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贪在哪痛在​哪


   日期:2019/12/22 5: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贪欲大抵分三种:对名的贪欲,对利的贪欲,对色的贪欲。所以贪名、贪利、贪色皆称为“贪”,我们今天说的主要是对利的贪。因为贪欲的过患很可怕,佛陀在《八大人觉经》中曾告诉我们要“少欲无为,常念知足”。佛陀之所以这样教化我们,是因为贪婪、多欲如果不加节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和痛苦。

  贪欲的过患

  经典中说:“欲妙之奴遭剖剁,砍头挖眼断手足,贪欲令堕众生狱,令转饿鬼与旁生。”由此可知,贪欲是感召今生来世的一切痛苦的根源。

  什么是不知足?宣化上人说,就好比一个人,没有房住,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他想:如果有件衣服穿、有顿饱饭吃就好了,于是天天打吃饭、穿衣的妄想。有一天,衣服和吃的东西有了,于是开始想:如果有间小房住就好了,于是天天打房子的妄想。有一天,房子也有了,这时候本该知足了,可是这个人又打妄想:如果我能住大房子就好了,我能穿名贵的衣服就好了,我能吃山珍海味就好了。

  人的贪欲是个无底洞,它的“胃口”会越来越大,通过满足欲望所得到的快乐却会越来越小。内心的贪欲与幸福是成反比的,对物质和私欲的追求越少,内心才有越多的空间感受幸福。

  怎样断除贪心和吝啬心

  《地藏经》说,众生悭吝,所求违愿。即是说悭吝而不肯布施的人,会有自己求什么也不会满愿,希望得到什么也都得不到的果报。

  对于怎样对治悭吝心和贪欲心,佛陀在《维摩诘经》中如是说:布施度悭贪。佛陀所说的六度波罗蜜中的“布施”一度,即是去除悭贪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南怀瑾老人说:悭吝的心念,久而久之会转变成身体上的疾病。悭贪是无明众生基本的心理,这是心病,这种心病只有心药才能医,心药就是自己了解道理后懂得布施。

  佛说人生有二十难,其中一个便是“贫穷布施难”。而所谓的布施,最主要是布施自己的悭贪心,因为悭贪心必将获得贫穷的果报。财富从“布施”中来,越施舍越多,越悭吝越少。乐于布施财物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而贪求不足、分文不舍就会进入越悭贪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中。这种习气会生生世世延续下去,在轮回中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性。

  不论大乘还是小乘的修持,均以布施为先。少欲知足更高一层的观法,即是从假入空,观察一切的因缘法,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在空性当中,没有所谓的少欲知足可得。

  南无阿弥陀佛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贪欲       过患)(五明学佛网:贪欲       过患)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觉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法门名义集 过患品法门名义第二(李师政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贪欲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对治贪欲的不净观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欲之过患 

 传喜法师:生死疲劳 从贪欲起 

 觉醒法师:贪欲过患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贪欲苦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五)~E 第373经(子肉 

 大安法师:贪欲之害 甚于毒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避免这些闻法的过患 

 邪YIN的过患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