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十三日下午开示


   日期:2020/11/20 10: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十三日下午开示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生死大海智慧能渡。佛法深广如大海,要有信心才行,若没有信心再聪明也不行,这是用功办道的条件。信心不坚定,朝三暮四这一辈子就过去了,学佛法贵在真信真修,具足此心,修哪个法都容易成就。世法也如此,忠诚老实谁都恭敬赞叹。

学做人为成佛之本,先把人道做好,人道就是三皈五戒,五戒为人之本,持好五戒,能得人身。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你看佛那么尊贵,那么高尚,最初发心也是由信字开始起修,当中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位真菩提路。因信真实故容易开智慧,还要相信自己是佛,不易退失道心,真正发心修行,受持三皈五戒的有善神护持,没有真心善神不护持。

信自己有佛性、智慧从佛性而生,是佛性的妙用,智慧是无漏的,聪明是有漏的。

我们能够从心地下手,打开心性,可以成佛。有了法身般若才能解脱,智慧是报身,解脱就是化身,佛的三身都出在自性。智慧不能代表般若,只代表一部分,六祖也说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五度如盲,智慧如眼,万法之中没有般若一法不得成就,比如,我们修布施,拿自己东西给人家,没有智慧,你就著相,就得有漏之因人天福报,不能成为成佛的资粮。持戒没有智慧,不得解脱,只能升天,忍辱、精进、禅定都离不开般若,将来升到非想非非想天也没用,还要回来,所以五度如盲智慧如眼,要想渡生死苦海,一定要具足无漏的智慧。

有人说念佛的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们参禅的什么都不求,将来到哪里去呀?他不知道我们这个无求啊,将来能够得受用了,感到哪里去就哪里去,处处都能去,要到西方就去西方,要到东方就去东方,十方世界都可以乘愿而去。

无求无得才是般若,无作无著才是般若,般若是诸佛之母,十方诸佛皆从般若而生。

你们的佛性本来是十方圆明,智慧如海的,现在由于不觉悟,被无明遮盖,把性海变成一个业障海,一个无明烦恼的大苦海。苦海是黑暗的,你合上眼,黑咕隆咚一无所知,五阴的黑暗必须用智慧光明才能照破。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是指我们的身心,我们凡夫就是执著五蕴为真实,没有一念回光返照如黑漆桶一样,宗下见性时称桶底脱落指的就是这个。

世上的聪明如同萤火,本具的智慧如同太阳,有了这一个照,才能见到本性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觉有情)。由于这个照字,才有这个无字,“照”字 “无”字妙得很,所以禅宗提倡参“无”字话头。照破以后是什么呢?般若来了,以般若波罗密多故,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修行的目的,心经字不多,意义很深,从初用功一直至成佛280个字,包括600卷般若经,600卷般若经虽然那么多,总归起来就是般若,我们每天念到般若,真懂的也不多。

光阴过得快,明天是最后一天,还有几枝香,想功德成就,还来得及。宗门一法不可思议,到了唐宋以后,这些儒教,道教归向禅宗很多。道教里头纯阳祖师、紫阳真人都在禅宗里开悟,宋朝朱熹、王安石、苏东坡这些宰官、大儒归向宗门。宗门这一法是整个佛法的根本,是整个佛法的主题,要使佛法兴盛,非要宗门兴不可呀。

唐朝宗门大兴,祖师多如牛毛。慧南禅师是一位彻悟的祖师,道风高峻,十方衲子云集黄龙寺慧南禅师座下。那时道教吕祖在庐山经过黄龙寺,见瑞气盘旋,心想:“此地一定有高人”。就随众来到法堂上听老和尚讲法,黄龙开口就说:“今有盗法之人,老僧不说法了。”吕祖一想这里就我一个道士莫非指我,马上站出来说:“我前来听法,何来盗法?我囊中有长生不老药,不是普通人,是仙人,还用盗法吗?”

黄龙禅师说:“饶你八万劫,也是落空亡,空亡外道。”纯阳祖师一听起了无明火,说你这个和尚,我来听法你却骂我,把宝剑抽了出来,这个时候,他忘记了,自己写的偈子说:对境无心莫问禅。对境动心了,他这宝剑是宝贝,会飞,想杀谁就杀谁还能回来,是七星宝剑,这个宝剑就飞向黄龙禅师的头顶,弹了一下就往下落,禅师拿手中拂尘往空中一指,宝剑就落地。吕洞宾一看知遇高人,马上站到中间说:“长老,这是我一念不觉,无明所惑,向您请教。”黄龙说:“我问你‘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你给我道一句,怎么叫半升铛内煮山川?说!”。

