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七


   日期:2025/1/13 22: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七)
  郑振煌 主讲 / 陈淑蓉 整理
  二○○二年七月十日讲于花莲力行禅寺
  心续与密续
  什么叫做“密”?它是翻自梵文的Tantra。其实翻译成“密”,并没有表达Tantra之真正意义。Tantra意为“续”,即“心续”。因为宇宙不离此心,众生不离此心,佛、十法界、三千法界不离此心。Tantra本意是续,其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心续,密法就是心续。何谓心续?就是要让我们的心能够正念连续,心不散乱。我们心有没有正念连续?没有,是散乱的。一下子听到我说话,一下子听到冷气机的声音,一下子想到明天的事,一下子又想到昨天的事。我们的心都是散乱的,根本是不相续的。十方三世,我们的心是乱跑的。修行者的心却能够相续。若持名念佛,心中便持续不断有佛号出现;修四念处的心是相续的,心时刻保持正念,观察身、受、心、法;观呼吸的心是相续的,心不离呼吸;若诵《心经》的,心持续在︽心经︾上,而不是跳过来跳过去,乱跳就不是续了。Tantra意思是续,佛法说一切人生宇宙不离此心,不离如来藏识。因此Tantra指的是心续。修行者要让心相续,让心能安住在禅观对象上,心安住后观察现象,就能止观双运。这就是密法。
  修密法就是将我们最微细的真理、秘密表现出来。最微细的秘密是什么?一切山河大地不离此心。为什么会烦恼痛苦呢?因为我们的心不相续,心乱跳,所以修一法门,要让心相续在善法上。“定”,梵文称为dhyana。《清净道论》、南传佛教教理对“定”的定义是“善心一境性”,一境性就是相续;“善”,往好的方面,因有善心,故一境性;善心就是有智慧的心,空性的心,柔软的心。
  密法就是Tantra(心续),让心相续,让心相续在修行目标(大乘是成佛)上,让我们的心相续在佛上。如何相续呢?佛的呈现有身语意,凡夫也有身语意,但凡夫的身语意是染污的、散乱的、不相续的。但佛的身语意是相续的、清净的。故修密法即三密相应,三密与禅观对象、佛相应。透过一个方法、媒介与之相应,故三密相应即“身”跏趺结手印、“语”持咒、“意”观想。
  身结手印。佛的尊相都一样,只有手印不同。而菩萨在人间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相,尤其显教的菩萨慈眉善目,都很慈悲和蔼,密法则有一些怒目金刚的呈现。佛证得毕竟空性,是本来无一物的状态,故佛像基本上都一样,所不同的是手印,某一尊佛有某一尊佛的手印。说三密相应,即身相应,语相应,意相应。凡夫都没有相应,身语意都不相续,修密法就得与佛相应,与圆满境界相应,相应即与之扯上关系,其中间的媒介是什么?是身。诸佛道同,只有手印不同,故就以结手印相应。以阿弥陀佛为本尊就结阿弥陀佛的手印,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尊就结释迦牟尼佛的手印。
  语,即咒语、真言,是佛的种子字的音声,音声是佛觉悟度众的方便、方法。透过种子字的声音与佛扯上关系,与之相应。持咒,目的不是在唱歌,持咒的音调非常好听。这几天晚上,我们参加慈悲三昧水忏,梵呗音声非常美,是中国最优美的音乐,可以帮助宁静我们的心,发起至诚忏悔的心。之后的持咒,就是要与佛相应,藉著咒语与佛相应,就如我们每人有自己的名字,都有它的音声,当有人叫你,你就会相应;故我们称念阿弥陀佛,他就会注意我们,与我们相应。我们结手印,就与那尊佛相应。
  意相应就是观想佛的种子字,例如师父经常教我们观想“阿”字,观想“唵”字,都是代表佛的种子字,种子字即佛的精髓、精神及其所代表的含意。因为符号很多,佛法实在伟大。现在的公司,每家都有CIS,而佛老早就有CIS,每尊佛都有每尊佛的CIS,种子字。我们要生起爱国心,就要唱国歌,每个国家都有国歌。佛也有佛歌,每尊佛有他的咒语,种子字的音声,即是“唵”……。
