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日期:2024/10/17 8: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在步红尘 第二十九集
[ 88.11.19华视播出 ]
待人处事要外圆内方,
虽然心中是方方正正的,
但是讲话做事一定要圆融,
要想办法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都能够赞同,
这就是一种方便。
 
 
【 惟觉谈禅 】: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问题一
生活上很多的烦恼忧苦,是伴随习气而来的。为什么习气会造成生活上的困扰呢?
 
老和尚开示:
  每一个人多少都有一些习惯、都有一些习气;不只是个人,各地也有各地的风俗习惯。知道自己的习气,言行举止就要时时自己注意,尽量避免流露出自己的习气。再者,当别人说错话、做错事时,我们也要能够原谅他。从这两方面来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磨擦就会减少。
 
  在佛典公案中,有一位毕陵迦婆蹉尊者,他是证到罗汉果的圣人。尊者每天都要经过恒河到对岸去化缘。过河的时候,尊者常会对着水神说:「小婢啊!我现在要过河,给我开路吧!」因为毕陵迦婆蹉尊者是个阿罗汉,证到了六种神通,所以一切神鬼、天人都对他非常恭敬,水神也不例外。水神听到毕陵迦婆蹉尊者的呼唤,就会必恭必敬的为他开路,水道就会变成了一条大路,让尊者过河。
 
  尊者化缘回来也要经过恒河,同样地又会对水神说:「小婢啊,我要过河,给我开路。」日复一日,时间一久,水神心里就觉得烦厌,心想:「我为您服务,您不感谢我也罢,竟然还鄙视我,称我为小婢。」小婢就是奴婢的意思。水神虽然很气,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天,水神愈想愈气,就去向释迦牟尼佛诉苦:「世尊!您的弟子毕陵迦婆蹉尊者,每次经过恒河都要我为他开路。他不但不感谢我,还骂我小婢。请世尊您来评评理吧!」
 
  释迦牟尼佛听了,就把个毕陵迦婆蹉尊者召来,对他说:「你每次过河,水神都为你开路,你为什么还骂他小婢呢?你应该跟他道歉才对。」毕陵迦婆蹉尊者听了世尊的一番话,也承认自己的确是不对,就说:「小婢!对不起!我现在向你道歉。小婢!我以后再也不叫你小婢了。」尊者虽无鄙视的念头,但开口闭口仍不离小婢两字。于是释迦牟尼佛就讲:「他是言之无心,那是他说话的一种习惯。为什么他会称呼你小婢?因为尊者的前世是位太子,你是他的佣人,由于已经叫习惯了,所以他今生看到你,还是叫你小婢。」
 
  每个人说话时多少都会带点习惯用语,自己要注意,是不是会常用不良的口语。佛法十善中有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良的语言就属于恶口的一种,所以应该要戒掉。
 
  有些地方也有地方的习惯用语,例如四川人的口头禅是「格老子」,说话之前都会加上一句「格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是你老子」。有一次,一个北方人到四川去买东西,进了商店就问老板:「这个东西多少钱?」四川人就回答:「格老子,五十块钱。」北方人一听,火气上扬,心里想:「我来买东西,你不但不感谢我,还想当我老子。」于是上前就是一耳光。这四川人被打得莫名奇妙,就讲:「格老子,为什么打人啊?」北方人上去又是一耳光。
 
  口头禅每个人都有,所以讲话前一定要三思而说,谨言慎言,要时时刻刻观照自己说话的内容。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话一出口,要再收回来就难了。
 
 
 
 
问题二
如何化解生活当中的无明与烦恼?
 
老和尚开示:
  化解烦恼的方法,就是善开方便门。日常生活中不外乎是作人与做事,如果事情做得好,但是却作人失败,将来的事业也一定会处处碰壁。因为作人是个方便,如果不知道方便,做事就无法圆融无碍。待人处事要外圆内方,虽然心中是方方正正的,但是讲话、做事一定要圆融,要想办法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都能够赞同,这就是一种方便。
 
  举例而言,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种方便,用来对治自己的贪瞋痴。贪心来了,念一句「阿弥陀佛」把贪心化掉;瞋心、痴心来了,也是一句「阿弥陀佛」把瞋心、痴心化掉;心中起了烦恼,还是一句「阿弥陀佛」,以佛号来转化烦恼。
 
  念佛终究的目的是要圆成佛道,但是有些人根本听不进这么高深的道理,乃至于念佛可以化除贪瞋痴的说法他们不能接受。对于这一类人,我们就可以换个角度告诉他:念佛可以消灾、延寿、保平安,将来还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到了西方净土,一切都是现成的,要什么有什么。这种说法就是一种方便,让听的人有兴趣,愿意来念佛,这就是善开方便门。
 
  唐朝时的魏征,是太宗身旁的谏官。魏征生性正直,公正不阿,往往不顾自己的性命,只管自己的谏言是否对得起国家、人民。唐太宗虽然是位贤明的君主,但是有时候听到魏征的谏言也会生起无明火。魏征知道自己的正直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就假藉许多方便,让太宗能接受他的谏言。
 
  有一阵子太宗沉迷于赏玩鸟雀,有时候为了心爱的鸟雀可以数日不理朝政。魏征心想,若直心谏言,太宗不但不会接受,自己也可能遭殃,因此魏征就趁太宗正在玩弄雀鸟时,故意上朝禀报国家重要的政事。太宗看到魏征来了,怕魏征会啰唆,于是将雀鸟藏在宽大的袖袍里。魏征虽然知道,却假装没看到,继续不断地报告国家大事。等到魏征禀报完毕离朝时,太宗心爱的雀鸟也闷死了。太宗知道魏征的用心,也只能赞叹他的智慧、善巧,及为国为民的忠心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也应该懂得一些权巧方便。善开方便门,不但能政通人和,而且自己的事业也能成就,人生也会愈走愈光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惟觉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惟觉法师)  

 惟觉法师: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结劝流通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八觉知 普济众生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四觉知 常行精进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三觉知 心无厌足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二觉知 多欲为苦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一觉悟 无常无我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释人名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释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