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同聚莲座下 悟佛第一谛


   日期:2020/5/20 9: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同聚莲座下 悟佛第一谛

传喜法师大连卧佛寺开示(11.06.18)

  悟“如是”妙法 入净土行门

  尊敬的上印下敬大和尚!尊敬的我们卧佛禅寺诸位执事!诸位大德比丘!诸位护法居士!

  今天我们相聚在卧佛禅寺,在我们佛教里唱《法门龙象众》啊,一般性都是在上堂大供的时候,供了上堂斋。在水陆法会当中,在传戒当中唱,一年当中没有几次,这是非常隆重的,要唱这个偈子,所以在座居士大概也很少听到。

  前面我们维那大师给我们吟唱“法门龙象众,当观第一谛,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我们佛弟子于五浊恶世能够信奉三宝,在众生当中能够舍邪归正,在人群当中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法门龙象众,龙、象,好象在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地球上来说,龙啊出入不定,忽大忽小,虽行我们却不见其行,见不到它的样子,有时候偶尔能见到,神龙见首不见尾。大象呢也是,在所有的动物当中,大象是安然自在,踏在地上啊,地都会震动,用这个龙和象来比喻我们追随佛法的人,皈依佛法的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就比喻成如龙如象,在佛法门中,大家都是好样的。多少呢?众。这个众,法门龙象众,众就代表我们大家每一位。

  既然聚在了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啊,大雄大力大慈悲,齐聚在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座下。怎么见佛呢?要去领悟佛所告诉教导我们的第一谛。什么叫第一谛啊?又叫胜义谛,又叫不二法门,又叫我们受戒的无作妙体,又叫正定聚,戒定慧三无漏学。第一谛就是三无漏,所以戒的妙体通第一谛,正定聚也通第一谛,殊胜的妙慧也通第一谛。当观第一谛,持戒的人威仪具足,身口意不犯威仪,这就是当观第一谛;禅定的人分别不起,这就是当观第一谛;念佛的人,或以对诸佛的大信心,或以这种肯切的愿,或以我们念佛的功夫,这都是与第一谛相应的,所以当观第一谛。

  每个人观法还不一样,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分享佛法,就是为了要明白什么是第一谛,怎么与第一谛相应。虽然每个人的修法,或者根基都不一样,但是修道的结果是一样的,叫归元无二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方便有多门,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第三句是“谛观法王法”。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法,不共于其它宗教,能够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以何法超出三界?谛观法王法。什么是法王法呢?法王法如是。所以就跟我们读的每一本经都接头接起来了,我们每一本经前面两个字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这是很有大奥妙啊!

  过去有一位法师,他最后讲法的时候,就是这个“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他就涅槃了。他涅槃叫死了吗?“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如果说是用嘴在讲的话,那接下来他就是把整个身口意,所有一切都融入到佛法中去了,佛法奥妙不奥妙啊?所以佛法不仅仅要用嘴讲啊,还要去实践,所以要教法与证法。

  佛法分两个,一个是教,教理。一个是证法,就是行证。教理是教法,行证是证法,有教有证。我们平时讲的教理行果,在天台里面说,有止有观。这个“观”字呢,一般性在佛教上应该读第四声,观,有止有观。包括我们平时讲的,说宗教宗教,宗教这两个字在佛教里是有它的一定含义的,教是指的教门、教下,教理部分才为教下;宗是宗门,宗门是指的实践。一般性我们佛教里,比如说学教理的,称为教下。学禅宗的称为宗下,宗门。

  像我们师父,悟公上人,又被大家尊为叫通宗通教。通教都已经不容易了,通宗的话那就已经是贤圣僧了。通教,一般性严格来说,通教也要达到初地菩萨。一通教,空性的部分你如果能明白的话,这已经能够达到初地菩萨的果位啦。教下的,天台还是贤首、唯识,如果能通达的话至少是初地菩萨,领悟唯识的精华,能领悟天台的精华。天台说大开圆解,大开圆解至少要初地菩萨以上的这种智慧,贤首的这个。能够明白一真法界,这都要登地,基本上要到登地菩萨。