  意的观想,即观想出佛的种子字,再仔细一点则观想他的坛城。透过这种观修的方式慢慢修,进入坛城与之相应。这种方法即生起次第,次第即一步一步来,生起即无中生有。用想像、观想的力量,让心安住下来,变成佛,与佛相结合、相应,此为三密相应。“密”是最隐密、最微细。持念某一音声,就可以与某一尊佛相应;用某一符号,就可以与某一尊佛相应;结某一手印,就可与某一尊佛相应;因为音声、符号、手印都是代表某一尊佛。如此三密相应的修行,就把自己转化成功。这种转化的修行方法,当然与出离道不同。出离道是讲世间的一切是苦的,不好的,烦恼的,无常的,所以要远离;转化道的修行,是藉著三密相应,把自己转化为佛,即《无上密续》中的生起次第。《无上密续》又有圆满次第,修法比生起次第来得微细些。
  诸位都看过唐卡、曼陀罗,曼陀罗有唐卡画的,有沙做的,有立体结构的,非常庄严。我在印度、西藏曾看到有用黄金打造的,里面就是整个佛的境界。曼陀罗,意思是本质的成就,就是清净心、空性、佛、如来藏心、佛性。本觉的成就,表现出来的是圆满报身,一切都很圆满。所以西藏人不惜黄金,不惜一切代价,打造黄金的曼陀罗。黄金的曼陀罗是用来修行的,不是用以投资保值的。
  生起次第是藉著外在的曼陀罗来修行,外在的曼陀罗都能看得到,可以仔细去看,都有法本可以诵读,有咒语可以诵读,这叫做生起次第,比较容易。我们的心若能相续,与佛三密相应,让心不离佛,让分别心、凡夫心转化为佛的清净心,即是生起次第已修成功。成功不是那么简单,不是我们接受一次灌顶、二次灌顶就成办。一百次、一千次都没有用,除非回家自己修,天天修,早晚修,还不够,还要闭关修。三年三个月,够不够?还不够,有的人修二十年,有的人修三十年。有许多上师在山洞里闭关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于一辈子。天天三密相应,天天观修,观自己的本尊,把自己转化成佛菩萨,让自己能够圆满,具足慈悲智慧。生起次第是藉著外在的曼陀罗、外在的手印、音声来规范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能够相续,不散乱。比较起来,生起次第比圆满次第要简单;但,真的修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我们观想曼陀罗试试看,即使我们眼睛瞪著曼陀罗,观第一步在这里,第二步要从东门进入,下一秒钟可能就已从东门退出了。我们的心,即使眼睛瞪著曼陀罗修,心都不能够相续,更何况要修圆满次第。
  密宗与禅宗的大圆满
  圆满次第要如何修呢?即修脉、气、明点。前面提到金刚杵,圆圆的部分是象征空性。在《无上密续》圆满次第中,那圆圆的部分是象征明点(NADEE)。明点是什么?就是我们本觉的能量,也是我们本初的智慧。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藏、佛性,就是本觉,它无形无相。它的能量用明点(藏文NADEE)表之,是我们本觉、佛性的能量。观明点,金刚杵圆形的部分,它是工具、媒介,藉著工具媒介,让我们进入自己的本觉。
  中国的禅宗也是大圆满的修行。检视中国的祖师禅,却与大圆满的修行不一样。因为中国祖师禅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见性成佛,直指人心。让你去见性成佛,直指人心吧!看我们所见到的性,我们所见到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那都是妄想,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为诸法本空,没法见到空性,空性根本无法让你见到。中国的禅宗,没有什么次第可言,唯一的方法就是斩断一切妄想││凡是我们心中生起的任何念头,都是颠倒妄想。诸位可以检查看看,当我们接触某一现象的第一刹那,是没有妄想的。喔!我看到这东西。可是第二个刹那,妄想就来了。这是花,这是红色,这是黄色,这是白色,好看,不好看;后面就轮回一堆,就引生出来很多分别的概念,把我们带入妄想纷飞、二元对立,冲突、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里。我们的烦恼就这样的生起来了。
