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们的环境就是我们的心


   日期:2011/3/31 18: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的环境就是我们的心

我们常常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指自己的心,除自己之外都是依报。我们依靠生存的环境,一切人事物、山河大地都属于依报,乃至于诸佛菩萨,也是我们的依报。

来到娑婆世界,不外乎两种原因:一种是愿力,一种业力。

应愿力而来的,都非凡夫俗子,都是法身大士,佛在经中也详述规则,不暴露身分,身分一暴露,马上入灭。这样的事实,佛门公案里举不胜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述: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YIN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

  这就是《普门品》上所说的‘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现什么样的身相’。在这个世间与众生和光同尘,他在这里面,以种种善巧方便度化我们。这些真正的诸佛、菩萨在世间应化的,他决定不会谤法,决定不会毁谤三宝,一定是赞叹三宝,规劝大众断恶修善,那就是佛、菩萨、阿罗汉应化在人间了。但他决定不肯说明他的身分,身分决定不会暴露,一暴露马上入灭。这是诸佛定下的规矩,任何人不得违背。

而我们凡夫俗子则是因业力而来,佛曰身由业成,以身酬业。我们众生无一不是感应宿世业力而来。大千世界是我们感召而来,无央数胎卵湿化十二类生因我们感召而来,我们生活的国家,生活的时代是因我们感召而来,我们自身的祸福吉凶是我们感召而来,所以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唯心所现”。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我们的心正,感应就正;心邪,感应就邪,外面环境不好、恶劣,是自己的心邪、心恶劣,决不能怪外境。如何改进我们的生活环境?要从心上去改;心正,一切法都正。

由于我们的愚痴无知,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尤其学佛人,更以为自己学佛了,应该是善人了,却处处障碍,厄运重重,反而责怪佛法不灵,圣贤之言骗人。末学就曾有此疑惑,自己的依报环境为什么不能转变呢?还是我们的心不善所致,我们对佛菩萨,对圣贤之言错解了,对善恶的解读依然是依据自身利益而为,即使造恶还以为行善积德呢?愚痴至极而浑然不知啊。

我们不懂得反省,佛菩萨不会欺骗我们,天道不会欺骗我们,我们是否真心改过,看看我们的依报环境就知道了,看看我们所遭遇的人,我们所遭遇的事等等,来评价我们的心是善?是恶?再笨的人也能看到这一点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应该经常如此反思来观照我们的心。

佛法的基础是因果,我们必须坚信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本来是佛,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切都是因我们感召而来,所以我们必须深信因果,起心动念都要想到因果。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世间的事,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意思能做得了主,完全是业力在主宰;佛法中,也不是佛菩萨能做得了主,而是感应所现的现象。近百年来,由于西方物质文明突飞猛进,中国古老的教学逐渐衰微,所以中国人失去了民族的自信心,对古圣先贤的教化生起了严重的怀疑,而向往西方的科技文明。于是才有打倒孔家店,扬弃旧文化,全盘西化,造成中国近百年来的苦难。我们冷静的观察与思惟,正是佛经所说“业力所使”,众生造业才有这种共业,就是共同的果报。今日举世之人,多数都在造作五逆十恶业,后果不堪设想。这个灾难如何避免?难道我们只能接受自己的业力的牵引吗?佛告诉我们事实真相,“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唯心所现”,“心能转境,则同如来。”所有一切纷争,邪知邪见,不善的因果报应,总根源都是由于“痴迷”。痴迷就是无明,就是对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随着自己的妄想、执着在造作,而感得的果报当然是不如意。

我们不清楚事实真相的因果关系,以为自己受了别人的干扰,怨天尤人,这是迷惑颠倒。我们把树比作虚空法界,我们每个人是树上的一片树叶,我们这个族群是树上的一个小枝,小枝上有几片叶,这是小的族群;观察到大枝,大枝是大族群;再观察到树干,树干是一个更大的族群;观察到根本,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所有族群,无论是大族群、或小族群,本是同根生,是一体。所以别人根本无法干扰我们,关键还是我们的心。真的明白了、证得了,现在这个身就不再是业报身,而是圆满报身。自受用是智慧的报身;能帮助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

我们天天读经,天天学习,为什么看不到这个境界?我们的障碍没去除,只要把障碍除去,自然就见到了。障碍在哪里呢?我们的心,所以要想消灾免难,这是彻底解决的方法。

修行在哪里?在日常生活、在起心动念,起一个念头,要知道这个念头对一切众生有没有损害。古来圣贤大德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不能不认真学习。《了凡四训》《俞净意遇灶神记》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从哪里做起呢?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弟子规》,从这里做起。

学佛从哪里学呢?从孝敬学起。《弟子规》里“首孝悌”,从哪里做起呢?还是孝道做起。末学反思自己,未学佛前末学肯定不孝顺;学佛后,末学以为自己尽力在行孝道,但为什么没有感召善人,感召善事,感召善果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末学反思自己,还是不孝,原来的孝心是有条件的,根本没有做到无条件的善,所以是恶心行孝啊,末学在此诚心忏悔,从此改变此恶心,真正从孝做起。

所以,我们的依报环境就是我们的老师,境无丑恶,缘无好坏,无论善恶都是对我们的考验,都是对我们的警告,也都是自我感召,不要有任何怨心、怨言。如果是宿世业力感召而来的恶果,我们应当欢欢喜喜的接受,应当感恩,销业嘛,多好呢?恶业尽了就是福报,多好啊。如果是当前感召的恶业,那么我们更要警醒,还是自己心不善啊,是我们没有真正明了圣贤言语,解读错了,应该生惭愧心,进行大忏悔,对自己的过恶要敢于承认,敢于担当,发誓后不再造。

所以只要心中还有一丝怨恨,就是假学佛,没有通了因果感应真相。我们现实中的种种遭遇就是最好的证明,谁也抵赖不得。如果还怪他人,怨恨他人,那就更差了,末学当以此为末学的镜子观照自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依报       学佛)(五明学佛网:依报       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