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纯祥法师:“二河白道喻”第五讲


   日期:2020/6/10 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经》上品上生章“二河白道喻

(五)

主讲:纯祥法师

合喻的部分。

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

东岸就是指我们这里,也叫娑婆火宅。《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把我们的生存环境比喻为着火的房子,我们在火宅中没有安乐很危险。而我们由于智慧不足,无安的感受迟钝,虽然在火宅之中,却没有出离心。「西岸」就是指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众宝庄严,清净庄严的国度,无有诸苦,但受诸乐。

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

我们的生命就是由这些组成。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是六门;眼对色就产生眼识,耳对声音产生耳识,凡夫的“识”是有染污的。六尘就是色、身、香、味、触、法,六识与六尘一一相对,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四大就是地、水、火、风。

“群贼恶兽”是指六根、六尘、六识、五阴、四大。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接触产生六识,“群贼恶兽”即是凡夫的身心世界。凡夫都是顺境难防,赚了一点钱,情感好一点,处境顺利一些,我们就很欢喜,不会觉得这些有害法身慧命,所以这里用了“诈亲”一词。“诈亲”就不是真实亲近,我们都是上当受骗。首先是我们执著的身体,就属于果性的群贼恶兽,而我们的心就是因性的群贼恶兽,我们从因至果就处在很恶劣的境遇中。凡夫来到世界上就已经是苦果,都有六根六尘六识,都是六根不净,生来就有罪。如果没有罪,你不会生到这个充满苦痛的世界上。凡夫的身体是过去业所造成的果报,是四大假合而成,同时让我们产生执著。无明执着是我们烦恼轮回的根源,真正让我们恐怖的就是无尽的轮回飘荡。这个恶梦中你几乎没有力量醒来,身心内外的黑暗困境永远跟随着我们。

凡夫最难破除的就是身见,觉得身体是“我”,觉得乐是身体产生的,苦也是身体产生的,身体就是自己。凡夫的身体是业报身,心又执身,为其所支配,这就是诈亲。

但佛也告诉我们说,人道和地狱、饿鬼、畜生甚至是天道、阿修罗道比起来,人道的身体是解脱的机会,是你最大的本钱。如果好好用,把它用于投资到往生极乐世界上来,那你就可以因得人身而获得解脱。当然你也可以用它投资到下地狱的生意中去。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信心难生。如果你能善用,那这是很好的基础,所以人的想法、愿望特别重要。人身怎么用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佛告诉我们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从东岸这无穷尽的身心痛苦中,出离到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中去。

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

无人,就是没有真正的善知识。这里人是很多的,但是我们都是长随恶友。我们很多人会感到疑惑,难道我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长随恶友吗?确实如此。我们从无始劫到现在,你没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如果遇到了,你就可以解脱了。但是到现在,你还没有真正的安乐,就是你没有真正的归依处。家人、朋友为什么说他们是恶友呢?因为他们都是用感情和名利来捆绑你。父母教导小孩,只是教导他生活得更好一点。在社会上交的朋友,也都是探讨怎么样去过好生活,而不是说怎么样去“了生死”。这是共业所感,而且这种思想也获得大家普遍的认可,如果你想追求终级的安乐,别人反而觉得你有毛病。善导大师用智慧眼看到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是“常随恶友”,从无始劫到现在都是恶友相随,不值真善知识。

真善知识就是劝导我们发愿往生净土的人,首先就是释迦牟尼佛,随顺佛教代佛说法的人也是善知识的作用。虽然教导你,但是你没有被引导到真正的安乐处,那样的人对你来说也不能称之为真善知识。对于我们来讲,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念念中的善知识,你一发瞢搞错方向,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就被善知识引导,被光明大导师引导。法藏菩萨五劫思维选择名号给我们这些长随恶友的人,就是成就你的真善知识,释迦牟尼佛教你认清六字名号是真善知识。

你要信名号,名号是佛功德的总集,比我们的父母儿女、亲朋好友都亲近。什么是最好的念头?什么才是你的皈依处,什么才是你的善知识?那就是名号。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嗔憎如火也。

水火两条河,就是我们的贪心和嗔心,贪爱像水一样生长万物,嗔心像火一样把它烧掉。

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嗔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

