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目录 序


   日期:2020/6/19 17: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宏印法师

目录

空义与中观、唯识的关系和开展

大小乘解脱观的异同

了义与不了义的抉择

中观谈空与二谛

唯识谈空与二谛

如来藏系统谈空与二谛

观空

总结


中国人接受印度的中观般若而开展出天台,中国人接受印度的唯识而开展出华严。华严与天台被称为广大悉备系统,地位是相当高的,可见要了解中国佛学的博大系统,也不能忽略对中观、唯识的研究。换句话说,如果对中观、唯识有好的认识基础,要了解中国天台和华严等思想就比较容易通达。

今天要讲的“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这个题目虽然比较学术性,但它和修行却很有关系。古时候的印度人不论那一宗、那一派、什么法门,都不会为学术而学术,或者为学问而学问,为研究而研究。因为印度的各宗教、各哲学,以及佛教里面的各教派理论都和修行、求解脱有密切关系。直到近代,才开始纯学术的考证。

我为什么要选这个题一来谈呢?可能我们近代在研究佛学、研究佛法都知道,“空”这个观念,这个道理是最困惑人的了。通常我们将“空义”简称为“空”,但是将“空义”两字连用的也有,像“中论”就出现“空义”这个名词。那么,并非到了大乘才开始谈空,原始佛教时代,小乘的部派时代,直到大乘应运而生的时代,都在谈空,来到中国也是在谈空。曾终看到佛教的杂志上,有一位余老居士在他的文章里人声呼吁:佛教下要再谈空啦!谈空会导致人家的误会,总觉得佛教是消极的、厌世的、否定的,空已经谈得太多啦!应该尽量谈有,尤其是“真空妙有”的“妙有”应该多谈些,才能使得佛教更积极。我觉得他的用心可嘉,他的动机也值得我们谅解。但是事实上,“空”的观念与修行足有密切关系的,所以从印度历史上各宗各派的佛教,直到中国历史上各宗各派的佛教一定都要谈空,以后的佛教可能也是要谈,不谈也不行。像一般人常常将佛门称为空门,出了家就叫做遁入空门,这是不懂佛法才曾产生的误会。事实上,正确的了解“空”;对一个学佛的人是不可少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宏印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宏印法师)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总结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观空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如来藏系统谈空与二谛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唯识谈空与二谛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中观谈空与二谛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了义与不了义的抉择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大小乘解脱观的异同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空义与中观、唯识的关系 

 宏印法师: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宏印法师:中观思想略谈 

 宏印法师:禅法的面目与演变 

 宏印法师:生命的成长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