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二.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余白话注解


   日期:2020/9/1 17: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二

(大日经卷二)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余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与一切诸佛同共集会,各各宣说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三昧道。时佛入于一切如来一体速疾力三昧,于是世尊复告执金刚菩萨言。
毗卢佛与诸佛共同集会,宣说各自的世界或净土有关声闻、缘觉、菩萨三昧道的开示。此时「佛」入于一切如来三昧定,并由毗卢佛对金刚菩萨开示如下。

我昔坐道场,降伏于四魔,以大勤勇声,除众生怖畏。
‧ 我:毗卢佛。 
‧ 四魔:烦恼魔、病魔、死魔、五蕴(阴)魔。 
‧ 大勤勇声:奋勇护持力。 
毗卢佛往昔于道场修行时,降伏烦恼魔、病魔、死魔、五蕴(阴)魔。并以奋勇护持力为众生除去恐惧。

是时梵天等,心喜共称说,由此诸世间,号名大勤勇。
‧ 梵天:梵天属于天界众生之一。 
此时梵天天众非常高兴,共称毗卢佛在天界度生的名号为大勤勇菩萨。

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过得解脱,远离于因缘。
‧ 我觉:空性。 
‧ 本:本体。 
‧ 出过:超越。 
‧ 诸过:因果业障。 
‧ 远离:离开 
空性本体是不生不灭,无法用言语说出,要解脱须了因果、业障,离开五种情执因缘(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师徒)。

知空等虚空,如实相智生,已离一切暗,第一实无垢。
‧ 智生:智种显现。 
‧ 离:离开。 
‧ 暗:业障、无明。 
‧ 无垢:清净不染。 
了知「空」如虚空般一样广大无边;具有实相的智种子显现,离开业障、无明,种子清净不染。

诸趣唯想名,佛相亦复然,此第一实际,以加持力故。
‧ 趣:五趣。 
‧ 唯想名:众生心想之相,佛即可幻化。 
因佛力加持的缘故,由空显现佛身相,入五趣以众生心想之相度生。

为度于世间,而以文字说。
因为要在世间度生,毗卢佛以真言法文字说教。 
此文是说明「空」本不生,远离诸言、诸过等相。实相由空显现如佛国净土、佛身相。

尔时执金刚具德者。得未曾有开敷眼。顶礼一切智而说偈言。
执金刚于三昧中得智慧法喜,顶礼一切智(如来)而说此偈如下文。

诸佛甚希有,权智不思议!离一切戏论,诸佛自然智。
‧ 诸佛甚希有:诸佛具有特殊稀有之法。 
‧ 权智不思议:智种子的功用不可思议。 
‧ 离一切戏论:空性显出之实相是真实性非虚妄性,离一切无意义的言说。 
‧ 诸佛自然智:显出佛本体智慧。

而为世间说,满足众希愿。真言相如是,常依于二谛。
‧ 而为世间说:为三界众生说法。 
‧ 满足众希愿:满足众生的愿望。 
‧ 真言相如是:真言教法具有满足众生愿望的能力。 
‧ 常依于二谛:依空(空观)、相(假观)的互用。二谛:真谛、俗谛。

若有诸众生,知此法教者,世人应供养,犹如敬制底。
‧ 若有诸众生:若有世间诸众生。 
‧ 知此法教者:完全了知真言法的教义。 
‧ 世人应供养:众生应对了知真言法教义的行者应做供养。 
‧ 犹如敬制底:犹如对佛塔的恭敬。 
要了知本体智慧,是为满足世间众生的愿望,真言实相依空观、假观之互用可以达此目的。

时执金刚说此偈已,谛观毘卢遮那,目不暂瞬,默然而住。于是世尊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言:复次,秘密主!

一生补处菩萨住佛地三昧道,离于造作,知世间相,住于业地,坚住佛地。
‧ 一生补处菩萨:指最后一生是妙觉菩萨果位,下一生即可进入佛果位。补处菩萨特性:登地具果位的菩萨,住佛地三昧道,离于造作,知世间相,住于业地,坚住佛地。 
‧ 住佛地三昧道:已修持佛果位的各种三昧法。 
‧ 离于造作:不再造各种业障。 
‧ 知世间相:了知三界的业障。 
‧ 住于业地:色身须住于三界中的某一道。 
‧ 坚住佛地:一生补处菩萨就如佛般的清净。此指已具果位菩萨应如是,如在三界内度生,心不离佛。例如本师以一生补处菩萨下凡世间度生,处在世间各种业中,心依然清净不染着、不造业。

复次,秘密主!八地自在菩萨三昧道,不得一切诸法,离于有生,知一切幻化,是故世称观自在者。
‧ 八地自在菩萨三昧道:八地果位菩萨修行各种的三昧法。菩萨三昧道是指菩萨行世间诸法时的方法。八地菩萨知诸法如幻不可得,离于有生,知幻化。是故才能自在无有恐惧,知一切法。 
‧ 不得一切诸法,离于有生:不再用业力轮回、已脱离生死轮回,知诸法如幻不可得,远离诸法实有生灭之妄见。 
‧ 知一切幻化:修各种如幻法,包括种子如幻、诸法如幻、世间如幻。 
‧ 世称观自在者:观众生如幻,度生自在无碍。