白道就是名号本愿力,也是信心;四五指四大五阴,在这样的身心中能生出清净愿望往生的心,清净愿往生心就是指名号,它是佛愿回向成就的,不是我们自力产生。

我们从无始劫流转到今天,自力不能生出清净的愿往生心。当我们信受称念名号,由于佛的功德回向,即使你有贪心和嗔心,你也生出了清净愿往生心。你本来没有这种心,佛成就了回向给你,你就有了。佛号成就的愿往生心就是清净的,你自己生起的愿心就是不清净的。

我们做各种事情,由于你有天然的染污,不知道苦乐因果,不明了法性,没有智慧,无明贪心主宰着你的命运。所以我们生出什么愿望,都伴着无明和贪心生起,只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随佛愿,在信心中与佛愿同一,那么这个就是清净愿往生心。这必须是你在信受佛愿上产生的愿心,而不是你自力生起来的心。

乃由贪嗔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嗔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凡夫确实是贪心、嗔心比念佛心更强,我们自己可以感受到。我们观察自己,你真正念佛有多少时候?很少,多数时候你都沉在自己的贪心和嗔心之中。内因外缘都会让我们生起贪心和嗔心,贪心更多点,嗔心则更猛烈,善心是很微少的。

善心不是指通常我们认为的那个,而是专指清净的愿往生心。善心分世间和出世间,你自己所起的心都不是善心,而信佛归命佛的心,这才是善心。善心微指我们信佛的力量,自己感觉比较弱。我们信心小,并不是佛的力量小,佛的力量很大,但是我们自己的信愿心比较弱,所以说是“善心微”。

水波常湿道,就是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一些念佛的莲友也常常会说,佛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多赚了钱,有了房子,跟亲人的关系好了等!实际上,这个并不是阿弥陀佛要给我们的利益,这些归属在“爱心常起”,是属于现世利益,不是清净的愿往生的善心。我们常常起各种爱心,爱心能染污善心,当我们起了贪爱之心,对于往生就不太希求。当我们嗔恨之心起来,就会自己在心上面对往生产生怀疑,“我自己能不能往生净土,我念了那么多的佛,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好象我对佛的信心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这个地方是指信心行者,已经走在名号的白道上,信心称念名号。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过去的古德从两方面解释,一是诸行往生,二是念佛往生。第一类,指自力三心行人,有真实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他至心发愿往生极乐,然后把自己所做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所有善业,都回向西方(19愿诸行往生);第二类是念佛行人,真正获得了信心,就进入佛的往还回向之中,阿弥陀佛的回向作为你的回向,你所有的行业就是自然的回向西方了。念佛人回向是法体回向,这里又有两种差别,就是自力和他力。如果你没有信心那你需要回向,就是自力回向,就是我愿意往生(20愿“系念必得往生”)。当你有了信心,信心就是在佛回向之中,由于佛力我们就三界业系必定不牵,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18愿“念佛往生”)。

言东岸闻人劝声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犹有教法可寻,故喻之如声也。

释迦牟尼佛已离开我们了,但是还有他的教法存在,这些教法非常珍贵。你不要以为念佛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非常难得的缘分,是最珍贵的缘份。人身非常珍贵,如果你不好好用,你就浪费了,六字名号叫万德洪名,你要珍贵它,内外结合,就能够产生很殊胜的果实。阿弥陀佛的名号是经过法藏菩萨五劫思维,兆载永劫的修行成就,释迦牟尼佛发大愿在这个世界成佛,劝导我们,就是佛大慈悲力量的显现。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这都是指已经成就了信心,获得往生决定的人,或行一分、二分是指信心念佛度过时光。“群贼等唤回者”,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保证你往生净土,但不修行净土教的人说:“你念名号还不够,还应修行别的”。好象佛力不够,还要加几个菩萨来保一下,或者还要加上自力的忏悔,这些就是别解和别行。净土法门核心就是信佛,归命于佛,不管你有多少善行,诵经、念佛、忏悔、布施,所有的都不记在你身上,都是信力催发你这样做的。不是信佛就什么都不干了,信佛的力量让你这样做,信佛肯定会念佛。

