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序 自序


   日期:2025/1/6 10: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圣严
 
记得我于民国四十八年初到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即闻先师东初老人叹言:「今日僧少,修行者稀,学问僧亦难见,所以佛法不兴。古之高僧而为诸宗之大梁巨柱者,无不精严于戒定之行持,而亦无不学通三藏教典者也。」此正是学佛之三原则,称为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总纲。因此我对于注重行持而又有心于学问的佛教青年们,也就倍加爱惜。
 
民国六十八年,一位台大的女同学带了一位居士来见我,并交给我几篇文稿,使我知道他有写作能力,希望求取一分佛教文化事业的工作,因为文化馆其时尚无适当的工作给他,所以未有结果。这位居士便是本书的作者。
 
果煜比丘俗名陈新科,生于民国四十三年,是台北县汐止镇的农家子弟,民国六十五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系,由于大学时代接触到佛法,毕业服役之后,就进入佛光山中国佛学研究部,并在该山所属的普门中学任教,离山后便至苏澳信大水泥公司服务。转了一圈,于民国七十年又回到了我的跟前,请求成就出家,当时文化馆的下院农禅寺,只有六、七人,除我之外仅他一人是男众,他能安住无事,这分决心和耐力,值得嘉许。
 
诚如本书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中所说;「在受(沙弥)戒后,从引礼师手上接着袈裟的剎那,一种如见故物的悲情,又使我悲泣莫已,在此瞬间,我肯定前世生中,我早已是出家人了。」这是他在七十三年地藏菩萨圣诞日剃度时内心的感受。而第二年秋在高雄妙通寺受比丘戒后,僧相较前更加庄严,道心也更坚固。以其平日常喜打坐,或独处默尔深思,故文字工夫亦日益进步,在「人生」月刊发表的文章,大多能受到读者的喜爱。故在其向我告假准备入山自修之时,嘱其将已完成的稿件编集成书,交由东初出版社编辑部筹划出版,作为其学佛以来的回顾,待将来从静修阶段回到大众的社会之时,再看这本书,就可发觉是否有了改变与进步。但是初出家者宜自内敛,不当以出书而炫耀;我也希望读了此书的读者们可以受用,但勿打扰正在山中自修的果煜比丘。
 
中华民国七十五年十月十七日予于农禅寺TOP
 
自序
 
我既不是文人,也无意创作,可是文稿却一篇篇写了,且现在又要出版成书。这是怎么回事?现在简单说明缘起:在我个人学佛的过程中,每隔一个时期,我总会回顾过去所习的,加上当时所感受者,而作个系统式的整理。整理后,或以文字记录,或刚巧有个演讲,我便以此为题,讲过了,有人整理,于是文稿便一篇篇形成,且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有的看了这篇,又向我要那篇,不给,过意不去,要给,又小胜其烦。收辑成册,倒是好主意。
 
辑中「略说大乘佛法」成稿最早,是我初对中观哲学有些心得后写的,当时曾寄往慧炬杂志社申请奖学金。「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及「简介缘起性空义」两篇,是就读佛学院时有感而作。「放下———参禅学佛之不二途径」是刚在文化馆打过两次禅七后整理的。以上四篇及附录中「历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曾在菩提树杂志发表) 两篇皆是我动笔写的。其余「心安的道路」、「作个自在的修行人」、「修行的意义与层次」、「缘起.性空.无我.禅」四篇都是在台大晨曦社学术研讨会中讲的,由不同的人整理,最后再经我修正而成。
 
现在我准备上山静修一段时间,家师圣公老人指示我把过去曾发表的文稿收辑成册,以作个回顾。上面所收辑的是有关佛学演讲部分。至于如「命运的堂奥」等在农禅寺禅坐会中所作有关禅修的演讲,因性质不同,且整理不多,现暂且不录于此书,以后待因缘再说!
 
「法不孤起,待缘而成」,本书得以出版,最初感谢台大晨曦社学长们的启蒙教育,从中观思想,让我得以步入佛法的大道。更且感谢恩师圣公老人。辑中大部分文稿,是在我入文化馆打七、并住进农禅寺,接受家师有关佛学及禅修的指导后完成的;在辑中,更蒙鼓励,审订,并赐写序文。其次对于帮忙整理、编辑及较订的同修大众,在此一并致谢。
 
至于本书书名「一苇过江」,有人说;最好连这个『苇』也不要吧!我说:「书都出版了,至少这个苇是少不了的!」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连苇也不要,便能渡过彼岸,不亦快哉!
 
中华民国七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序于国姓山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果煜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果煜法师)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禅与净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福与慧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身与心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死与活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师生答问拾珍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双溪圣南寺禅修开示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6.外延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5.观念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4.观参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3.气脉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2.逆障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1.数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