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G 七、伽弥尼经


   日期:2020/4/21 11: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七、伽弥尼经

  说法地点:摩揭陀国的那难陀园

  参加人员:阿私罗天之子伽弥尼

  本经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伽弥尼天子讲说黑白的果报。如行不善业的人,为之黑,而有黑报,身坏命终之后,自然会趣下,必至于恶处;如行十善业的人,就为之白,而有白报,命终之后,自然会升上,必至于善处。并以石、油之一沉一浮来譬喻;又说八支圣道为围观、升进、善处之道。

  这位伽弥尼,是一位天神之子,他的父亲名叫阿私罗。这个阿私罗究竟是哪路神仙,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却并没有找到令我满意的答案。料想这位阿私罗,在天庭中多少也担任着一点官职,用现在的话叫,也算是天庭中的中层以上干部吧。

  阿私罗的儿子名叫伽弥尼。由于天神寿命很长,一般都能活上个几万岁应该是小菜一碟,与我们人类昙花一现般的寿命相比,二者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位天神之子也十分了得,佛经中称他的形象很好,“色像巍巍,光耀炜炜”,正值风华正茂的年岁。但是这位天神之子很有善根,从天庭大老远地跑到佛陀面前,向佛陀请教问题。他到佛陀所居的那难陀园是什么时间呢?佛经中说是“夜将向旦”,也就是黎明的前夕。如果大家稍作思考,便知黎明前是一夜之中最为黑暗的时刻,再过个把时辰,东方就要泛出曙光了。而我们若联系到其他的一些经典,便可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天神们下凡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夜晚(初夜、深夜或后半夜),大白天是很难见到天神们的。为什么天神们不在白天现身呢?这倒是一个颇有兴趣的话题。

  伽弥尼来到佛所,面对佛陀恭敬稽首,然后退坐一边。

  既然是后夜来访,肯定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于是佛陀就问:“伽弥尼善男子,你不辞劳苦远道而来,深夜造访我,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的吗?”

  那么这位伽弥尼,是为何事而来?原来他有一事不解,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对那些外道梵志们所持的言论持怀疑态度——那些梵志们自视甚高,他们各自都事奉着各自的天神。这些梵志们对信仰他们教法的信徒宣称:只要信奉他们的教法,命终之后,就能够自由自在地往来于善处,而且还可以保证每一个信徒都上生到天界。

  伽弥尼的意思很显然,他一方面怀疑这些外道梵志们的言论,另一方面也建议佛陀保佑弟子们都能够死后得生善处,也就是往生于天上。

  佛陀静静地听完了伽弥尼的叙述,其实他并不赞同伽弥尼的建议,但是佛陀并没有立即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而是与伽弥尼将有关善恶的果报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下面是有关探讨的具体内容。

  佛陀向伽弥尼提问道:假如有些人整天不作善事,坏事做绝,也就是十恶之行无一遗漏,那么在这种人临终之时,外道梵志们就对天祈祷说:上天啊,请你们行行好,让这些广行十恶的人死后都得生天上吧!

  世尊的问题是:“这些多行十恶的人,外道梵志有办法让他们得生天上吗?”

  伽弥尼听后如实地回答说:“这些人是不可能得生天上的。”

  世尊听了伽弥尼的回答后,称赞不已:“伽弥尼,你回答得真好,看来你很有慧根啊!”

  世尊为了更好地把这个道理向伽弥尼阐说清楚,于是就作了一个譬喻:在距此不远的村落旁边有一个大水池,有一个人举起一块巨大的石头,然后将石头投掷于水中。在把扔完巨石以后,他就把村里面的村民们都召集到池边,然后请外道梵志对着池子祈祷作法:“天神啊,请你允许大石头快快从水底飘浮上来吧!”可是任凭梵志如何地呼天喊地,巨石依然是不见踪影……

  世尊接着又问伽弥尼:假如现在有很多人都勤修十善业,远离杀生偷盗等事,这些人在临终之前,外道梵志们就对天祈祷说:天神啊,你让这些人死后下生地狱吧!

  世尊的问题是:“这些广修十善的人,死后会堕入地狱中吗?”

  伽弥尼回答说:“世尊,这些人命终之后是不可能堕生地狱的。”

  佛陀在此又作了一个譬喻:在距此不远处有一个村落,在村外有一个大水池。有人把一只装满酥油的瓶子敲碎,然后连瓶带油都扔到池子里。此时,瓶子碎片沉入池底,而酥油却飘浮在水面。于是外道梵志又对着池子祈祷作法:“上天啊,请你慈悲,务必让这些酥油沉到水底下去吧!”可是梵志对着池子呼喊了半天,酥油依然飘浮在水面。

  那么,经中的“重石”、“酥油”有何深意呢?其实我们稍加思索,便会明晓:佛陀用重石来比喻十恶,用酥油来代表十善,而“深水渊”就代表着我们死后的去处。如果我们多行恶业,就会像重石那样永沉于渊底;而倘若多行善业,则会像酥油那样飘浮于池面,即上生至天上,不会在恶道沉沦。

  在这部经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下,佛陀将恶业与善业,分别称之为黑业与白业;将恶报与善报,分别称为黑报与白报。其中的“黑”、“白”,我想也有着很多的划分。黑,是指不净的恶业;白,即指清净的善业。当然,关于黑白业,也有四业的说法,如《大毗婆沙论》卷114称:“四业谓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白黑白异熟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此中,不善业称为黑,色界的善业称为白,善与不善相杂称为黑白,无漏诸业称为非黑非白。即黑业感得不可意黑报,故称为黑黑异熟业,白业感得可意白报,故名为白白异熟业,黑白业感得爱非爱相杂之果报,故称为黑白黑白异熟业,无漏业不招感果报,故称为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世尊在经典的结尾,阐述了人为四大假合,固有一死的论点。人的死法有多种,死后无论是焚烧,还是掩埋,还是其他方式,都免不了灰飞烟灭的结局。但是,虽然我们色身的最终结局是相同的,但是我们的死后灵魂去处去大相径庭。也就是说,有的人上生天庭,有的人深堕地狱。

  那么如何才能得生天上而避免堕入地狱呢?佛陀再一次给我们开出了药方:

  广修十善,远离十恶,并勤修八正道。

  如此一来,我们便处于园观之道、升进之道以及善处之道,而不用担心地狱恶道之虞!

  (第三卷至此全部写完 定 2008.12.4.草就于普陀山佛教协会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