  小乘的禅这两年比较流行,也有修什么四念处的,现在所谓的内观禅,现在我看到处都有,在传。它属于小乘禅法,它重点还是在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重点在这上。大乘禅法跟它不一样的,大乘禅法重在转识成智,重在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重在大开圆解的一念三千,是大乘禅法。那宗门的禅跟这个又不一样,宗门禅还有理路可思维的。有教的基础的如来禅跟顿超的祖师禅。我们平时做早晚功课里面所念的,早功课念的“大众熏修希精进,十地顿超无难事”,这个“十地顿超无难事”是指的什么?是指的祖师禅,是指我们禅宗的禅法,如来的心印。

  我们叫卧佛禅寺,天下禅寺为什么中国大乘佛教里面又以禅为首领呢?就是因为它是代表佛的心髓的,心印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师徒心心相印而顿悟本地风光。什么是本地风光?就是“法王法如是”,这“如是”两个字。能达到“如是”了,那你那句阿弥陀佛就念到正位啦!无量光无量寿就是“如是”这两个字,这个在念佛法门当中,也称为叫实相,诸法实相。

  所以诸法实相的人看,没有不是净土的。我们凡夫看那个大便是脏的、是臭的,对不对。开悟的人看那个是不是脏的?不是脏的,也是净的。所以在贤首宗里面就说如金啊!做的金器,脸盆是黄金做的,痰盂罐也是黄金做的,样子不一样,名字不一样,黄金有没有改变?黄金没有改变,所以叫一真法界。以一真法界起修,那就“八难三途同入毗卢性海”,我们每天做早晚课就是念这些的。那可以知道,我们早晚课不简单哪,祖师定的功课是不简单的,同入华藏玄门哪。这个玄门就是“如是”啊!这个玄门就是一真法界啊!这个玄门就是阿弥陀佛啊!即是净土啊!

  我师父跟我讲,过去有一个老和尚拜《妙法莲华经》,我们出家人哪就是很喜欢拜经,老修行老菩萨也有,我也看到过好几位老菩萨都拜经。拜《妙法莲华经》怎么拜呢?一字一拜,合掌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妙”字法宝,一拜!起来的时候再念:南无《妙法莲华经》“法”字法宝,一拜!这样,一字一拜。结果《妙法莲华经》里面有一个大粪的粪字,他也念:南无《妙法莲华经》“粪”字法宝,一拜!他拜下去想,怎么粪字,我还得向粪字磕头啊,他开悟啦!他真的进入净土啦,他从此之后修的是净土法门啦!

  法尔如是皆净土

  那反过来说,禅,无上深妙禅,不离文字,教外别传,这个禅,文字也讲不到,语言也描述不到,乃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禅难不难?真的不容易。那个净土,修到净土容易不容易?也不容易的。所以净土祖师,净土是不是老是出祖师,有没有?净土的祖师多还是禅宗的祖师多?禅宗祖师多,净土祖师很少。从东晋慧远大师以来,到五十多年前、六十年前,才第十三位,我们印光大师。

  那说明近两千年来,一千八百年来只出了十三位,一百年一位还不到,不容易吧!那现在有一些人要琢磨了,唉,谁是第十四祖呢?我们能猜到吗?能不能去抽签?抓阄,谁抓到谁是?不是的,不容易的。像印光大师在生的时候,就有人赞叹祂是净土祖师,但是印光大师,祂文钞里面就有,说谁要说我是祖师,我是地狱祖师了,我要下地狱的。印光大师还有一句更重的话,他说谁要想下地狱,谁当住持。所以要选下一位住持了,祂都要仔细交待,要怎么样怎么样,免得堕落。说明不容易的,做祖师也不容易的。

