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第一章 如何力行十善


   日期:2020/7/15 6: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章 如何力行十善

一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我们这次讲“力行十善”,是关于佛教的戒律的。戒包括两方面,一要止恶,二是修善。不能做的偏做,该止恶的不止,那就叫犯戒;应该做的不做,该修善的不修,那也叫犯戒。然而,现在的人,对“戒”字总是片面性地理解,觉得有了这个“戒”就什么都不能干了,其实不是这样。这个戒,其实是要我们放开手脚来做,只是要合理合法的做。这里所说的“理”,是指佛说的慈悲、智慧的真理;这里所说的“法”,是指万物了无自性,我们要行“顺应天道即人道”的佛法。

1、五戒——止行为之恶


我们先来回忆上次讲了五戒,五戒侧重止恶,就是对你整个身心的约束。上次讲的是什么题目呢?好像是提高内心修养,共建和谐社会。我当时提到,和谐的现实意义,就是对道德的重建,价值的重建,信仰的重建。然后讲和谐社会观,我没有讲什么和平友爱正义等,当时讲了四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跟你自己要和谐。怎样实现这个和谐呢,第一用五戒约束身心;第二用四摄来培养培育内心世界,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全部都修成善法。这样,这个和谐社会才能建立。本来还有很多内容要讲,结果看时间不多了,来不及了,只好说下一次再讲吧,现在正好就是上一次讲的“下一次”。所以今天其实是接着上一次的话题讲的。

2、十善——培心灵之善

刚才提到,五戒侧重对恶法的停止,对我们整个身心的约束。但十善就不一样了,十善它是彻底对我们内心的一种提高。所以说五戒是对我们内心的净化,而十善是在此基础之上对我们内心里善法的培育、提升。

这就等于一潭浑水,这水如果始终都在外面不停的吸收脏水,那么这个水永远是浑的。而五戒就好比堤坝,防止脏水流进潭里。十善呢?就好比白矾,或者其他化学物,反正是能澄清水的,这样慢慢的沉淀下来,这潭水就清亮了。

十善的作用,就是让你的内心能够把善法培育起来,并且能够提升它,这样修养就提高了。所以说修行就象大江截流,这个词是长江三峡截流的时候发明的,当时听说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工程,全世界都没有。伟大是伟大,但是真正的截流,是截生死之流,这个比什么都伟大,你能把这个截断容易吗?要靠什么?靠的就是五戒十善,严持五戒,就能保证人身,那不就是把三恶道的流给截住了吗?这就是截生死之流。然后再用十善去提升内心的精神世界。你虽然不让脏水往里头排,但是不能把它净化,那个水还是染污的。这就是五戒与十善之间的联系。

二、怎样力行十善

我们接下来重点以“不杀生”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先止恶,然后紧接着修善法,不单要搞清楚修什么善法,还要搞清楚怎样修习善法这样一个过程。

十善的第一条,不杀生,包括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

1、不杀,离杀,远离恶法


要能够不杀生,这只是五戒里面的。离杀生,那就有点小善了。再进而放生,那就真正达到善法了。离杀,不杀,只是说这是金盆洗手,但是内心里面这种“杀”的恶念还没排除掉。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在行为上离了杀这种恶行,就得赶快在心里培养善的念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像这个桌子一样,桌面上放满了东西,这些东西占着桌面,其他东西就放不过来了,好了,现在把桌面上这个杯子拿掉,于是放杯子的这个地方就空出来了,这时你总得要有东西放在这个地方吧,不然就会有其他东西要来占这个空着的地方的。

内心世界也是一样啊,除非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内心世界总是要装点什么,站在佛法的角度,装的不是善法就是恶法。首先把恶法制止住了,紧接着就要把善法升起来,这样恶法才没有升起的机会,如果长期没有培养善法去占领,长期没有善的思想行为去扭转它,时间一长,因为恶法没有断根,它的种子还是要现行的,这样一来,时间一长了恶法还是要冒出来的。所以为什么五戒以后要有十善,道理就在这儿。这里我们讲不杀生,这是五戒里的。离杀生,保持这种远离恶法的行为。进而放生,在心里培养善法,这个境界就更高一些。所以佛教徒不是不杀就行了,那还不行,还要进而放生。