吕纯阳一听这是我的句子,这时他道不出了。这么一逼,仙人你别看是仙人,没破见惑,那思惑已除,他回光一照,怎么我道不出来了。回光一照,忽然大悟了,趴下去就磕头,啊呀,不是你老人家这样的逼法,要错过一生啊!磕头后作诗一首:“抛走葫芦摔碎琴,今后不练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方知以前错用心”。就要发心落发为僧,黄龙笑了:“恭喜你!识得自己了,不要落发,到你同类那个圈里度化他们也是很好”。从此,吕祖发心护持三宝,成为佛教的外护法。吕祖后来说法都是与佛法相应。在五灯会元录里面,他不叫吕洞宾,叫吕来禅师。因为他悟了道,吕祖以后的道法大兴起来。

当时禅门出了很多祖师,在一言半句下,忽然彻悟了,成了一代祖师,彻悟后,哪一法都成为正法。所以我们要大家用功参话头,真正有体会后,外道、邪道都是如梦如幻,修什么道都没有妨碍,就是种田,作生意也不妨碍。古人说:“只要识得道,一切尽不妨。”

我们在没明白前分别这个是正法,那个是邪法,那个障道,哪个与道不相应。等悟了以后,正的邪的都不可得,你看法华经佛说“有念念成邪,无念念成正,邪正俱不住,长驭白牛车”。

在没有明白以前,说有著有、说无著无,做不到有无俱不住。我们本具的光明被无始以来的污染遮盖住了,就像猴子一样不停地抓树枝,要不就是摘叶子,抢果子,翻跟头造生死,你不加一番禅定功夫,静坐参究,如何收住心猿意马,家贼难防把自家的神通妙用,智慧辨才偷的光光的。所以现在的人一定要下番功夫,不能像那些狂徒说大话,我就是佛,你虽是佛,你是没有消了业障的佛,你这个佛只是原料,是金子在石头里面呢,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今后就不会被那些狂徒所转。狂徒见到参禅之人就说,你们这些傻子,本来是佛还修什么,来来,我当下一指你马上开悟,这样的人多得很。这个方法,根若特别深厚也可以,但是现在这种根基太少啦。说这些话的大多数没受过大戒,真正受过大戒的人,不敢打妄语。

我曾有缘亲近过真老、虚老、和来老,这是近代宗门三位大善知识,他们谦虚的很,只说自己对佛法有点体会,不说自己开了悟。现在的狂徒开口就是大悟,开口就是不用功夫。没有真实体验,也没遇过真正善知识的人,简直是豁达空。这种豁达空是在没有定的基础上起的狂慧,超因越果,果报自受。

你看虚老说他入定十几天,有人说他入定15天大悟后什么样子,后来我亲自去问他:听说你入定十几天。老和尚说倒是有这么回事,在山上烧山芋,烧好后,把脚一盘,休息一下。一盘呢,疑情得力了,得力也是无力得的,觉得时间不长。离半里路远的同参们来看我,说德清师呀,这么喊。从前虚老叫德清,虚云是61岁才起的,怕别人找他,开始住山、藏起来用功。同参来了一看,用引罄叫他出定。出定后叫同参吃山芋,揭开锅一看,山芋长毛了,几寸长。他说觉得没过多长时间,屈指一算,半个月了。

我亲自问他,他说15天,那是疑情得力无心之中,一会儿15天就过去了。所以说禅宗的功夫了不起呀。虚老在高旻寺,正念现前20多天,只有一个念头,昼夜20多天,没有散,疑情得力。等倒水时,溅到手上,杯子打掉以后,说狂心歇下来了,从此后就比较自在了。说三个月、半年叫你悟,真悟的人不说悟,因为没个东西得到,有人说悟了,悟了以后什么样不知道。

无明妄想是幻化的,本来是假的,没有这事,好比在梦中一样,梦中有老虎、狮子、水、火,惊慌万分,等醒了以后,没有了,闹半天是个梦啊。梦里怎么那么胆小,害怕呢?梦中颠倒!没有悟的人就是这个道理,整天被无明妄想、昏沉障碍住了,不得自在。悟了,等于你醒了一样,天上的云散了,太阳出来了,就是这个境界。梦醒之后说什么悟呢,根本梦中的事情没有的嘛!都是影子,所以我们在梦里说梦话。

悟了以后,一切放得下,晓得生来死去,如梦幻泡影,随缘度日,晓得当下心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本来不动的。至于说神通,智慧还是慢慢地逐步逐步的开发。不是说悟了就有,等于小孩刚生下来一样没有力量,等慢慢长大了能吃饭了,这个力气大起来,这就是神通。初悟要慢慢的长养圣胎,心清净生智慧,智慧大心越定,就能显现神通,神通就是妙用,是自己本具的。初下手修行,不能修神通要先修漏尽通、证法身,否则不能了生死。只有漏尽通才能了生死,破无明烦恼,漏尽以后才能证到不生不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密参禅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密参禅师)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六章 密参禅师对真空、来果、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事略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十四日开示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十二日开示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十二日开示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十上午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九开示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四开示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三开示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二开示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禅七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