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C 995经至1022经共计28经,此28个小经均与“天子”(天上的臣民)有关。


   日期:2020/4/15 14: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995经至1022经共计28经,此28个小经均与“天子”(天上的臣民)有关。虽说这些经典,绝大多数都是佛陀与诸天子之间的对话。与天上人对话,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科技发达了,我们已知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上目前尚未发现有生命的迹象,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佛经中所蕴含的甚深法义。995经中,天子见问比丘这样一个问题:“阿练若比丘,住于空闲处,寂静修梵行,于一坐而食,以何因缘故,颜色特鲜明?”大意是说,比丘于清净空闲之处修行,虽日中仅一食,可是看上去气色仍然十分好,面颜十分滋润,这其中有什么诀窍吗?佛陀是这样回答:“于过于无忧,未来不欣乐,现在随所得,正智系念持,饭食系念故,颜色常鲜泽。”这是一个人所持的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即无忧于过去,不憧憬于未来,而对于当下,则是随遇而安,没有丝毫的抱怨。这种心态,可以说已经达到“八风吹不动”的地步。一个人如果喜欢运动,喜欢搞派对,喜欢场面红火热闹,而且喜欢攀比,喜欢胡思乱想,那么身心肯定不会安宁,能量消耗必然巨大。相反,如若一个人喜欢图个清净,而所谓清心寡欲,无有奢求,此人定然不会把自己折腾得心力交瘁。连颜回尚能“箪食瓢饮”,出家比丘难道连日中一食都坚持不住?关键因素还是在于心态的好坏。出家比丘并非主张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做到“饭食知量”,即一个“度”的把握。如何控制“度”的火候呢?这要靠我们的“正智”的英明指挥。相反,如果一个人意志力不强,就很容易把持不住自己,即“未来心驰想,过去追忧悔,愚痴火自煎,如雹断生草”。本来我们的善根就好像春天的初生的草儿那般幼嫩,又如何经得起严酷冰雹的摧残?佛教反对相面、算命和占卜,但是佛教对这些从未彻底予以否定。“相由心生”不仅符合当今科学道理,也符合佛教“万法唯心”的根本思想。因此,一个人相貌的好坏,除了遗传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其心境的巨大影响。(7.2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