩萨的感情

今天有人问:“老师啊,怎么样才能够使我女身转为男身?”我说你在自己感情上好好去研究,她说:“好,我从今以后要修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众笑)。”你冷酷无情即使修成了阿修罗(众笑),又怎么修菩萨行啊?佛教不是叫你把感情打死,也不叫你把自身毁灭,是叫你转。整个佛教就是一个字:转,凡夫转为圣者,不清净转为清净,那么在感情上怎么转?把世俗感情转为菩萨的感情。你有菩萨的感情,就能广度众生,以这个清净心去教育一切众生,就是菩提心,能使你快快成佛。

成了佛才是还我清净自在本来面目

“而还清净自在本来面目”,女身转男身,这只是第一步,还仅仅是个凡夫男身,不是清净本来面目。转男身只是使你得到一个将来能成佛的条件,因为成佛要男身嘛。你转了男身还要转成以出离心了脱生死。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见“本来面目”,断尽烦恼就叫“清净”。菩提心是叫你广度众生,快快成佛,只有佛才是最清净的,所以这个清净自在本来面目就是叫我们从转男身,一直转到将来成佛,佛才是最圆满,最清净的。当我们真正佛性显现,觉悟圆满时,这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不离俗就不可能脱离生死流转

佛讲的法,目的都是为使我们脱离六道轮回,不再流转生死。佛法里讲些什么,起什么作用?总的说来,就是要我们离开世俗。我们流转生死就是在世俗里流转。如果我们保持世俗观念,世俗习气,那是不可能成就的,因为你仍然在世俗里流转。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8)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6
 
 
 去掉女性心态,今世就能转,来世投男身

提要:
 ·荣华富贵百般顺利,更难觉悟
 ·人作狗叫,爱吃大便,未死就受报
 ·去掉女性心态,今世就能转,来世投男身
 ·业缚就是被世俗感情所缚
 ·没有烦恼就叫清净,第一步就要修恭敬心
 ·不恭敬会受报,培养你就是恭敬你

荣华富贵百般顺利,更难觉悟

要离开世俗习气,谈何容易。即使你信了佛,懂了佛法,也要有极大的决心,极大的觉悟才行。为什么这么难呢?这是由于知见爱好的不同。一个世俗人,即使他受尽了世间的痛苦,他仍会留恋世间上的某些享受和快乐,如果在世俗里鸿运高照,样样顺利,荣华富贵,他更难觉悟,时间一长生了根,更难以拔掉。

人作狗叫,爱吃大便,未死就受报

举个例子说,从前有一只狗,对主人忠心耿耿,忽然这个主人想吃狗肉补身体,就把它打得半死,丢在缸里,狗就跑掉了,狗恢复健康后又回到主人那里,仍然对他很忠心,主人还是把它杀了。结果这个主人突然有一天,他叫的声音就像狗临死时的惨叫声,身体上得了一种病,跟狗当时的痛苦一模一样,而且看见人的大便就要去吃,这就是报应,医生都看不好他的怪病。问他为什么要吃大便,他说“大便香啊,甜啊,非常好吃啊”,这就是狗的习气。人说大便臭,他说香好吃,这个人没有变成狗,已经是狗的习气了,报应来得非常快。想吃狗肉的时候是贪心,打死它的时候是瞋心,以为能补身体是痴心。所以众生受的一切苦报,根源都是贪瞋痴。同样人留恋世俗也就是因为他认为世俗香啊。

去掉女性心态,今世就能转,来世投男身

心能转身,如果我们能够去掉女性的心态,女性的习气,女性的爱好,你这个女身就会转男身,即使今世不能变男身,也会部分地转男身,至少你来世就会投个男胎。在你转的过程中,你自己会有体会。当然这不是我有体会啊,我是一个男身怎么能体会得到呢?我是从分析中分析出来的。

业缚就是被世俗感情所缚

讲到业缚,为什么众生会生死流转,就是因为被世俗感情所缚,这种感情无非是贪瞋痴,为什么会得到女身?因为有女性的习气。如果你深信因果,你就会明白造什么因就结什么果,改变了因就改变了果,清净心的因,将来就是清净的断尽烦恼的果。如果你是烦恼的因,你就始终流转生死。有的因果来世受报,有的因果现世受报,所以我们要把自己修成清净自在。

没有烦恼就叫清净,第一步就要修恭敬心

什么叫清净?烦恼就叫不清净,没有烦恼就叫清净。什么叫自在?你想什么就会来什么,那就自在了,你怎么也想不到,来的与你需要的又刚好相反,就有障碍了。那么这些违缘从哪里来?从因果来,离开了因果就没有佛法。咱们进佛门,第一步就要修恭敬心。例如烧香拜佛的人一进山门,就向坐着的弥勒菩萨顶礼。没有恭敬,第二步第三步是修不上去的。

不恭敬会受报,培养你就是恭敬你

我对出家人是恭敬的,由于我作老师,要作像一个老师,即使出家学生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还是要指出来的,指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你成才,因为恭敬你,才把你作为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我是一个居士,对出家人不恭敬,会有因果的。将来我出家了,居士也会对我不恭敬,这就是报应。