复次,秘密主!声闻众住有缘地,识生灭除二边极观察智,得不随顺修行因,是名声闻三昧道。
‧ 声闻众住有缘地:声闻众小乘修行者的修行法。 
‧ 识生灭除二边:指认识生灭无常道理,远离有无二边论。识:认识。生灭:无常。除:除去。二边:有、无。 
‧ 极观察智:往内观修行,显现智慧极智。 
‧ 得不随顺修行因:不愿出世间行菩萨道。 
‧ 名声闻三昧道:此称为小乘声闻道修行法。声闻众住有缘地,识生灭除二边极观察智,得不随顺修行因。此处是说明声闻道的修行法,住有缘的各道,修行到入空了脱生死,了知生灭二相,智慧高明,但是不愿出世间行菩萨道度生。

秘密主!缘觉观察因果,住无言说法,不转无言说,于一切法证极灭语言三昧,是名缘觉三昧道。
‧ 缘觉观察因果,住无言说法:缘觉修行是以观十二因缘入空性,住于空,无法以言语说明空性。因果:十二因缘。 
‧ 住无言说法:指空的境界。无言说:为不可言说。 
‧ 不转无言说,于一切法证极灭语言三昧:指空的境界不可用言说表达。于一切法皆证其空性,不愿转出世间度生。 
‧ 是名缘觉三昧道:此称为小乘缘觉道修行法。缘觉三昧道:观察因果,住无言说法,不转无言说,于一切法证极灭语言三昧。此处是指缘觉道的修行法,了知因果,由十二因缘法修行。且已入空、住空的境界,但是也不愿出世间行菩萨道度生。

秘密主!世间因果及业,若生若灭系属他主,空三昧生,是名世间三昧道。
‧ 世间因果及业:在世间受因果律及业障支配。 
‧ 若生若灭系属他主:因果及业障的生灭是由债主引发。他主:是指债主或各种业障的引起。 
‧ 空三昧生:住空修行三昧法方可显现。空:住空。三昧:三昧法。生:显现。 
‧ 是名世间三昧道:此称为世间凡夫修行的方法。 
世间道的修行法,了知世间因果及业障,其生与灭是由债主及各种业障引起,修行到入空及住空三昧方能由空显现。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秘密主当知,此等三昧道,若住佛世尊,菩萨救世者, 
‧ 此等三昧道:住佛地三昧道、菩萨三昧道、声闻三昧道、缘觉三昧道、世间三昧道。 
‧ 若住佛世尊,菩萨救世者:化佛、菩萨住于世间行菩萨道度生。

缘觉声闻说,摧害于诸过。若诸天世间,真言法教道,
‧ 摧害于诸过:各种罪业消除。过:罪业。 
‧ 诸天世间:人、天两界。 
‧ 真言法教道:以真言法作为修行。

如是勤勇者,为利众生故。
‧ 如是勤勇者:努力修持真言法的修持者。 
‧ 为利众生故:为众生的利益修持真言。

复次,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秘密主!汝当谛听诸真言相。」金刚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尔时世尊复说颂曰:
‧ 诸真言相:指咒语的真相及功能。

等正觉真言,言名成立相,如因陀罗宗,诸义利成就。
‧ 等正觉:成佛。 
‧ 言:说明 
‧ 名:称号。 
‧ 相:佛的相。 
‧ 因陀罗宗:持咒语的宗派。 
成就佛的真言,持诵说明成佛的名号,如持咒语的宗派,各种义利皆得成就。

有增加法句,本名行相应,若唵字 字,及与泼磔迦,或颉唎媲等,是佛顶名号。
‧ 有增加法句:真言持诵有增加字句。如真言第一字为唵、 。 
‧ 本名行相应:佛本名与行愿可相应。行:行愿。 
‧ 泼磔迦、颉唎媲是代表佛顶名号,佛顶名号是尊称。

若揭 [口栗]佷拏,佉陀耶畔阇,诃娜摩啰也,钵咤也等类,是奉教使者,诸忿怒真言。
此为具有护持佛菩萨的金刚,以修持金刚部的真言为主。

若有纳么字,及莎缚诃等,是修三摩地,寂行者标相。
‧ 三摩地:定、等持。 
‧ 寂:寂静。 
‧ 行:修行。 
‧ 标:表示。 
若持纳么(南无),及莎缚诃(娑婆诃)是指持修真心的咒语,以修寂静、清净心、涅槃为目标的表示。

若有扇多字,微戍陀字等,当知能满足,一切所希愿。
‧ 若有扇多,微戍陀的字语:代表能满足一切所愿。

此正觉佛子,救世者真言,若声闻所说,一一句安布。
‧ 一一句安布:指真言的字句只是布达、宣告。 具佛果位修行者,真言可以救世间凡夫,若声闻所说的真言、咒语,只是布达、宣告。

是中辟支佛,复有少差别,谓三昧分异,净除于业生。
‧ 三昧分异:大乘三昧观空,定中修智慧。辟支佛三昧以净除所生的业障,与大乘三昧不同。分异:不同。 
「真言」即为咒语,诸佛的密语,「相」是真相、种子字及功能的意思。诸佛的真言、咒语,具有特殊功能,目的为成就各界的众生,有时增加各种句法,以与本尊相应,成就佛道。如各种字代表不同的意思,有佛顶名号,忿怒真言,修三摩地法,…。(详见原文) 
每位佛的咒语不同,其功用也不同,如一般常用的大悲咒、往生咒、六字大明咒、药师灌顶真言咒,其意思、功能、本尊都不一样。

