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于凌波居士:两岸的争议人物——释巨赞


   日期:2021/8/20 13: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两岸的争议人物——释巨赞

于凌波

在1988年台湾与大陆两岸开放交往之前,巨赞在两岸间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台湾方面说他是:“佛门败类,变节投降”;大陆方面说他是“进步僧人,有维护佛教之功”。事实上,巨赞足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思想进步,爱国心切,参加改革活动。不过在三十年代,“进步”的爱国人士,不见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

巨赞俗家姓潘,名楚桐,字琴朴,笔名有万钧、周行等。他是江苏省江阴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幼读私塾,及长就读江阴师范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同年到上海,曾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据说他在校时就参加了“进步活动”。大夏大学没有毕业就返回江阴,在地方上担任小学校长。后来以领导中小学老师罢课,遭到治安机关的通缉,1930年秋,他逃亡到杭州,匿居西湖的灵隐寺。

那时灵隐寺的住持是慧明和尚,未几慧明逝世,由却非法师继任,这时匿居在灵隐寺的潘楚桐,看破红尘,依却非和尚剃度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巨赞是后来改的名字。披剃当年,到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这年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巨赞二十四岁。出家后的巨赞法师,认真的研究法相唯识、天台教观,华严义理,以至于禅学、三论等大乘经典,勤学苦修,在佛学和修持方面都奠下相当好的基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他曾应重庆北碚“汉藏教理院”之聘,到该院任教。在重庆这段时间,他认识了一位文士出身、学佛虔诚的徐季广居士,二人年龄相若,一见投缘,交谈之下,深为契合,由此订交。二人曾相偕同游蛾眉山,登千佛顶,游青城山,穷天师洞。季广家居成都,游毕二人珍重道别。

巨师在汉藏教理院任教,只教了一学期就辞职赴南京,进入支那内学院,从宜黄大师欧阳渐研究深造。他在内学院期间,刻苦精进,阅读佛经数千卷,写下几百万言的读书笔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撰写《评熊十力所着书》论文,发表在《论学》杂志上。后来熊十力先生读到此文,说:“是用心人语,非浮士口气。”熊先生不轻易赞许人,由此可见巨赞佛学上的功力,在此同时,他先后在厦门《佛教公论》杂志上发表《先自度论》、《为僧教育进一言》两篇论文。文章立论精辟,见解独到,有人以为是弘一法师的文章。后来,弘师读到这两篇文字,备加赞许,曾集《华严经》句写了一副对联:

开示众生见正道,犹如净眼观明珠。

并在联上加题记曰:

去岁万均法师着《先自度论》,友人坚谓是余作,余心异之,而未及览其文。今岁,法师复着《为僧教育进一言》,乃获披见,叹为希有,不胜欢跃。求诸当代,未有匹者。岂余暗识所可及也?因呈拙书,以志景仰。丁丑三月,集《华严经》句,沙门演音。

在内学院时,曾约他在四川结识的好友徐季广到南京一游。季广乘轮南下,到南京访巨赞,在巨赞的引见下谒见了宜黄大师,请大师开示佛法。季广与巨赞并同游苏州,渴见印光大师于苏州报国寺。时国学大师章太炎在苏州设“国学讲习所”,二人数度谒见,请教国学与佛学问题。季广返回四川,仍与巨赞保持联络,书信往还,讨论佛学问题,后来巨赞数度贫病交迫之际,获得季广经济上的支援。季广在成都设置佛经流通处,开辟放生池,弘扬净土法门,着有《净土策进》一书,1952年病逝四川成都故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春,巨赞离开支那内学院,到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任教。七月,中日战争爆发,未几上海、南京弃守,他满怀悲愤,辞却教职,辗转由厦门赴香港,再到广东。他曾在南华寺亲近过虚云老和尚,未几转赴湖南,参加抗战救亡行列。抵达南岳,先在“南岳佛学讲习班”任教,后来由田汉的介绍,和共产党人士恢复交往,且在中共高级领导人的支持下,在南岳成立“佛教抗战协会”、“佛教青年服务团”、“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等机构,从事组织群众的活动。后来,佛青服务团的活动范围及于长沙,巨赞在长沙参加“七七二周年纪念大会”,他在大会上散发《告全国同胞书》,在当地的《阵中日报》副刊上开辟“佛青特刊”,鼓吹抗战救亡和佛教革新。以活动过于积极,引起当地情治机关的注意,他不得不潜返南岳。时,道安法师在桂林弘化,担任广西佛教会理事长,约巨赞去创办《狮子吼》杂志。他于1940年秋抵达广西桂林,出任广西佛教会秘书长,并主编《狮子吼月刊》。足年十二月,狮刊创刊号出版,刊有欧阳竟无大师、太虚大师、慕伽法师等名家的文稿。而他自己,以巨赞、万均、编者等名,发表《新佛教运动的回顾与前瞻》、《略论空有之诤》及《中论探玄记》等五篇文章。以后各期,每期都有他数篇文章。实以当时写稿的法师不多,文稿不继,他不得不努力撰写,以充实版面也。