做妈的对自己妈不尊敬,孩子会欺负到妈头上来的。从前有这么回事:孩子在做一个木碗,妈就问他,做木碗干什么用?孩子说,“因为奶奶经常把碗打碎,我看妈给奶奶做了一只木头碗,我现在做木头碗,也是给妈将来做奶奶时用。”这就是因果啊。

你们各位,有的已经当师父了吧?你们已经当师父的也好,将来当师父的也好,你喜欢不喜欢徒弟跟你斗嘴啊,对你傲慢啊,对你没礼貌啊,你们肯定会说:“我收徒弟当然要收好徒弟。”那么你对你的师父不恭敬,也会有报应的,将来你的徒弟也会对你不恭敬、傲慢,这就是因果。

从前有个徒弟为人挺好,就是白天太辛苦了,所以晚上听师父讲经打瞌睡,师父就对他说:“我讲经你打瞌睡,将来你讲经,你的徒弟也打瞌睡。”

所以女性要不被女身习气所缚,必须要发菩提心,要修恭敬心,即使转成男身,还要进一步修成阿罗汉,不被一切烦恼所缚,才能够恢复我们本有清净自在的本来面目。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19)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6
 
 
不度众生,不断烦恼,不学法,
不成佛,都因为你没志气

提要:
 ·若女人以深心求菩提,得离女身速成男子
 ·把佛号解说成“谢谢你”岂不笑话
 ·皈依三宝要发菩提心,走菩提大道
 ·不度众生,不断烦恼,不学法,不成佛,都因为你没志气
 ·皈依佛了,有人偏给发菩提心的人泼冷水
 ·僧团要清净和合,才能一切无碍

若女人以深心求菩提,得离女身速成男子

“若女人成就一法,得离女身速成男子,一法云何?以深心求菩提道。”假如女人能够修成就一法,就能脱离女身,很快成就一个男身,这一法是什么?是指以深心求菩提道。

把佛号解说成“谢谢你”岂不笑话

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都是三宝弟子,佛弟子发心要发菩提心,发愿要求菩提道。唸经、课诵都有叫你发菩提心,不过你要懂得经文的法义,那样才起佛法的作用。持“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无量,但也要知道佛名号的功德含义,否则常会闹出笑话来。从前有个旅游团,游客问导游“阿弥陀佛”啥个意思啊?导游回答,“阿弥陀佛意思就是谢谢你。”笑话不笑话,因为他看见佛门里的人,你稍微帮他一点忙,他就会连声“阿弥陀佛”,来表示谢谢你。

以前浙江有个地方请我去讲课,是培训当地每个寺庙的当家,称为“骨干培训班”。有人告诉我:“我们这个地方,对阿弥陀佛的解说,说“阿弥”是一个人,“陀佛”又是一个人,两个人。”

由此可见你唱得再响,唸得再多,不懂法义,佛法岂不被你糟蹋了?

皈依三宝要发菩提心,走菩提大道

发菩提心的人要“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皈依三宝就应该发愿“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是三皈依必须要遵守的一个法则。什么叫“体解大道”?最大的道就是菩提大道,只有迈上菩提大道,发心成佛,你才是真正的皈依佛。无上心就是菩提心,发心要发菩提心,修行人要走菩提大道。

不度众生,不断烦恼,不学法,不成佛,都因为你没志气

释迦太子成道时,第一句话就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49年的教法,从出离法说到菩萨法,说到成佛的法,无非是要佛弟子个个成佛。四宏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不度众生不能算大乘;“烦恼无尽誓愿断”,你不断烦恼不能叫修行人;“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都不懂,你怎么断烦恼?“佛道无上誓愿成”,你没有成佛的志气,十方如来都不欢喜,因为你没志气嘛。

皈依佛了,有人偏给发菩提心的人泼冷水

有这么一件事情,在我过去办的禅定班里,有一期忽然来的人特别多,后来才知道,因为当地的居士林,有人到这儿来学禅定了,一回去说好,其他人也来了,可是等到下一期很多人又不来了。据说这些同学听了课,发菩提心了,想成佛好啊,十方如来赞叹,偏偏有人不赞叹,给他们泼冷水:“你想成佛啊?现在末法时期,我都不敢想成佛,别打妄想了。”说这个话的人懂佛法吗?释迦佛叫我们“佛道无上誓愿成”,难道是释迦佛给了我们一个妄想,难道他比释迦佛还有智慧?

僧团要清净和合,才能一切无碍

皈依法了,“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你应当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发这个愿,那首先你自己就要做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皈依法了,为什么不学法?你是佛弟子,为什么没有志气去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呢?“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佛门里边要以戒律来统理大众,僧团和合团结,才能做到“一切无碍”。僧团是一个清净的和合团体,如果同学之间老是以世俗心态,傲慢,偏见,去讽刺别人,说闲话,一起扰乱斗争,你的罪过就大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平等爱徒的乐趣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 

 傅味琴居士:《律海十门》开示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90~95)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80~8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70~7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60~6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50~5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