「复次,秘密主!此真言相非一切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随喜。何以故?以是诸法法如是故。若诸如来出现,若诸如来不出,诸法法尔如是住,谓诸真言,真言法尔故。
真言相法不是诸佛所作的,也不是令其他所作的,也不是随喜所作的。什么缘故呢?持真言法有法脉成就(那是由空所起智慧的成就),本来即是如是。若诸如来出现或诸如来不出现,诸法(真言法)是关键,所以称真言是修持成佛的关键。 
‧ 真言相非一切诸佛所作:真言的真相不是一切佛所作的。 
‧ 诸法法如是故:诸法本来即如此。(诸法法脉本来如此。第一个法代表修持诸真言法、第二个法代表法脉成就)。 
‧ 诸法法尔如是住:诸法法脉本自如此存在。 
‧ 真言法尔故:真言即是法、种子字,是如来无量百千万劫积集修行的真实谛语。(法尔:其法本自如此。此处指关键Key,真言即是法的关键)

秘密主!成等正觉一切知者,一切见者出兴于世,而自此法说种种道,随种种乐欲,种种诸众生心,以种种句、种种文、种种随方语言、种种诸趣音声,而以加持说真言道。
‧ 成等正觉一切知者:成佛的修行者。 
‧ 一切见者出兴于世:成佛的修行者,出世间度生。 
‧ 加持说真言道:加持于修真言的修行者。 
此句是说明一个修行者成佛出世间度生,对真言道修行者以放光加持;入各道中随各道众生的意愿、心想,以各种语言、文字、声音、加持于修真言的修行者。

秘密主!云何如来真言道?谓加持此书写文字:
什么是如来真言道?即佛力加持咒语所书写的文字。 
‧ 如来真言道:用各种方法、各种文句语言,而加持于修真言的修行者。 
‧ 加持此书写文字:加持咒语所书写的文字。须用下面方法修出「如来真言道」,即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六波罗蜜,七菩提宝,四梵住,十八佛不共法。总之,诸如来的「福」、「慧」、「愿力」,「佛力」会加持各类众生,随顺众生修行后,才开示「真言」教法─种子字的传授。依笔者经验,种子字在修行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过程,是通往本心,开启如来智慧的关键。

秘密主!如来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积集修行真实谛语: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十如来力、六波罗蜜、七菩提宝,四梵住、十八佛不共法。
如来、佛的修持,无量劫以来以真实、真理修持,如四念处、四神足…十八佛不共法。

秘密主!以要言之,诸如来一切智智、一切如来自福智力、自愿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随众生如其种类,开示真言教法。
简要地说,诸佛如来的一切智种,来自如来福智、愿智及诸如来法界加持力,随众生种类不同,开示不同真言教法。

「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迦字门,一切诸法离作业故。佉字门,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故。哦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故。伽字门,一切诸法一合相不可得故。遮字门,一切诸法离一切迁变故。车字门,一切诸法影像不可得故。若字门,一切诸法生不可得故。社字门,一切诸法战敌不可得故。咤字门,一切诸法慢不可得故。[口宅]字门,一切诸法长养不可得故。拏字门,一切诸法怨对不可得故。荼字门,一切诸法执持不可得故。多字门,一切诸法如如不可得故。他字门,一切诸法住处不可得故。娜字门,一切诸法施不可得故。驮字门,一切诸法法界不可得故。波字门,一切诸法第一义谛不可得故。颇字门,一切诸法不坚如聚沫故。么字门,一切诸法缚不可得故。婆字门,一切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野字门,一切诸法一切乘不可得故。啰字门,一切诸法离一切诸尘染故。逻字门,一切诸法一切相不可得故。缚字门,一切诸法语言道断故。奢字门,一切诸法本性寂故。沙字门,一切诸法性钝故。娑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谛不可得故。诃字门,一切诸法因不可得故。秘密主!仰、若、拏、那、么,于一切三昧自在速能成辨诸事,所为义利皆悉成就。」
修行到此会出现各种的种子字,如下面所列,而且每种的种子字有不同的功能。 
种子字 ----- 有不同的功能。 
阿字门 ----- 一切诸法本不生故。 
迦字门 ----- 一切诸法离作业故。 
佉字门 ----- 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故。 
哦字门 ----- 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故。 
伽字门 ----- 一切诸法一合相不可得故。 
遮字门 ----- 一切诸法离一切迁变故。 
车字门 ----- 一切诸法影像不可得故。 
若字门 ----- 一切诸法生不可得故。 
社字门 ----- 一切诸法战敌不可得故。 
咤字门 ----- 一切诸法慢不可得故。 
〔口宅〕字门 ----- 一切诸法长养不可得故。 
拏字门 ----- 一切诸法怨对不可得故。 
荼字门 ----- 一切诸法执持不可得故。 
多字门 ----- 一切诸法如如不可得故。 
他字门 ----- 一切诸法住处不可得故。 
娜字门 ----- 一切诸法施不可得故。 
驮字门 ----- 一切诸法法界不可得故。 
波字门 ----- 一切诸法第一义谛不可得故。 
颇字门 ----- 一切诸法不坚如聚沫故。 
么字门 ----- 一切诸法缚不可得故。 
婆字门 ----- 一切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 
野字门 ----- 一切诸法一切乘不可得故。 
啰字门 ----- 一切诸法离一切诸尘染故。 
逻字门 ----- 一切诸法一切相不可得故。 
缚字门 ----- 一切诸法语言道断故。 
奢字门 ----- 一切诸法本性寂故。 
沙字门 ----- 一切诸法性钝故。 
娑字门 ----- 一切诸法一切谛不可得故。 
诃字门 ----- 一切诸法因不可得故。 
若知此教法,当可修本尊、化佛、应身佛,进入佛的智慧体系。 
依笔者经验,一般每人所修本尊或法门不同,所出现的字不同,但是第一个「阿」字,确是共同都会最早出现的种子字。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真言三昧门,圆满一切愿:
以真言修持法门,可以满一切愿。

