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俊法师:严寺天台班毕业典礼祝词


   日期:2020/6/23 0: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严寺天台班毕业典礼祝词
 
仁俊法师
 
显老法师,住持法师,诸位同学:
 
        我今天只准备了一句话供养诸位:毕了旧业辟新业。
 
        年高体弱的显公,每天都坐轮椅为诸位讲大座,覆小坐,他如此的热肠、真心,诸位感受着的、体会到的,一定相当深刻。切实发心学习极深、极广、极真净的佛法,意趣与心力的集注点:改进、改革「业行」;改革得不遗余力,杂染的业缘之命,才会逐渐转化为纯净慧命、慧力,将旧业、新业择别,划隔得极严明。生死中学解脱行,烦恼中发菩提心,才不再茫昧混乱,落魄潦倒,培造出一群够有修为的人来。人间世最急需的--这么种有修为的人。世间的净化就靠这么种人。
 
        净化的内涵--活化与通化,活得能学、能见诸佛而不隔,通得能谅、能为众生而不疲,致诸佛之心待众生,缘众生之苦效菩萨。出家者行愿之基奠乎此。秉着这番行愿修学,就得把定毕旧业、辟新业的佛法观行。什么是旧业呢?除三毒外,名闻、利养与恭敬,都概括于旧业中。出家者对世尊的「教授」--真理之光,「教诫」--净行之轨,没有悉心体探与决绝堵克过,肤浅地学了点口头佛法,饰得些表面威仪,获得一般信众的吹捧、承迎、献护,声名、利养与恭敬,不断地播扬、积累,被敬事得体贴细微;也被软化、情化得忘却抖振、丧灭行愿。
 
        擅于利用现代传播的媒介体,许多出家人很快成名了;早熟的成名。为着演饰体面,打造声价,心血与脑筋都交汇在钻营、竞逐中,对佛法胜、净、妙智的修学竟忽视了!学(精辨)与修(整持)的惟一准量--明,佛法不共于世间一切的特质,就在于最明彻的甚深妙智。智,成为观行中的照导者:向上直透,直透了顶盖--无神无(天)命;向下直穿、直透了底体--无我无作(者),向四方八面直豁、直脱了范畴--无边无量。「缘起」的有漏三世与「缘灭」的无漏三乘,交相对观得堵有漏而向无漏,六根门头敛省得深刻细微--不潜滋暗蠢。意根(识)也展现得周遍广大--不局限偏宥,如此的明决、稳落了,身心则永远归属于佛法,佛法则一直不离于身心,从明入明(伏)破无明。明中的启示发(法)力发(义)味,世俗名闻便索然抛绝了。出家,抛绝得这么利猛、果毅,对诸佛的嘱累与为有情的义命,才响震得直透耳根,直敞肺腑,直为众生奔波得应感不暇,接迎不择,视有义苦为无上乐,舍独善乐淬无畏愿。
 
        名闻欲转为正净、纯固的善法欲,善根为善法熏发得日日增长,处处奠立,内在的法兴与法乳昂烈、润涵得健决充洽,物欲的利养则不屑介怀。对出家「正命」--「易养易满」的开示,从淡宁端整中核验得真,耐沉默澄得持深(法)挈妙(义),于深法妙义中明得、安得、发得透身心,身心渐渐得法化、义化,法身慧命的育长、活续与成就的奠基处--身心法义化;法义化了的身心,脱落了俗知俗情,观行的不离「净意」与「正道」,因而远离了「狂慧致殃感现苦,痴福遗患引后难」的纵僻、颠倒。骨志强与气宇高的佛法根器,总是直直了了地高着眼、深致心,凌越一般思量。洞察(世)出世(四谛)「实相」,对实相有番真切的、的真的理会(切勿误认为开悟),世法中明决的能出能入,必「遮」必「开」,手眼净锐得不被昧粘,腰脚挺峙得决不软缩,法门中决定性的利根,起先,莫不如此勤苦地策拶着。
 