2、放生,护生,善法日增

有人一听放生,说哎呀师父,我一个月就靠低保维持生活,哪有钱去放生哟,现在买个乌龟都要十块钱。告诉大家,最好的放生其实就是护生。护,就是爱护的护,是保护的护。今天有的人放生很积极,一听要放生都跑得很快,结果走到旁边看到有个要死的动物在那儿奄奄一息,他看都不看一眼,这就有点讽刺了,这还放的是哪门子生呢?

我一直很佩服丰子恺,很了不得,他配合弘一大师,画了很多护生画集。乃至于我总想把这些画再多印一点,到处去发。他的画透露出生命的珍贵,处处反映保护生命的重要,他同样是在放生。他通过这些画,可以劝很多人不杀生,通过他的行为,通过他的艺术,传达出不杀生的意义。

所以不见得钱少的人就没法放生,护生也是一样的。跟别人讲不杀生的功德,不杀生的好处嘛。当然不要乱提“功德”这两个字,因为功德一般都是庙里说的,别人看到功德箱,随喜功德,所以一提功德就以为要给钱,就怕了。就讲不杀生的好处嘛,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别人一听,觉得这个还有一点科学的,就会接受的。

3、智慧护生


这里说放生不一定要讲求具体的形式。当然有条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形式,组织一些活动来实现,但是别搞太多。我参加过几次别人放生,以后就不想去了,为什么?他们买了几大卡车什么泥鳅啊黄鳝等,在路上七颠簸八耽搁的,拉到河边的时候都死了不少。还有些鸟,本来就是人工养在笼子里面的,你把它拿出去放,它没得吃,就饿死了。这哪里是在放生,分明是在放祸嘛,你放生的同时就在杀生了。这就是说放生也不一定要执着形式,但是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启信。所以有些时候偶尔出去组织一下放生,有个场面,让人家一看,说哦,你看,我们不要杀生了,别人都在放了,是不是?我们也要跟人家学学。这样至少起到一个警戒的效果。

讲个真实的故事。有位法师的父亲身体不好,我劝他多运动,老是不动,身体自然要出问题。于是有一次别人约他去钓鱼,他就答应了,鱼竿都买好了,结果后来旁边的人跟他讲,说你怎么能去钓鱼呢?你的儿子还在庙里跟人家讲“不杀生”,你倒好,还去钓鱼!他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就没去。你们看,别人也没放生,但是能劝说其他人不去伤害生命,这就叫护生,这也是放生。

丰子恺先生一辈子护生,画护生画集,他并没有到处去宣扬,说这个功德有多大多大,他没有。有两句诗是这样写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东西我们只有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去渗透。有的领导就懂这个,知道强制命令是不行的,就跟你做思想工作。佛法的弘扬,其实就是做思想工作,要钻到别人的心里面去,钻到他的心灵深处去。所以说要弘法度众生,就要当好这个心灵的“间谍”,这样才有办法度得了人。你没走进他的心,不了解他的心,要想去度他?难咯。

放生的方式很多,主要是护生。哪怕是见到弱小的动物你也要爱护它,别伤害它。尽量多的宣扬“护生”,不过不要按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思想去宣传,就去宣传环保好了,宣传尊重生命好了。讲这些东西别人还是能听进去的,你跟他讲一次,他少杀十个。你看,这个放生最直接,你放了一个最大的生,你把这个人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放生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做通,让他别去杀,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但是别人不听你的,也没关系,要有耐心,今天说了不行就明天继续说,明天说了不行后天再说,总之要把放生护生的理念坚持下去,发扬下去。

4、护一切众生


不杀生进而要放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护生,爱护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人和动物,都要爱护。有人问,说不杀生要护生那苍蝇怎么办?老鼠怎么办?蟑螂怎么办?蚊子咬我我又怎么办?我说赶总比打好吧,这也是个办法。其实只要卫生搞好点,它也就少了。蚊子为什么要咬你呢?说明你的肉香啊。