别解、别行就不是专信阿弥陀佛。方便的教导就是别解,其它宗也讲净土教,但不是专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提倡念咒、持戒等,就是别解、别行。净土正行就是信佛、念佛,你做别的也归到信佛上面来,这就不叫别行。还有就是恶见的人,根本不信佛,不信因果,不信净土,不信三宝功德,这就是恶见。妄说见解,妄就是虚妄,说他所见,所理解的,就是妄说见解,重叠来迷惑你,扰乱你,这是外缘的障碍。

及自造罪退失也,我们的贪心、嗔心强烈,自己在遇到一些缘分的情况下,又造了恶业,所以自己一造罪,就信力退失了。这个地方是指我们自身的感受,其实佛的白道虽然夹在水火中间,但名号的功德力是决不会因为你怎么样就破坏掉的,信心是不能破坏掉的。但是确实有些法师开始讲有信心,后来自己又否认,说不念佛(口称)就不能往生。

念佛和信心的关系是“信心必具名号”。信心是真实行的成就,获得了信心即得往生,入正定聚,这是法藏菩萨真正的本愿。你有信心你就在佛的摄取之中,信心念佛是与名号真实义相应的真实修行。你没有成就信心,念佛与名号的真实义也就不相应。

获得信心,你应该尽量多念佛,但并不是说一不口称佛号,就不能往生了。这样说,本愿成就的信心就被自力念佛否认了。

凡夫就是颠倒不坚固的,所以是相信名号,信名号的表现就是称念,忆念佛的本愿力。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

  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沈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

西岸上有人唤即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招唤。“南无”不是你自己为主,是佛在召唤你,虽然是你在称念,其实是佛在用它的无量光摄取我们。招唤来源慈悲的力量,象慈母一样,“你要回来”。愿力就是慈悲力,阿弥陀佛用他智慧光明变幻的力量在帮助我们,这些都包含在名号中。所以念佛,你不要沉浸在自己这边,你要把信任转到佛的身上来,佛的本愿上来,佛对你的立誓上来。他对你发下“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你要相信佛超胜的誓愿力,如果你不脱离轮回往生极乐他就不成佛,你就信受他,依靠他,把你的后生都交给他。释迦佛在娑婆世界劝导我们,你们这边很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你们要发愿,到永远没有烦恼的净土去,阿弥陀佛就在极乐净土以大慈悲的心,用名号在招唤着你。

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信就是相信,顺就是随顺,相信随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二尊之意,不要顾虑自己的贪心和嗔心(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念念无遗是信心才有的,无遗就是没有遗失,任何时候阿弥陀佛都在用它的无量光明在照摄着你,这种光明是不间断的。你的心是间断的,但佛摄取我们的光明是没有间断的,是淳一、相续、决定的,无量光的力量没有障碍,不会因为你的贪心、嗔心就把你舍弃了。所以你在烦恼中,在水火二河中,把自己全体转向佛。佛是无缘大慈,因为你有痛苦,需要解脱,所以佛就源于你的需要建立了超世弘愿。在佛面前,佛不需要你的回报,佛只会帮助你,佛对我们的慈悲是念念无遗的。

念念乘佛愿力,念念信名号,舍命以后,得生净土与佛相见。得生净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我们这一生结束以后往生净土,二是指如果你获得了信心,当下你就舍了娑婆的命,已经决定在佛的净土中出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

你要象这个比喻一样去理解佛愿,这样去作想。对我们凡夫来讲,你很难获得什么殊胜的三昧正受,你应该这样子去理解,去作想,我一定可以往生净土,与佛相见,佛在以它的光明力在保护我,这样的心叫回向发愿心,而且是不问行住坐卧,不论你是躺着的时候,坐着的时候,无论昼夜,常作这样的想,也就是常常信佛、念佛,我决定往生净土,这就叫做回向发愿心。

录音:白莲花笔录:罗慧丽整理:真惠审核:纯祥法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纯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纯祥法师)  

 纯祥法师:略述慧远大师的净土观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一讲:法然上人发现念佛解脱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二讲: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三讲:二门章,舍圣道归净土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四讲:二行章,舍杂行归正行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五讲:二行章,正杂得失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六讲:本愿章,选择本愿的因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七讲:本愿章,何故十八愿选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八讲:本愿章,为什么“乃至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九讲:三辈章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讲:利益章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一讲:特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