所谓诸如来,不可思议果:
修成如来、佛,有不可思议的成就。果:成就。

具足众胜愿,真言决定义:
满足众生殊胜的愿力,只有真言可以决定。

超越于三世,无垢同虚空:
修行者须入空性,超脱过去、现在、未来,本心无垢宽广如虚空。

住不思议心,起作诸事业:
住空观现度生心,而以佛事业为起做营运。

到修行地者,授不思议果:
‧ 地:心。 
修行者度生之心,已达圆满具足而授佛果位。

是第一真实,诸佛所开示:
诸佛所开示(毗卢遮那佛开示)是真实不虚。

若知此法教,当得诸悉地:
若了知真言法,必可得各种悉地成就。

最胜真实声,真言真言相,行者谛思惟,当得不坏句:
‧ 不坏句:本尊成就。 
最殊胜真言声、真言相,修行者须以此为真谛而修持,必得本尊成就。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不共一切声闻、缘觉,亦非普为一切众生。若信此真言道者,诸功德法皆当满足。唯愿世尊次说漫荼罗所须次第。」
佛所说不可思议的真言相道法门,不是声闻、缘觉及一般众生所能了知,若信此真言道法门,依此法门修持,将来诸功德法皆可得到满足。但愿世尊次说修习漫荼罗所须的次第: 
‧ 次说:第二阶段说明漫荼罗修行。 
‧ 次第:修行的阶段。

如是说已,世尊复告金刚手而说偈言: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花,洁白黄朱色:
‧ 供养诸圣尊:供养漫荼罗内诸如来、佛、菩萨、金刚。 
‧ 当奉悦意花:以花供养。 
‧ 洁白黄朱色:以白色、黄色、红色为主。

钵头摩青莲,龙花奔那伽,计萨啰末利,得蘗蓝瞻卜:
‧ 钵头摩:已开的红色大莲花,莲花中具有种子、果实,代表智慧成就 
‧ 龙花奔那伽:龙树花奔那伽。 
‧ 青莲:青莲花,长穗状小花。 
‧ 末利:茉莉花。 
‧ 瞻卜:小槴子华,华小而香,具有芬芳。

无忧底罗剑,钵咤罗娑罗,是等鲜妙华,吉祥众所乐:
‧ 是等鲜妙华:新鲜妙花。 
‧ 吉祥众所乐:大众所喜爱。

采集以为鬘,敬心而供养。栴檀及青木,苜蓿香郁金,及余妙涂香,尽持以奉献。沈水及松香,[口缚] 蓝与龙脑。
采集一些有香味的小花做成花鬘,诚心恭敬供养诸佛。以栴檀木、青木、苜蓿花、郁金香及其他各种香水涂抹之,亦可诚心供养诸佛。以沈香、松香、[口缚] 蓝(艳丽小花,有香味)、琥珀可用以焚烧做熏香供养。

白檀胶香等,失利婆塞迦,及余焚香类,芬馥世称美:
供养香花,奉献涂香、焚香、苜蓿、郁金香、栴檀、青木粉沈、檀香、白檀等等香料,烧出芬芳的香味,为佛所称赞。

应当随法教,而奉于圣尊:
随所授法脉供奉诸如来、佛、菩萨及金刚。(供奉自己法脉的佛菩萨)。

复次大众生,依教献诸食:
随所教布施下列各种食物给各界众生。

奉乳糜酪饭,欢喜漫荼迦,百叶甘美饼,净妙沙糖饼,
布利迦间究,及末涂失啰,媲诺迦无忧,播钵咤食等, 
如是诸肴[食善],种种珍妙果,蹇荼与石蜜,糖蜜生熟酥, 
种种诸浆饮,奶酪净牛味。 
奉献乳糜和酪饭,欢喜丸漫荼迦,糖酥百叶甘美饼,净妙沙糖饼,布利迦饼、间究(穴)饼、以及末涂失啰饼,媲诺迦无忧饼,播钵咤食等各种美食,亦供种种珍妙果,白糖与石蜜、糖酥蜜等种种诸浆饮,净牛奶酪亦供献。 
‧ 饭:米饭。 
‧ 百叶:菜肴。 
‧ 美饼:糕饼。 
‧ 沙糖饼:甜饼。 
‧ 浆饮:奶茶、奶酪。 
‧ 珍妙果:坚果类。 
‧ 蹇荼:白糖。 
‧ 石蜜:蜜。 
‧ 乳:牛乳。 
‧ 酪:奶酪。

