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印法师:两岸禅学会议的风格


   日期:2020/6/19 13: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两岸禅学会议的风格

宏印法师-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一、共襄盛举

我与惠空法师认识多年,从早期慧日讲堂,到他接任圆光教务长、在佛青会共事、出入慈善寺,直到现在住锡慈光寺,对于他的眼光、胸襟与热忱,内心欢喜这是佛教僧青年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惠空法师举办两岸禅学会议,两次都邀请我参与,我也都答应了,而且印象中,两次都办得很成功。

两岸佛教交流,这一主轴、动机与意义,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我自己也很关心两岸的佛教交流;多年来,看到惠空法师在非常有限的资源下,能这么热心地推动两岸佛教交流,内心很肯定与赞叹。虽然我本人没有具备这么多因缘来参与这些事,但看到佛教的事情有人在推动,我们既认同他,就应该去支持他,这是我一贯的态度。台湾佛教的母体在大陆,就我去大陆三次的印象,大陆佛教确实有极须我们协助的地方,但也保留一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透过互相交流,可以互补、互为增上。这是促成我参加两岸禅学研讨会的因缘与动机。

第二届的禅学会议,扩大为A、B两场,我第一天报到时才发现这样的安排,刚开始还担心人数会不会分散而不够热络,结果却十分圆满,两个场地都座无虚席、不冷场,感觉上真的是很好。但私底下倒听参加的人反应: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遗憾,希望能成为一场,多办几天,每篇论文都有机会去听。一般来说,分场次多是就语言不同而分,较少同一语言分两场,这点是可以列入研究、参考的。整体来说,两岸佛教的学术交流活动值得肯定,并应该再持续、扩大,加深加广,这是努力的一个方向。

二、佛教生命力的回归

对于此届禅学研讨会之“念佛与禅”的主题,我完全抱持肯定的态度。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印度,佛灭后五百年左右传入中国,自东汉末年至今已两千年。目前世界佛教中,发源地之印度佛教已没落,而形成南传、北传、藏传三大系佛教鼎足而立的局面。从中国佛教史来看:两千年来的中国佛教,有着独树一帜的特色,隋唐形成的大乘八大宗,在教理和思想上各擅胜场,而落实到修行上,融贯为禅、净二门。如同太虚大师所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这说明了“禅”是中国佛教生命力的所在。隋唐时禅宗子孙遍天下,净土则是禅逐渐没落后,至明清之际才后来居上、取而代之,当然,这当中也有“禅净双修”的倡议。

念佛求生净土和参禅明心见性,这两个实践的修持法门,一重他力,依佛力往生;一重自力,契证本心以达解脱。这次透过禅学会议的探讨,在思想上厘清、在知见上导正,正是要助于学佛者落实到实践上。研讨会只是开风气于先,接下来就是禅七、佛七的修行实践,这才是宗教的生命力来源。如此将佛教信仰、修行实践回归到生命力的核心点上来,这点很难能可贵,也是我对这次会议最为肯定与赞叹的所在。

而从此也突显出惠空法师举办禅学研讨会的特色与风格。所谓特色,是透过比较显现出来的差别点。台湾佛教界有很多单位举办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但多偏于一种“学术性的学术”,这种研究方式是受到欧美、日本近代佛学研究风潮的影响,注重经典引据与整理、文献考证、版本校刊、原典语文对读等等,弄得枝枝节节,有时反而掌握不住中心思想,甚至连做为宗教信仰生命力的宗教情操都模糊了。

当然,这种比较偏于文献性的学术会议亦有其价值与意义,不能全盘抹杀;但也不应当说唯有这种方式的学术会议,才叫学术会议。我们不但要朝义解思想去研究,更要扩大到修行实践的层面来,大家来发表与交流修行心得。像这次大陆学者就有人反应:为什么学术性的会议规范、论文规格、写作方式,通通要合乎欧美的模式?这句话具有挑战性,但也开拓了我们思想的观点。因为如果都要引据、考证,印度、中国古来的祖师大德会说这种做学问的方式,叫做拾人牙慧,了无新意。我们要去体会古今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现代人搞学术,如果完全站在欧美的学术价值标准去评古判今,有时会有失厚道。我想惠空法师所办的禅学研讨会,应该有跳出这种思潮盲点的意图。

这次的研讨会,是海峡两岸间的佛教交流。从佛教的精神来看,佛陀出世救度众生的悲心,是遍缘一切众生的,它超越了国土地域的观念。所以,台湾佛教对彼岸的大陆佛教伸出友谊的手,大家互补、互为增上,共同努力于佛教的发展,这个动机完全要肯定。而且大陆佛教中,除汉传佛教外,藏传佛教也很普遍,也有部分南传佛教,我想也都是日后交流的对象。

三、对第三届续办的期许

对于两岸僧众的来往,应该再加深、加广,并落实到具体可行的事务上。当然,这涉及大陆宗教政策的更开放及对台湾佛教的接受与信任度,若能放宽门槛限制,大家不分彼此、水乳交融,就更不错了。而目前在有限的空间下,两三年内台湾到大陆的具体交流,着眼于法规之内,除寺院硬体随缘随分的兴修整建外,应放在软体建设上,如创设佛学院、僧伽讲习班、图书馆、印赠佛书、弘法活动等,台湾居于从旁协助的配角地位,以大陆法师为主,大家融合推动,是较可行的方式。当然更大的突破,是希望在两岸佛教交流的基础上,朝向国际性的世界华人区佛教的交流,举办全球性的华人佛教学术会议,就更具意义与前瞻性了。

综结而言,对于惠空法师举办的这两届两岸禅学研讨会,我认为很好、很成功,而且很务实、踏实。我们看到,场面没有铺张布置,招待贵宾,包括大陆远道来的朋友,也是省吃俭用,吃便当就好,这正合乎佛家的修行本色。有些单位太花钱在讲究场面、门面上,动不动就到五星级大饭店,我们不要随这潮流去。这点,我倒很欣赏惠空法师的风格。

我知道要办好这种学术交流活动很辛苦,事前准备工作、进行时临时状况的处理,既劳累又花钱,但这正是惠空法师“古锥”的地方,他对理想的执着与坚持,是僧青年中的好榜样。基于此,也基于大家都是好朋友的立场,以后如果有类似活动,我仍愿意配合而促成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宏印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宏印法师)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总结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观空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如来藏系统谈空与二谛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唯识谈空与二谛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中观谈空与二谛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了义与不了义的抉择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大小乘解脱观的异同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空义与中观、唯识的关系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目录 序 

 宏印法师: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宏印法师:中观思想略谈 

 宏印法师:禅法的面目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