听说过宝华山的老鼠也过堂吗?过去在宝华山,庙子里的出家人一起排队吃饭叫过堂。这庙里的老鼠很多,经常去厨房偷吃。后来老和尚就对老鼠们讲,说你们别偷了,正大光明的出来吃吧。于是把竹子破成两半,每天到了大家一起过堂的时候,就在后面给它摆两个竹筒子,把那个饭舀在里面,到时间一开梆,老鼠就来了,一串一串的都排好。吃完了大家走了,它也就走了,蛮听话的。把它们养的肥肥的,也不乱吃,也不乱叫。

解放前的文殊院里树上有很多老鸦。文殊院每次受戒前最后都要跟“鸦居士”作礼三拜,为什么要跟它磕头呢?据说文殊院外面原来有个员外,他捐给庙里几十亩田,可是没办手续。后来老员外死了,他儿子掌管家产了,他想那几十亩田难道白白的送给那些和尚吗?不行,得要回来,反正产权还没过户。文殊院当然没办法,就还给他了。结果他种的庄稼好的不得了,但是到了快要收的时候,这些乌鸦一下就给他吃光。第二次,这些乌鸦还给他吃光。他连搞三次都让乌鸦给他吃光了,于是想:可能这个地不该自己种,还是还给庙子吧,于是就还给了文殊院。结果文殊院种的稻子麦子好的很,这乌鸦它又不吃了。后来这个庙子里的人想啊,这些乌鸦是护法的,所以就栽了很多树,让它们每天晚上就停在那个树上。所以你看,人家乌鸦都可以当护法居士,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

5、放生的意义

我们出去放生,目的作用不在于放了多少条生命,或者说放一条生命有多少功德,这样一来就会去贪功德。佛教讲,放生的目的是要提高修养,这是一个善的举动,是要提升内心的精神境界的,是要培养慈悲心的。如果执着于放一个蜘蛛多少功德,放一个蚂蚁多少功德,那到最后就没有了功德,为什么?所谓做了好事不留名,如果做了好事后到处去宣扬说自己做了好事,那么你的精神境界就没有得到提升,你的德行也无从说起。而这种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德行的提升,就是功德。

所以我觉得,鼓励他人去放生,固然也是在种善根,因为有些人需要鼓励。但是关键是我们认识到放生的真正意义以后,我们要自觉的发心去做,尤其是要护生,保护他们,别放死了,还没放就死了,这就不行了。所以说所谓放生,就是要发起这种护生的慈悲心就可以了。比如李商隐的诗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春天,小鸟刚孵出来,没得吃,那个母鸟就出去找吃的回来喂它,可是如果把那只母鸟给打死了,那只小鸟就没得吃的,就要饿死。所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你们看,李商隐的诗句就是在护生,也是在放生。

这就是“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我们自己远离杀业,还要进而放生才算是善,不能以为不杀就没有杀业,这就算完了。如果不爱护生命,还是算不得善业的,为什么?因为不护生,或者说不放生,就无从谈起培养慈悲心,爱护有情众生的这种心。心中没有“爱心种子”,那么“杀业”的恶业种子迟早还是要现形,这样一来,所做的离杀的功夫都白费了。

以上以“不杀生”为例,跟大家啰嗦了半天怎样止恶扬善。以此类推,以下我们接着讲“不偷盗”等九种善法,但是就不再一一赘述,大家只需依文解义,明白怎样修习这些善法就可以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宗性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宗性法师)  

 其它法师:生命的安住与回归(宗性法师) 

 其它法师:行脚开示(宗性法师) 

 宗性法师:打开心灵的枷锁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第三章 何为力行十善(下)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第二章 何为力行十善(上)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缘起) 

 宗性法师:佛法中“四摄法”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价值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结论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四、信仰的内涵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三、确立人生信仰的重要性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二、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