        修学,最须重视的:猛治、锐抗、疾转劣根;好尚、苦练、奋造利根。约一般说,绝大多数都是「无根」与钝根(钝得不失善根并不容易),利根性的毕竟太少,这显示着钝根反属正常。据说,就连释迦佛也还是钝根,足见特出的利根者真个太少了。因此,我们在长远的学习历程中,就得肯认着自己:介于无根和钝根之间,时常深刻地感到无根的危险,也更觉得根钝得极为困郁:为了远离危险而挣脱困郁,时时振作,警提得念不沉昧,行必向上,对自我贪图看作大敌怨,对圣者「无欲」视为真范型,心头与意底集力集智,抗绝前者,而彻效后者,事行的表现与理性的操存,从此划断得前后判然、超然。能这样,于佛法中,安静得坦坦豁豁,于世法中稳明得直直正正,一切甜头吸不住,种种苦头禁得了,坚利而深厚的根性,就从身心中扎扎实实地生根发力,也从身心上密密致致地悉力护根;护得不遗力、不毁德,则能从无根与钝根中,斥绝了狂慧的逞纵与痴福的困沉,一贯地耻厌钝根而奋培利根,心眼中直注、直学的便尽是佛圣贤善了。
 
        佛圣贤善的形象成为心中的音容、嘱附,我们身心上自我、自私的意欲淡微、淡化得不堵、不露,说话、作事则不肯让自我作主。做人做得上路--不退转,发心发得应法--不颠倒的,大体上都有这样的体省、体印。修学,从这二体中,扼紧了、看清了、做准了,就没什么局限恋盘,做的更开畅,发的更通豁,通豁得情见不作祟,佛法现行的内无遮障,世法洞察得能外能择抉,有漏中「见造」(生死)与「情续」(生死)的业缘,受到智与愿的「绝地」照破、练提,虽仍于生死往来中上瞻下化,却能直减(伏)惑业,直(培)增道业,正直得这么必伏必培,厌弃了自我体面,荣光与机诈,此后彻新的人生观、人生行,便彻始彻终底不再从自己手眼中滑脱。出家修学,就是为的获得这般手眼。具有这般手眼,才看得穿自我,也握得着佛法,一天天面对三宝,念头上坐镇的,作证的,则永远不离三宝,法宝之光把手眼照得更分明、更净落,就不致、也无暇妄求恭敬了。心地的整片活力--念,这片活力活得够熟够敬,就必然对善知识恭敬得五体投地,远离了损谦增慢的过患。「欲得佛法真利益,常于恭敬心中求」的开示,就这样成为心门的警呼者。对此种警呼感到紧切、沉重,对善知识的请益、亲近,则越发感到急需、刻不容缓,体面放得下,佛法提得上--健羡而渴求得热切、真诚,彻脱自以为是的自作聪明--山家主独操、独裁的气焰、气魄,法门中才会减少许多瑕玷、讥诟或伤害。诸位现在虽然不致如此,由于山家主风气布开了,时机一到也许就现出来,所以趁机提出来,也是给我自己预警啊!
 
        上面所说的旧业:名闻、利养、恭敬,僧(尼)青年果真志振得这么发得透,力求明净,苦淬利锐,(精)诚倾(奉)善知(识),则称为新业,分分明明的新业不离于三业,心(地)门洞辟得敞豁坦平,人们的眼睛对我们内内外外的一切都透视得了无自私,我们才能让许多人看清佛法面目,进而把佛法面目化为自家肺腑,必须如此,佛法才会久续而遍布人间!
 
   我们的天职--推展「人间佛教」,需要的骨劲与功候,非同小可,所以,就得必须把紧沉(耐)得透,发得开的健心挺志才成。凭着健心挺志从佛法中有番深的体现,真的兑现,兑现得直效诸佛菩萨,直为一切众生,彻始彻终的能面对诸佛菩萨与一切众生,我们的旧业才毕得了,新业才辟得开咧!
 
民国八十六年九月十六日晨写于新州惊危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