  那祂是不是有心要当祖师啊?没有。祂涅槃之后啊,我们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们,一致公认推举祂为净土宗第十三祖,这是祂涅槃之后才定下来的。在文钞里面可以看到,虚云老和尚对祂的肯定,赞美祂是弘扬净土,密护诸宗。表面上你看祂是弘扬净土法门,实际上祂是所有佛的法门都护啊!密护诸宗啊!印光大师难道没开悟吗?他不通禅吗?不是啊。祂不通教吗?不是。阅藏三十年哪!看《大藏经》看了将近三十多年,足不出户啊!饭送到房间里来,看了三十多年的藏啊!平时修福惜福。印光大师难道不持戒吗?持不持戒?你喊祂律师可不可以?可以的。严持戒律,所以弘一法师特别崇拜祂。弘一法师赞美祂是五百年难出一位的佛门大哲啊!五百年难出一位的,弘一法师赞美祂,弘一法师特意去亲近祂。弘一法师自己都能称为是律师,南山律主,那我们印光法师,禅净密律祂哪个不通啊!

  还有圆瑛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连任七届的会长,也是无上的推崇赞叹祂、肯定祂,所以净土的祖师不好出的。为什么不好出?你要想证得净土的境界那是不容易的。不是你要开悟,要能够净土现前你才能往生净土,当然净土现前你肯定不用死,现在就已经往生净土了。纵使我们没有开悟,但是我们厌离娑婆,信奉跟随善知识,求愿往生,也是照样可以于临命终时法性光现前,师父提携我们往生净土。也可以于中阴身,在中阴的轮回险道中,跟善知识的缘份成熟而进入到莲花当中,往生净土。

  昨天还甚至讲到了,他在生什么佛也没学过,一点善根也没种下,但是由于亲戚或朋友给他来写个牌位,这个时候他因缘成熟了,也能以诸佛菩萨的本愿力,大悲铁钩把他从三恶道里钩出来,把他抛到极乐世界去,这是大悲铁钩往生法,而且末法时代,大多数属于这种。

  每一次我们开法会,当然开法会的人也是有进步的,最多得利益的还是那些众生,它们因缘成熟了,它们解脱了。所以看得见的人说,唉呀,那是不得了啊,很多很多很多都离苦得乐啦,超度啦。所以有时候我们一场法会,人也来参加,鬼也来参加。结果,鬼到极乐世界啦,摇身一变,变成不退转地菩萨啦,我们人还是人,还坐在这里。鬼反过头来看我们,可怜哪,可怜哪!开始是我们可怜它,过了两分钟,是它可怜我们。所以如果讲净土法门的话,有这样几种往生。

  所以对修行人来说呢,你就是很高的智慧,也很难测度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所以佛就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就是你一字不识,没有什么智慧,如果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归命,也照样佛菩萨以同体的悲心,以无缘的大慈摄受你。所以印光大师赞美说,九法界众生舍此,上不能圆成佛道,诸佛菩萨舍此,不能度尽众生。

  这指的什么?我们讲净土,很多人都是狭义的观念,要了解到更究竟的什么叫净土。所以昨天说了,持戒是不是净土?持戒是净土。甚至昨天也讲,我犯错了,我跪在佛面前忏悔业障,回向往生净土,可不可以?也可以。更不要说我还修善。我们听经闻法回向往生净土,这是不是可以?放生功德回向西方可不可以?可以的。这样子的净土,就是“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什么不是净土啊,对不对,法王法如是啊。

  见僧忆佛 恭敬三宝

  我们如果不了解,你没有开智慧,至少要有惭愧心,惭愧心也算是净土。无惭无愧就不是,无惭无愧要下三恶道的,我们出家人里就有这样的。在《地藏菩萨十轮经》里面,佛就有讲到,出家人第一等的,属于贤圣僧。贤圣僧已经开悟了,宗教皆通,已经开悟了,已经现证了,已经了生脱死了,已经于自己自在、度众生得自在了,这就是贤圣僧。

  第二,属于近道僧,他正在精进地修行,虽然圣果没有现前,但是他已经向道了,他已经近道了,就快要成熟了,就像现在的小麦一样,已经穗子都快黄了,快成熟了,近道僧。近道僧呢,他是戒律精严,精进勇猛。

  第三种是什么?俗话讲的叫粥饭僧,出家养命的,解脱不解脱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叫解脱,什么叫三界,什么叫出离,没有意乐,产生不了欢喜,反正就这样吧。这样也很好,这样他不犯戒,他也持戒,也一样跟着大家一起过日子,但是呢他不知道勇猛精进。

  还有一种呢,叫哑羊僧。哑羊僧是怎么样来的呢?比如说,有的小孩子,从小残废了或是什么,他不要养了,丢到庙门口,出家人把他收下来。从小他就长在寺院里面,他也不知道这个寺院是干嘛的,你问他佛法他什么也不知道,所以称为叫哑羊僧。他不懂佛法的,一问三个不知道,那个羊一叫起来就一个声音嘛!