又奉诸灯烛,异类新净器,盛满妙香油,布列为照明。
‧ 奉诸灯烛:以灯烛供养。 
‧ 异类新净器:各种干净的器皿。 
‧ 布列为照明:点着排列的灯烛。

四方缯幡盖,种种色相间,门标异形类,并悬以铃铎:
‧ 四方缯幡盖,种种色相间:四方悬挂五色宝盖。幡盖:宝盖。种种色:五色。 
‧ 门标异形类,并悬以铃铎:做不同形状的门标,以铃铎挂在门上。

或以心供养,一切皆作之:
以心持咒做供养,遍及一切处。

持真言行者,存意勿遗忘。次具迦罗奢,或六或十八,
备足诸宝药,盛满众香水。枝条上垂布,间插华果实, 
涂香等严饰,结护而作净。系颈以妙衣,瓶数或增广: 
‧ 持真言行者,存意勿遗忘:持真言修行者不要忘记上述的供养法及布施,庄严道场。 
‧ 次具迦罗奢:其次准备药草度病魔。 
‧ 或六或十八:持咒加持六瓶或十八瓶。 
‧ 备足诸宝药:瓶内准备各种药草。 
‧ 盛满众香水:瓶内准备各种香料水。 
‧ 枝条上垂布:瓶口系上五色线布条。 
‧ 间插华果实:添加花果供养布施。 
‧ 涂香等严饰:以涂香等庄严装饰。 
‧ 结护而作净:以真言结护而作净。 
‧ 系颈以妙衣:瓶颈系之以妙衣。 
‧ 瓶数或增广:瓶数亦可增大加广。

上首诸尊等,各各奉兼服。诸余大有情,一一皆献之,
‧ 上首诸尊等:具大福报的菩萨。 
‧ 各各奉兼服:各各单独供养。 
‧ 诸余大有情:菩萨。 
‧ 一一皆献之:每一尊菩萨皆要供养。

如是修供养,次引应度者。洒之以净水,授与涂香华: 
‧ 如是修供养:供养。 
‧ 次引应度者:其次带领弟子做供养。应度者:弟子。 
‧ 洒之以净水:对弟子洒以清净水。 
‧ 授与涂香华:对弟子传授供养法。

今发菩提心,忆念诸如来。一切皆当得,生于净佛家:
‧ 今发菩提心:今在佛前发菩提心。 
‧ 忆念诸如来:忆持诸如来名号。 
‧ 生于净佛家:入清净诸佛坛城。

结法界生印,及与*轮印。金刚有情等,而用作加护:
‧ 结法界生印:结法界印。 
‧ 及与*轮印:*轮印。 
‧ 金刚有情等,而用作加护:金刚加持印,作为护持坛城。

次应当自结,诸佛三昧耶。三转加净衣,如真言法教:
‧ 次应当自结:自结手印。 
‧ 诸佛三昧耶:遵守诸佛三昧耶戒。 
‧ 三转加净衣:持咒、结手印转动三次加持清净衣。 
‧ 如真言法教:此即为真言教法。

而用覆其首,深起悲念心。三诵三昧耶,顶戴以啰字,
严以大空点,周匝开焰鬘。字门生白光,流出如满月: 
‧ 而用覆其首:以双手覆盖于头顶。 
‧ 深起悲念心:发慈悲心。 
‧ 三诵三昧耶:持诵三昧耶三遍。 
‧ 顶戴以啰字:以啰种子字加持。 
‧ 严以大空点:啰种子字住空的中心点位置。 
‧ 周匝开焰鬘:四周有火焰。 
‧ 字门生白光:啰字生白色光。 
‧ 流出如满月:由月轮流出白光。满月:月轮。

现对诸救世,而散于净华。随其所至处,行人而尊奉:
‧ 现对诸救世:面对具有度生成就的修行者。 
‧ 而散于净华:以清净花供养。 
‧ 随其所至处:追随具有度生成就的修行者。 
‧ 行人而尊奉:真言修行人均须尊敬及奉养。

漫荼罗初门,大龙厢卫处。于二门中间,安立于学人,
住彼随法教,而作众事业。如是令弟子,远离于诸过, 
作寂然护摩,护摩依法住。初自中胎藏,至第二之外: 
‧ 漫荼罗初门,大龙厢卫处:漫荼罗坛城大门由两条大龙守护。 
‧ 于二门中间,安立于学人:修行人立于门中。 
‧ 住彼随法教,而作众事业:依真言法作佛事业。 
‧ 如是令弟子,远离于诸过:修行人必须除去因果及业障。 
‧ 作寂然护摩,护摩依法住:作内外护摩使内心寂静,护本心依法而修行。护摩:护本心,包含内护摩及外护摩。 
‧ 初自中胎藏,至第二之外:由漫荼罗最中心处(胎藏),向外第二层延伸。

