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与佛法感悟点滴汇集


   日期:2011/3/30 11: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有同修说每晚来佛堂念佛两个小时,感觉心念好清净,好像离极乐世界很近,但回到家后世事烦扰,仿佛又回到六道轮回之中,末学有感而作此语,以相勉励。

【巧把天地当佛堂,在在处处皆道场。佛号渗透一切事,他日相笑到莲邦。】

2.有同修看到别人看经书,说只要一句佛号就好了,不要学得太杂,末学即说,不可专修念佛而废除看经,不看经则不明理,不明理则易修偏、易退心。学净土人,若有文化又还年轻,应看因果道理般若智慧的经书,和净土五经及净土祖师论著诸书,明了因果、净土修行等理,方能于自则道心不退,于他则弘法利生。学佛有解行二门,解门还须深入经藏,行门是当专修念佛,解行相应,相辅相成。将此意思提炼出来如下。

【解须深入经藏,行则一心念佛。】

3.有人劝说末学修某密法,末学初有所动,后闻其说修此密法可快速开悟和修成神通,末学即生谨惕之心,即说此语而婉拒之,声明本人专修净土之愿毕生不会动摇。

【一句弥陀密密持,花开见佛会有时。】

4.有一位师弟初学佛,慈悲有余,智慧不足,总想帮人解脱,度人学佛,热心弘扬,逢人说法,而因智慧不足,不能观机逗教,总是法不对机。如庸医看病,未查病因,急为开药,结果事倍功半,徒劳无功。几分钟前热情万丈,几分钟后冷至冰点,向末学抱怨感叹众生难度,还是做个自了汉得了。末学即说:度众生不要动感情,佛不因多一人学佛而喜,不因少一人学佛而悲。你动情太过,不净说法,过在自己。

【动情说法,自心不静,不静不定,智慧不现。药不对症,何以疗病?法不应机,说法无益,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自度要定慧等持,度他须悲智双运。】

5.为净土道场所作对联之一:

【于净十法门理体中深信不疑真切发愿;在老实念佛事修上勇猛精进决出轮回。】

6.过年给所有佛友朋友发的短信:

【无量福德无量寿,无量智慧无量光,无边法藏尽包融,是则名为阿弥陀。】

7.聊天室里,有人哀叹爱情不顺,有人诉苦金钱难赚,末学应之曰:

【苦苦追求,有人得到了爱情却不幸福;日日奔波,有人得到了财富却不快乐。】

8.过年给一寺庙写对联,知其寺庙僧人来自禅宗祖庭南华寺,有推崇密宗者,有轻视净土者,故作此联:

【禅净密诸宗佛说皆属妙法,上下中三性自问是何根基?】

9.多有朋友问:何以岁近半百,容如廿五,有何妙法永葆年轻?故为胡诌说所谓“心法”与“身法”。就是调节身心的方法嘛。

【心】【一、保持平凡平正平衡平稳平和平常心态;二、及时善用智慧解开身心烦恼。三、少欲知足适可而止减少能量消耗。四、永远认为自己是年轻人。】

10.【身】【一、劳逸结合睡眠充足饮食有度。二、清淡养人多素少腥绝荤,不贪厚重浓杂美味。三、从事世间法,身体再忙再累,都是劳身劳力不劳心,把心从繁忙劳累中解脱出来。】

【注】少腥:能绝腥当然更好,但多听闻有人开始学佛即吃全素,后受家人极力反对诟病而放弃。是以不刻意盲目提倡在家人开始学佛即吃全素,而导致家人反目,须观因缘时节而行之。

11.闻一同修说:她学佛以前因迷茫,要追求很多很多世间物欲享受来填补空虚的身心,但依然空虚;学佛以后,听末学讲过惜福的道理,就对世间物欲淡化了,这也不要了,那也不用了,只保留基本生活所需,现在感觉这才是清净快乐随缘自在的生活。末学有感而发此手机信息前段,后再加下段:

【生活简单,烦恼就少;生活复杂,烦恼就多。人情淡泊,省财省心;情来礼往,耗物费神。少欲少求,闲体安神;多才多艺,累身累心。】

12.有人问难整天念佛是否太执迷?了义手机信息答复:

【众生心总有念,不念佛(觉)则念迷,不念净便念染,不念善就念恶。心念迷、染、恶则感五浊恶世,心念佛、净、善则感极乐净土。皆是心之造作,自作自受。】

13.有师兄自恃聪明,终日谈玄说妙,总是执理废事,不知真实修行。了义手机信息答复:

【能力不敌业力,聪明终是自误。荣华转眼成空,生死轮转不休。口头谈弄何用?何不真下功夫。早晚念念不忘,南无阿弥陀佛。一心求生极乐,忆佛必定见佛! 】

14.看印光大师文钞有感:

【有事即念,观音菩萨,化解苦厄;无事常念,阿弥陀佛,以度生死。】

15.有人问学佛因果道理太明白了,会否变得消极遁世?了义信息答复:

【明了因果不逃避,看破世事更积极。游戏人生不空过,善用其心成菩提。】

16.详见另一篇博文《居士也不好当》

【放下无上禅,千里求密法,不识自家宝,本性如来藏。为人言所转,徒劳累此身,外求不过此,归来无所得。若禅若净土,若肯老实修,甘做一呆汉,终有出头日。】

17.对夫妻不和的劝解:

【忍让,不争,相敬,赞美,爱】.

【家门非衙门,不争是与非。十年磨二字,忍耐到彼岸。菩提心不失,恒修诸善行,苦念阿弥陀,解脱出娑婆。】

18.对于把人生得失看得太认真的朋友的寄语:

【人生就像游戏,都向死亡走去,赢了不要得意,输了也别生气。】

19.学佛心得

【对佛法一分信心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二分信心二分恭敬得二分利益,十分信心十分恭敬,深信不疑至诚恳切则得十分利益,乃至究竟解脱自在。】

20.有感于邪知邪见邪修者之顽固难化。祖师云:不贵子行履,只贵子见正。有人早十年学佛而邪知见固结难改,不如晚十年学而得正知见正修行:

【早学虽可贵,精进苦行高,若因邪见故,两者皆可抛。身歪尚可扶,心邪太难医;宁晚十年学,不可开路岐。】

【注】开路岐:即开始学佛就受邪知见之人的引导而走上岐路,先入为主,学得越久越难改正。

21.有感于有些人整天沉沦在网络大海里而不觉醒,纠缠在喋喋不休的佛法是非争论中,而即席作此对联:

【头现头没,又上又下,总见沉溺烦恼网络六道中;忙这忙那,旋入旋回,何时淡出生死苦海三界外?】

22.有一女性友人喜欢作诗填词,常把最新诗作发信息给末学,无非世俗情愁思念之文,末学发信息回应之,期其能早日觉醒:

【可叹众生迷茫深,追虚逐幻弃本真。

古今文豪多造业,艳文误已害人身。

烦恼无边苦无尽,自作自受善恶分,

生死路上早觉悟,作魔作佛皆此心。】

23.【对某群友问道家“太极一动起阴阳”的意思,末学班门弄斧,试着答复】

无极喻本性,太极喻本心。

太极一动相对立,心念动处是非起,

美丑善恶好坏现,是为阴阳万物生。

不明心地枉练功,朽木久雕一场空;

若肯回光当下照,一点灵犀天地中。

24. 【一落思维,总堕有为。才分对错,皆悉有过。】

25.在友人空间里看到她的一篇短文里只写这四个字:感恩包容。末学留言:

【以感恩的心,感恩这个世界的众生,他们将成就末学到彼岸;

以包容的心,包容伤害过末学的众生,他们使末学忍辱到彼岸。】

26.有些师兄弟,自己所知道理尚少,捉襟见肘,知见未正,却强为人师,劝人学佛,谈玄说妙,结果处处碰壁,吃力不讨好,末学常劝这些人,知见未正,莫信口说法,要多多修好自己,当厚积薄发。有感于此:

【对于不通达的义理,不要强为人师,以免断人慧命;对于不明了的法门,不要妄下结论;以免自造口业;对于不熟悉的事情,不要强加分析,以免徒增混乱;对于没把握的问题,不要强为解答,以免误导众生。】

27.有人说西方极乐是方便说,太阳和地球每天都在转动,西方无法定位。又有人说什么经典上说,念这个佛功德无量,念那个佛不可思议。末学说:

【管他恒沙佛,我只念弥陀,任他团团转,我只往西方。】

28.【谈玄说妙,自许根高,轻视念佛为粗浅,枉堕业海尘数劫;离却净土,谁堪得度?岂知名号不思议,无边法藏在其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       人生)(五明学佛网:佛法       人生)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