  最后一种就叫无惭无愧僧。前面的几种僧,贤圣僧是真正的世间的良福田;近道僧也属于福田,也是属于良福田。粥饭僧呢,他有惭愧心,他还是有惭愧心的;哑羊僧也是有惭愧心的,虽然他也不知道修行,也不知道教理,都不知道,他还是有惭愧心。粥饭僧他还是守戒的;哑羊僧,他也是不犯,他守规矩的,在庙里。最后一种叫无惭无愧,就是属于什么都没有,戒定慧三学一个都没有,这说明知惭知愧是我们学佛的最底线。

  在《地藏菩萨十轮经》里面讲道,不管是怎样的僧,我们还是要生恭敬,对我们三宝弟子来说都要恭敬。为什么?因为那个形象是什么形象?僧人的形象就是佛的形象。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以声闻形而成佛道,所有佛到世间来都要示现出家的,都会穿上袈裟,所有诸佛都是这样。所以出家人的形象就是佛的形象。在世间来说,出家人的形象就是解脱幢相,所有三宝弟子都应当恭敬供养出家人,出家的形象。不管是哪一种僧都入福田数,都可以受人间的供养,我们都是要维护他的基本生活,饮食、医药、衣服、卧具,这很重要噢。

  我们很多三宝弟子,不要说在念佛上有时会有误差,在恭敬三宝上有时侯也不到,这个包括什么呢?就是马路上你看到一个假的,现在外面假的多不多?假的很多,请问你看到假的你当时怎么想?看到假的,你要这样想,因为你有智慧嘛,你一看就知道那是假的,你应当怎么想?内心要以恭敬心来观想。但是他明明是假的,你能不能靠近他?不能靠近,心里要产生敬,但是我们行为上要远离,这叫敬而远之。因为他竟敢冒充出家人,这是必然要堕地狱的,你要跟他结缘,你可能要受染污的,晦气,很多业里面,特别这种晦气是很难除的。但是看到这个形象,你是不是批评他呢?不是批评他。你应该怎么样?要忏悔自己。

  我们是不是生在五浊恶世啊?有没有人写请帖请你来?这五浊恶世哪来的?是不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的。自己修因感果,五浊恶世是我们自己造的。我们生在不见佛的时代,是不是自己的业力?生在能看到假的这个时代,是不是自己的业力?所以看到外面如果有不如法的要忏悔自己,缘何生此娑婆世界,缘何生在五浊恶世,缘何生在末法时期,是不是自己的业障?对他的形象我们要产生恭敬心,要念佛、念法、念僧。

  我们还不错,跟以后比起来我们还不错,因为我们出家人有社会价值,我们是名牌,所以才有人来冒仿,对不对,那说明我们还有点价值啊!那到哪一天,出家人别人一点也看不上眼,我们出家人已经不是名牌了,有没有人冒充啊?没人冒充了!再过若干年,你想看假的都看不到了,对不对。

  所以佛陀又在一本经里说到,当世间佛法已经不存在了,三宝已经不存在了,有一个人五逆十恶,他是以开玩笑的心,剃个光头,做了个出家衣服穿在身上,到街上去走了一圈,佛说是人功德无量!那你想想看为什么?这个时候众生再也看不到出家人形象了,再也想不到佛的形象了!请问,我们一个出家人走在街上,大家看到会不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不是。小孩子看到我们都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唉!和尚和尚,阿弥陀佛!”不管他有没有学佛,是会这样的。