于漫荼罗中,作无疑虑心,如其自肘量,陷作光明坛,
四节为周界,中表金刚印。师位之右方,护摩具支分: 
‧ 于漫荼罗中,作无疑虑心:修行者于漫荼罗最中心处,安住于无疑虑心(不能有疑业)。 
‧ 如其自肘量,陷作光明坛:以手肘长度为标准量,作一四方形之光明坛。 
‧ 四节为周界,中表金刚印:手肘长度作为一节标准量,四个手肘长为周界,光明坛的四周用金刚手印或金刚萨埵佛像。 
‧ 师位之右方,护摩具支分:教导师位于光明坛前的右方,教导师具护摩的能力。师:包括善知识、阿阇梨、上师(有修证的修行者)等。

学人住其左,蹲踞增敬心。自敷吉祥草,藉地以安坐,
或布众彩色,彤辉极严丽。一切缋事成,是略护摩处: 
‧ 学人住其左,蹲踞增敬心:修行者位于光明坛前的左方,行跪拜礼表示对漫荼罗诸佛菩萨的尊敬心。 
‧ 自敷吉祥草,藉地以安坐:将吉祥草作成的蒲团铺于地上,修行者安心的坐在蒲团上。吉祥草:是一种茅草。 
‧ 或布众彩色,彤辉极严丽:以五种彩色的布,布置漫荼罗坛城以庄严道场。 
‧ 一切缋事成,是略护摩处:上述各种布置已完成。此叫略护摩。

周匝布祥茅,端末互相加。右旋皆广厚,遍洒以香水,
思惟火光尊,哀愍一切故。应当持满器,而以供养之: 
‧ 周匝布祥茅,端末互相加:香炉四周互相加以微细之香末、香料。 
‧ 右旋皆广厚,遍洒以香水:由右旋添加,并在地上洒甘露水。 
‧ 思惟火光尊,哀愍一切故:先恭请火神,并请诸佛加持一切。 
‧ 应当持满器,而以供养之:以贡品供养之。

尔时善住者,当说是真语: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恶揭娜曳 莎诃

复以三昧手,次持诸弟子,慧手大空指,略奉持护摩。
‧ 复以三昧手,次持诸弟子:教导师以持三昧印加持修行弟子。 
‧ 慧手大空指,略奉持护摩:以慧手印护持修行者。

每献辄诚诵,各别至三七,当住慈愍心,依法真实言:
‧ 每献辄诚诵,各别至三七:每次诚心持咒二十一遍。(如下列咒语) 
‧ 当住慈愍心,依法真实言:修行者须有慈悲心,依法持诵真言。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阿摩诃扇底蘗多 扇底羯啰 钵啰睒摩达磨
尔若多 阿婆[口缚] 萨 [口缚]婆[口缚] 达么娑么多钵啰钵多 莎诃

行者护摩竟,应教令儭施:
修行者除垢完毕,再教导修行者亲自作布施。

金银众珍宝,象马及车乘,牛羊上衣服,或复余资财。弟子当至诚,恭敬起殷重。
布施以金、银、珍宝、象马、车乘、僧服、或其他种用具。弟子以虔诚、恭敬、尊重的心作布施。

深心自忻庆,而奉于所尊。以修行净舍,令彼欢喜故,已为作加护,应召而告言:
修行者发深心,将布施项目奉送至佛前加持。修行者修舍心令众生欢喜,为修行作护持并昭告法界。

今此胜福田,一切佛所说,为欲广饶益,一切诸有情,奉施一切僧,当获于大果:
现在修行者具有福报(福田心),依佛所说,为广大利益一切有情众生须供养僧,可获得大利益,滋养本身的法财。

无尽大资财,世说常随生,以供养僧者,施具德之人。
是故世尊说,应当发欢喜,随力办肴膳,而施现前僧: 供僧时,此僧须具有德性之人方可增加修行人的资财(法财)。所以毘卢遮那佛说,应发欢喜心,随自己的能力办膳食,供养心已出家的僧人(包括在家僧及出家僧)。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而说偈言:

汝摩诃萨埵,一心应谛听,当广说灌顶,古佛所开示:
‧ 汝摩诃萨埵:菩萨。 
‧ 古佛:过去诸佛,例如贤劫七佛。 
‧ 当广说灌顶:对菩萨们开示灌顶法。

师作第二坛,对中漫荼罗,图画于外界,相距二肘量:
指导师坐于漫荼罗中的下一坛,正中面对漫荼罗,向外以二手肘长度为标准量画一圆周界,此为第二坛。

四方正均等,内向开一门,安四执金刚,居其四维外。

谓住无戏论,及虚空无垢,无垢眼金刚,被杂色衣等。
四方正均等,向内各开一个门,于光明坛前第二坛的四方门安置四金刚(住无戏论金刚、虚空金刚、无垢金刚、无垢眼金刚),此四金刚着多色金刚衣服。

内心大莲华,八叶及须蕊。于四方叶中,四伴侣菩萨,由彼大有情,往昔愿力故。云何名为四?谓总持自在,念持利益心,悲者菩萨等:
修行者内心显现八叶大莲华,其中四方,四叶中具有四类菩萨,彼诸大菩萨,往昔曾发大誓愿,四类菩萨的名称是:总持菩萨、自在菩萨、念持利益菩萨、悲者菩萨。