  禅宗的修行方法就是斩断一切念头。我们看禅宗公案,当师父教导徒弟,用一个公案、一个话头、一个问题抛给弟子时,弟子只要有任何妄念、回答,师父立刻把它切断。比如说,“念佛者是谁?”师父抛出这么一个话头,这么一个疑问来,若弟子说:“念佛者是我!”师父立刻一巴掌过来;若弟子说:“没有人在念佛!”师父又一巴掌过来。如果学了一点中观,就说是缘起在念佛,师父还是一巴掌过来。总之,弟子有任何妄想,师父都要斩断,都要一巴掌过来、棒喝、棒喝……,阻断、截断万流。万流即我们的心续之流、妄想之流,都得截断、截断、截断……,任何一个妄想都是错误的。禅宗的修行,就是这样。换言之,禅宗的修行是顿悟,没有次第可言。因此,修中国禅宗不是那么容易。师父即使把我们的手指砍断,头砍断,我们还是没有开悟,还是在那里起嗔心,“你为什么要骂我?要打我?为什么要杀我?”还是会起嗔恨心、分别心。
  当然,西藏密宗《无上密续》的修行,有所谓的生起次第,藉外在的曼陀罗,让自己的心安止下来,能够转化成佛。圆满次第就不是藉外在的曼陀罗来修,而是观想自己的脉、气、明点。脉、气、明点到底在哪里?我们的脉在哪里?人的体内真有经脉吗?有轮、气吗?一般凡夫,当然一切都是散乱的。脉、气、明点是修行人观想出来的,让脉、气、明点各就各位。用观想的方式,禅观至最后,脉、气、明点自然涌现,本来散乱的气,能够规范;真气在体内不会乱窜,学气功的人都知道。早上师父教我们喊:“哈!哈!……”,我们的气都不够,因为我们的气都是乱的,因此我们无法好好应用。透过脉、气、明点,慢慢地修,如果修行成功,那就是圆满次第。
  修圆满次第,能将内在的曼陀罗与外在的曼陀罗结合在一起,将明点观出来,藉著明点(明点是本觉的能量,佛性的能量)让能量回到本觉。比如说,这里有灯光,我们要寻找灯挂在哪里,循著光线去找,就可以找到灯在哪里;若一间房子是封闭的,只有一道窗口,有太阳光射进来,我们可以循著太阳光去寻找光的来源。所谓明点,是本觉的能量,也就是佛性的能量,最本初、最原始的状态所具足的能量。我们是循著光线去寻找,回到光的源头;如此找回自己本来面目,这就是所谓成佛。
  修圆满次第就是修脉、气、明点,当您能时时刻刻提起脉、气、明点,观修成功,那就是圆满次第成功。换言之,您就是循著光线去找到光源;亦即回到您的本觉,回到您的佛性。那时,自己的佛性朗然呈现,即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
  若天气好,下午要出坡埋沙,暂时在此打住,有问题明天请指教。明天再补充脉气明点。(其实可以不用讲,师父已开示,非常精彩)把脉气明点观修成功,就可以消业障,回到本觉。再花一点时间,介绍大圆满自解脱的方法。今天主要讲转化道,不逃避,不出离,烦恼就烦恼。诸位,烦恼越多的人,力量就越大,把烦恼转化成佛(化烦恼为菩提),那就成功了。明天再介绍大圆满的修行方法,大圆满是自解脱,不像出离那样辛苦,也不像转化道那样辛苦,但要用很强大的观想力量才能修行成功。自解脱是什么?本来就解脱了。
  莲花生大士将密法传到西藏,而当时将显教教法传到西藏是戒护大师,至于把大圆满传到西藏,是出自莲花生大士对西藏国王松赞干布的建议。那时候是第八世纪末叶,莲花生大士派遣毗卢遮那到乌札那国学习,乌札那国是密法和大圆满法的发祥地,把大圆满教法学到了就传到西藏来,这样子透过历代大师的传承,透过龙清巴尊者、吉美林巴大师等,乃至于现代很多大圆满传承的大师(指西藏那一系的),换言之,我们只要记住噶拉多杰,他是以人身把大圆满教法讲出来的第一人,后来就有历代大师传过来,一直传到今天。
  我们现在所讲的当然指西藏的大圆满教法,中国有没有大圆满教法?其实也有,有人讲中国的禅宗就是大圆满教法。有人说中国的禅宗和西藏的大圆满其实是同一来源,又有人说,是中国一位禅师从五台山去到乌札那国,去到西藏,将大圆满教法传给西藏人的。总之,在中国佛教里,如果从果地上修的,可以归纳为大圆满教法。哪几个宗派是从果地上修呢?禅宗祖师禅是从果地上修,华严宗是从果地上修,所以实际上中国也有大圆满教法,并不是只有西藏才有大圆满,中国早就有,禅宗完全是从果地上修,华严宗从华严法界修(性起思想),这种教法就是大圆满。