  出家人上受皇帝礼拜,下与乞丐平行,我有个师兄他跟我吐苦水啊,他说,我有一次坐公交车啊,有人还说呢,和尚怎么还坐车?和尚就不能坐公交车了!有时候我们也想啊,佛说五逆十恶的人,开玩笑穿个出家衣服,路上走一圈还功德无量呢!那我们发心还有一点正的呢,动机还是满光明的,那我们如果到大街上走一圈,这就是出家人跟在家人的区别,在家人在外面别人不知道你是佛教徒,对不对,不知道的。出家人走出去,大家就知道。

  所以我们佛教徒,你就看到一个假的,你对他要生恭敬,你心里要忆念佛,对自己要生惭愧忏悔之心。佛在《地藏十轮经》里说“是人有十大功德”,如果你看到假的,你能够这样去想的话,你有十大功德。哪十大功德,你们回去看《地藏十轮经》,《地藏十轮经》上有。

  恭敬三宝,其中恭敬僧宝要恭敬到什么程度啊?连僧宝出家人的这个衣服啊,一个破碎片看到都应当顶戴恭敬。我们南方有很多人,我问他们,我说你看到这些假的你怎么办?他们说,我恭敬他身上那件衣服。我想这也对,也对,那件衣服也要恭敬的,他的那个形象也要恭敬的。但是《地藏十轮经》里佛陀又说,如果是无惭无愧,显现这些形象来破坏佛教的,这种人啊,如螺蛳啊,里面已经腐败,虽然外面还是螺蛳的样子,里面已经肉都臭掉了,都烂掉了,这种你也是不能靠近的。靠近了之后你会染到臭味,他是必然要堕地狱的,你要靠近他,你也会堕地狱的。要有敬,要有惭愧、忏悔,要忆念诸佛的功德,但是却不能靠近。

  我们佛教里还有一句话,看到一切出家人的形象都应当忆念佛。我们俗话讲的叫不看僧面看佛面,对不对。但是这个不看僧面看佛面呢,好象还有一点贬义,应该说,看到僧面就应当忆佛面,因为所有出家人的形象都是佛的形象,都是世间的解脱幢相。

  但是,我也跟我刚剃度的那些弟子们说啊,你刚出家,你现在穿上这个衣服了,你就代表三宝了,没有开智慧之前要少说话。我刚出家的时候,我师父也是这样讲,他说出家人不开口,不知道你有没有。你穿着出家衣服,你代表三宝,大家恭敬你,就得福,因为你的形象就是众生的福田。以身说法,头剃得光光的,袈裟穿得整整齐齐的,四威仪具足,这就可以给众生做良福田,大家看到你,就可以忆念佛。如果不谨慎,让众生生烦恼了,生邪见,生什么的话,不如法的行,那样子的话过患也很大。

  深思因果律 学佛消业障

  你手里带了个念佛珠,大家一看,基本上都是佛教徒,我们口中念着阿弥陀佛,我们的行为要与这一句佛号相应。昨天,我们念的仪轨里就说,“切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对不对?不要染污这个尊贵的种姓,我们都是佛陀的弟子,要给这个社会做好榜样。如果社会人看到我们佛教徒,都觉得不能令他们生信心,他们就不愿意靠近佛教。

  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没有信心啊?(众:有)。对因果要有信心。但是有的人他又这样想,既然种瓜就得瓜,种豆就得豆,那你还怎么超度呢?如果超度,如果我们来听了法,就改变命运了,业障消除了,有的人他脑子转不过来。请问,我们这里,我们念佛闻法,业障有没有消除?命运有没有转变?(众:有)。有人说,那既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过去做了坏事,我今天就被灭掉了,那是不是就没有了呢?那是不是因果律就不存在了呢?他这样想。

  有没有人这样想的?有吧,社会上有。但是他忘掉了,你做不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果报。那我们这里念佛听法,我们是不是在做好的,好的有没有因果?也有的。也就是说,你那个水呀很咸很咸,我们从大海里舀来一碗水,是不是很咸?但是现在我们给它里面又加了凉水,矿泉水“咕嘟咕嘟”加了一瓶、加了两瓶、加了三瓶,请问,那一碗水的咸度有没有改变?咸度改变了。这不矛盾吧?不矛盾。经过我们念经念佛念咒,众生业障消除,本来在三恶道的,命运转变了,升天去了,这跟因果律有没有矛盾?没有矛盾。本来水很咸,因为我们给它加了很多淡水啊,很多矿泉水,所以改变了,三恶道改变了,变成天堂了,变成极乐世界了,以后你们就可以负责解释啦啊。有很多人会问,他说,那既然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你们念念经就好啦?他就转变啦?那当然是,我们念经不是业力啊!我们念经是不是业力?也是业力呀,这是善业力,大善业力。

