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日期:2019/12/19 19: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去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心态。或者“贡高自大”而布施(这就是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有一个成语叫“嗟来之食”——碰到饥荒的年代,很多人施点粥饭,这是好、善事,然而他对人家饥饿的人却是很轻蔑,就说“嗟”。 “嗟”就是“喂”。“喂!给你!”就是这样布施。正好碰到很有刚骨的人,就说:“我就是由于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个样子。”

  这就贡高自大而布施,认为自己了不起,“你们这些快饿死的人,我有很大的优越感”。这就是没有恭敬心。

  一个菩萨布施,一定要恭敬心,要平等心。或者接受布施的是一个邪知邪见的人,那么这样就等于你在一个很贫瘠的土地上耕种。下的种虽然多,但所收获的却是很少。这叫“施多福少”。

  相对应的是“施少福多”:如果在布施的时候,你以“欢喜心”布施,你以“恭敬心”去给予,以“清净心”去给予。清净心就不求回报。

  如果你说“你很困难的时候,我给你一顿饭吃,给你多少衣服;等你发达的时候,你得要几倍给我”,那这就是交换的行为了,放“高利贷”了,这就不清净。因为真正布施“三轮体空”,不求回报。

  或者你所布施的对境,正好是证到圣位的阿罗汉,或者是法身大士、菩萨,那你就幸运了。就好像你在一个肥沃的良田中,下的种子虽然少,但收获的却是很多。你看这里面就比较复杂了:布施多,反而福报少;布施少,反而福报多。有这种不同的情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