  大圆满的见地
  现在先介绍大圆满所谓的“见”,见地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你想要修大圆满法门,首先你的见地、见解要能契合。在显教里面,我们修八正道,开始也是把正知见摆在最前面,正知见也是最重要的,在自解脱的大圆满修行方法里,见地更重要,为什么见地更重要?因为大圆满修行就是安住在那个见地上。你的心续时时刻刻都要提起那个见地,心续提起那个见地就是自解脱。所谓自解脱就是不必很卖力、很紧张、很用功,透过出离道或转化道这种二元、相对的概念,去克服自己的烦恼。
  我们都听过出离道、转化道的修行,那确实是很卖力,很用功、很花脑筋的。但是大圆满见地,你只要认识那个见地,你只要永远把心安止在那个见地上,把心休息在那个见地上、安住在那个见地上,你就是大圆满,而且当下自解脱。也就是说,无所谓求解脱,终必自行解脱,故自解脱是最容易的解脱方法。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说没有感觉到任何束缚,那就是解脱。我们为什么要解脱?因为我们感到有束缚,感到自己受身的束缚、心的束缚、境的束缚,我们感到内内外外有很多的干扰、很多的牵绊束缚著我们、限制著我们。我们有二元的认知,就会感到束缚,所以我们必须要修行,透过出离或转化的方式,摆脱二元概念,进入如来境界。大圆满见地,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本来就没有束缚,一切本来就是大圆满,一切本来就是如来的。
  我们之所以会有二元的概念,不是本来面目,我们之所以会有冲突的概念,不是本来面目,我们的二元概念、我们的冲突概念,不是我们的佛性,而是我们的意识作用。换言之,都是我们的妄想。我们讲直觉,不管是心理学上讲的直觉,或者是佛教讲的本觉,那种智慧是当下没有任何分别心的,没有任何妄念生起的。就是说当我们接触一样东西,比如用眼睛看东西、用耳朵听声音,在第一刹那接触的时候,那时妄念还没有产生,所以是一种直觉,是一种本觉,我们那时候就能见到本来面目。我们当下有所觉察,有所明觉,有某一现象出现或消失,我们当下最容易了解到。但由于我们习气的关系,第二刹那(第二念)立刻跑出来,我们的第二念一跑出来,就看到桌子,看到花,看到人,看到喜欢的对象,看到讨厌的对象。第一念还是一种直观,没有分别心。但是第二念呢?由于我们习气的关系,业障、业力的关系,我们就开始产生二元的认知。二元的认知这个是桌子,这个是花,这个是人。第三念受到第七识的影响,又开始有贪嗔的选择,所以诸位朋友,唯识学说八识:接触外境,当我们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第一刹那,眼、耳、鼻、舌、身便起认知作用。看到某样东西,听到某种声音,那个时候还没有分别心,那个时候只观察到一个现象的生起、一个现象的存在、一个现象的转化、一个现象的消失;可是,眼、耳、鼻、舌、身接触了外境以后,就把资讯传达给第六识,就是意识,由于第六识的认知作用,就变成我看到了桌子,那个时候开始分别啦!我看到花、我看到人、我听到鸟叫声音,第二念一来,第三念很快就受到第七识的影响,立刻判别这个桌子,我喜欢它的形状、喜欢它的颜色,那个鸟叫的声音很好听或不好听,就加进自己的情绪,加进自己的爱恨心,这种相续流转就一直下去。
  大和圆
  大圆满的意思就是说一切都是“大”,一切都是“圆”,一切都是“满”。这里的大,不是跟小对立的大,而是形容无边无际、普遍、没有任何例外,那种完全、整体的概念。所以大圆满的大,指的是所有一切,不管是有为法、无为法,不管是大,不管是小,所有一切统统包括在里头,没有任何例外。所有一切都是我们佛性的显发,都是我们心性的显发。所谓“心性”就是心之性,心就是意识作用,心性就是意识作用的本性、本来面目。心的本来面目、本性,就是觉,觉察的觉,它的能量就是明,表现出来的用就是乐。