所余诸四叶,作四奉教者,杂色衣满愿,无碍及解脱。中央示法界,不可思议色,四宝所成瓶,盛满众药宝。普贤慈氏尊,及与除盖障,除一切恶趣,而以作加持。彼于灌顶时,当置妙莲上: 
其他四叶中具有四类教导的菩萨(普贤菩萨、慈氏尊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除一切恶趣菩萨),此四位菩萨穿着以愿力成就之多色衣服,帮助众生解脱及除障碍。中央表示法界,由四宝所构成之宝瓶内盛满众宝药,于灌顶加持时即置于妙莲华上。

献以涂香华,灯明及阏伽。上荫幢幡盖,奉摄意音乐,
吉庆伽陀等,广多美妙言。如是而供养,令得欢喜已: ‧ 供养:涂香、香、花、灯、阏伽(清净水)、幢、幡盖、音乐、偈(伽陀)等。

亲对诸如来,而自灌其顶。复当供养彼,妙善诸香华:
面对诸如来,修行者自己灌顶,并以美丽新鲜的香花亲自做供养。

次应执金篦,在于彼前住。慰喻令欢喜,说如是伽他:
修行者手拿金篦站在佛前,以欢喜心述说偈文。

佛子佛为汝,决除无智膜,犹如世医王,善用以金筹。
佛为佛子除去智种子的无明膜,佛如世间的大医王,以金筹方式决定修持真言行。

持真言行者,复当执明镜,为显无相法,说是妙伽他:
又再次为修行者拿一明镜,此明镜代表修无相空法,而说下列偈文。

诸法无形像,清澄无垢浊,无执离言说,但从因业起。
如是知此法,自性无染污,为世无比利,汝从佛心生。

次当授*轮,置以二足间,慧手传法螺,复说如是偈:
诸法无形、无相,本心清净无垢染,本心无执着,空性无法以言语而说,凡夫因业障起无明。如是知自性清净无染,具有大神通力,化佛由空性显现。其次授以化佛*轮,代表福、慧具足,右手举法螺,转*轮弘法以利生,又说如下偈文: 
‧ 为世无比利:大神通力。 
‧ 汝从佛心生:化佛由空性显现。 
‧ 二足:福、慧具足。 
‧ 慧手:右手。

汝自于今日,转于救世轮,其声普周遍,吹无上法螺:
从此修行者(化佛)可以转*轮,于世间传法,度法界六道众生。

勿生于异慧,当离疑悔心,开示于世间,胜行真言道:
修行者(化佛)应具有正知见,去除疑业、邪见,于世间以真言法度生。 ‧ 道:修行的方法。

常作如是愿,宣唱佛恩德,一切持金刚,皆当护念汝。 
经常有度生愿力,具有佛的慈悲心,所有金刚都会护持。

次当于弟子,而起悲念心,行者应入中,示三昧耶偈。
若弟子具有慈悲心,修行者(化佛)即教导弟子入佛门,以三昧耶偈告知。

佛子汝从今,不惜身命故,常不应舍法,舍离菩提心:
此弟子从今而后为佛子,不惜自己之身命,不舍离教法及菩提心。

悭吝一切法,不利众生行。佛说三昧耶,汝善住戒者:
悭贪吝啬的行为无法利益众生,所以佛告知须以三昧耶为戒。

如护自身命,护戒亦如是。应至诚恭敬,稽首圣尊足,所作随教行,勿生疑虑心:
护戒如护自己生命,以至诚心恭敬稽首圣尊足(礼敬诸佛菩萨),奉行真言法教导,无所疑虑。 
此真言相道法不是声闻、缘觉及普通一切众生所修的方法。而是提供给功德果位具足的修行者。愿意请毗卢佛教导「漫荼罗所须次第」(详见原文),此时即进入诸佛修行次第的方法。如上面偈文中。此段偈文中是修行中属观想成就,一般应属佛乘的修行方式,在诸佛菩萨教导下才可有成就。每种法门修行方式略有不同,如金刚部与胎藏部的方式不一;莲部,佛部也不同,一定要依次第修行。

