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日期:2020/12/9 1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居士: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事也,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若先欲透彻,不从志诚持诵做,即透彻亦无实益,况决难透彻”。其中一句“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请问法师,这是印祖的方便说,还是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请慈悲开示。

法师:印祖的很多开示都是很精妙的,是经验之谈,我们宜依教奉行。佛经不可等同于世间的学问,不能只靠我们的逻辑思维即所谓的心意识去研究。因为佛经是从实相般若所引发的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引发吾人的观照般若,令行人契证实相般若,这些都要用至诚恳切心方可造入。以空印空,似水投水,感应道交,妙德难思。如果用生灭心去揣度佛经文句就会越推越远,可谓白云万里。“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这句话中的“果能志诚之极”,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但又确实是我们要趋向的一个目标。学佛就是要至诚恭敬。到达至诚之极的境界,那么对佛法的教理就会自然明了,如屋里人道屋里话,十分亲切。

如何契入至诚境界呢?这就需要从截断分别意识开始。我们平时抄经、读经、受持,这些都是契入到至诚境界的一些方法。就像智者大师行法华三昧,读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心缘药王菩萨舍身之苦行,至“是真精进”句,俨然入定,见共慧思禅师同处灵鹫山七宝净土,听佛说法,故慧思禅师说“非尔弗感,非我莫况”,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世间种种学问都无法与其相比。所以我们无论是打坐、拜佛、读经、抄经、念佛等等,都是趋向至诚之极。至诚之极可契入法华三昧、契入念佛三昧;安立念佛三昧,一切智慧便都法尔现前,教理自然会透徹了解。因为教理无非就是吾人内心的智慧,慧由心出,不由他悟。我们按印祖的话去做,至诚颛蒙念佛,暗合道妙,潜通佛智,终必大明乎教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该如何静下心来摆脱颓废?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国中天人”、“国中声闻”、“国中菩萨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 如何对治?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怎么才算是感应上了弥陀的慈悲愿力?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如何让家人同获法益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如何应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