在主编狮刊的同时,他还担任月牙山寺的住持,以寺院作掩护,作为左翼文化人活动的场所。在这段时期,关系深的朋友劝他舍戒还俗,全力从事抗战救亡工作。他婉言谢绝,赋诗以明志:

亡羊自昔多歧路,脱俗方为中道行。

夏绿春红何足惜,要以冰雪验人生二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巨师离开桂林,应邀到桂平西山龙华寺任住持,一面弘传佛教,一面仍从事抗日活动。l944年,日军大举进攻,连陷长沙、衡阳、柳州,贵阳亦岌岌可危,他不得不离开桂平,避往北流,任教于战时迁校北流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授课之余从事着述。《新佛教概论》一书,即撰着于此时。

抗战胜利后,举国欢腾,后方民众复员返乡,巨师也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经广州返回杭州。在广州六榕寺时,他把一个出家未久的青年学僧妙峰带到杭州,安置在武林佛学院就读。1949年,妙峰来到台湾,先后依慈航、印顺二师受学。1962年,受聘赴美国弘法,他足第一个到新大陆弘法的中国僧侣,现在仍在纽约弘化。妙师之到新大陆弘扬中国大乘佛教,追溯其因缘,实足巨赞法师所促成的。

巨赞法师回到杭州,驻锡他出家的祖庭灵隐寺,并出任浙江省佛教会及杭州市佛教会秘书长。翌年,他为介绍灵隐寺概况,撰写了一本《灵隐小志》的小册子。是年,他曾游历台湾,参访台湾各地寺院,返回杭州后,撰写了《台湾行脚记》一文。l948年,他出任武林佛学院院长,培育僧才。年底,应香港信众之请,到港讲经,住香海莲社。翌年初春,旧友道安法师由桂林到了香港,二人相见后曾与优昙、敏智等诸师讨论佛教改革问题,以大陆烽火漫天,一切无从做起,未获结论。后来,道安法师到了台湾,在台北创立松山寺。优昙法师留在香港,晚年在新加坡弘化。敏智法师1973年到了美国,出任美国佛教会会长,而巨师则于中共建国后回到大陆。

1949年建国初期,巨赞在港接受中共中央的邀请,到北京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此后,他连续当选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及第六届的常务委员。1950年,他在北京开办大雄麻袋厂,组织僧尼参加劳动生产,在他说这是恢复禅门农禅并重的家风,事实上也是迎合新政权的宗教政策。

1953年,巨师与陈铭枢、赵朴初、吕激、周叔迦等发起组织中国佛教协会,巨师任筹备处副主任。协会成立,圆瑛法师当选会长,喜饶嘉措当选第一副会长,赵朴初居士当选第二副会长兼秘书长,巨赞、周叔迦当选副秘书长,吕激等当选常务理事。1957年,巨赞当选佛协副会长,后来从事《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有关佛教部分的编审工作。并主持《现代佛学》与《法音》杂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巨师也受到冲激,被捕系狱。详情如何,以资料欠缺,不得而知。在1980年再版的《灵隐小志》,书后附印有他所增加的《还斋吟草》,有诗三十余首。其中有一首《一九七五年出狱后书感》:

不婚不宦情如洗,独往独来无所求,

收拾乾坤归眼底,一肩担却古今愁。

1975年是文化大革命末期,由诗题来看,他被捕系狱达十年之久。同集中另有一首《昭雪谢沈公端先》,所谓昭雪,当然是指系狱得以昭雪而言,诗曰:

漓江清澈底,巨象卫关津,

一任封姨妒,终逢万木春。

壮怀耀艺苑,辣手洗嚣尘,

饥溺同人己,昭苏及眇身。

1984年,巨赞年77岁,病逝于北京,僧腊52年。

巨赞法师,敏而好学,博闻强记。他洞达世学,博通三藏,对先秦诸子,宋明理学,以至于科学哲学,莫不涉猎,通达英、日、德、俄诸国文字,晚年犹孜孜不倦学习法文。他志向高远,爱国忧民之心至切,舍身为法,不惮辛劳,生逢乱世,以致一生曲折多变。

他生平着述颇多,主要的论文有《评熊十力所着书》、《佛教的回顾与前瞻》、《龙树提婆与无着世亲》、《道安法师传》、《鸠摩罗什法师》、《法显玄奘两大师》、《天台与嘉祥》、《禅宗的思想与风范》、《华严宗的传承及其他》、《般若思想在中国汉族地区的发展》、《关于玄奘法师的会宗论》等。故佚的撰着及论文已无可考。

巨赞晚年,写有《咏怀四律》,从这些诗中,或可略窥他内心的思想及所感,诗中有“夸克”、“核酸”等名词,都是科学上的新名词,可见此老思想新颖。

巨赞的剃度师却非和尚,遗留有《萍栖诗抄》小册,集中有《答巨赞来书》,推测是巨赞出家后未久,却非以诗答他的来信。这首诗,语含禅机,不忍割舍,录之如下:

浮生逢末劫,据事应三斟,

破瓦伏凉鼠,瓜田避盗心。

立身同美玉,择木似良禽,

莫昧于来去,古人耻拾金。

此文原载《中国近代佛门人物志》

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初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