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理净法师:《中论》之思想


   日期:2020/6/13 12: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论》之思想

理净法师

《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中论》的宗旨大意。既然《中论》以二谛为宗,因此《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是二谛思想。二谛是一切佛法之根本,因此《中论》的思想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佛法的主要思想。在学习《中论》之前了解一下《中论》的中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本论将佛说的法分为二种:一是世间法,即世俗谛。二是出世间法,即第一义谛。所以《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由此可知此二谛皆是对治众生的空有二执,皆是引导众生欲令悟入中道实相的巧妙方法,所以说此二谛皆是言教。

“谛”是真实不虚之义,二谛者皆是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实现象。“第一义谛”指圣者自觉的殊胜境界,非凡夫所共知。“世俗谛”指凡夫的常识境界,即世间的各式各样的生活事相和一切事物。凡夫皆认为是真实存在,而圣人则认识到缘起性空,一切法皆是假有没有实体,此空对圣者而言是真实,故此二法皆称为“谛”。所以此二谛称为凡圣二谛,也叫真俗二谛。如经中说:“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愚夫不知名为无明。”众生因为无明不见诸法无自性,而执着为实有此自性,成为世俗谛。而菩萨能够通达诸法无自性空,照了诸法实相,本自清净,毕竟空寂,即是第一义谛。所以说世俗谛者,一世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分别,见一切法皆是实有,此于世间是实;诸圣贤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自性,此于圣人是实。其实此二者皆是佛陀的言教方便而说,一切法皆是缘起无自性,何有真实之法。故诸佛说世谛为悟第一义谛,若不依世谛不见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因此,佛依缘起说二谛教,目的在于使学教者能依教而悟入涅槃大道。

本来世俗谛为凡夫所认识的颠倒虚妄,本不成为谛。但因在凡夫的心境上是真实现起执为实有,故随顺世间而说为真实。圣人知一切法空,一切世间虚妄不实,但知空为实有,故佛随顺圣者而说空法是真实。实际上二者皆空,从空中见不空,悟空而不住空。若知世俗谛是缘起假名有,真谛是本性空。此本性空是依俗谛讲空,在缘起事物显现来讲本性是空,因此不能离俗谛讲空。如《十二门论》云:“众缘所生法,是无自性者,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是故说缘起法无自性,无自性既空,此空为二谛中道。如《中论》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中论》主在破内傍破外,也就是说《中论》所破的对象是佛教内部,而外道不是主要对象。因为当时主要是佛教小乘内部争执,而外道还没有真正威胁到佛教内部。由于佛教内部的不和,使得佛教分裂和衰败,给外道以可乘之机。只要能解除佛教内部的矛盾,就可以对治外道的威胁。故僧叡大师说:“百论治外以闲邪,斯论祛内以流滞。”因此说龙树造《中论》的目的本来在于调解当时佛教内部各部派的争执,故言“祛内以流滞”。使佛法流传于后世,不至于停止于一些错误的见解和执见之中。仅管对为破斥各种邪见而建立了“空观”思想,但对此空观由于各家的认识不同,观点也不相同。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分破空,也就是后来天台所主张的“析法空”。即是在对事物的观察上利用分析的方法,认识和理解了一切法皆是因缘假合,无有实体自性是空。二是观空,亦名为唯识空,即是在感情的苦乐上,观一切法随观念的不同而转变为好恶。此是境随心转,所以主张境空。三是本性空,就是观察一切法的自性本来是空。既不是境空,也不是境不空,而是观想为空。观想一切法从因缘而生,缘起无自性,一切法皆是假名,故缘起即是性空。如偈颂曰:“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性真实义。”

由此而说,《中论》的主要思想在于谈“缘起性空”的思想,建立自性本空的中道义。因此有人说《中论》是有破有立,破“有无”立中道。其实立中道义是为了破有无,显现空义。若有无皆空者,空亦不立。造论的目的在于破除众生之妄见和执着,如因病施药,病除药亦不留,唯有空有俱寂。虽有宛然而空,虽空宛然而有,非空非有,非非空非非有,离四句绝百非,是为中道。因此,诸法实相者,释迦掩室,净名杜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为中道实相。也是本论的中心思想。今龙树菩萨为愍众生故假名造论,引导众生。今学教者不可再以假名而有或者着,此是菩萨造论之本义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理净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理净法师)  

 理净法师:龙树《中论》思想述义 

 理净法师:佛教“经济伦理观”略述 

 理净法师:宗教对缓解心里压力及社会紧张度的作用 

 理净法师: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理净法师:佛教放生护生理念体现环保价值 

 理净法师:「网络游戏杀人」是否有罪业 

 理净法师:普贤菩萨“十大愿”的普世思想 

 理净法师:何时能归还佛教寺庙这块净土 

 理净法师: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 

 理净法师:目前佛教寺院商业化如是说 

 理净法师:华东地区佛教院校教育垦谈会侧记 

 理净法师: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泰国“世界佛教大学协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