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雪漠:分别心是万恶之源


   日期:2020/10/30 17: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分别心是万恶之源

人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执著于“我”而产生的。人间所有的纷争都源于分别心。因为了分别心,才有了贪婪,有了仇恨,有了愚痴,进而也有了战争,有了屠杀,有了堕落,也便有了六道轮回。

 人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执著于“我”而产生的。对“我”的执著,我们称之为“我执”,就是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我执”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自私”,就是习惯以“我”为标准,衡量世界上的一切,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维护“我”和“我的”上面。比如,有的人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他人的利益;有的人会为了维护自己家庭的利益,而剥夺别的家庭的利益;有的人会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侵犯其他国家的利益。“我执”是贪欲的基础,执着于“我”的人觉得,什么都是“我的”,“我”就是世界的主角,所有东西都想拿来为“我”所用,所有事情都以“我”的感受为重。

举个例子,日本人当年觊觎中国的地大物博,于是发动侵华战争,杀害了许多中国百姓,给许多家庭留下了难以痊愈的创痛。在中国人眼里,这当然是残忍的暴行,但日本的史书却给它抹上了一层悲情且壮烈的色彩。因为,在日本人看来,那场战争是为后世子孙的温饱和生存所发动的,它也是一种爱国热情的产物。再举一个例子,当年成吉思汗对外国发动侵略战争,用外国人民的鲜血润湿了战马足下的土地,但这样一个暴徒在我国人民的眼中,却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毛泽东也将其誉为“一代天骄”。这种狭隘的道德观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崇尚它的人们,在“我的”利益与“他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牺牲“他”而维护“我”。这个“我”指的是人们心中的自己,也是与自己最亲密的群体,比如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我的城市、我的家庭、我自己等等。这是一种强烈的分别心,也就是二元对立,在这种巨大的对立中,我们会把“我”与外部世界分得清清楚楚。几乎所有的智慧修炼,都是为了对治分别心。因为人间所有的纷争都源于分别心。因为了分别心,才有了贪婪,有了仇恨,有了愚痴,进而也有了战争,有了屠杀,有了堕落,也便有了六道轮回。

然而,人们大多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任由这种分别心衍生出的狭隘的道德观,占据世界的主流地位,所以,各种恶性竞争才会发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越来越疏离与冷漠。也正因为如此,各种各样的悲剧,才会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家庭、每分每秒不断上演:食品、饮料中加入了有毒物质,抢劫、强奸、谋杀、家暴像蚊虫一样滋长,婴儿被当成了大补的食物,欺诈令退休老人失去了养老的那点财产……

我们都知道社会上藏着许多黑暗,也都厌恶那黑暗,但却没多少人愿意融入微弱的大善光明当中。人们甚至不明白自己也是黑暗的一部分。因为,大多数人都太过关注个人得失,太爱惜自己心中的“我”,很少考虑自己的言行会给外部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只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而所谓的善,就是在考虑自己的同时,多考虑一下别人;大善,更是放下自己的期待,多考虑一下别人。破除不了我执的时候,你就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

其实,“我”是什么?它只是一个绝妙的假象。

我们的身体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的想法和习惯,也因为各种经历而不断变化着。我们已经不是昨天的那个人,也不是前一秒钟的那个人了,我们或许已经厌倦了去年爱过的东西,甚至厌倦了以前爱过的人,厌倦了曾经享受过的某种生活方式。我们的各种观点更像天上的云朵一样,不断改变着模样。

有个学生告诉过我,她曾经对分手的男朋友说过自己会等他两年,谁知道,一年后那个男孩子真来找她,但她的感觉已经完全改变了。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她总是觉得自己做了件蠢事,感到羞愧不已。她不明白,她的愚蠢并不在于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而在于她不知道小爱只是一种情绪,语言也是一种情绪。即便她是真诚的,寄托了某种情绪的语言,也总是在说出口的那一刻就结束了,因为情绪不断在变。再者,无论愚蠢还是聪明,都是过去了的事情,事情一旦过去,就变成了回忆,也无需去在意了。好多人就是忘不掉过去的事情,放不下对未来的担忧,才会活得非常痛苦。

其实,执著于自己的愚蠢和过错,也是因为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永恒的“我”。我聪明吗,我做的事情人家满意吗,人家喜不喜欢我,我能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我是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们时常勾勒着一个虚幻的形象,并且把它当成真实的“我”。我们不断要求别人去理解“我”,去接纳“我”,而且,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观点,甚至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我们害怕寂寞,我们需要被爱。虽然也有人敢于拒绝世界,他们有着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勇气,但是他们又会陷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傲慢。他们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加优秀,还是在执著那个看起来非常真实的“我”。

但是,所谓的“我”,只是因缘聚合之物,跟因缘链上任何一个小铁环一样,都在不断改变着形状:经历多了,想法会变,个性也会变;吃多了,身体会发福,多做运动,又会变瘦;耐得住痛的人,还有可能去美容院整容……世界上怎么会有一个不变的“自我”?既然没有恒常的“自我”,那么建立在这个自我假象之上的一切又如何永恒?

我执就像血管中的垃圾,这些垃圾排不走,就会造成血管的阻塞,令人产生各种不舒服的感觉,烦恼由此而生。清除这些垃圾,恢复血液流通的顺畅之后,不舒服的感觉自然会消除。同样道理,持续地清扫心灵上的污垢,渐渐远离各种执著,让心灵回复一种纯净明朗的状态,了无牵挂,就自然能从各种烦恼之中解脱。当然,这一切,还是从你认知真心,发现世界的真相开始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