尔时金刚手白佛言:「世尊!若有诸善男子、善女人,入此大悲藏生大漫荼罗三昧耶者,彼获几所福德聚?」如是说已,佛告金刚手言:「秘密主!从初发心乃至成如来所有福德聚,是善男子、善女人福德聚与彼正等。秘密主!以此法门当如是知,彼善男子、善女人从如来口生,佛心之子,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在方所,即为有佛施作佛事。是故,秘密主!若乐欲供养佛者,当供养此善男子、善女人。若乐欲见佛,即当观彼。」 时金刚手等上首执金刚及普贤等上首诸菩萨同声说言:「世尊!我等从今以后应当恭敬供养是善男子、善女人。何以故?世尊!彼善男子、善女人同见佛世尊故。」
‧ 彼获几所福德聚:入此大悲藏生大漫荼罗三昧耶的修行者,可获福德多少? 
‧ 福德聚与彼正等:入此大悲藏生大漫荼罗三昧耶的修行者,其福德与修成如来果位的福德等齐。 
‧ 以此法门当如是知:应当如此知悉大漫荼罗法门。 
‧ 从如来口生,佛心之子:此修行者由如来所教授,有如佛心之子(菩萨)。 
‧ 即为有佛施作佛事:此修行者可以施做佛事。 
‧ 若乐欲供养佛者,当供养此善男子、善女人:若想供养诸佛者,可供养此类修行者。 
‧ 此善男子,善女人:指已具修行果位的善知识,得到一门深入的法脉。 
‧ 若乐欲见佛,即当观彼:若想看诸佛者,就看此类修行者。 
‧ 同见佛世尊故:因为此类修行者具有与佛同样的心,所以看到此修行者就如同见到佛一样。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复观一切众会,告执金刚秘密主等诸持金刚者及大众言:「善男子!有如来出世无量广长语轮相,如巧色摩尼,能满一切愿,积集无量福德,住不可害行,三世无比力真言句。」如是言已,金刚手秘密主等诸执金刚及大会众同声说言:「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
‧ 如巧色摩尼:以各种光在各道度生。 
‧ 住不可害行:不再有业障、染着影响修行度生。 
‧ 说三世无比真言句:以真言度生可以了脱生死轮回。 
真言功能是无上密法,凡有修行到此境界才了知其真实义。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住于满一切愿出广长舌相遍覆一切佛剎,清净法幢高峰观三昧。时佛从定起,尔时发遍一切如来法界哀愍无余众生界声,说此大力大护明妃曰:南么萨婆怛他蘗帝弊 萨婆佩野微蘗帝弊 微湿[口缚]目契弊 萨婆他唅 罗吃沙摩诃沬丽 萨婆怛他蘗多 奔昵也尔阇帝[合牛][合牛]怛啰磔怛啰磔 阿钵啰底诃谛 莎诃。
毘卢遮那如来以说法度生,愿力遍一切佛剎处,由空显现清净自在、法幢庄严、并智观入三昧。其时毘卢遮那如来由定中出定,为怜悯无余众生界的众生,故在遍法界所有诸佛世界说此大力大护明妃咒。

时一切如来及佛子众说此明已,实时普遍佛剎六种震动,一切菩萨得末曾有开敷眼,于诸佛前以悦意言音而说偈言:
‧ 六种震动:动、起、涌、震、吼、觉(击)。 
‧ 末曾有开敷眼:智慧法喜。 
诸佛甚奇特,说此大力护,一切佛护持,城池皆固密。 
诸佛非常奇特,说此大力护持漫荼罗的真言,有一切诸佛护持,漫荼罗就非常坚固周密。 
‧ 城池皆固密:诸佛护持漫荼罗非常坚固周密。

由彼护心住,所有为障者,毘那夜迦等,恶形诸罗剎,一切皆退散,念其言力故。
‧ 由彼护心住:由彼真言护住身心。 
‧ 所有为障者:所有为难作障者。 
‧ 毘那夜迦:恶鬼。 
‧ 恶形诸罗剎:罗剎鬼。 
‧ 一切皆退散:一切障难皆退散,不能伤害。 
‧ 念其言力故:那是因为持念真言的力量之缘故。

时薄伽梵广大法界加持,即于是时住法界胎藏三昧,从此定起,说入佛三昧耶持明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阿三迷 [口履]三迷 三么曳 莎诃。
其时毘卢遮那如来为对各大法界做加持,实时入空、住法界胎藏三昧定,出定后即说入佛三昧耶(入佛真理)持明咒。

即于尔时,于一切佛剎、一切菩萨众会之中,说此入三昧耶明已,诸佛子等同闻是者,于一切法而不违越。时薄伽梵复说法界生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达摩驮睹 [口缚][口缚]句痕。
即于那时,于一切诸佛世界、诸菩萨修行者之中,说此入佛三昧耶持明咒完毕后,所有听到此入佛三昧耶持明咒的菩萨(佛子)都表示会遵守一切法的戒律。

金刚萨埵加持真言曰:南么三曼多伐折啰赧 伐折啰咀么句痕。

金刚铠真言曰:南么三曼多伐折啰 伐折罗迦[口缚][合牛]

如来眼叉观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怛他揭多斫吃刍 尾也[口缚]路迦也 莎诃。

涂香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微输驮健杜纳婆[口缚] 莎诃。

华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摩诃妹咀[口履] 毘庾蘗帝 莎诃

烧香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达摩驮睹弩蘗帝 莎诃

饮食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阿啰啰 迦罗罗 沬邻捺娜弭 沬邻捺泥 摩诃沬[口履] 莎诃

灯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怛他揭多喇旨 萨叵啰儜[口缚]婆娑娜 伽伽猱陀哩耶 莎诃

阏伽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伽伽娜三摩三摩 莎诃

如来顶相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伽伽娜难多萨发啰儜 微输驮达摩尔阇多 莎诃

如来甲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伐折啰入[口缚] 微萨普啰[合牛] 莎诃

如来圆光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口缚]罗摩[口履]尔 怛他蘗[口栗]

如来舌相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摩诃摩诃 怛他蘗多尔诃[口缚]萨底也达磨钵啰底瑟耻多 莎诃
如来于法界胎藏三昧定,说入佛三昧法,以三昧定住于法界。要修法界胎藏三昧定才可入佛三昧耶,由此了知成佛真谛,修成如来之子。此处是指无上密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药师山·紫雲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药师山·紫雲居士)  

 药师山·紫雲居士:胎藏曼荼罗简介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三 居士修行可成就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二 居士面对YIN业态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一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三)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二)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一)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三)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二)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一)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学佛对净土修行的认知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谈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