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洪启嵩居士:悲心与修行


   日期:2024/12/8 9: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悲心与修行 
洪启嵩 
在一次高阶禅观的讨论时,同修问及洪师悲心与修行的问题,有极为深入的讨论。让大众对悲心更能体悟。
 
  问:悲心是修行的目标吗?
  答:不是,悲心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活命的本钱,因为悲心,所以我们现在活着。
 
  问:否则会如何呢?入灭吗?
  答:否则也不如何,如果是已经解脱的人,没有悲心的话,在此生一定会入灭,所以说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悲心不是一个外在的目标,因为如果是目标的话,它是脱离我们的,就像一盏明灯照着,但如果我们瞎了的话,一样看不见。
 
  如果悲心是外在的,是脱离我们的,那我们死后就没有了,或遭到各种困境时就消失了。但悲心不是如此,即使我们变成植物人,它还是在里面,我们被困住了,堕于金刚地狱之中,它还是在的,这就是「菩萨以悲作命」。
 
  慈悲是我们的生命习惯,是菩萨的习气,而智慧则是它的味道,流露出智味,就像酥的味道一样。这就是悲智作命,亦是悲智双运,所以,普贤王父母就在我们的身中,我们以悲智作命,悲智不断双运,等到二者完全融合到一味时,即是金刚萨埵现起,现起五方佛,此时就是已经进入佛海,堕入佛数,自成金刚萨埵,此时也没什么好求了。
 
  所以,做慈悲的事情,是我们的兴趣,是自然去做的,不是特别的事。
 
  问:兴趣?
  答:就像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样自然。它不必要时时提醒着,而是我们本然的,自然而然就这么做的。「无我」,是我们的本然,「我」,是造作而来的。把我执的根砍掉了,本然出生,这时再也没有任何担心了,没有任何疑惑。
 
  对自己烦恼的现起,或是生活上、情绪上的不顺利,就像看到地上脏了,就把它扫掉,如此而已。即使没有扫掉,或没有时间扫掉,也不会不安,但是自己是知道的。
 
  问:知道什么?
  答:知道有脏东西,还有因为这脏东西所引起的状况,例如地毯脏了,产生尘?,让我们咳嗽,这时我们不会生气的怪东怪西。这样的生活不是很平常吗?不是没有担心,无有恐惧吗?这样的生活,不必为了「没有担心」,或追求平常生活而去追寻这个。
 
  问:懂是懂了,但有时好象不会那么坚固,或停留在一种理念上……
  答:不必担心,不是那么坚固,你甚至不必想坚固它。上面所说的,大家清楚了,知见清楚的话,就已种下种子了。金刚种子一种下,就不会失去了,所以你也不必害怕它失去了。
 
  问:不会失去,然后呢?
  答:它必然会成长,必然会坚固,但是你用不着害怕它现在有没有坚固。
 
  现在,大家可以做些什么事呢?大家要修法。修什么法?修悲智的法。在什么地方修?在整个人间道场上修。无论是专修念佛法门或坐禅法门、本尊观都可以。但是各位专修的法门,只能算是加行。
 
  大家不要感到奇怪;以为我讲错了,修法怎么会是加行呢?应该是正行才对吧?生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杂行,怎么反而成了正行?这是我希望大家和一般修行人不同的地方。生活对一般修行人而言,是储聚活命资粮用的,每天修几座法才是正行,希望大家是廿四小时的修行人。大家现在观照自心,是不是发现:自己现在就是完整的了,而不是修行与生活切成二半?
 
  虽然以佛陀的境界来讲,大家目前不是百分之百的完备,但就各位来讲,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方向没有错了,但是在做的时候,可能没有完全平衡,个性还是有棱有角,在你实践的时候,也完全不妨碍到你的修行,因为你的方向是对的,你知道该怎么做,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但也知道自己有那些缺点,不会不安,但会调整。
 
  这几年来,大家学习了这么多禅观法门,已经具足了寻求正确目标的修行方便,使悲心增长,这样做,就是让它巩固,这就是菩提心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