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证严法师:父子的魔术戏法


   日期:2011/3/26 20: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前,大陆乡下地方每逢过年或农闲时期,农民们都会藉由各项休闲技艺活动来增添热闹气氛。有一天,一群人聚集在县衙门外等着向官员恭贺新禧,其中包括一对穿着宽大衣服的父子。

这对父子待村民们一一向县老爷和多位县官叩头、道喜后,说:「我们父子俩是走江湖讨生活的,看县老爷要我们变什么戏法,我们都愿意设法达成。」

县老爷看难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心里一高兴,就问:「你们能变什么?最拿手的又是什么?」

那位父亲说:「我可以让四季颠倒;您要我变什么,我就变什么。」

县老爷想一想,说:「这样吧!我想要一颗桃子。」

天上摘仙桃

当时正值农历年初,四处白雪茫茫,并不是桃子生长的季节。父亲听了忧愁地说:「儿子啊!县老爷既然要我们找桃子,我们就算没有办法也要做到;只是,现在要去哪里找桃子呢?」

「这个季节,人间根本就没有桃子,只有天上王母娘娘那里可能会有。」听到儿子这么说,父亲赶紧道:「那怕是上天堂,我们也要想办法偷来献给县老爷。」

「哎呀!天堂太高了,要怎么上去呢?」儿子惊讶万分。

「还是得想办法。」父亲便从工具箱找出一捆绳子,用力往空中一扔,这条绳子就好像活的一般,不停地向上延伸,最后只剩下一小截绳子留在地面。

大家都欢呼:「哎呀!真是了不起。」这时,父亲对儿子说:「儿子啊!天堂本来是我该上去的,但是我老了,手脚不灵活;你是年轻人,来!你上去。」

「天堂这么高,绳子又这么细,万一我掉下来怎么办呢?」儿子很害怕。

父亲也装成很可怜的样子说:「儿子啊!你是我最疼爱的独子,但是,父亲的信用比生命更重要!我们在县老爷的面前能说谎吗?为了父亲的信用,你得勇敢地上去!」儿子只好硬着头皮攀着那条绳子一直往上爬,终于渐渐地消失不见了。

当众人正专注地望着天空,突然间,绳子断了一截下来,引起大家一阵惊呼!父亲哭着说:「绳子断了一截,我儿子不能下来了。」接着,一颗桃子从天上掉了下来,父亲赶快将桃子献给县老爷。

当大家聚精会神地看着这颗桃子时,天空忽然又掉下一颗人头!父亲见状大哭:「这是我儿子的头!我儿子可能因为偷桃子受到刑罚,被砍头了!」过了一会儿,脚、手也纷纷掉了下来。看到这幕情景,大家都乱成一团!

父亲边哭边把头和手脚都收进箱子里,并将身上的大衣脱下来,盖在箱子上。当大家定下神来,屏气凝视地注视着他的举动时,这位父亲竟露出微笑,拍一拍箱子叫道:「孩子啊!我们的戏演完了,也搏得县老爷和乡亲的欢喜。来!你可以起来了!」

箱子一打开,他的儿子竟又好端端地站了起来。

*   *   *

魔术师在舞台上的表演,常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其实他们靠的只不过是一些障眼法。

人生不也是如此?没有什么事物是永远存在的。所以,佛陀说:「观法无我」──眼、耳、鼻、舌,各有各的名称,那么到底「我」是什么?那一部分才是「我」呢?

昨天的我坐在这里说话,而「昨天的我」就不是「今天的我」了;「刚才的我」从里面出来,「刚才」也不是「现在」了,所以说过去不可得,未来也很渺茫。

《金刚经》里有一句偈:「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在虚幻的人生中,有什么可执着?上了人生舞台,就要去除我相,扫除人我是非的烦恼;无论任何扮相,都要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才是最重要的。

证严上人讲于2000年02月23日
本文摘自:《慈济道侣》407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常       学佛)(五明学佛网:无常       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坦然面对人生的无常(张家提)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