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八


   日期:2020/10/26 10: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八) ──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时间过得非常的快,转眼间我们今年的华严吉祥法会已经过了一半,其实《华严经》所说的,就是教我们如何成就菩提道,亦即实践「菩萨行」。但是,因为众生有太多的迷惑、有太多的烦恼、太多的妄想、太多的障碍,所以无法生起实信,也就不易落实起行,所以佛才在〈如来出现品〉中说:「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如来的智慧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到的,为什么呢?其实任何一个众生原本都具有如来的智慧,但是因为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能悟佛知见、入佛的知见,所以不能证得。如果能够远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就会现前。这就是「舍妄归真」、「转识成智」,只要我们离开这个妄想颠倒的识心,就能证得和佛一样的智慧。

接着经文又再说下去:

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无量无碍,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诸凡愚,妄想执着,不知不觉,不得利益。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如来的智慧,是无量的、无碍的,能令一切众生,普遍获得利益,而且这种智慧具足于众生自身之中,就是说众生身中本来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可是我们这些愚迷凡夫,「妄想执着,不知不觉」、「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所以慈悲的佛就说了,「我当教以圣道」,这个「圣道」就是「成佛之道」;令到众生们「永离妄想执着,于自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佛是因地、果地都圆满的,我们践行菩萨道的目的,就是希望证得与佛同样圆满的佛果。所以,我们若想证得佛果的话,首先就必须要生起大悲心,如果没有大悲心,我们这个果是没办法成就的。

因此,在〈离世间品〉里说到,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何等为十?

「所谓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是为十。菩萨恒以此心观察众生。」

第一「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所谓「无依无怙」,以世间的解释,就好像没有父母可依靠的孩子一样,在无边的苦海中飘荡、流浪;以佛法来说,就是众生追逐外在的尘境,不知道自已真正的主体是在一真法界的性海之中,因此不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而终日向外寻找,這实在是非常的可怜。因此我们修行的目的,就必须找到生命的本体,才会有所依靠;我们必须借着佛法的修学与菩提道的实践,生命的目标才会清晰、堅定;只要循着正确的方向下功夫,真实的法门自然就会现前,我们的心就能够安定,种种的妄想、执着就能夠破除,就能够与本体的真理相应,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才有所依靠,才会在菩提道上,对道有所认识,才会逐渐具备道资粮。所以内心的安住,才是我们的根本依靠,外境尘缘都是世间法的假相;从菩萨的立场来看,众生都是缺乏道资粮的,因此要帮助众生把心安住,认识自已的内在世界;从众生的立场而言,自已要有高度的警觉性,要懂得如何去充实,并且要与法及善知识相应,菩萨才能依法指导我们。这就是菩萨起大悲的原因。(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