  修行就是修体、相、用。本性(觉)的体是空,相是明(它的能量),用是大乐。所谓空、明、乐。空当然是无念的状态,大圆满的“大”是指普遍,普遍没有任何例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圆”就好像圆圈一样,没有开始,没有终点,没有东西南北,没有任何对立。圆圈,找不到起点,找不到终点,找不到中间点,任何一点都是起点,也是中间点,也是终点。任何一点统统具足一切,每一点都没有差别,就像圆圈一样,也可以象征圆镜,圆镜很真实的反映一切现象,而现象的一切都是靠著镜子、圆镜显现出来。影像是圆镜所显像出来,但那个影像不是真的,影像的出现,必须要有一个东西在圆镜的前面,才能够出现影像,当物体离开了圆镜,影像也就消失了。所以圆既代表一个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中间点的圆圈,也可以象征一面大圆镜。也就是说所有一切外在的物体,在圆镜的前面都会呈现出影像。换言之,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本觉影像的投射,本觉就是我们的佛性。花是我们本觉的投射,椅子、桌子、人、动物都是我们本觉的投射。可是花不是真的,因为我们之所以觉知周遭有花,那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我们把它称之为花,这是我们的业力所产生的业象。我们说它为桌子、椅子、人、畜生,不是真的桌子、不是真的椅子、不是真的人、畜生,而是我们的业力产生业象,让我们说这个是人、这个是桌子、这个是椅子,完全是分别心的作用。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业象,这是因为我们的业力,而业力是储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的另外一面就是如来藏,也就是如来藏识。因此“圆镜”的象征意义,是告诉我们世间所有的一切形象,都是我们的业力所感的像,我们称之为业象,这些业象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圆镜,这个圆镜就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佛性。因为我们的心性有佛性,有能力将所有的物体、所有的东西呈现出影子来。但这个影子不是真的,影子是我们业象、业力所感。它不真的是桌子、它不真的是花、它不真的是某一个概念,完全都是我们本觉所反映出来的。我们的本觉之所以能反映出来,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心的分别概念。以上是对于圆的介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郑振煌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郑振煌居士)  

 郑振煌居士:菩萨道的修行 

 郑振煌居士:《六祖坛经》对二十一世纪居士佛教的启示 

 郑振煌居士:佛法与情绪管理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郑振煌居士:传道授业解惑 

 郑振煌居士:生活与生命 

 郑振煌居士:体相用三大 

 郑振煌居士:看心不看相——你知道怎么老吗? 

 郑振煌居士:六和敬:佛教三大语系的团结与合作基础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十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九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