  我们念佛能改变命运,你看有一句叫清珠落于浊水啊,浊水不得不清啊!对不对。念佛如滴滴干净的水啊,那一碗脏水,干净水往里一滴一滴,滴下去,久而久之,是不是这碗水就变干净了?命运就转变了嘛。有的人他就是平面思维,他不是立体思维,他就对这个搞不清楚。一方面,他对因果了知得不清晰,另一方面,他又对这个互为因果,善业恶业他也分不清楚。甚至有的人他否定说,念念经如果能够那个的话,那我们过去造的业不就没啦?不是。所以地藏菩萨有《灭定业真言》,观音菩萨有《灭业障神咒》,学佛就是为了要改变命运。那既然以前造的恶以后要成熟苦果,那我们现在赶快往里面造善业,改变它这个成分,这个咸水就变淡了,命运就转变了,我们要有这样立体的因果观。

  对于这个世间上来说,他们能够信因果都已经不得了了,所以我们在座的佛教徒,也要负责去宣传因果。我前面讲的这个,就是让你们在面对社会上人的时候,怎么跟他讲解,让他们能够开窍。

  我们人哪要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且呢,一个人你做好事,总是会有人知道的,你做坏事也是有人会知道的,所以最终做好人还是好自己,做坏人还是害自己。

  请问这个感官,我们这个人的感官是狭隘的还是广博的?狭隘的,太狭隘了,眼睛只能看到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内的,对不对,频谱就那一点点。声音呢,只能听到五十赫兹到两万赫兹之内的,眼根是有极大的局限性。我们的眼睛,眼根,不仅看不到真理,恰恰是障碍真理的,我们说我执我执,我执是分别在哪里?分布在眼耳鼻舌身意里面。我执障道,其实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障道,所以《心经》才要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要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狭隘。所以这个世间的人还是要多劝哪!我师父常跟我说,他说法要说啊,法不说不明啊,钟啊不敲不响啊。那个鼓不敲不响,鼓放在那,你不敲它会不会自己响?不会的。

  因果道理就象一盏明镜,你不去推广啊、教化啊,大家不知道的。就我们汉传佛教吃素好啦,吃素推广推广都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要吃素,很重要。由这个你就可以知道,世间的人不学佛是怎么样的。佛是智慧啊!不学佛就在愚昧当中啊!请问愚昧害不害人哪?愚昧很害人的,你不要等闯祸了。所以我们要有理智啊,学佛是智慧嘛,要向愚昧挑战。

  戒恶就是戒掉恶性的循环,恶性循环恐怖不恐怖啊?很恐怖的,给你说。我们要进入生命的良性循环。为什么我要讲这个呢?“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这“如是”不容易啊,一真法界啊、阿弥陀佛啊、大开圆解啊、证悟空性啊,这都不容易的。无形无象,无色无味,看不到摸不到,不容易。

  这个做不到,佛不怪我们。教你不杀生,这个很简单吧?不抽烟,这个很简单吧?这都很简单的,看得见摸得到,能够可以依教的你都不做,简单的不做,怎么样?所有佛的三无漏学里面,戒定慧这三无漏学,慧学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定也不是说让你入定,你马上能够四禅八定;戒好不好修?戒很好修的,这是可以做到的,完全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的。因为我爱我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不伤害其它的生命,这叫将心比心啊!我师父讲最简单的佛法,他就说,什么是佛心?将心比心,便是佛心。我们老祖先的文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怕生病短命,那你不要摧残众生的生命,要爱惜众生的生命。

  好!阿弥陀佛!

  整理:妙然 校对:慧修 编辑:德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